諧音對聯

諧音對聯

語文文學名詞
諧音對聯是對聯中有一些不恰當的字,利用語言文字同音、同義的關系,使一句話涉及到兩件事情、多件事或兩種内容、多種内容,一語雙關地表達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1]
    中文名:諧音對聯 外文名: 定義: 地區:中國 語言:漢語 特點:對仗、諧音 時間:年下

表現形式

諧音仿詞

在現成詞語的比照下,更換詞語中的某個詞或語素,臨時仿造新詞語叫仿詞。利用音同音近的字詞構成的仿詞就是諧音仿詞。

例如:

上聯:民國萬稅;

下聯:天下太貧!

由“萬歲”仿出“萬稅”,由“太平”仿出“太貧”,此聯深刻揭露了國民黨統治時期的黑暗。

諧音藏詞

利用現有的人們熟悉的詞語,故意隐藏本詞,隻說出其他部分,人們隻要從其他部分去産生聯想,就可以理解說話人的本意,叫做藏詞。由諧音構成的藏詞就是諧音藏詞。

例如:

上聯:二三四五。

下聯:六七八九。橫批:南北。

該聯上聯中的“一”字,下聯中的“十”字和橫批中的“東西”二字都被隐去,真正的寓意是缺衣(一)少食(十)沒有“東西”。此聯影射出當時人民生活的窮困潦倒,表達對貧富不均的社會現象的不滿。

諧音回文

回文的意思是順念倒念都可成文。利用音同音近的字詞構成的回文就是諧音回文。

例如:

上聯:畫上荷花和尚畫。

下聯:書臨漢帖翰林書。

這裡“上”與“尚”、“荷”與“和”,“臨”與“林”、“漢”與“翰”都是諧音,所以上下聯不論順讀、倒讀,字音都一樣,可稱“絕對”。

諧音替換

利用音同音近的字詞來替換,就是諧音替換。

例如:

清代乾隆皇帝有一次與文學才子紀昀對句為戲。乾隆說:兩碟豆;紀均對道:一瓯油。乾隆改口說:我念的是——兩蝶鬥;紀昀應對道:我念的是——一鷗遊。

在兩人的戲對中,“碟”與“蝶”、“豆”與“鬥”、“瓯”與“鷗”、“油”與“遊”都是同音,音同而義不同,屬于異形諧音,對得十分工整,讀之妙趣橫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