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草

灯笼草

管状花目唇形科植物
灯笼草,直立多年生草本,高0.5-1米,多分枝,基部有时匍匐生根。茎四稜形,具槽,被平展糙硬毛及腺毛。嫩枝暗棕褐色,有短柔毛,枝内中髓致密,干后不中空。叶矩圆形,矩圆状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宽楔形,全缘或有不规则锯齿;聚伞花序腋生,短于叶,有花3-9朵;花萼紫红色;花冠淡红色或白色。果实近球形,熟时深蓝色,藏于萼内。
    中文名:灯笼草 拉丁学名:Physalisalkekengi 别名:酸浆、鬼灯笼、苦灯笼、黄菇娘界 界:植物界 亚界: 总门: 门:被子植物门 亚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超目: 目:管状花目 亚目: 科:茄科 亚科:野芝麻亚科 族:塔花族 亚族: 属:风轮菜属 亚属: 组: 亚组: 种:灯笼草 亚种: 变种: 品种: 分布区域: 命名者及年代:(Vant.)C.Y.Wu&Hsuan,1965目录 保护级别: 中文学名:灯笼草 中文别名:酸浆、鬼灯笼、苦灯笼

形态特征

叶卵形,长2-5厘米,宽1.5-3.2厘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阔楔形至几圆形,边缘具疏圆齿状牙齿,上面榄绿色,下面略淡,两面被糙硬毛,尤其是下面脉上,侧脉约5对,与中脉在上面微下陷下面明显隆起。轮伞花序多花,圆球伏,花时径达2厘米,沿茎及分枝形成宽而多头的圆锥花序;苞叶叶状,较小,生于茎及分枝近顶部者退化成苞片状;苞片针状,长3-5毫米,被具节长柔毛及腺柔毛;花梗长2-5毫米,密被腺柔毛。花萼圆筒形,花时长约6毫米,宽约1毫米,具13脉,脉上被具节长柔毛及腺微柔毛,萼内喉部具疏刚毛,果时基部一边膨胀,宽至2毫米,上唇3齿,齿三角形,具尾尖,下唇2齿,先端芒尖。花冠紫红色,长约8毫米,冠筒伸出于花萼,外面被微柔毛,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先端微缺,下唇3裂。雄蕊不露出,后对雄蕊短且花药小,在上唇穹隆下,直伸,前雄蕊长超过下唇,花药正常。花盘平顶。子房无毛。小坚果卵形,长约1毫米,褐色,光滑。花期7-8月,果期9月。

生长环境

灯笼草喜温暖、湿润、半日以上光照环境。耐高热,霜冻后地上部枯萎,次年春季又萌芽生长。耐贫瘠和干旱,喜充足水肥,忌积水。土壤要求不严。冬季注意排水,同时停止施肥。生长于海拔至3400米山坡、路边、林下、灌丛中。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广东、陕西,甘肃,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及西藏东部。

主要价值

药用:民间用全草入药,治功能性子宫出血、胆囊炎、黄疸型肝炎、感冒头痛、腹痛、小儿疳积、上火、火眼、跌打损伤、疗疮、皮肤疮疡、蛇及狂犬咬伤、烂脚丫、烂头疗及痔疮等症。营养:果实为浆果,味酸、苦,营养丰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和某些微量元素、酸浆醇AB、和本甾醇钝叶醇、环木菠萝烯醇等。园林:做盆栽观赏花卉,冬春季理想盆栽花卉;做年宵花;片植做地被。

其他别称

名称:灯笼草(云南玉溪、四川南川)、香马留(河南周口、安徽阜阳)、山蕾香(云南漾濞、贵州遵义)、走马灯笼草(云南保山)、漫胆草、小益母草(云南大理)、脚癣草(云南红河)、夏枯草、土防风、绣球草(云南曲靖)、楼台草(云南通海)、蜂窝草(贵州湄潭)、节节草(贵州清镇)、第第菜(四川南川)、风轮草(四川峨眉)、断血流(安徽)、土荆芥(江苏)、野鱼腥草(广西龙胜)、大叶香薷(植物名实图考)

产地生境

产陕西,甘肃,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及西藏东部;生于山坡、路边、林下、灌丛中,海拔至3400米。模式标本采自贵州。

分布地区

分部于我国南部。根入药,有清热降火、消炎拔毒之效,内服主治感冒发烧、口腔炎、胃痛、跌打扭伤、疮疖脓肿;外用多以鲜叶倒烂或干根研粉调敷患处。

生于山谷、村边、路旁和荒地上。分布我国东部至西南部各省区。印度、中南半岛和日本均有。

附注:小酸浆P.minimaLinn.通常亦作灯笼果入药。它的植株、叶、花和果均较本种小,可以区分。

性味:苦,微寒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