自由職業

自由職業

社會化用工模式下的産物
自由職業就是社會化用工模式下的産物,社會化用工模式是近年來高速發展的新型用工模式,其平等合作、時間自由的特點,是當下職場人轉型自由職業的最好選擇之一。自由職業特指擺脫了企業與公司的制轄,自己管理自己,以個體勞動為主的一種職業,譬如律師、自由撰稿人、獨立的演員歌手。自由、追求興趣的工作吸引了不少90後的目光。在對18歲至25歲人群的調查中,有82.6%的年輕人想成為O2O自由職業者。從目前自由職業者的年齡分布來看,26歲至30歲最多,占總體的26.2%,41歲至45歲其次,占21.2%。總體上來看,O2O自由職業者呈現年輕态,55.9%的自由職業者在21歲至35歲之間。而接近四成自由職業者學曆是中專技校,碩士以上學曆僅有2.4%。不過,趕集網相關專家提醒,O2O自由職業者的自由是相對的,在擺脫了打卡上班的束縛的同時,也相應承受了職業弊端的困擾。調查顯示,24.1%的自由職業者認為其工作收入不穩定,事業越成功,其工作時間越久,暫時沒有工作的時間裡也要忍受生計的窘困。此外,O2O自由職業者的工作長期居家,難免社交範圍狹窄,而沒有同事的複雜關系的同時也較難向同事請教,較難向競争對手學習。此外,O2O自由職業者還有一個令人困擾的問題就是社會認同度不高,社會福利也得不到保障。沒有了束縛和監督,沒有自制力的O2O自由職業者也較容易拖延工作,沒有計劃,導緻效率反而更低;還有2.1%的O2O自由職業者在為難以劃分工作和生活而煩惱[1]。
    中文名:自由職業 外文名:Free occupation 别名:自雇職業 優點:不用看老闆臉色,不用朝九晚五,避免了同事糾紛 常見職業:律師、自由撰稿人、自由攝影師、咨詢師、培訓師

職業介紹

一、“自由職業者”這個詞,遠不如其對應的英文(就是本版的英文名)來的貼切。“Self-employed”,自己雇用自己,香港人譯作“自雇人士”。

根據《韋氏大詞典》,自由職業者是:獨立工作,不隸屬于任何組織的人;

不向任何雇主做長期承諾而從事某種職業的人。

别名:顧問、臨時工、承包人、自由代理人、單飛雁、獨行俠、自由工、電信通(指精通電子的人,尤流行于歐洲)

二、自由職業者是指跟體制或者出資人不存在法律效力合作關系而擁有合法收入的個體,是對當代都市新新人類而言,多為從文從藝人員,如自由撰稿人,畫家,音樂人,電腦精英,策劃人等。當然,随着社會的發展,體制的放寬,技術的進步,自由職業者也正在向其他領域不斷擴展。學者指出,醫生,律師等将會成為最大的自由職業者群體。

相對職業

與自由職業相對的除了傳統的雇傭職業,還有簽約職業。20世紀90年代,簽約職業相對于體制内來講是個極具誘惑力的詞彙,誕生了許多簽約作者,簽約演員,專欄主持人等。著名撰稿人王朔,音樂人郝峰,譚盾等都是當時媒體捕捉的熱點。自由職業者享受着無拘無束的自在生活,但由于水平和名聲尚不能達到"簽約"的高度,有時也要以生計的窘困為代價。但是無論如何,對這種生活方式的向往,一直就是絕大多數不滿于生活現狀憤世嫉俗的新新人類的夢想。兩年前西安曾報道西安高校畢業生"兩成畢業生工作還'懸'着,畢業就想做SOHO"。

有人認為所有沒有正式單位的人員都可以叫做自由職業者,這種觀點是錯誤的。一個人沒有職業,是不可以叫做自由職業者的。而有的工作職位有較大的自由,比如記者,業務員。也是可以稱為自由職業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