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宋代文學家蘇轼詩作
《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是宋代文學家蘇轼的詞作。此詞反映了作者谪居後的苦悶心情,詞調較為低沉、哀惋,充滿了人生空幻的深沉喟歎。上片寫感傷,寓情于景,詠人生之短促,歎壯志之難酬;下片寫悲憤,借景抒情,感世道之險惡,悲人生之寥落。讀者首先感受到的是中秋之夜清寒的月色與空寂的長廊,孤獨的詞人身影與孤獨的黯淡燈光,以及由此流露出來的詞人深沉的人生思考與真摯的人世之戀,讀者并不感覺到說理、議論的空洞與枯燥,而是為詞中深沉的情感所打動,然後體驗出作者蘊含于詞中的哲理趣味。
  • 作品名稱: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 作者:蘇轼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全宋詞》
  • 作品體裁:詞
  • 詞牌名:西江月

作品原文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鬓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創作背景

不同的蘇轼詩詞選本、論著對蘇轼《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一詞作于何時、為誰而作有不同的說法,有的甚至标題都不同。大緻有如下二種不同的說法:一、公元1097年(紹聖四年)作于儋州。二、公元1080年(元豐三年)作于黃州。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西江月:原為唐教坊曲,後用作詞調。《樂章集》《張子野詞》并入“中呂宮”。五十字,上下片各兩平韻,結句各葉一仄韻。

世事一場大夢:《莊子·齊物論》:“且有大覺,而後知其大夢也。”李白《春日醉起言志》:“處世若大夢,胡為勞其生。”

新涼:一作“秋涼”。

風葉:風吹樹葉所發出的聲音。鳴廊:在回廊上發出聲響。《淮南子·說山訓》:“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将暮。”徐寅《人生幾何賦》:“落葉辭柯,人生幾何”。此由風葉鳴廊聯想到人生之短暫。

眉頭鬓上:指眉頭上的愁思鬓上的白發

賤:便宜。

妨:遮蔽。

孤光:指獨在中天的月亮。

琖:同“盞”,酒杯。

白話譯文

世上萬事恍如一場大夢,人生經曆了幾度新涼的秋天?到了晚上,風吹動樹葉發出的聲音,響徹回廊裡,看看自己,愁思爬上了眉頭,鬓邊生出了白發。

酒價便宜,反而常常憂愁客少,月亮雖明,卻多被雲層遮住。在這中秋之夜,誰能夠和我共同欣賞這美妙的月光?我隻能拿起酒杯,凄然望着北方。

作品鑒賞

文學賞析

詞的上片寓情于景。詞人首先寫道:“世事一場大夢。”首句把人世喻為夢境。夢總是空虛的,轉瞬即逝的。這裡的“人世”與“夢”恰如《西江月·平山堂》中說的“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是夢”一樣。詞人借夢抒懷,以此感歎人生的虛幻與短促。接着第二句寫道:“人生幾度秋涼。”其中,一個“新”與“幾度”搭配,更好地表現了人生坎坷,人生的短暫,似如過客一樣來去匆匆。可以說,詞人在此感時傷懷。

于是,詞人接着寫道:“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鬓上。”這裡兩句緊承“世事一場大夢”而來,進一步通過時令風物,來表現時光匆匆而引起心中的惆怅。從意思來說,前一句說秋風吹來,樹葉零落,在回廊上發出聲響。這是從視覺來寫的,表現出了“秋風掃落葉”的凄涼。

下一句寫人,寫人對“秋風掃落葉”景象感受。悲秋,就是因為秋催人老去而傷感。詞人把自然之景與人的感受結合起來,不但表現了季節的轉換,而且也表現出時光易逝、容顔将老的無奈之感。

下片寫獨自一人于異鄉把盞賞月的孤寂處境和傷時感事的思緒。“酒賤常愁客少”,委婉地點出作者遭貶斥後勢利小人避之如水火的情形;“月明多被雲妨”,隐喻奸人當道,排斥善類,忠而被謗,因讒遭貶。以上兩句,流露出詞人對世态炎涼的感憤,包含的情感非常豐富:有念懷親人的無限情思,有對國事的憂慮和對群小當道的憤懑,有渴望朝廷理解、重用的深意,也有難耐的孤寂落寞和不被世人理解的苦痛凄涼。這一結拍,是一個天涯淪落人帶着血淚的人生呐喊與宣洩。它巨大的悲劇力量,确乎令人蕩氣回腸。

整首詞突出了一個“涼”字,以清寒的中秋之夜的涼風、明月與孤燈等情感意象,營造了一個情景交融的完美意境。蘇轼借寫節候之“涼”,抒寫人生之“悲涼”,表達了他對現實人生的深沉思考。與這首詞意境與主旨相似的就是那首寫于密州的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在那首詞中,蘇轼寫道:“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與這首《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相比,兩詞都是借寫景抒懷,都渲染了一個“寒”、“涼”情緒意境,給詞蒙上了一層深厚的情感意韻。所不同的是前者在于指出節候之“清寒”,後者重在喻示人生之“凄涼”;前者寫天上人間之“清寒”,後者寫現實人間之“凄涼”;前者想象天上人間之“寒”以反襯人世間值得留戀,後者借人間之真情以慰藉自己“凄涼”的心靈。兩詞相得益彰,情韻悠遠,表達了飽受政治打擊的蘇轼對曆史人生的深刻認識,以及對人世真情的深深眷戀。

蘇轼這首詞也寄寓了一定的哲理意味。但這種哲理意味是通過營造一個完美的審美意境傳達出來的。讀者首先感受到的是中秋之夜清寒的月色與空寂的長廊,孤獨的詞人身影與孤獨的黯淡燈光,以及由此流露出來的詞人深沉的人生思考與真摯的人世之戀,讀者并不感覺到說理、議論的空洞與枯燥,而是為詞中深沉的情感所打動,然後體驗出作者蘊含于詞中的哲理趣味。另外,蘇轼是宋代豪放詞派的代表詞人,然而這首詞風格柔婉,可以看出蘇轼的詞風也有悲情婉約的一面,這種哀怨隐忍之作更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名家點評

沈雄認為:蘇轼“一日不負朝廷,其懷君之心,末句可見矣”。(《古今詞話》)

胡仔認為:此詞“兄弟之情見于句意之間矣。”(《苕溪漁隐叢話》)

作者簡介

蘇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曆史治水名人。蘇轼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轼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怪石、枯木等。與韓愈、柳宗元和歐陽修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潇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