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友田

孫友田

中國當代作家
孫友田,男,漢族人,中共黨員,全國勞動模範。1937年12月15日出生于安徽省蕭縣黃口鎮。1957年畢業于淮南煤礦學校礦山機電專業。曆任江蘇徐州賈汪煤礦技術員,江蘇省文化局專業創作員,195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中文名:孫友田 外文名:Sun Youtian 别名: 民族:漢族 出生地:安徽省肖縣黃口鎮 畢業院校: 職業: 代表作品:《煤海短歌》《礦山鑼鼓》等 主要成就:

主要作品

賈汪情緣

被稱為“煤炭詩人”,見證了賈汪區煤炭開采的發展,曆任江蘇徐州市賈汪區煤礦技術員,江蘇省文化局專業創作員,《雨花》雜志詩歌組組長、編委,《揚子江》詩刊主編。

着作簡介

宣紙詩集:《煤海短歌》《礦山鑼鼓》《煤城春早》《石炭歌》《金色的星》《礦山鳥聲》《花雨江南》《帶血的泥哨》《孫友田煤礦抒情詩選》《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等數十部,散文集:《在黑寶石的家裡》等。1951年小學畢業考取徐州賈汪煤礦初級職業學校。畢業那年寫的一首詩《祖國,隻要您的手一指》發表在1954年8月6日上海出版的《青年報》上,這是他的詩第一次變成鉛字。同年考取淮南煤礦學校。

經曆概述

孫友田是中國煤礦詩人的重要代表、國家一級作家。他原是徐州韓橋煤礦職工,也是徐礦文學史上具有重大影響的著名人物。進礦不久,由于積極創作反映煤礦工人的詩歌,被選為江蘇省作家協會籌委會委員,出席1958年夏天在南京召開的籌委會。

1960年——2004年期間,為江蘇省作協第一、二、三、四、五屆理事。1958年6月,出版了孫友田的第一部詩集《煤海短歌》,此書曾參展萊比錫國際博覽會。在《詩刊》社編輯出版的《1958詩選》中收入了其中反映礦工生活的詩。著名詩人徐遲在序言中寫道:“賈汪的煤礦工人孫友田是值得注意的一個新人。”

1959年10月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同年被評為江蘇省第二次建設社會主義積極分子。1960年6月被選為徐州文聯第一屆委員會副主席。同月,作為徐州市正式代表出席了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文教群英會。被确認為全國勞動模範。

在徐州煤礦工作期間,出版詩集《煤海短歌》《礦山鑼鼓》《煤城春早》《花雨江南》《石炭歌》《金色的星《煤海放歌》,以及兒童長詩《礦山鳥聲》《帶血的泥哨》,少兒讀物《在黑寶石的家裡》等十餘部。

1965年11月,去北京參加全國青年業餘文學創作積極分子大會。1973年5月,從徐州礦務局調至江蘇省文化局創作組從事專業創作。1974年9月,加入中國共産黨。1979年10月,出席中國作協第四次代表大會。1987年9月,江蘇電視台與徐州礦務局聯合攝制了以我的煤礦詩為内容的電視詩《煤海歡歌》。播出後獲中央電視台《星光獎》。1988年9月,由中國文聯出版公司出版了《孫友田煤礦抒情詩選》,1992年,該詩集獲第二屆全國煤礦文學作品“烏金獎”一等獎。

1990年7月,在草原煤城紮來諾爾礦區召開了“孫友田煤礦詩歌研讨會”。我的詩句“我是煤,我要燃燒”被詩評家譽為“當代礦工宣言”。1994年6月,受中國作協委派,與詩人曉雪組成中國詩人代表團,出席在歌倫比亞召開的第四屆國際詩歌節。1997年秋天,參加南京詩人代表團出訪韓國。2002年,我的兒童詩2004年,散文《月光啟蒙》被選入江蘇版小學語文課本第十冊。2003年12月,在徐州舉辦“孫友田詩歌朗誦會”,同時舉辦《孫友田詩歌選》、《孫友田散文選》兩部書的首發式。2004年12月,《孫友田詩歌選》獲第五屆金陵文學獎二等獎。

七十年代後期任《雨花》編輯部編委、江蘇省文聯委員、中國詩歌學會理事。九十年代後期任江蘇作協詩歌工作委員會主任,《揚子江》詩刊執行主編,江蘇省大衆文學學會副會長。系文學創作一級,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獲獎作品

《礦工與海》獲全國第一屆煤礦文學優秀作品獎,《孫友田煤礦抒情詩選》獲全國第二屆煤礦文學作品烏金獎一等獎,《人自家鄉來》獲《人民日報》建設者之歌征文二等獎。

《在燦爛的陽光下》,天津人民出版社編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72年

《跟随毛主席長征》,陳昌奉,外文出版社,1972年

《南新詩》,廣東人民出版社編集,廣東人民出版社,1972年

《延安頌》,延安北區革委會。政工組編,陜西人民出版社,1972年

《幼苗集》,浩然,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武夷晨曲》,福建人民出版社編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72年

《登高贊》,浙江省征文辦公室編,浙江人民出版社,1972年

《鐵姑娘之歌》,廣東人民出版社編集,廣東人民出版社,1972年

《第一歩》,《解放軍報》社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軍民魚水情》,天津人民出版社編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72年

《牛田洋》,南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01月

《紅日照安源》,安源工農兵詩歌編選小組編,江西人民出版社,1972年02月

《紅燈記(1970年5月演出本)》,中國京劇團集體改編,人民出版社,1972年02月

《虹南作戰史》,上海縣《虹南作戰史》寫作組,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02月

《不願意做奴隸的人們(小涼山彜族翻身奴隸家史選)》,甯族自治県革委會政工組、麗江地區革委會政工組宣傳組合編,雲南人民出版社,1972年02月

《海港(1972年1月演出本)》,上海的京劇團《海港》劇組的集體改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03月

《新風贊(革命小戲選〈4〉)》,廣東人民出版社編集,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1972年03月

《井岡山頌》,井岡山地區革命委員會政治部宣傳組織,江西人民出版社,1972年03月

《中夥鋪》,莫應豐,1972年03月

《龍江頌(1972年1月演出本)》,上海京劇團《龍江頌》劇組集體改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03月

《沸騰的群山》,李雲徳,人民文學出版社,1972年04月

《禮花贊》,陶嘉善、何玉鎖、寇宗○,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04月

《小劇本選》,江西人民出版社編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72年04月

《軍号聲聲》,李○,天津人民出版社,1972年04月

《海島女民兵》,黎汝清,人民文學出版社,1972年04月

林村集》,李瑛,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04月

《雪蓮》,甘粛人民出版社編,甘粛人民出版社,1972年04月

《換了人間――上海棚戸區的變遷》,《換了人間》編寫組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05月

《閃閃的紅星》,李心田,人民文學出版社,1972年05月

《戰海河》,《戰海河》編寫組,河北人民出版社,1972年05月

《放歌長城嶺》,李學鳌,人民文學出版社,1972年05月

《江畔朝陽》,鄭加真,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05月

《豔陽天(第二卷)》,浩然,人民文學出版社,1972年05月

《海鷗》,農文改編,潮北人民出版社,1972年05月

《椰林少年》,雲南人民出版社編,雲南人民出版社,1972年05月

《雲南各族頌歌一百首》,雲南人民出版社編,雲南人民出版社,1972年05月

《魯迅小說選》,複旦大學中文系等選編,上海市中小學教材編寫組出版,1972年05月

《半籃花生》,浙江省《半籃花生》創作組,雲南人民出版社,1972年05月

《海防線上》,辛剛,卞方贊,天津人民出版社,1972年05月

《鉱山風雲》,李學詩,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05月

《永遠活着的人》,湖北人民出版社編,湖北人民出版社,1972年05月

金光大道(第一部)》,浩然,人民文學出版社,1972年05月

《紅色娘子軍(1972年1月演出本)》,中國京劇團根據同名舞劇集體移植創作,人民文學出版社,1972年06月

《春風楊柳,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06月

《連心鎖》,山西人民出版社,1972年06月

《延安的種子》,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06月

《金訓華之歌》,仇學寶,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06月

《書記的鬥笠》,浙江省紀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淡會上的講話》發表三十周年征文辦公室編,浙江人民出版社,1972年07月

《黃金洞》,彭秉玉,湖北人民出版社,1972年07月

《兵之歌》,王石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2年07月

《神泉日出》,雲南人民出版社編集,雲南人民出版社,1972年07月

《沃土新苗》,上海市革委會上山下鄉辦公室?上海人民出版社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07月

《海花》,餘松岩,廣東人民出版社,1972年07月

《長島之歌》,湖南省《工農兵文藝》編集組,湖南人民出版社編集組編,湖南人民出版社,1972年07月

《飛雪迎春(上部)》,周良思,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07月

《紅》,張雁卿,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2年07月

《天墜飛虹(南京長江大橋詩選)》,江蘇人民出版社,1972年07月

《踏遍青山》,廣州部隊生産建設兵團政治部編,廣東人民出版社,1972年07月

《北強戰士》,沉陽部隊黒龍江生産建設兵團政治部編,黒龍江人民出版社,1972年08月

《鐵馬騎士》,紀鵬,天津人民出版社,1972年08月

《螺号》,張永枚,人民文學出版社,1972年08月

《漁島怒潮》,樹茂,人民文學出版社,1972年08月

《放歌集》,賀敬之,人民文學出版社,1972年08月

《光輝的道路》,湖北省革委會“五?七”幹校政工組編,湖北人民出版社.,1972年10月

《幸福泉》,山東省紀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三十周年辦公室編,山東人民出版社,1972年10月

《山裡紅梅》,江蘇人民出版社編選,江蘇人民出版社,1972年10月

《桐柏英雄》,集體創作,前渉執筆,天津人民出版社,1972年11月

《奇襲白虎團(1972年9月演出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11月

《煤海放歌》,孫友田,江蘇人民出版社,1972年11月

《白洋澱漁歌》,李永鴻,河北人民出版社,1972年11月

《廬山頌》,上海人民出版社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12月

《挑山擔海跟黨走》,湖北人民出版社編選,湖北人民出版社,1972年12月

《黃海長》,江梅紅,江蘇人民出版社,1972年12月——1973年

《參觀之前》,株洲市文藝工作團編劇,湖南人民出版社,1973年01月

《沸騰的鋼城》,中共馬鞍山市委編寫組,安徽人民出版社,1973年01月

《紅花滿山》,李瑛,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年01月

《前哨道班》,瑞麗縣業餘創作組創作,劉鴻渝執筆,雲南人民出版社,1973年01月

《革命小劇選》,福建省革委會政治部文化組編,福建人民出版社,1973年01月

《彩霞萬裡》,鳳章,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年01月

《山村五月夜》,莫應豐,《長沙文藝》1期,1973年01月

《林海哨兵》,敦化林業局等編,吉林人民出版社,1973年01月

《上海革命小劇選》,上海革命群衆文藝小組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01月

《壯麗的青春》,煙台地區《壯麗的青春》編寫組,山東人民出版社,1973年02月

《紅水河歡歌》,廣西壯族自治區征文辦公室編,廣西人民出版社,1973年02月

《海螺渡》,人民文學出版社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年02月

《浦江哨兵》,上海警備區政治部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02月

《大慶人的故事》,大慶油田工人寫作組,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02月

《雷鋒的故事》,陳廣生、崔家駿,解放軍文藝社,1973年02月

《排劇》,顧工,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03月

《像雷鋒那樣生活》,廣東人民出版社,1973年03月

《大雁高飛》,張之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3年03月

《春天》,矯健,文彙報,1973年03月03日

《金色的瀑布》,雲南省文化局編,雲南人民出版社,1973年03月

《三次交鋒》,廣東人民出版社編集,廣東人民出版社,1973年03月

《甘山歌謠》,甘粛人民出版社編集,甘粛人民出版社,1973年04月

《新兵之歌》,王群生,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年04月

《南強木棉紅》,廣西壯族自治區革委會文藝創作辦公室編,廣西人民出版社,1973年04月

《七月○花香》,浩然,天津人民出版社,1973年04月

《新橋》,叢敏,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05月

《運河贊歌》,王鴻,江蘇人民出版社,1973年05月

《紅雨》,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年05月

《映山虹》,劉章,河北人民出版社,1973年05月

《沸騰的群山(第二部)》,李雲徳,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年05月

《戰地紅纓》,石文駒,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年05月

《映山紅》,廣州部隊生産建設兵團政治部編,廣東人民出版社,1973年05月

《火紅的青春》,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05月

《百分之一》,北京标準件二場創作組,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05月

《我愛高原》,時永福,青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05月

《戰地黃花(“五 七”戰士詩歌選)》,内蒙古革委會“五 七”幹校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3年05月

《苗嶺飛頌歌》,貴州人民出版社編集,貴州人民出版社,1973年05月

《向陽院的故事》,徐瑛,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年05月

《珍珠賦》,人民文學出版社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年05月

《海的女兒》,人民文學出版社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年05月

《新嫂嫂》,天津地區革委會文化局編,天津人民出版社,1973年06月

《哨所的早晨》,昆明部隊政治部宣傳文編,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年06月

《征途(上、下冊)》,郭先紅,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06月

《豔陽天》,河北省話劇團改編,河北人民出版社,1973年06月

《草原輕騎》,張長弓,天津人民出版社,1973年06月

《園丁之歌》,人民文學出版社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年06月

《太行爐火》,李學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06月

《紅色小号手》,上海人民出版社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06月

《峥嵘歲月》,廣東人民出版社編選,廣東人民出版社,1973年06月

《馬背上的歌》,王磊,吉林人民出版社,1973年06月

《魯迅的故事》,石一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06月

《軍墾集》,内蒙古生産建設部隊政治部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3年07月

《江畔朝陽》,鄭加真,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07月

《誰是最可愛的人》,魏巍,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年07月

《小英雄雨來》,管桦,河北人民出版社,1973年07月

鐵樹開花》,中國人民解放軍三○一六部隊戰士業餘創作組,吉林人民出版社,1973年07月

《革命現代京劇〈平原作戰〉(1973年7月演出本)》,中國京劇團集體創作、張永枚執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07月

《胡桃坡》,王緻遠,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年08月

《山朝霞紅》,福建人民出版社編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73年08月

《司令員的發言權》,毛英,浙江人民出版社,1973年08月

《紅色的道路》,甯宇,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08月

《天安門禮贊》,廣東省文藝創作室、廣東人民出版社編集部合編,廣東人民出版社,1973年08月

《難忘的戰鬥》,孫景瑞,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09月

《人民的好醫生李月華》,易雲,人民出版社,1973年09月

《戰馬奔馳》,黎汝清,江蘇人民出版社,1973年09月

《彜族之鷹》,楊大群,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09月

《完達山之歌》,劉亞舟,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09月——1974年

《理想之歌》,北大工農兵學員集體創作,人民文學出版社,1974年09月

《春潮急》,克非,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送劄的風波》,蔣桂福,文彙報,1974年01月13日

《光榮人家》,楊映生,文彙報,1974年01月20日

《剝削階級那一套》,滾開、謝其規,文彙報,1974年01月13日

《雪夜紅燈》,郭金英,文彙報,1974年01月20日

《幸福》,草明,解放軍文藝第一期,1974年01月

《闖新路》,沉炳龍,文彙報,1974年01月06日

《老會計》,胡蘇蘇,文彙報,1974年03月24日

《燈海贊》,錢建群,文彙報,1974年03月03日

《方向》,複旦大學中文系創作組倪振良,文彙報,1974年03月18日

《西沙之戰》,張永枚,文彙報,1974年03月17日

《浦江岸畔的戰歌――上海市歌詠大會‘自力更生’專場側記》,朝霞月刊第4期,1974年04月

《抗寒的種子》,朝霞月刊第4期,1974年04月

《一篇掲矛盾的報告》,朝霞月刊第4期,1974年04月

《在同一戰壕裡》,姚胥隆,文彙報,1974年04月21日

《鑄鋼》,甯宇,文彙報,1974年04月07日

《敢為工農塑英姿》,袁航,文彙報,1974年04月21日

《燦爛的畫巻――‘農民畫展’巡禮》,朝霞月刊第4期,1974年04月

《革命樣闆劇贊》,謝其規,文彙報,1974年04月07日

《李鴻章出洋》,朝霞月刊第4期,1974年04月

《鋪滿陽光的土地》,陳全勇、李德寶,文彙報,1974年04月28日

《赤腳醫生李梅》,盛林、曹石麟,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05月26日

《途中》,子,文彙報,1974年05月05日

《天山壯歌(上海知識青年家書一束)》,濱之,文彙報,1974年05月12日

《柳河東集》,柳宗元,文彙報,1974年05月

《寫在幹校的大地上――一個五"七戰士的日記》,張叢中,文彙報,1974年05月05日

《燈》,崇青,文彙報,1974年06月16日

《孔學名高實秕糠》,上海城建局排水管理所、上海師大曆史系大批判組編寫,文彙報,1974年06月28日

《清明雨》,志航,文彙報,1974年06月16日

《大學校》,徐剛,文彙報,1974年07月21日

《天津市寶小靳莊社員詩歌選》,王作山等,人民日報,1974年07月03日

《進駐的第一夜》,兪天白,文彙報,1974年07月23日

《百草園紀事》,馮偉,文彙報,1974年07月14日

《西沙民兵》,張永枚,人民日報,1974年08月24日

《龍騰虎躍――寫在火熱的工地上》,毛炳甫,文彙報,1974年08月11日

《沸騰的平爐》,葉如火,文彙報,1974年08月11日

《遠景》,朱敏慎,文彙報,1974年09月22日

《流動郵局》,高永齡,文彙報,1974年09月27日

《遍地紅旗遍地歌(小靳莊詩歌創作活動随感)》,銘鑒,文彙報,1974年09月15日

《理論戰線春天》,徐偉敏、丁鴻之,文彙報,1974年09月27日

《鋼城新曲》,施國,文彙報,1974年09月08日

《前進:革命的火車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二十五周年頌歌》,張永枚,人民日報,1974年09月30日

《在天安門前》,清蓉,文彙報,1974年09月15日

《十月的頌歌》,姜金城,文彙報,1974年10月01日

《電站紅花》,郁俊英、沈金祥,文彙報,1974年10月06日

《遍地英雄唱新歌――小靳莊抒懷》,浩然,人民日報,1974年10月01日

《運動場之春》,莊家儒,文彙報,1974年10月28日

《心向北京》,劉征泰,文彙報,1974年12月22日

《“進攻型選手”》,彭瑞,文彙報,1974年12月03日

《月光啟蒙》現在的小學蘇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書第18課課文

《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現在的小學蘇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書第4課課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