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式記賬

複式記賬

一種記賬方法
複式記賬法是以資産與權益平衡關系作為記賬基礎,對于每一筆經濟業務,都要以相等的金額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聯系的賬戶中進行登記,系統地反映資金運動變化結果的一種記賬方法。對每項經濟業務按相等金額在兩個或兩個以上有關賬戶中同時進行登記的方法。固式記賬的理論依據是會計基本等式。複式記賬按記賬符号,記賬規則、試算平衡方法的不同,可分為借貸記賬法,增減記賬法和收付記賬法。借貸記賬法是一種最雜的、當今運用最廣泛的複式記賬法也是目前我國法定的記賬方法。至于哪一方記增加金額,哪一方記減少金額,則取決于賬戶所要反映的經濟内容和業務性質。[1]
    中文名:複式記賬 外文名: 别名: 英文名:Double Entry Bookkeeping 原理:資産=負債+所有者權益

含義

複式記賬法的理論依據是"資産=負債+所有者權益"的會計等式。按照會計等式,任何一項經濟業務都會引起資産與權益之間至少兩個項目發生增減變動,而且增減變動的金額相等。因此對每一筆經濟業務的發生,都可以以相等的金額在兩個或兩個相關賬戶中作等額雙重記錄。這種記賬如實反映了經濟事物的客觀聯系,是一種科學的記賬方法。

特點

1.對于每一項經濟業務,都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關聯的賬戶中進行記錄,不僅可以了解每一項經濟業務的來龍去脈,而且在全部經濟業務都登記入賬以後,可以通過賬戶記錄全面、系統地反映經濟活動的過程和結果。

2.由于每項經濟業務發生後,都是以相等的金額在有關賬戶中進行記錄,因而可據以進行試算平衡,以檢查賬戶記錄是否正确。

原理

複式記賬方法是在市場經濟長期發展的過程中,通過會計實踐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在其他一些會計方法中,如編制會計憑證和登記賬簿,都必須運用複式記賬法,進行相關反映。所以,在全部會計核算的方法體系中,複式記賬法占有重要位置。複式記賬法包括幾種具體的方法,有借貸記賬法、增減記賬法、收付記賬法等等。其中,借貸記賬法是世界各國普遍采用的一種記賬方法,在我國也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記賬方法,我國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明文規定中國境内的所有企業都應該采用借貸記賬法記賬。采用借貸記賬法在相關賬戶中記錄各項經濟業務,可以清晰地表明經濟業務的來龍去脈,同時也便于試算平衡和檢查賬戶記錄的正确性。

借貸記賬法起源于13、14世紀的意大利。在這個時期,西方資本主義的商品經濟有了發展,在商品交換中,為了适應商業資本和借貸資本經營者管理的需要,逐步形成了借貸記賬法。“借”、“貸”二字的含義,最初是從借貸資本家的角度來解釋的,借貸資本家以經營貨币資金的借入和貸出為主要業務,對于借進的款項,記在貸主名下,表示自身的債務增加;對于貸出的款項,則記在借主名下,表示自身的債權增加。這樣,“借”、“貸''二字分别表示債權(應收款)、債務(應付款)的變化。随着商品經濟的發展,經濟活動的内容日趨複雜化,記錄的經濟業務也不再僅限于貨币資金的借貸業務,而逐步擴展到财産物資、經營損益和經營資本等的增減變化。這時,為了求得記賬的一緻,對于非貨币資金借貸業務,也利用”借“、”貸“二字說明經濟業務的變化情況。因此,”借“、”貸“二字逐步失去了原來的字面含義,轉化為記賬符号,變成會計上的專門術語。到15世紀,借貸記賬法逐漸完備,被用來反映資本的存在形态和所有者權益的增減變化。與此同時,西方國家的會計學者提出了借貸記賬法的理論依據,即所謂”資産=負債十資本“的平衡公式。根據這個理論确立了借貸的記賬規則,使借貸記賬法成為一種科學的記賬方法,并為世界上許多國家廣泛采用。世界各國都采用借貸記賬法記賬,使得會計成為一種國際信息,成為一種國際商業語言。

複式記賬方法中的借貸記賬法

    記賬符号:n借貸記賬法以“借”、“貸”二字作為記賬符号。所有的賬戶都分為借貸兩方,左方為借方,右方為貸方。賬戶結構:n(1)資産類賬戶的結構是:賬戶借方記錄資産的增加額,貸方記錄資産的減少額如果有餘額在借方。n(2)負債和所有者權益賬戶的結構是:賬戶借方記錄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減少額,貸方記錄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增加額,如果有餘額在貸方。n(3)費用成本賬戶的結構與資産類賬戶基本相同。賬戶借方記錄費用成本的增加額,貸方記錄費用成本轉入抵消收入類賬戶(減少)的數額,由于借方記錄的費用成本的增加額一般都要通過貸方轉出,所以賬戶通常沒有期末餘額。如果因某種情況有餘額,也表現為借方餘額。n(4)收入類賬戶的結構則與負債和所有者權益賬戶的結構基本相同,收入的增加額記入賬戶的貸方,收入轉出(減少)記入賬戶的借方,由于貸方記錄的收入增加額一般都要通過借方轉出,所以賬戶通常沒有期末餘額。如果因某種情況有餘額,也表現為貸方餘額。記賬規則n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運用借貸記賬法處理經濟業務時需進行三步分析,涉及哪些賬戶、是增加還是減少、根據賬戶性質判斷記賬方向。n發生對應關系的賬戶稱為對應賬戶。這種指明某項經濟業務應記入的賬戶,應借應貸方向及其金額所做的紀錄,稱為會計分錄。會計分錄有簡單分錄和複合分錄。借貸記賬法的試算平衡有賬戶發生額試算平衡法和賬戶餘額試算平衡法兩種。n不能通過試算平衡表發現錯誤的有:n①一筆經濟業務的紀錄全部被漏記或者重記。n②一筆經濟業務的借貸雙方,在編制會計分錄時,金額上發生同樣的錯誤。n③在編制會計分錄時一筆經濟業務應借應貸的賬戶互相颠倒或誤用了賬戶名稱。n④會計分錄的借貸雙方或一方,在過入總分類賬時誤記了賬戶。n⑤借方或貸方的各項金額偶然一多一少,恰好相互抵消。

實際運用

說起借貸記賬法我們首先要知道什麼是記賬,記賬就是業務發生後,将其記錄在賬戶中,為了更好的掌握資金的來源與去向,企業一般都采用複式記賬法,也就是指一筆經濟業務發生後需要記錄時,同時在相關聯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賬戶中,以相等的金額進行登記的一種記賬法。

例:海珍集團用銀行存款購入設備,價值10000元,發生此業務後,用複式記賬法記賬時,需要在銀行存款賬戶上記一筆賬,減少了10000元,另一方面還要在固定資産賬戶上記一筆賬,增加了10000元,即業務發生後在兩個相關聯的賬戶都做登記,金額相等,均為10000元。

複式記賬法的好處是可以讓會計信息使用者了解到業務的資金運動情況,以相等金額記賬,可以方便的查出記賬出錯情況。我國的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都采用複式記賬法。

複式記賬法的理論依據為會計平衡等式,對各項經濟業務的記賬有以下幾種情況。

1、資産和負債,或者資産和所有者權益同時等額增加。一種情況是資産和負債在業務發生後同時等額增加。

例:長青公司購入材料,貸款30000元尚未支付。此業務涉及資産中的“原材料”賬戶和負債中的“應付賬款”賬戶。同時在這兩個賬戶中記增加30000元。

另一種情況是資産和所有者權益在業務發生後同時等額增加。

例:長青公司接受捐贈的設備一台,價值15000元,這項業務涉及資産中的“固定資産”賬戶和所有者權益中的一個賬戶,同時記增加15000元。

2、資産和負債或資産和所有者權益同時等額減少。一種情況是業務引起資産和負債同時等額減少。

例:長青公司以銀行存款100000元償還所欠原材料款,這項業務涉及資産中的銀行存款賬戶和負債中的應付賬款賬戶,同時在這兩個項目中記減少100000元。

另一種情況是業務引起資産和所有者權益同時等額減少。

例:長青公司因資本過剩而決定減資,用銀行存款發還投資者投資10000元,此項經濟業務涉及資産中的銀行存款和所有者權益中的股本,應在兩賬戶中同時記減少10000元。

3、資産類内部,項目有增有減,增減額相等。

這類型的經濟業務隻引起資産類不同項目數量發生變化,不涉及負債和所有者權益變化,也不影響資産總額。

例:長青公司從銀行提取現金1000元,這項業務就在資産類的現金賬戶記增加1000元,在銀行存款項目記減少1000元,資産總額不發生變化。

4、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各自内部有關項目之間,或兩者有關項目之間發生增減變化。第一種情況是負債類項目有的增加,有的減少,增減金額相等。

例:長青公司開出商業彙票一張,抵償應付賬款3000元。這項業務為負債類不同項目的此增彼減,即應付賬款賬戶減少3000元,應付票據賬戶增加了3000元。

第二種情況是所有者權益類内部的有的項目增加,有的項目減少,增減金額相等。

例:長青公司将所有者權益項目中的資本公積40000元轉增資本,這項業務就要在所有者權益中的資本公積賬戶記減少40000元,在股本賬戶中記增加40000元。

第三種情況是負債增加(或減少),同時所有者權益減少(或增加)。

例:長青公司宣布發放現金股利30000元,實際并未發放,這就需要在負債的應付股利賬戶計增加30000元在所有者權益的利潤分配賬戶記減少30000元。

科目結構

會計科目按其性質來說,既有反映資産的會計科目,又有反映負債、所有者權益的會計科目,還有反映成本、損益的會計科目。我們從會計等式中知道資産與權益是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兩者總額始終保持相等的平衡關系。因此,在這兩方面的會計科目中,就應當用相反的方向來登記他們的增加數。對它們的減少數,也要從兩方面看科目中用相反的方向來登記。

1、資産類會計科目的結構:借方記錄資産的增加額,貸方記錄資産的減少額。

2、負債及所有者權益類會計科目的結構:借方登記負債及所有者權益的減少額,貸方登記負債及所有者權益的增加額。

3、成本類會計科目的結構:借方登記成本的增加額,貸方登記成本的減少額。

4、收入類會計科目的結構:借方登記收入的減少額,貸方收入的增加額。

5、費用類會計科目的結構:借方登記費用的增加額,貸方費用的減少額。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