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葵碱

龙葵碱

葡萄糖残基和茄啶组成的弱碱性糖苷
龙葵碱又名茄碱、龙葵毒素、马铃薯毒素,是由葡萄糖残基和茄啶组成的一种弱碱性糖苷。不溶于水、乙醚、氯仿,能溶于乙醇,与稀酸共热生成茄啶及一些糖类。[1]龙葵碱广泛存在于马铃薯、番茄及茄子等茄科植物中,马铃薯中龙葵碱的含量虽因品种和季节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为0.005%~0.01%,在储藏过程中含量逐渐增加,马铃薯发芽后,其幼芽和芽眼部分的龙葵碱含量高达0.3%~0.5%。龙葵碱能与钒酸铵,硒酸钠显色,且随着时间变化,颜色变化多样,是龙葵碱的特征性反应。
    中文名:龙葵碱 拉丁学名: 别名:名茄碱、龙葵毒素、马铃薯毒素 界: 亚界: 总门: 门: 亚门: 纲: 亚纲: 超目: 目: 亚目: 科: 亚科: 族: 亚族: 属: 亚属: 组: 亚组: 种: 亚种: 变种: 品种: 分布区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龙葵碱的功效与作用

1、提高身体抗过敏能力n

龙葵碱这种物质是一种天然的抗过敏成分,它能抑制人体的过敏反应发生,也能加快身体内抗体生成,平时那些易过敏的人群多吃一些含有龙葵碱和食物对提高身体抗过敏能力有很大的好处。n

2、解热止痛n

龙葵碱是一种能直接作用于人类神经的药用成分,它能解热止痛,可以让人类神经对疼痛的敏感性下降。龙葵碱也能解热,它能提高神经中枢的功能,促使人类体温恢得正常状态,平时人们出现发热时,让身体吸收一定的龙葵碱就能起到明显降温作用。

3、化痰止咳n

龙葵碱对人类的呼吸道也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它不但能扩张气管加快痰液排出,还能止咳平喘抑制身体内组胺释放,能让人们的呼吸更加通畅,现在临床上很多治疗气管炎和肺炎的药物中都有一定数量的龙葵碱存在。

毒性

龙葵碱广泛存在于马铃薯、番茄及茄子等茄科植物中。在番茄青绿色未成熟时,里面含有龙葵碱。马铃薯中龙葵碱的含量随品种和季节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为0.005%~0.01%,在贮藏过程中含量逐渐增加,马铃薯发芽后,其幼芽和芽眼部分的龙葵碱含量高达0.3%~0.5%。

龙葵碱口服毒性较低,对动物经口的LD50为:绵羊500mg/kg体重,小鼠1000mg/kg体重,兔子450mg/kg体重。人食入0.2~0.4g龙葵碱即可引起中毒。龙葵碱并不是影响发芽马铃薯安全性的唯一因素,引起中毒可能是与其他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毒理学作用机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毒理

龙葵碱对胃肠道黏膜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对中枢神经有麻痹作用,尤其对呼吸和运动中枢作用显着。对红细胞有溶血作用,可引起急性脑水肿、胃肠炎等。

中毒的主要症状为胃痛加剧,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急促,伴随全身虚弱和衰竭,严重者可导致死亡。龙葵碱主要是通过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造成乙酰胆碱不能被清除而引起中毒的。

中毒预防

预防中毒的措施首先是将马铃薯贮存在低温、无直射阳光照射的地方,防止发芽。不吃生芽过多、有黑绿色皮的马铃薯。轻度发芽的马铃薯在食用时应彻底挖去芽和芽眼,并充分削去芽眼周围的表皮,以免食入毒素而引起中毒。

一旦因为摄入龙葵碱而中毒,应该立即去医院就诊。

测定方法

龙葵碱广泛存在于马铃薯、番茄及茄子等茄科植物中,马铃薯中龙葵碱的含量虽因品种和季节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为0.005%~0.01%,在储藏过程中含量逐渐增加,马铃薯发芽后,其幼芽和芽眼部分的龙葵碱含量高达0.3%~0.5%。

龙葵碱口服毒性较低,人食入0.2~0.5g龙葵碱即可引起中毒。可以应用化学显色法对龙葵碱进行测定,化学显色法的原理及操作步骤如下所示:

[适用范圈]

马铃薯、番茄及茄子等茄科植物食品中。

[检测原理]

龙葵碱能与钒酸铵,硒酸钠显色,且随着时间变化,颜色变化多样,是龙葵碱的特征性反应。同时龙葵碱也能与浓硝酸、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显色反应。

[试剂]

①钒酸铵溶液称取1g钒酸铵,溶于1:1000的硫酸一水溶液中。

②硒酸钠溶液称取0.3g硒酸钠,溶于8mL水中,然后加入6mL硫酸,混匀。

[操作步骤]

取适量样品捣碎后榨汁,放入烧杯中,残渣用水洗涤,将洗液与汁液混合,取上清液用

氨水碱化,蒸发至干。残渣用95%热乙醇提取2次,过滤,滤液用氨水碱化,使龙葵碱沉淀,滤过去沉淀。

取少量沉淀加入1mL钒酸铵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取少量沉淀加入1mL硒酸钠溶液,温热,冷却后观察颜色变化。

将马铃薯发芽部位切开,在出芽部位分别滴加浓硝酸和浓硫酸,观察颜色变化。

[结果判定]

①加入1mL钒酸铵溶液,呈现黄色,以后逐渐转变为橙红色、紫色、蓝色、绿色,最后颜色消失。

②加入1mL硒酸钠溶液,温热,冷却后呈紫红色,后转为橙红色、黄橙色、黄褐色,最后颜色消失。

③滴加浓硝酸和浓硫酸,显玫瑰红色。

[注意事项]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实验安全,小心使用浓硫酸与浓硝酸。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