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

血府逐瘀汤

中医方剂名
血府逐瘀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医林改错》。为理血剂。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主治胸中血瘀证。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舌有瘀斑、瘀点,脉涩或弦紧。临床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胸部挫伤及肋软骨炎之胸痛,以及脑血栓形成、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神经官能症、脑震荡后遗症之头痛、头晕等属瘀阻气滞者。[1]
    药品名: 外文名: 别名: 是否处方药:是 主要适用症: 主要用药禁忌: 剂型: 运动员慎用: 是否纳入医保:是 批准文号: 药品类型: 通用名:血府逐瘀汤 药品类别:理血剂 适应症:胸中血瘀证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出处:《医林改错》

来源

《医林改错》卷上。

组成

当归、生地各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赤芍各6克、柴胡3克、甘草3克、桔梗4.5克、川芎4.5克、牛膝10

用法

水煎服。

病机

胸中血瘀,气机阻滞。

辩证要点

胸痛,痛有定处,舌暗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

现代运用

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胸部挫伤等属瘀阻气滞者。

配伍特点

活血与行气相伍;祛瘀与养血同施;升降兼顾。

功用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

胸中血瘀证。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舌有瘀斑、瘀点,脉涩或弦紧。

适应病

症神经精神系统病症:如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神经衰弱综合征、脑外伤后遗症、脑水肿、脑血管病、癫痫、脑囊虫、脑积水、脑动脉硬化、眩晕、麻痹震颤、精神分裂症等。

心血管系统病症:如冠心病、心绞痛、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无脉症、血栓性静脉炎等。

消化系统病症:如溃疡病、慢性肝炎、肝脾肿大、呕吐、呃逆等。

妇产科病症:如原发性痛经、流产后腰痛或出血、产后身痛、月经失调、不孕症、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等。

其它:色素沉着、尿血、多汗症、低热、乳房纤维瘤、三叉神经痛、脑瘤、慢性荨麻疹、痒疹、慢性咽炎、盗汗、哮喘、胸壁挫伤、视网膜静脉血栓形成及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等。

方论

本方原为治瘀血内阻胸部,气机失畅以致胸痛胸闷之剂。王清任认为隔膜的低处,且如池,满腔存血,名曰“血府”。于是根据“血府”可以产生“血瘀”的理论,创立此方。本方从桃红四物汤化裁而来,不仅可行血分之瘀滞,又可解气分之郁结,活血而不耗血,袪瘀又能生新,使“血府”之瘀逐去而气机畅通,从而诸证悉除,故名“血府逐瘀汤”。

方中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活血祛瘀;当归、生地养血化瘀;柴胡、枳壳疏肝理气;牛膝破瘀通经,引瘀血下行;桔梗开肺气,引药上行;甘草缓急,调和诸药。共奏活血调气之功。

方格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桔赤芍熬,柴胡芎枳加牛膝,活血化瘀功效高。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