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膜式計量泵

隔膜式計量泵

實現往複運動,完成吸入、排出過程
正奧隔膜式計量泵利用特殊設計加工的柔性隔膜取代活塞,在驅動機構作用下實現往複運動,完成吸入、排出過程。電動隔膜泵由于隔膜的隔離作用,在結構上真正實現了被計量流體與驅動潤滑機構之間的隔離。高科技的結構設計和新型材料的選用已經大大提高了隔膜的使用壽命,加上複合材料優異的耐腐蝕特性,隔膜式計量泵目前已經成為流體計量應用中的主力泵型。上海正奧泵業制造有限公司隔膜式計量泵分類:普通型隔膜式計量泵,防爆型隔膜式計量泵。
    中文名:隔膜式計量泵 外文名:Diaphragm type metering pump 别名: 行業:機械制造業

隔膜式計量泵簡介

機械隔膜式計量泵主要是往複式計量泵、按泵的缸數可分為單缸、雙缸、三缸等多種類型。

該泵可廣泛用于石油、化工、紡織、食品、造紙、原子能技術、電廠、塑料、制藥、水廠、環保等工業和科技部門。用來向加壓或常壓容器及管道内精确定量輸送不含固體顆粒的液體。其流量可以開機(或定機)時從0-100%範圍内無級調節。(根據計量泵的特性,最少行程一般不小于總行程的10%)單缸泵适用于單一液體的場合;雙缸泵可作比例泵使用,也可并聯使用;三缸泵可作為三比例泵使用,也可三缸并聯,以達到較大排量,增高了液體的脈沖頻率,促使液體連續順暢加入;六缸泵可達三缸泵二倍效果。

不同型号的計量泵均可根據用要求裝配變頻電機(能接收4-20mA電流信号)或防爆電機。

泵的型号規格及參數請參考本公司的産品選型樣本。

結構原理和特性

2.1泵的結構:該泵的由電機、傳動箱、缸體等三部份組成

2.1.1傳動箱部件是由凸輪機構、行程調節機構和速比蝸輪機構組成;通過旋轉調節手輪來實行調節挺杆行程,從面改變膜片伸縮距離來達到改變流量的目的。

2.1.2缸體部件是由泵頭、吸入閥組、排出閥組、膜片各膜片底座等組成。

2.2工作原理:電機經聯軸器帶動蝸杆并通過蝸輪減速使主軸和偏心輪作回轉運動,由偏心輪帶動挺杆在導筒内作往複運動。連同膜片,通過單向閥的作用使泵腔内逐漸形成真空,吸入閥打開,吸入液體;當膜片向前死點移動時,此時吸入閥關閉,排出閥打開,液體在膜片的推動下排出。在泵通過調節一定的行程的往複順還工作形成連續有壓力、定量的排放液體。

2.3流量調節特性:泵的流量調節是靠旋轉調節手輪,帶動調節螺杆轉動,從而改變挺杆間的間距,改變膜片在泵腔内移動行程來決定流量的大小。調節手輪的刻度決定膜片行程,精确率為95%。

三、技術數據

3.1隔膜式計量泵有關參數表

說明:1.表内數值為系統數據,實際應按名牌标注為準。

2.流量也可根據缸數、泵速決定。

3.管系通徑取決于泵的流量,具體根據吸入閥的口徑;出口管系通徑應大于出口閥口徑的1.2倍,最少同出口閥相等,以減少阻力。

3.2流量調節特性曲線圖

使用說明

4.1泵運轉前的檢查及其準備工作

4.1.1檢查各連接處的螺栓是否擰緊,機腳是否調整平正,螺帽不許有松動現象。

4.1.2新泵第一次使用前應擦洗各運動件加工面上的防鏽油脂,不許用金屬工具鏟刮。

4.1.3轉動箱内根據環境溫度和輸送介質的溫度加入220#蝸輪蝸杆油或50#齒輪油至油标。

4.1.4轉動聯軸器,使膜片前後往複移動數次,不得有任何卡阻現象,手感順暢。

4.1.5檢查調節手輪是否處于零位,否則應高至零(如是調量表的更要校零。應調量表在運輸過程中會影起量程漂移)。

4.1.6檢查電機線路是否接在相應的網電上,(接線方法、電壓應按電機名牌上标定要求)并使泵按規定的旋轉方向旋轉。

4.2啟動

4.2.1在啟動電機前必需檢查進出管路上的閥門是否打開,隻有在進出管路暢通無阻的情況下才能啟動電動機。

4.2.2啟動後應讓其空載運轉數分鐘,在無不正常的前題下,然後根據需要投入使用。

4.2.3依據工藝流程的需要,查對合格證中提供的流量标定和曲線與實際工況複試流量标定曲線,得出相對應的行程百分值,把調節手輪轉到指定刻度;旋轉調節手輪時,應注意不得過快和過猛,應按照從小流量往大流量方向調節,若需從大向小調節時,應把手輪旋過數格,再向大流量方向旋轉至刻度。調節完畢後須将調節盤鎖定,以防松動。

4.2.4泵的行程調節也可在停車或運轉中進行,行程調節後,泵的流量大約需1-2分鐘才能穩定,行程長度變化越大,流量穩定所需的時間也越長。

4.3.1.3檢查調節器及其它運動付的溫度不得超過65℃。

4.3.2開機後,運營應平穩,不得有異常噪聲;否則,應停車檢查原因,并消除産生噪聲的根源後,再投入運營。

4.4停機

4.4.1切斷電源,停止電機運轉。

4.4.2關閉進口管道閥門。但開機前必須打開。

隔膜式計量泵組流體比例投加控制及監控系統設計

隔膜式計量泵由于其可計量、可控制、可調節等特點廣泛應用于化工石油醫藥等流體投加行業。工業生産中常采用泵組集群方式擴大投送能力,投加的多種流體介質流量之間的比例關系影響終端産品質量。由于泵組系統是多變量、非線性、強耦合的系統,傳統泵組電氣連接結構與控制算法在泵組受内外擾動影響時控制精度低,易導緻投加的介質流量之間比例失衡。由于泵組操作複雜性且投送的介質往往是具有腐蝕性的液體,這都不利于人員現場操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