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谣

台湾民谣

民众集体创作的歌谣
"台湾民谣"指的是:由民众集体创作,作者无可考,在台湾民间流传久远,具有本土气质和传统精神,而可用以咏唱或念诵的歌谣。台湾民谣大约在16世纪初随闽南移民传入台湾。大致可以分为童谣、情歌、劳动歌、生活歌、故事传说歌、习俗歌、劝善歌和乞食歌等。
  • 中文名:台湾民谣
  • 非遗级别:
  • 非遗编号:
  • 申报地区:
  • 歌谣:咏唱的歌或念诵的谣
  • 民俗性:必须是民众的集体创作
  • 台湾风:附有台湾的本土气质

民谣之父

胡德夫,他是个原住民,唱歌写歌的,长得像流浪汉,唱得像吟游诗人,他是台湾文化史的一个标志。当所有的人都在学唱美国人唱的歌时,他开始和几个朋友谱自己的歌,写自己的词,表达自己的感情。这个“自己”,指的是他脚踩的土地,他熟悉的人,他信仰的东西,他习惯的语言。人们因他的才华而特别“宝贝”他,但是他的艺术家性格又使得他的现实生活特别坎坷,头都白了,才出第一张作品。

发展史

70年代自由歌唱的台湾民歌很快漂洋过海,与生于60年代、长于70年代、成长于80年代的所有人相遇。刘文正、蔡琴、齐豫、叶佳修、王梦麟、李建复逐渐成为新偶像,《乡间的小路》、《阿美阿美》、《忘了我是谁》、《外婆的澎湖湾》、《橄榄树》让一代人为之痴狂。

传唱较多的民间传说故事歌有《陈三五娘》、《山伯英台》、《孟女》等。日本统治时,有名的民谣作品有《天黑黑》、《望春风》、《丢丢铜仔》、《白牡丹》、《心酸酸》、《雨夜花》、《补破网》等,它们都是台湾同胞苦难心声的表达。

现在,民谣仍是台湾民间所喜爱的一种表达感情的方式。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