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人文科技學院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

全日制民辦普通本科高校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Chongqi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Science & Technology)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準成立的民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學院創建于2000年,西南師範大學與重慶利昂實業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協議,聯合創辦西南師範大學行知育才學院;2006年,西南師範大學與西南農業大學合并為西南大學,學院随之更名為西南大學育才學院,為獨立學院;2013年4月,學院經教育部批準轉設為獨立設置的民辦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并更名為重慶人文科技學院。截至2020年11月,學校總建築面積50.02萬平方米,有館藏紙質圖書212.27萬冊,教學儀器設備總值達15032.50萬元;下設14個二級學院,44個本科專業和1個專科招生專業;有專任教師1152人,全日制在校生22000餘人。
  • 中文名:重慶人文科技學院
  • 外文名:Chongqi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Science & Technology
  • 簡稱:重人科
  • 辦學性質:民辦高校
  • 學校特色: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 主管部門:重慶市教育委員會
  • 現任領導:黨委書記:張輝
  • 高職專業:1個
  • 本科專業:44個
  • 校訓:厚德笃行,求真創造
  • 校歌:《重慶人文科技學院校歌》
  • 院校代碼:13548
  • 主要獎項: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單位、全國先進社會組織
  • 中文名稱:重慶人文科技學院
  • 外文名稱:Chongqi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Science & Technology
  • 主要院系:14個二級學院
  • 類别:綜合類

曆史沿革

西南師範大學行知育才學院

2000年5月,西南師範大學與重慶利昂實業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協議,聯合創辦西南師範大學行知育才學院。

2003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為全日制本科層次的獨立學院。

西南大學育才學院

2006年11月13日,經國家教育部批準,西南師範大學育才學院正式更名為西南大學育才學院。 

2009年,學校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

2013年,學校經教育部批準轉設為獨立設置的民辦普通本科高校重慶人文科技學院,同時撤銷西南大學育才學院的建制,舉辦方為重慶利昂實業有限公司,同時被确定為全國應用技術型大學戰略試點研究高校。12月,重慶市合川區人民醫院成為學校非直管附屬醫院。

2014年2月,學校成為重慶市物流與供應鍊協會教育專委會首批成員單位。

2015年7月,武警重慶總隊醫院通過學校非直管附屬醫院評估。10月,學校獲重慶市教育信息化試點單位。

2016年,學校獲批重慶市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教育培育試點單位。5月,學校入選“中美應用技術教育‘雙百’合作計劃”首批試點院校。

2017年5月,重慶市衛計委、市教委專家組評估通過重慶市涪陵中心醫院為重慶人文科技學院教學醫院。

2018年5月,學校被重慶市學位委員會納入新增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規劃。

2019年3月,學校入圍2018“青春啟航計劃”創業教育百所試點高校。 12月,學校被授牌為全國首個大數據産業人才聯盟常務理事單位,學校獲“第七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單位”榮譽稱号。

2020年8月,學校正式成為成渝兩地學前教育協同創新發展聯盟常務理事單位。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20年11月,學校有14個二級學院,44個本科專業和1個專科招生專業,涵蓋文學、法學、管理學、經濟學、藝術學、教育學、理學、工學和農學等9大學科門類。

專業設置

院系名稱

專業名稱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工商學院

經濟學

金融工程

會計

工程管理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學前教育學院

學前教育(師範)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外國語學院

英語(師範)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計算機工程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軟件工程

網絡工程

物聯網工程

通信工程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管理學院

人力資源管理

物流管理

旅遊管理

酒店管理

公共事業管理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藝術學院

音樂學(師範)

美術學(師範)

音樂表演

舞蹈學

表演

廣播電視編導

播音與主持藝術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政治與法律學院

法學

思想政治教育(師範)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漢語言文學(師範)

漢語國際教育

新聞學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

數學與應用數學

電子信息工程

汽車服務工程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機械電子工程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車輛工程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護理學院

護理學(含護理專科)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建築與設計學院

建築學

視覺傳達設計

風景園林

園林

環境設計

服裝與服飾設計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體育學院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n

師資力量

截至2020年11月,學校有專任教師115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3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省部級教學名師2人,省市級學術技術帶頭人6人,獲國家級、省級教學成果獎18人,全國優秀教師、重慶市優秀教師、最美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等7人。設有重慶市歐美同學會海歸博士工作站。n重慶市民辦教育優秀教師:亢磊磊、吳喜梅

教學建設

質量工程n截至2020年11月,學校有21個建制實驗(訓)室,195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其中校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各類實驗(實訓)分室152個;有重慶市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獲批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門、重慶市一流專業培育項目1個、重慶市精品在線開放課程8門。n重慶市一流專業培育項目:廣播電視編導n重慶市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美術學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類别

課程名稱

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電視紀錄片制作 

重慶市高校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學前兒童社會教育

重慶市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文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古典文獻學、高級語言程序設計、集合論與圖論、近世代數

重慶市級在線開放課程

動态構成、批判性思維、生活中的語言學、帶上文化去旅行、校園足球基礎技能、解構音樂—大學生音樂素養入門

教學成果n2019年,學校學子在第五屆全國應用型人才綜合技能大賽中獲1個全國一等獎,12個全國二等獎。

截至2020年11月,學校師生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教育專業教師基本功展示、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等全國性大賽中獲獎300餘項,在全國大學生物流仿真設計大賽西南賽區、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重慶賽區等區域性比賽中獲得市級以上獎項1000餘項。n

學科建設

截至2020年11月,學校有重慶市級重點培育學科1個。n重慶市級重點培育學科:戲劇與影視學

學校榮譽

截至2020年11月,學校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單位”“全國先進社會組織”“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優秀院校”“重慶市第二屆教育綜合改革試點成果三等獎”“重慶市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重慶市教育系統創先争優先進基層黨組織”“重慶市民辦教育黨建學習基地”等榮譽稱号。

學術科研

科研平台

學校有合川區技術創新中心5個,人文社科研究基地3個。n合川區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鄉村振興文化傳承創新研究基地、合川區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研究基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小城市發展研究基地

合川區科技創新平台:大數據與智能計算技術創新中心、智能制造技術創新中心、家用醫療器械技術創新中心、工業控制信息安全技術創新中心、車輛綜合服務技術創新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20年11月,學校獲批國家藝術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47項。近3年,在各種學術刊物上共發表論文563篇,其中核心刊物217篇。n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n根據2021年4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館藏各類載體文獻300餘萬冊(種),紙質報刊1481種(其中人大複印資料110種);光盤、聲像資料2300張,中外文數據庫22個,教建立了館藏書目數據庫,擁有中國知網、維普科技期刊全文數據庫,EBSCO數據庫、國研網、方正Apabi、超星、博圖中外文電子圖書數據庫,維普考試資源系統、爾雅視頻數據庫、新東方多媒體學習庫等數字資源體系,涵蓋本校所有學科、專業的圖書、期刊、博碩論文、會議論文、标準、專利、視頻等不同的文獻類型,并參與重慶市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n

學術刊物n《重慶人文科技學院學報》是學校的主要刊物。該刊為社會科學類綜合性學術期刊和自然科學類綜合性學術期刊。n社會科學類綜合性學術期刊,中國國内外公開發行。主要刊登哲學、政治、經濟、法制、管理、語言、藝術、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理論研究成果,以及專題性或綜合性的述評等。n自然科學類綜合性學術期刊,中國國内外公開發行。主要刊登石油和天然氣勘探與開發、冶金與材料工程、化學與生物工程、機電工程、建築工程、計算機技術應用以及有關基礎學科的理論與技術研究成果。n

文化傳統

學校标識

校徽

校徽主體以藝術字組成,展現學校特色,立足于創新。

精神文化

n

校訓

厚德笃行,求真創造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政府督導專員

張輝

校長

張躍光

執行校長

曹勇

紀委書記、副校長

程榮堯

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楊霄

黨委常務副書記

舒衛華

副校長

孫敏

财務總監

王偉

n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