巽

漢語漢字
巽(拼音:xùn)是漢語通用規範二級字通用字。此字始見于商代甲骨文。本義是順從。引申有謙遜、謙讓義,又引申為卑順、怯懦義。“巽”作名詞時,是八卦挂名之一,也指東南方向。[1]
  • 中文名:巽
  • 拼音:xùn
  • 部首:巳
  • 五筆:nnaw
  • 倉颉:rutc
  • 鄭碼:yybo
  • 字級:一級
  • 筆畫:12
  • 釋義:八卦中的一卦

字源演變

“巽”字是形聲兼會意字。從丌,初文上半部分寫作“卩卩”(或寫作“己己”)為聲符,像二人一前一後,朝同一方向跪坐着,會合出順從的意思。經長期演變成為“巽”字。在殷商甲骨文中,“巽”字會意初文“卩卩”的兩個人形,可以同向左,也可以同向右,後來幾乎都為向左。戰國時代“卩卩”中雙人跪跽的腿形向下伸展開,在兩人腿中部貫一橫線,或貫兩橫線,進一步演變為上下二體。漢代隸書下部變作“共”形,上部省去原來像人臂的垂畫,變“卩”為“己”形,後楷書又将“己”形封口作“巳”,接近原“卩”字結構。“巽”在近代有個不常用的異體字“㢲”,上從二“弓”,是由戰國文字漸次訛變的楷化形式。

“巽”本義為順從,《易·蒙》:“童蒙之吉,順以巽也。”“順以巽”就是順從,《說文·丌部》:“巽,具也。“此處“具”為動詞,表示輔助主人陳設或準備食物,也體現順從之義。引申有謙遜、謙讓義,與“愻”(現代漢語用“遜”)字同用,且二字同音,又引申為卑順、怯懦義。““巽”也是八卦挂名之一,《易·說卦》:“巽為木,為風。”而“巽”作名詞時還指東南方。

據《姓苑》記載,“巽”在古時為姓氏之一,而現代已少見此姓。此外,古時“巽”也有“zhuàn”音,表示持、拿,現代漢語中該讀音與意義均已并入“撰”字。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xùn

形容詞

順從。

童蒙之吉,順以巽也。——《易·蒙》

巽與

卑順;怯懦。

subservient

魏公既還朝,遂力言光世巽懦不堪用,罷之。——《朱子語類·本朝五》

場俗日漸于紛華,上下巽栗偷安。——清·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江南·揚州府》

巽懦、巽柔、巽軟

同“遜”。謙恭;謙讓。

汝能庸命,巽朕位。——《書·堯典》

位望益尊,謙巽滋甚。——唐·韓愈《答魏博田仆射書》

巽抑、謙巽、溫巽

名詞

東南方。

southeast

巽風、巽隅

八卦之一。

看那些人放起火來,他轉撚訣念咒,望巽地上吸一口氣吹将去,一陣風起,把那火轉刮得烘烘亂發。——《西遊記》第十六回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卷五】【丌】蘇困切

具也。從丌①聲。臣铉等曰:庶物皆具丌以薦之。②,古文巽。③,篆文巽。

說文解字注

(巽)具也。孔子說《易》曰:“巺,入也。巺乃愻之假借字。愻,順也;順,故善入。”許雲:“具也者,巺之本義也。”巺今作巽。

從丌①聲。形聲包會意。《卪部》曰:“二卪也,巺從此。”按二卪者,具意也。蘇困切。古音在十四部。

(②)古文巺。從①、從幵。

(③)篆文巺。《汗簡》、《古文四聲韻》載此體各乖異,未詳。宜何從也?竊疑此篆字當作籒字之誤也。古文下從幵,幵亦具意也。籒文繁重,則從①、從幵而又從丌。《古文四聲韻》作?蓋不誤,小篆則省幵作巺,後人隸字則從籒變之,作巽。《說文》仿隸為之,非也。

康熙字典

【寅集中】【己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并蘇困切,音遜。《說文》本作?,具也。篆文作巽。徐铉曰:庶物皆具,丌以薦之。

又《玉篇》:卦名。《韻會》:巽,入也,柔也,卑也。《易·巽卦》疏:巽者,卑順之名。《說卦》雲:巽,入也。蓋以巽是象風之卦,風行無所不入,故以入為訓。若施之于人事,能自卑巽者亦無所不容。然巽之為義,以卑順為體,以容入為用,故受巽名矣。

又與遜通。《書·堯典》:汝能庸命,巽朕位。《釋文》:巽,讓也。《集傳》:巽、遜古通用。

又《五音集韻》:雛睆切。音撰。持也。

又《韻補》葉須閏切。音濬。《易·蒙卦》:童蒙之吉,順以巽也。葉下順。

又葉須絹切。選去聲。《易·家人》:六二之吉,順以巽也。葉上變。

書法字形

字形對比

書寫演示

書法欣賞

音韻集彙

上中古音

字形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s

wən

王力系統

s

uan

董同和系統

s

uə̂n

周法高系統

s

wən

李方桂系統

s

wən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元魂痕

wən

北魏後期北齊

元魂痕

wən

齊梁陳北周隋

元魂痕

wən

隋唐

拟音/高本漢系統

s

uən

拟音/王力系統

s

uən

拟音/董同和系統

s

uən

拟音/周法高系統

s

uən

拟音/李方桂系統

s

uən

拟音/陳新雄系統

s

uən

韻書集成

字形

韻書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字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拟音

廣韻

去聲

合口呼

全清

蘇困切

suən

集韻

上聲

?

合口呼

全濁

鶵免切

ʤiuæn

去聲

? (圂)

合口呼

次清

蘇困切

suən

禮部韻略

去聲

蘇困切

增韻

去聲

蘇困切

中原音韻

去聲

真文

全清

suən

中州音韻

去聲

真文

葉孫去聲

洪武正韻

去聲

全清

蘇困切

suən

分韻撮要

陰去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