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公案

于公案

清末長篇小說
《于公案》系列民間文學是中國公案文學的代表作品,現存最早版本為嘉慶版《于公案奇聞》,後衍生出于公案小說、大鼓唱詞、評劇等,這一文學藝術起源于中國北方地區,在京津冀廣為流傳。[2]《于公案》主要講述了清代“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審案破案的故事,重點刻畫了于成龍清廉善謀的形象。《于公案》是公案小說的代表作之一,與《包公案》《施公案》《海公案》《彭公案》以及《狄公案》并列為我國公案小說的代表作。
  • 中文名:《于公案》
  • 别名:《于公案奇聞》
  • 作者:
  • 類型:公案小說
  • 連載平台:
  • 最新章節:
  • 是否出版:
  • 出版時期:清末
  • 原型:于成龍(振甲)

内容簡介

《于公案》主要講述了清代“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審案破案的故事,重點刻畫了于成龍清廉善謀的形象。書中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破案過程峰回路轉,既有真實的曆史,也有人為的加工想象。《于公案》共三十五回,主要講述了十幾個案子。這些案件,有因錢财而起的,如徐立騙表弟張琳、劉屠戶殺害女婿李進祿、柳甯陷害表哥井純、婁能殺人移屍、賴能殺害恩人殷員外;有因女色生禍的,如皮八奸殺裴彩雲、孟員外搶時香蘭、山萬裡奪向麗娟、侯春強娶何秀芳等;有情節離奇的,如于成龍斷案時用舊鼓斷案、給篩子用刑、花驢告狀、天鵝求救、螃蟹作證等;有鬼神傳說的,如韋馱爺托夢、城隍爺紅門寺搭救于成龍、李進祿冤魂托夢、殷員外冤魂上公堂告狀等。

作品目錄

第1回

于按察山東赴任,鄒其仁赴路登程

第2回

衆響馬放搶行兇,鄒其仁還魂自歎

第3回

雲老者搭救琴堂,贈金銀鄒公落魄

第4回

羅夫人房中遣子,鄒舒途路占星相

第5回

鄒公子登途自歎,蒲台縣尋父遭擒

第6回

蘆縣丞冤屈公子,于按察初破賊人

第7回

于大人盤問賊人,韋馱爺土房顯聖

第8回

鄒公子書寫呈詞,義禁子濟南告狀

第9回

鄒其仁苦訴情由,湯守備捉拿群盜

第10回

于大人審問賊人,湯守備監斬群盜

第11回

看印冊新宗生疑,老夫人傷心自歎

第12回

呂公子投親染病,濟南城尋訪楊家

第13回

不認親巧騙衫衿,俏梅香繡房報信

14

楊小姐香閨動怒,搖枝女巧遣書童

第15回

惡店家定計偷書,呂公子誤中牢籠

第16回

設酒席公子中計,裴彩雲園内焚香

第17回

惡兇徒怒殺彩雲,呂秀才落難含冤

第18回

兵丁鎖拿呂秀才,楊守素追問搖枝

第19回

楊小姐香閨自歎,搖枝女巧定牢籠

第20回

楊小姐女扮男裝,秉貞節公堂告狀

第21回

于大人展才定計,惡店家鑽杵心驚

第22回

鑽寶杵巧拿惡賊,攔大轎義獸鳴冤

第23回

差公人訪拿惡伯,憐窮民怒鎖石頭

第24回

于青天重翻舊案,胡惡人巧辯公堂

第25回

衆公差怒鎖群兇,遇難民當堂苦訴

第26回

按察司怒審土豪,大堂上夾打惡棍

第27回

曹惡人公堂認罪,怕冤鬼奸棍實招

第28回

審胡寅問罪收監,鎖石頭公堂設智

第29回

出财帛義助窮民,奉聖旨官升撫院

30

于大人私行暗訪,旅店中怨鬼鳴冤

第31回

見惡人撫院生嗔,涿州城青天下馬

第32回

公堂上提人問話,遣捕役村内拿賊

第33回

兩公差鎖拿竊盜,于撫院追問情由

第34回

于大人拿賊問事,惡毛賊巧辯擇清

第35回

審竊盜堂上實招,為朋情衙門擊鼓

第36回

孫義士哭訴公堂,魏貞姬實回撫院

第37回

于大人審問玄門,設巧計公堂斷鼓

第38回

于大人設問奇冤,胡氏魏氏吐真情

第39回

土地祠惡棍實招,于大人公堂定罪

第40回

争米篩公堂告狀,為雨傘彼此興詞

第41回

打米篩皮匠實招,設巧計顧進授首

第42回

于大人公堂發悶,紅門寺扮道私訪

第43回

馬三風前廳算命,于大人遇救逃生

第44回

劉小姐紅門遇難,于大人私訪叢林

第45回

于大人寺中觀景,石秀英哭訴奇冤

第46回

聞鐘鼓撫院吃驚,觀動靜于公遭綁

第47回

城隍爺暗中顯聖,求門子保定投文

第48回

王總爺槍挑兇僧,于大人碎剁法秉

第49回

衆難婦轎前訴苦,老義仆保定伸冤

第50回

于大人究問情由,張公子訴講原因

第51回

問冤情公堂細審,張公子辯訴曲直

第52回

施巧計徐立遭擒,萬惡賊懼刑實訴

第53回

于大人公堂為媒,方從益攀高圖貴

第54回

方從益霸占良田,惡玄門見财起意

第55回

惡道士因财害命,于大人巧定牢籠

第56回

惡玄門中計遭擒,對銅钹狗熊見證

第57回

勢利翁愛富嫌貧,晉安人良言解勸

第58回

想退親邀請貢士,酒席上試探冰人

第59回

戚克新貪财忘義,徐鹹甯向熱不服

第60回

徐老者羞辱媒人,賀慶雲公堂訴冤

第61回

诳小人巧配婚姻,戴家出鄉民覓舅

第62回

李進祿濟南投親,斬曹操清官執法

第63回

逢嶽丈進祿探親,見白銀劉成定計

第64回

惡屠戶暗害東床,李進祿冤魂托夢

第65回

劉錦屏試探天倫,房鄉民喊冤告鬼

第66回

于大人暗訪兇徒,王家村女子算命

第67回

劉氏女深明大義,于大人巧遇兇徒

第68回

怕冤魂惡人求治,後院中怨鬼鳴冤

第69回

于大人替寫呈詞,惡劉成公堂認罪

第70回

斬兇徒軍民稱快,訪竊盜假鬼遭擒

第71回

嚴三片懼刑認罪,安肅縣撫院私行

第72回

于大人細問情由,張氏女說明緣故

第73回

因治病巧訪行蹤,替解冤智诳贓物

第74回

說真情撫院心歡,解鹌鹑巧猜安九

第75回

鎖獵戶審問情由,張氏女告狀鳴冤

第76回

訴實情黃英認罪,诳贓物安九伏誅

第77回

遇清明兇徒散悶,見美色惡棍生心

第78回

孟兇徒心懷惡意,密松林硬搶佳人

第79回

遇非災佳人落難,齊秀士自歎傷情

第80回

貢濟賊書房喪命,屠知縣受賄貪贓

第81回

惡賊人勸解佳人,時香蘭自尋拙志

第82回

于大人定興私訪,進寶兒哭訴屈情

第83回

于撫台店中吵嚷,臧書辦勸問情由

第84回

難佳人兇徒動怒,逼烈婦惡棍生嗔

第85回

衆公差智鎖兇徒,時香蘭公堂訴苦

第86回

斬兇徒于公執法,全大義烈女傷悲

第87回

洩機關封真中計,萬惡賊園内行兇

第88回

馮鄉宦園内吃驚,老夫人商量告狀

第89回

于大人憐民接狀,書房内神鬼洩機

第90回

感仙人顯靈驚夢,于大人詳解詩文

第91回

鎖杜園封真脫罪,拿惡婦秋氏鳴冤

第92回

惡婦兇徒齊認罪,貪财竊盜暗生心

第93回

施毒害柳甯設計,山萬裡買囑婁能

第94回

井遵古逢災中計,山鄉宦暗買黃堂

第95回

懼嚴刑公堂屈認,入南牢自歎傷懷

第96回

聞禁子豐村送信,兩賢人房内哭夫

第97回

惡柳甯着急定計,穩佳人竊盜提親

第98回

向麗娟商議良策,寫合同誤中牢籠

第99回

娶佳人親友賀喜,山萬裡誤洩機關

第100回

向麗娟巧定牢籠,山萬裡貪歡中計

第101回

勸香醪灌醉山賊,全大義佳人行刺

第102回

于大人私訪民情,小素貴廟中訴苦

第103回

于大人指引家丁,小義仆奔馳告狀

第104回

寫呈詞細問根由,白鹄子公堂告狀

第105回

救崔雲鋪戶回生,衆公差猜詳異事

第106回

崔鋪戶公堂訴苦,于大人追問民情

第107回

于大人暗差捕快,小義仆歎氣傷情

第108回

衆公差鎖拿惡棍,宗惡人巧辯公堂

第109回

于大人公堂審事,山萬裡害怕實招

第110回

斬惡棍正法除奸,馮通判舉家赴任

第111回

見船家尹氏心驚,勸夫君馮文生氣

第112回

殷員外誤救兇徒,惡賴能恩将仇報

第113回

殷員外廢命逢神,訴冤情回家托夢

第114回

為天倫商議告狀,于大人審問殷申

第115回

殷實公堂訴苦情,撫院通州訪惡棍

第116回

馮通判船頭喪命,尹天香跳艙遇尼

第117回

因打魚螃蟹告狀,通州城怒鎖兇身

第118回

審兇犯于公動怒,看屍首宮氏哭夫

第119回

于大人怒斬兇徒,審螃蟹巧逢惡盜

第120回

清官爺怒斬兇身,張媒婆生波起禍

第121回

張媒婆提親受辱,何大戶揀選東床

第122回

孫秀才何府求親,張一炮侯家報信

第123回

何大戶怒罵張媒,侯惡人商量定計

第124回

侯監生縣中告狀,孫秀才囑咐親生

第125回

惡侯春攔擋孫馨,張媒婆何家報信

第126回

孫秀才縣中見官,惡監生公堂弄鬼

第127回

查軍冊知縣生嗔,中牢籠孫馨被害

第128回

送女婿何素贈銀,為圖婚惡人生事

第129回

老安人房中自,朱媒婆巧用讒言

第130回

為救父孝女重婚,老安人應允親事

第131回

侯惡人聞信下禮,何小姐為父過門

第132回

惡侯春醉後洩機,何秀芳安心行刺

第133回

假歡欣诳哄狗子,因帶酒險受鋒亡

第134回

刺兇徒小姐全節,送當官秀芳有罪

第135回

惡侯春調戲田氏,節烈女怒罵兇徒

第136回

問根由郎能動,見兇徒忿罵賊人

第137回

文林郎亂問官司,窮百姓訴冤無用

第138回

傅老二傳信,侯員外使錢

第139回

偏心問誣告,受賄害良民

第140回

捕快得錢作弊,縣官寬限退堂

第141回

冤極逢仇害,監牢遇故人

第142回

女牢頭憐弱,老安人探望

第143回

何秀芳哭監,田素娘送飯

第144回

田素娘搬家,于大人私訪

第145回

訪根由嚴拿侯惡,放良民參革屬員

目錄

人物介紹

原型人物勿把“小于”當“大于”

清代有兩個于成龍,史稱大、小于成龍。《清史稿》均有傳。二人均為剛正不阿、兩袖清風的清官,并且在審判斷案方面頗具特色。電視劇《一代廉吏于成龍》熱播之後,很多人把兩個于成龍混淆,因為他們二人曾經同朝為官,均是官至總督、又都是曾經做過直隸巡撫。當時,直隸民謠雲:“前于後于,百姓安居”。袁枚的《随園詩話》載:大、小于成龍雖然不是同門同宗,但他們志趣相投,互認金蘭之好。又《熙朝新語》(清代徐錫齡、錢泳著 )載:“于清端公成龍總督兩江,其族弟襄勤公亦名成龍,知江甯府。同姓、同名、同時、同官一城,且同以清節著聞,位又同至一品,古所未有。”另陳廷敬《于清端公》載:“時(大于成龍病逝之時)署中無親指,衣食飯舍皆不備,江甯守于公(指小于成龍)經理其喪。”

大于成龍,字北溟,号于山,谥号清端,山西永甯人。大于成龍是電視劇《一代廉吏于成龍》的主人公,他在審判斷案上非常出色,大于成龍的案件判詞異常精辟,是案牍精華。

小于成龍,字振甲,号如山,谥号襄勤,漢軍鑲紅旗人。他經常微服私訪,不畏豪強,扶危助弱,深受旗民愛戴。小于成龍在審案時,注重邏輯推理,有理有據,判斷入神,頗具戲劇中清官的傳奇色采,現存其著作《撫直奏稿》高達上千頁,記錄了直隸各地各類貪腐、刑事案件的偵辦過程,是于公案小說的創作源頭。

在清代章回小說中,描寫同一個曆史人物的《于公案》有三種不同的版本,主人公都是清代著名人物于襄勤公成龍,即小于成龍。《于公案》的兩個版本,分别為六回版和十回版。六回版的《于公案》描寫的是于成龍在任樂亭縣令、通州知州時審判斷案的故事,十回版的《于公案》描述的是于成龍任直隸巡撫時審判斷案的故事。而成書最早的《于公案奇聞》描述的也是于成龍任直隸巡撫期間辦案的故事,這部小說被列為清代章回體小說的早期代表。

六回版的《于公案》記載的在樂亭任知縣時的審案故事可以在《如山于襄勤公年譜墓志銘》中找到依據,如:于成龍任通州知州時為兄弟斷産等故事。《如山于襄勤公年譜墓志銘》載:“公治樂亭前後十餘年,清白如一日。凡井間苦樂,利弊沿革,士民賢不肖,皆周知無遺。或興、或除、或寬、或猛,無不深惬與情。又不畏豪強,不迎合上官喜怒。” 在于成龍離開樂亭到通州任職的時候:“去之日,紳士餞于署,旗民送于野,老幼擁馬首涕泗長流不絕。公隕涕慰勞,遣之不去,有送至通州始還者。”可見小于成龍得到樂亭百姓的擁護,百姓戀戀不舍,以緻還有送到通州返還者。

據考,于成龍,字振甲,生于遼東蓋州,後全家入關遷居河北固安南房上村,生于崇德三年(1638年)七月,康熙七年(1668年)始于成龍曆任樂亭縣令、通州知州、江甯知府、直隸巡撫、都察院左都禦史兼鑲紅旗漢軍都統等職。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欽命于成龍出任河道總督,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二月,渾河(今永定河)水發,于成龍奉命全面治理渾河,五月大功告成。七月,康熙帝賜名“永定河”。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二月,于成龍病故,康熙帝賜葬于“西山楊家莊西”。瑩城内葬有于得水、于成龍父子及于成龍妻妾共四人。“文化大革命”中,于成龍墓地遭到破壞。1969年,因拓寬楊莊大街,于成龍墓被夷為平地。原墓址有華表一對、螭首龜趺漢白玉碑七通、寶頂兩座,現已無存。1995年、2002年,楊莊地區先後出土于得水、于成龍墓志兩盒。于成龍墓志由刑部尚書王士祯撰文。王士祯(1634年—1711年),清代著名學者,順治十五年(1658年)進士,善文詞、尤工詩。

正因為兩人如此的清正廉明、一心為國為民,所以也一直深得廣大百姓的喜愛。小于成龍在晚清及民國間即已有很大的名聲,有不少說書藝人在大城市的書場或農村的市鎮講說他的故事,把他傳說為包公式的人物。現流傳于世的主要有三種,其中,名《于公案》者有六回和十回兩種版本,為天津人儲仁遜( 18 7 4~1 9 2 8 ) 據彈詞或天津平話改編。另有《于公案奇聞》一書較流行,其現存的較早刻本比《施公案》最早刻本晚兩年,共八卷二百九十二回,包括近三十多個公案故事,主要講于成龍微服私訪,審案斷獄,懲惡除霸等事,内容與前兩者有不同。

但是,因為同一時期有兩個于成龍,且又品德接近;長期以來,不少學者常誤把“小于成龍”當成“大于成龍”,将兩者搞混。如1994年第3期《明清小說研究》所刊侯忠義、李實兩先生的《關于<于公案奇聞>》一文即說:

如同明公案小說《海剛峰居官傳奇公案傳》是歌頌海瑞的,《包龍圖判百家公案傳》是表彰包拯的一樣, 《于公案奇聞》則是贊揚康熙時清官于成龍的。于成龍, 字北溟, 山西永濟人,明崇祯間副榜貢生, 順治十八年(16 61 ) 授廣西羅城知縣。後曆官合州知州、武昌知府,遷福建按察使直隸巡撫, 官室兩江總督, 卒谥清端, 是清初的一個封疆大吏。《清史稿》有傳。于成龍為官有政 聲, 多次被康熙皇帝贊為“清官第一”、“天下廉吏第一” 。

類似的說法還見于石昌渝先生主編的《中國古代小說總目·白話卷》“于公案奇聞”條下說明:

小說着意要将于成龍塑造成為一個半人半神的青天形象。于成龍在曆史上實有其人,字北 溟,山西永甯人。明崇祯間副榜貢生,順治十八年授廣西羅城知縣,後曆任知府、按察使、布政 使、巡撫、總督等,康熙二十三年去世,被譽為“天下廉吏第一”。

很明顯,兩者都錯把“小于成龍”當成了“大于成龍”。之所以産生這樣的誤解,是因為他們都沒有想到一朝竟會有兩個于成龍;而是想當然地以為,由于于公名氣顯赫, 政績草著, 傳聞豐富, 因此有人把輾轉流傳的衆多的折獄故事, 附會至一人身上,是很自然的事。然而,他們殊不知當時一朝卻真的有另一位同名同姓的重臣,此兩人一先一後、一個為滿人、一個為漢人、一個在山西、一個卻在京畿,是兩個根本不同的人。

小于成龍早年曾在樂亭、灤州、通州任職,後來又兩任直隸巡撫,《于公案》所寫故事均多發生在這些區域;而大于成龍在直隸任職的時間卻較短。還有更為直接的證據是作品開始的這段介紹:

話說本朝康熙皇帝年間,君聖臣賢,風調雨順,出一位才能直臣,系鑲黃旗漢軍,姓于諱成龍。初仕樂亭縣知縣,為官清明,審假虎,智鎖群賊;斷花驢,巧拿惡棍。莺歌鳴冤,與啞吧斷産;問忤逆,孝子伸冤,夫妻團圓。總督一喜,會同撫院保題,奉旨升授直隸通州知州。心如秋水,一塵不染,審明許多公案。萬歲聞知,特旨升擢山東按察使之職。

文内所及幾乎完全和小于成龍相符,而與“大于”卻差之千裡。

所以,我們說清中晚期以後公案小說所講述的于成龍不是山西的“大于”,而是京畿的“小于”。後來,當代劇作家成兆才所編創的評劇《于公案》、郭德綱和張文順合說的相聲《于公案》等所演說的主人公也都是這個“小于成龍”。

相關事件

北京評書界擅長說《于公案》的先後有群福慶、張榮玖、廷正川等人。

書叙清康熙朝清官于成龍出京西巡,途中斷案破案、除奸拿賊事。于成龍實有其人,見于《清史列傳》,與評書中于公事迹不同。最初說此書,在于公出京前還有松棚會和于公私訪煤窯兩段書,從群福慶以後說此書者删去前文,而從于公奉命赈濟山西、押資出京說起,到石鐵驿一段書前,共有十個單段,叙于公在英雄義士東方普、伍公然、計廉、李雲等協助下,四處誅殺惡人,所遇盜魁鮮有能脫逃者。書中有一些好人如臧青、侯傑等皆因某種原因落難而死,而有的說書人,如張榮玖講說此書,為适應聽衆心理,則不把臧、侯等說死。該書叙至于公入山西後,情節逐漸緊張,間有閑情逸緻,如“火中見蓮”,引人入勝。後套還有盤蛇三套、沖天會館、于公回京等回目,鮮見講說者。

光緒年間坊間刻本《于公案》、《于公案奇聞》與評書書道兒大異。到20世紀40年代,《于公案》一書已瀕臨失傳,未見完整保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