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葉

杏叶

中药材名
出自《滇南本草》。为蔷薇科植物杏、野杏或山杏的叶。功效为祛风利湿;明目。主水肿;皮肤瘙痒;目疾多泪;痈疮瘰疬。杏叶的造型除有大量卷草、宝相花等植物图案外,也有铸出狮子、麒麟等动物图案。【化学成分】含芸香甙、硝酸盐还元酶。【选方】治卒肿满身面皆洪大:杏叶,锉,煮令浓,及热溃之,亦可服之。中原地区汉代的马具在辔头额带上饰有“当卢”一枚,唐代此风有所变化,仅在马额前、鼻端及两颊上部各装饰有一枚较大的叶片状的饰物,称之为“杏叶”。
  • 药品名:
  • 外文名:
  • 别名:
  • 是否处方药:
  • 主要适用症:
  • 主要用药禁忌:
  • 剂型:
  • 运动员慎用:
  • 是否纳入医保:
  • 批准文号:
  • 药品类型:
  • 中文名:杏叶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目:蔷薇科

植物原形态

1.杏 落叶小乔木,高4-10cm;树皮暗红棕色,纵裂。单叶互生;叶片圆卵形或宽卵形,长5-9cm,宽4-8cm。春季先叶开花,花单生枝端,着生较密,稍似总状;花几无梗,花萼基部成筒状,外面被短柔毛,上部5裂;花瓣5,白色或浅粉红色,圆形至宽倒卵形;雄蕊多数,着生萼筒边缘;雌蕊单心皮,着生萼筒基部。核果圆形,稀倒卵形,直径2.5cm以上。种子1,心状卵形,浅红色。花期3-4月,果期6-7月。

2.野杏 本变种的主要特征为叶片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花常2朵簇生,淡红色;果实近球形,红色;核卵球形,离肉,表面粗糙而有网纹,腹棱常锐利。

3.山杏 灌木或小乔木,高2-5m。叶卵形或近圆形,长(3-)5-10cm,宽(2.5-)4-7cm。花单生,直径1.5-2cm;萼片长圆状椭圆形,先端尖;花瓣近圆形或倒卵形,白色或粉红色。果实扁球形,直径1.5-2.5cm,两侧扁,果肉薄而干燥,熟时开裂,味酸涩,不能吃。核易与果肉分离,基部一侧不对称,平滑。花期3-4月,果期6-7月。

4.东北杏 大乔木,高5-15m。幼枝无毛。叶椭圆形或卵形,长6-12cm,宽3-8cm。花粉红色或白色;雄蕊多数;子房密被柔毛。核果近球形,直径1.5-2.6cm,黄色;核近球形或宽椭圆形,长13-18mm,宽11-18mm,粗糙,边缘钝。花期4-5月,果期7月。

基本内容

归经:肝;脾经。

【功效】祛风利湿;明目

【考证】出自《滇南本草》。

【化学成分】含芸香甙、硝酸盐还元酶。

【功用主治】治目疾,水肿。

①《滇南本草》:"敷大恶疮。"

②《本草蒙筌》:"煎汤洗眼止泪。"

【选方】治卒肿满身面皆洪大:杏叶,锉,煮令浓,及热溃之,亦可服之。(《补缺肘后方》)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明目。主水肿;皮肤瘙痒;目疾多泪;痈疮瘰疬。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外用:煎水洗。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叶长茂盛时采收。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

1.《滇南本草》:敷大恶疮。

2.《本草蒙筌》:煎汤洗眼止泪。

中药化学成分

1.杏叶 含芸香甙(rutin),槲皮素-3-鼠李葡萄糖甙(quercetin-3-rhamnoglucoside),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新绿原酸(neochlorogenic acid)。

2.野杏叶 含槲皮甙(quercitrin),鼠李素-3-O-鼠李糖甙(rhamnetin-3-O-rhamnoside),鼠李柠檬素-3-O-鼠李糖甙(rhamnocitrin-3-O-rhamnoside)。

3.山杏叶 含根皮甙(phlorizin)。

马具

中原地区汉代的马具在辔头额带上饰有“当卢”一枚,唐代此风有所变化,仅在马额前、鼻端及两颊上部各装饰有一枚较大的叶片状的饰物,称之为“杏叶”。

杏叶的造型除有大量卷草、宝相花等植物图案外,也有铸出狮子、麒麟等动物图案。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