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

威廉·莎士比亞創作戲劇

《哈姆雷特(Hamlet)》是由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創作于1599年至1602年間的一部悲劇作品。[1]戲劇講述了叔叔克勞狄斯謀害了哈姆雷特的父親,篡取了王位,并娶了國王的遺孀喬特魯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為父王向叔叔複仇。

    中文名:哈姆雷特 外文名: 别名: 民族: 籍貫: 畢業院校: 職業: 主要成就: 其它譯名:王子複仇記 導演:米歇爾·阿米瑞亞德 編劇:米歇爾·阿米瑞亞德 片長:112分鐘 上映時間:USA2000年1月24日 類型:愛情/驚悚/犯罪 對白語言:英語 出品時間:2000年 主演:伊桑·霍克,凱爾·麥克拉克倫,比爾·默瑞,列維·施瑞博爾,山姆·夏普德,朱麗娅·斯蒂爾斯

内容簡介

丹麥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國威登堡大學就讀時突然接到父親的死訊,回國奔喪時接連遇到了叔父克勞狄斯即位和叔父與母親喬特魯德在父親葬禮後一個月匆忙結婚的一連串事變,這使哈姆雷特充滿了疑惑和不滿。緊接着,在霍拉旭和勃那多站崗時出現了父親老哈姆雷特的鬼魂,說明自己是被克勞狄斯毒死并要求哈姆雷特為自己複仇。随後,哈姆雷特利用裝瘋掩護自己并通過“戲中戲”證實了自己的叔父的确是殺父仇人。由于錯誤地殺死了心愛的奧菲莉亞的父親波羅涅斯,克勞狄斯試圖借英王手除掉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趁機逃回丹麥,卻得知奧菲莉亞自殺并不得不接受了與其兄雷歐提斯的決鬥。決鬥中哈姆雷特的母親喬特魯德因誤喝克勞狄斯為哈姆雷特準備的毒酒而中毒死去,哈姆雷特和雷歐提斯也雙雙中了毒劍,得知中毒原委的哈姆雷特在臨死前殺死了克勞狄斯并囑托朋友霍拉旭将自己的故事告訴後來人。

創作背景

十六、十七世紀之交,英國正處在封建制度向資本主義制度過渡時期,這個時期是英國曆史進程中的一個巨大轉折。

伊麗莎白統治的繁榮時期,資産階級支持王權,而王權正好利用資産階級,兩方面不僅不對立,還結成了暫時的同盟。由于政局比較穩定,社會生産力獲得了迅速的發展。這種新興資本主義生産關系的發展,雖然加速了封建社會的崩潰,卻仍然是依靠殘酷地剝削農民來進行的。詹姆斯一世繼位以後,專制集權被進一步推行,資産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反抗遭到了大肆鎮壓。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它從根本上動搖了封建秩序,同時為十七世紀英國資産階級革命準備了條件,莎士比亞的創作正是對這個時代的藝術的深刻的反映。

《哈姆雷特》是借丹麥八世紀的曆史反映十六世紀末和十七世紀初的英國社會現實。當時的英國,如前所述,是一個“颠倒混亂的時代”,而《哈姆雷特》正是“這個時代的縮影”。劇中哈姆雷特與克勞狄斯的鬥争,象征着新興資産階級人文主義者與反動的封建王權代表的鬥争。通過這一鬥争,作品反映了人文主義理想同英國黑暗的封建現實之間的矛盾,揭露了英國封建貴族地主階級與新興資産階級之間為了争奪權力而進行的殊死較量,批判了王權與封建邪惡勢力的罪惡行徑

文藝複興運動使歐洲進入了“人”的覺醒的時代,人們對上帝的信仰開始動搖。在“個性解放”的旗幟下“為所欲為”,這是當時的一種時代風尚。這一方面是思想的大解放,從而推動了社會文明的大發展;另一方面,尤其是到了文藝複興的晚期,随之産生的是私欲的泛濫和社會的混亂。面對這樣一個熱情而又混亂的時代,人到中年的莎士比亞,已不像早期那樣沉湎于人文主義的理想給人帶來的樂觀與浪漫,而表現出對理想與進步背後的隐患的深入思考,《哈姆雷特》正是他對充滿隐患而又混亂的社會的一種審美觀照。

作者簡介

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是英國文藝複興時期戲劇家和詩人,也是歐洲文藝複興時期人文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近代歐洲文學的奠基人之一。他共寫有37部戲劇,154首14行詩,兩首長詩和其他詩歌。代表作有四大悲劇:《哈姆雷特》(英:Hamlet)、《奧賽羅》(英:Othello)、《李爾王》(英:King Lear)、《麥克白》(英:Macbeth)。四大喜劇:《第十二夜》、《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皆大歡喜》。曆史劇:《亨利四世》、《亨利六世》、《理查二世》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