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淮關嶽廟

通淮关岳庙

福建省现存规模最大的武庙
通淮关岳庙位于泉州市鲤城区涂门街,俗称涂门关帝庙,主祀关羽,民国三年(1914年)增祀岳飞,故改现名。是祭祀文(孔子)武(关羽)圣的著名古迹,也是福建省现存规模最大的武庙。正殿称“武成殿”,祀三国关羽和南宋岳飞,面阔三间,进深五间,单檐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右为“三义庙”祀三国时桃园三结义的刘备、关羽、张飞,旁祀诸葛亮。左为“崇先殿”,奉祀关公三代先祖。今日三殿并峙,形成结构对称庙宇壮观的建筑群,总建筑面积1294平方米。修复后的殿宇,装饰精美的木雕、石雕和泥雕。庙内保存着宋代大儒朱熹手书“正气”和明代书法家张瑞图书“充塞天地”等巨幅名匾,历代泉籍文士名贤之石刻、楹联遍布,文化内涵丰富。[1]
  • 中文名:通淮关岳庙
  • 外文名:
  • 别名:
  • 开放时间:08:00~17:30;
  • 原名:涂门关帝庙
  • 票价:免费
  • 地点:中国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涂门街
  • 类别:中国关岳祭祀古迹
  • 总建筑面积:1294平方米
  • 始建时间:1612年以前

概况

通淮关岳庙

现存庙宇为民国十六年(1927年)重修,1986年至1990年再次进行全面整修。庙座北朝南,由武成殿、崇先殿、三义庙三座并排的庙宇组成,均为三进,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民国三年(1914年)大规模重修时,将三义庙前殿退后同主殿的前殿并列,使三座神庙连成一体,形成结构对称,庙形壮观的建筑群。修复后的殿宇,装饰精美的木雕、石雕和泥塑,屋脊剪瓷龙雕,造型各异,其间配有花鸟走兽,体现闽南古建筑的艺术风格。主殿为武成殿,面阔三间、进深五间,单檐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正位左祀关圣帝君(关羽),右祀岳武穆王(岳飞)。以张飞、赵云、王浚、谢玄、韩擒虎、

李靖、郭子仪、王彦章、曹彬、狄青、徐达等历史上24位名将为从祀。左旁崇先殿,祀关帝曾祖光昭公、祖裕昌公、父成忠公。右旁三义庙,祀刘备、关羽、张飞,配祀诸葛亮、赵云。其后进原为平屋,现改建为三层楼房,仿古装修。庙中现存文物,碑刻有:清乾隆四十三年官献瑶撰的《重修泉郡通淮街关帝庙碑》和乾隆四十二年重修通淮关帝庙收支情况的石刻,清咸丰七年的《关圣帝祖茔碑记》、《立看守碑》,嘉庆二十四年台湾林光复所书石刻,道光二十年苏廷玉书的《关帝觉世真经》。庙门外两壁嵌有石刻两方:左刻宋米芾书诗一首,右刻明董其昌书诗一首。庙内还保存着朱熹题写的“正气”、张瑞图题写的“充塞天地”及近代蔡浚书“鼎汉立宋”等匾额。楹联有“诡诈奸刁,到庙倾诚何益;公平正直,入门不拜无妨”等。

沿革

通淮关岳庙

关于通淮关岳庙的沿革,有如下一些资料:

明·万历壬子(1612年)李光缙(参见《泉州人名录·李光缙》)《三义庙记》:“郡故有汉·寿亭侯庙,灵响特异,士民奉之甚恪。庙左右堂,左祀寿亭侯,右祀平浪侯晏,不知所从始,久沿弗敢更。万历甲辰岁(1604年),奉佛者迁平浪侯于堂左偏,而中塑观音大士像,为善信皈依之地,识者非之。壬子(1612年)春,移大士像于月台(承天寺)之禅室,而里中孝廉张君汾、文学杨君某某、何君启升、张君某,相议塑刘先主(刘备)、关寿亭侯(关羽)、张西乡侯(张飞),附诸葛武侯(诸葛亮),祀于其中堂,位南向;而奉平浪侯于前厅,位北向。塑既成,表汉时共事之雅,开泉人未有之祀,观者如堵。”明·天启元年(1621年)李光缙《重修关帝庙记》:“今天下祠汉·寿亭侯者,遍郡国而是,其在吾泉,建者勿虑百数,独吾儒林里中庙貌为盛。询之故老,不知创所由始。”

清·乾隆《泉州府志·坛庙寺观》:“在府治惠义铺。明·嘉靖间(1522—1566年),长史李一德(参见《泉州人名录·李一德》)重修。万历间(1573—1619年),复于庙右塑帝及汉·昭烈帝(刘备)、张西乡侯(张飞)、诸葛丞相(诸葛亮)像。天启元年(1621年),于后殿塑帝衮冕像。郡绅杨维清、李光缙、徐某修庙,广僧道住持居室,复有记立石。(清)顺治九年(1651年),敕封忠义神武关圣大帝。雍正五年(1727年),敕封神曾祖光昭公、祖裕昌公、父成忠公,增设神牌附祀于右殿之后。岁春秋二仲月吉日及五月十三日致祭。”清·道光《晋江县志》在引用乾隆《泉州府志》上文后接下来补充说:“(清·雍正)九年辛亥(1731年),邑人捐修。乾隆四十三年戊戍(1778年),郡绅士捐修。嘉庆十九年(1814年)闰三月,奉旨加封忠义神武灵佑仁勇。道光三年(1823年),复劝捐修葺。八年(1828年)正月,加封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

通淮关岳庙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重修泉郡通淮街关帝庙碑》:“我泉郡城南隅有街曰通淮,庙祀关帝,由来已久。”“庙之建不知何时,所可考者,修于有明·万历癸卯(1603年),为立记者李君光缙;继修于国朝(清)雍正辛亥(1731年),为之记者张君焕登也。”“乾隆癸己年(1773年),前殿正脊之栋将挠,后殿临八卦濠者亦倾欹弗整,一切瓴瓦榱桷俱污漏尘朽不鲜。郡之绅士,同心劝输,遵前规而辑之。材微工良,既固且新。庙前故有华表巍然,今圮矣,树而揭之,以肃观瞻……经始于其年九月,迄丙申(1776年)二月竣功。”民国十六年丁卯(1927年)《重修泉郡通淮庙捐启》碑:“岁丁卯十一月初四夜,通淮圣帝庙三殿灾,帝像烬,历朝法物付一炬。”综上,通淮关帝庙始建年代和初始规制无考,相传建于南唐至宋代。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长史李一德重修,时庙有左、右堂,各有前厅、正殿、后殿三进;左堂祀寿亭侯(关羽),右堂祀平浪侯晏。明·万历(1573—1619年)间,右堂改为三义庙,祀刘、关、张,附祀诸葛。明·天启元年(1621年),重修关帝庙,广僧道住持居室,并于左堂后殿塑关羽衮冕像。清·乾隆间(1736—1795年),增建崇先殿,祀关羽之曾祖、祖、父神牌。又于正殿前越道建礼乐亭(礼乐亭于光绪年间改为学校,取“立于礼、成于乐”之义,名立成小学)。民国十六年(1927年)火灾,左堂化为灰砾,三义庙、崇先殿尚存;当年按旧制重建左堂,取赐恩岩大樟木雕成关帝座像。

泉州的关帝信仰

通淮关岳庙

关帝信仰在泉州的发展,大约开始于明初,到明末万历年间已经规模甚大,清代达到高峰。泉州明、清间关帝信仰的盛行,大致有如下因素:

(一)出于意识形态的考虑以及正统文化思想格局的营造,关羽逐步被官方认可和尊崇。南宋,理学不是一个被朝廷立为唯一正统的思想体系,只是部分地得到政府肯定,它的传播主要是在民间展开,这阶段形成了以朱熹(参见《泉州人名录·朱熹》)为代表的闽学派。

朱熹青少年时代在泉州度过,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又任同安县主簿,泉州各县都有朱熹讲学处,世称朱子过化之地。闽学派理学在泉州非常兴盛,产生陈知柔(参见《泉州人名录·陈知柔》)、许升、吕大圭(参见《泉州人名录·吕大圭》)、邱葵(参见《泉州人名录·邱葵》)、杨寅翁等泉州闽学派的代表人物。泉州任职的高层官员也有不少接受了朱熹及其他理学家的思想,13世纪初任任泉州知府的真德秀(参见《泉州人名录·真德秀》)即为其典范。

自宋元至于明,泉州理学迭兴。明代泉州又出现一次理学研究高潮,有明一代270多年,以蔡清(参见《泉州人名录·蔡清》)、陈琛(参见《泉州人名录·陈琛》)为代表的理学家七八十人,史称“天下言易,皆推晋江”。理学集儒、道、释文化之大成,至明代已成为主流意识。理学名流把关羽当成“忠、义、智、信、弟、友”的体现,大加宣扬。

明·嘉靖间(1522-1566年)泉州李一德《重修关侯庙记》推崇关帝的“忠”、“智”。“侯之事昭烈(刘备)也,古今人伟其忠。夫侯则忠矣,而所以得完其忠者,智也。”所谓“忠”,是“死不贰”,“侯为汉死焉,侯不云乎:‘我受刘将军恩,誓以共死。’夫死则侯忠也,乃其死而得以为汉之始终。”

李光缙认为:“今所为颂侯之烈,与侯所以系千百世之人心者,得非以一念殉汉之忠乎?窃以为未尽侯也。”“国于天地,必有与立,惟是生人五伦两仪不得以坠,二曜不得以晦,人心不得以死。”“侯始遇玄德,朋友也;约盟而后,兄弟也;及推为中山靖王裔而主事之,则君臣父子也。平居无里闬之欢,非胞乳之共,不有折圭担爵之素。匹夫相友,然信以死;先兄而后臣之,间关周旋,各尽其道,此侯之先所以独高千古也。”

李光缙又云:“何国而无君臣,何家而无父子,何人而无兄弟、朋友、夫妇?且今之奔走而祷于侯者,奚而人也?非其感于行役之义,则其动于瞻陟之情(注:上二句指行役在外及登高思亲之意),原隰之可怀,嘤鸣以求声(注:上二句言兄弟、朋友同气相投之情),九十之卜其仪,五六之期其詹(注:上二句言求配偶、卜归期之事),而皆以问于侯。侯俨然在上,若挈天纲地维以诏人,不言而人心自肃。天下之争祀侯以此,不但以其殉汉而死事也。”

碑刻、匾额、楹联

(一)碑刻

明·嘉靖间(1522-1566年)《重修关侯庙记》,长史李一德撰。碑已不存,文存于《清源文献》。

明·万历壬子(1612年)《三义庙记》,李光缙撰。碑已不存,文存于《泉州府志·坛庙寺观》。

明·天启元年(1621年)《重修关帝庙记》,李光缙撰。碑已不存,文存于《泉州府志·坛庙寺观》。

清·乾隆四十二年丁酉(1777年)《重修通淮关帝庙捐银芳名及工料费用等数开列于左》。立于三义庙左壁。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重修泉郡通淮街关帝庙碑》,官献瑶(参见《泉州人名录·官献瑶》)撰。立于三义庙右壁。

清·乾隆以后《重建礼乐亭记》。原碑立于礼乐亭西侧,1957年立成小学火灾,重建时毁。碑文不详。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八月《降神碑》(原碑无题),台湾彰化生员林光夏书。立于三义庙左壁。

清·道光二十年庚子(1840年)二月《关帝觉世真经》,苏廷玉(参见《泉州人名录·苏廷玉》)书。立于三义庙左壁。

清·咸丰七年(1857年)六月《立看守字碑》。立于三义庙左壁间。

清·咸丰七年(1857年)《关圣帝祖茔碑记》。立于三义庙左壁。

民国十六年丁卯(1927年)《重修泉郡通淮庙捐启》。

民国间正殿两壁嵌石刻曾遒(参见《泉州人名录·曾遒》)书律诗两首:“至刚至大气弥天,家学渊源真圣贤。赤兔追风寒夜月,青龙绕电起秋烟。春秋惓惓宗孔志,忠义岩岩载史篇。愧子雕虫杨未尽,解粱遗迹自今传。”“壮猷奕奕真超绝,天性从来更好文。曾向春秋精一卷,可容吴魏尚三分。勋名自昔镌鼎彝,衮冕于今荐苾芬。业开乾坤垂不朽,聊输歌颂代微芹。”

庙门外两壁嵌有石刻两方,左刻宋·米芾书诗《秦州醉诗》:“州阁饮同谷,驿道出流沙。障曼兼千帐,居人有方家。马骄朱汗落,胡舞白头斜。年少临洮子,西来亦自夸。”右刻明·董其昌书诗:“清世家声王石门,典型犹有白眉存。亦知骠骑名同贵,即去墙东道益尊。老去香山问小友,岿然西岳绕儿孙。钓残不羡君王梦,二月天边雨露温。”

(二)匾额

入门处:“关岳庙”(民国三年[1914年])。

正殿:宋·朱熹题书“正气”,明·张瑞图(参见《泉州人名录·张瑞图》)题书“充塞天地”,民国蔡浚题书“鼎汉立宋”。

(三)楹联

大门石柱对联——庚午(1930年)花朝林翀鹤(参见《泉州人名录·林翀鹤》)题、乐生黄万年勒:“通荆门制曲,谰言骂使,实严争汉鼎;淮水西和戎,遗恨朝天,空谱满江红。”

下殿石柱对联——苏镜潭(参见《泉州人名录·苏镜潭》)撰、曾遒书:“通侯汉寿崇勋爵,淮镇金人怜节威。”前殿外石柱对联——戊辰年(1928年)冬邑人杨家栋书:“通春秋而崇汉统,淮南北屡扫金师。”

武成殿前木柱对联——乙丑年荔月旅菲陈志忠立、香港陈文杰书:“志在春秋功在汉,心同日月义同天。”

正殿石柱对联——戊辰(1928年)春月宋应祥撰、从侄晓春书:“通津绍渊源,敦兄事而得师资,义闻春秋光赤汉;淮扬严保障,固南天以恢北地,誓收幽蓟饮黄龙。”

正殿二柱挂半周柱筒对联——“刘封未足嗣宗,魏何人?吴何人?谁使三分成敌国?宋高焉能继统,徽安在?钦安在?可怜百战不归銮!”三义庙中柱贴壁柱对联——“通明光大仰二公,拒婚非愎,奉召非愚,平生无改春秋义;淮海江河流万古,震夏有威,餐虏有志,合传遂熏班马香。”还有:“诡诈奸刁,到庙倾诚何益;公平正直,入门不拜无妨”。

附:通淮庙第一副冠头联,为清末·南安举人戴凤仪(参见《泉州人名录·戴凤仪》)所作,因关帝庙首遭1927年火灾,复经“文革”而失传。据戴凤仪《松村诗文集·卷十八·楹联·泉州通淮关帝庙联句》载:“癸卯春(1903年),予与诸友谒通淮庙,见其联句甚多,不乏典制橘(右无“木”字旁)皇之作。雒诵久之,友曰:联句虽多,以通淮弁首者,实未有也。先生盍撰之?予构思良久执笔题云:通春秋,如我惟考亭纲目;淮左右,祀公迈岳庙馨香。”戴凤仪撰联时,通淮庙尚未和祀岳飞,而戴凤仪所撰下联以“淮”入典,借岳武穆之忠义以褒关帝。

“觉世真经”碑刻与劝善书

“觉世真经”碑刻立于三义庙左壁,清·道光二十年庚子(1840年)泉州府同安县苏廷玉(参见《泉州人名录·苏廷玉》)书,壬寅(1842年)刻立。全文如下:

“敬天地,礼神明。奉祖先,孝双亲。守王法,重师尊。爱兄弟,信友朋。睦宗族,和乡邻。别夫妇,教子孙。

时行方便,广积阴功:救难济急,恤孤怜贫;创修庙宇,印造经文;舍药施茶,戒杀放生;造桥修路,矜寡拔困;重粟惜福,排难解纷;捐赀成美,垂训教人;冤仇解释,斗秤公平;亲近有德,远避凶人;隐恶扬善,利物救民;同心向道,改过自新;满腔仁慈,恶念不存。

其他信息

门票·开放时间:免费

交通概况:可乘坐公交3路、4路、5路、6路、7路、8路、9路、16路、18路、19路、26路。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