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

漢語漢字
良,漢語常用字,讀作liáng,最早見于甲骨文,其本義一說是與水中之梁有關,一說是良好的谷子從風櫃裡流出來,表現“善”、“良”、“美”、“好”的意思,如《說文》:“良,善也。”後延伸為很,甚,極其等義。
  • 中文名:良
  • 拼音:liánɡ
  • 繁體:良
  • 部首:艮
  • 五筆:YVEI
  • 倉颉:IAV
  • 鄭碼:sxO
  • 筆順:丶フ一一フノ丶
  • 字級:常用字,一級字
  • 平水韻:平聲七陽
  • 筆畫:7
  • 四角号碼:30732
  • 注音:ㄌㄧㄤˊ
  • 古字:??????
  • U:826F
  • GBK:C1BC

字源演變

良,象形字。“良”字的字源解釋有兩種觀點。

一說其商代文字像水中有梁形。此字變形是将上下雙彎水道變成單彎水道,字形發生變異。西周文字又将上下雙彎道,都用短橫連接。戰國文字變形頗多,又演變為下端從亡聲。秦漢文字的規範寫法是上從口,中從日,下從亡。或将上端的口與中間的日相連,這一寫法與《說文》小篆的寫法較為接近。關于良字本義,應與水中之梁有關。《說文》:“良,善也。”已非良字本義。良應以梁為本義。古文字良、梁二字通用。良,古多用為善良美好之意。

一說其甲骨文(圖A)中是過去農村用來風谷的“風櫃”的簡形,中間的“口”,便是方形的櫃身(用手搖轉的風葉也在其内了)。上面的兩根斜線,是有漏鬥作用的入谷道,下面的兩根斜線則是出谷道。谷子倒進去,被用手搖風葉的風一吹,輕而無用的稗子、雜草、皮屑、灰塵等等都被吹去了,重而良好的谷子便從出谷道淌流出來了。發展到金文階段,在春秋時代“季父良壺”上的金文,便已發展為圖(B)的形體。

比較圖(A)圖(B)的例字可知,進谷道和出谷道都已訛變繁化。發展到秦代的小篆(圖C),字的構形訛變更甚。風櫃頂上的進谷道已訛作“H”形,風櫃之下的出谷道已訛作“亡”形了。經過隸變,在漢代“張遷碑”裡便已訛變成為圖(D)的隸書。到了晉唐時,進谷道口又進一步訛變為一個側點的楷書(圖E)。從甲骨至楷書,“良”字的象形字形體一直都在訛變。

詳細釋義

詞性

釋義

例句

形容詞

善良。

《詩・邶風・日月》:德音無良 。

良好;美好。

陶淵明《桃花源記》:良田美池。

優秀。

《孟子》:天下之良工也。

和悅;和善。

《荀子・非十二子》:其容良。

長;久;深 。

《漢書》:良夜乃罷。

通“諒”。誠實,信實。

《荀子・修身》:知慮漸深,則一之以易良。

大。

吉祥。

和樂;歡悅。

副詞

很,甚,極其,非常 。

《水經注》: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确實;果然。

《史記・趙世家》:諸将皆以為趙氏孤兒良已死,皆喜。

名詞

首;頭。

《孟子》: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17] 

首領;首長。

《左傳》:右無良焉,必敗。

遵紀守法的公民。

通“埌”。墳墓。

《莊子・列禦寇》:阖胡嘗視其良,既為秋柏之實矣?

姓。

《左傳・襄公三十年》 :春秋鄭有良霄。

動詞

認為好。

《左傳》:良司臣而逸之。

能夠。

《左傳・昭公十八年》:吾身泯焉,弗良及也 。

善于。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五】【畗部】

善也。從畗省,亡聲。

(徐锴曰:“良,甚也。故從畗。”)

?,古文良。?,亦古文良。?,亦古文良。

康熙字典

古文:?、?、?。

《廣韻》、《集韻》、《韻會》:呂張切。《正韻》:龍張切,并音梁。《說文》:善也。《廣韻》:賢也。《釋名》:良,量也。量力而動,不敢越限也。《書・益稷》:元首明哉,股肱良哉。

又《太甲》:一人元良,萬邦以貞。注:元,大。良,善也。

又《論語》: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朱注:良,易直也。

又《爾雅・釋诂》:良,首也。

又《博雅》:良,長也。

又《正韻》:器工曰良。《禮・月令》:陶器必良。《周禮・天官・王府》:掌凡良貨賄之藏。

又《内府》:掌良兵良器,以待邦之大用。

又《春官・巾車》:凡良車散車不在等者,其用無常。注:作之有功有沽。疏:精作為功則曰良。麤作為沽,則曰散也。

又《博雅》:良,牢,?也。

又深也。《後漢・祭遵傳》:良夜乃罷。注:良,猶深也。

又良人,夫也。《儀禮・士昏禮》:禦衽于奧,媵衽良席在東。注:婦人稱夫曰良。《孟子》: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

又夫稱婦亦曰良人。《詩・唐風》:今夕何夕,見此良人。《毛傳》:良人,美室也。按朱注雲:良人,夫稱也。與毛傳異。

又良久,頗久也。《列子・仲尼篇》:公子牟默然良久,告退。《正韻》:或以為良久,少久也。一曰良,略也。聲輕,故轉略為良。

又病愈曰良愈。

又能也。《左傳・昭十八年》:弗良及也。疏:正義曰:良是語詞。服虔雲:弗良及者,不能及也。良,能也。

又《左傳・莊十六年》:良月。注:十月也。

又《禮・少儀》:仆者右帶劒,負良綏,申之面。注:良綏,君綏也。

又《莊子・危言篇》:嘗視其良。注:墓也。

又《諡法》:溫良好善曰良。

又姓。鄭大夫良霄,漢長秋良賀。

又王良,星名。

又大良造,秦官名。

又地名。《左傳・昭十三年》:秋,晉侯會吳子于良。注:下邳有良城縣。

又山名。《山海經》:良馀之山,其上多谷柞,無石。

又草名。《博雅》:黃良,大黃也。

又彊良,獸名。見《山海經》。

又吉良,良馬名。見《唐書・兵志》。

又《古今注》:螢火,一名丹良。

又《韻會》:裡養切,音兩。《周禮・夏官・方相氏》:以戈擊四隅,毆方良。注:方良,罔兩也。《釋文》方言:罔良,音兩。

又《正字通》:音亮。《古詩》:良無盤石固。李白《宴桃李園序》:良有以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