铎

漢族古樂器
大鈴,形如铙、钲而有舌,古代宣布政教法令用的,亦為古代樂器。盛行于中國春秋至漢代:木铎。鈴铎。铎舞。[1]铎是一種漢族古樂器,大鈴,形如铙、钲而有舌,古代宣布政教法令用的。盛行于中國春秋至漢代。木铎。鈴铎。铎舞。漢族古代銅制打擊樂器。多用于軍旅。其形制略近于甬鐘,但比鐘小。柄短而呈方形。體腔内有舌或無舌。有舌者可搖擊發聲。舌分銅制與木制兩種。銅舌者為金铎,木舌者為木铎。《左傳·襄公十四年》:“故《夏書》曰:‘遒人以木铎徇于路’”。注:“遒人,行令之官也。木铎,木舌金鈴”。
  • 中文名:铎
  • 拼音:duó
  • 繁體:鐸
  • 部首:钅
  • 倉颉:CEQ
  • 筆畫:部外筆畫:5,總筆畫:10
  • 五筆86:QCFH
  • 五筆98:QCGH

戰國時期主要有外卒铎和郢率铎。外卒铎,腔内有小環為舌,口部甚曲似鐘于。郢率铎,不附舌,口部曲勢較淺。

铎為戰時的樂器。如《國語·吳語》:“行頭皆官師,擁铎拱稽……”至于其具體的作用,照《周禮·地官·鼓人》的說法,乃是:“以金铎通鼓。”據鄭玄注得知:“铎,大鈴也,振之以通鼓。”至于負責振铎的人,照《周禮·夏官·大司馬》的說法,是“司馬振铎”。賈公彥進一步疏解說:“此是金鈴金舌,故曰金铎。在軍所振,對金鈴木舌者為木铎,施号令時所振。”至于“通鼓”之說,賈疏認為“兩司馬振铎,軍将以下即擊鼓,故雲通鼓”。而按《說文》的注解,“通,達也”。孫诒讓認為:“以鼓者非一人,故振铎令一人先鼓,衆人遍鼓之。”無論如何,從《周禮·夏官·大司馬》的記載來看,擊鼓與振铎的确應當是緊密相連的。如“三鼓振铎”;“鼓人皆三鼓,兩司馬振铎”雲雲,均可顯見此點。

不過,這種振铎以通鼓的規則,在春秋末期似乎不再流行,如《國語·吳語》有雲:“王乃秉枹,親就鳴鐘,鼓丁甯、錞于,振铎,勇怯皆應,三軍皆嘩,扣以振旅,其聲動天地。”從這段文字來看,似乎是各種戰鼓樂器和喧嘩之聲一起發動,并無先後之别。或者,這乃是“禮崩樂壞”的表現也未可知。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