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基本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的基本方针,也是党领导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它是50年代,党在指导文艺工作和科学研究的实践中逐步提出来的,至今仍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1]
    中文名: 外文名:Let a hundred flowers bloom and 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 适用领域: 所属学科: 中文名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拼音:bǎi huā qí fàng,bǎi jiā zhēng míng 意思:比喻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发展与争论 出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提出背景

(1)从国内看,社会主义改造已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包括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2)从国际形势看,50年代中期苏联和东欧发生了一系列重大政治震荡;

(3)直接原因是某些学术问题上的争论:如关于中国史学分期的争论。

提出

1951年,中国国内关于京剧的发展问题出现了争论,有的主张全部继承,有的主张全部取消,毛泽东为此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主张对待京戏艺术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加以继承。1953年,毛泽东就历史研究工作的方针,提出要百家争鸣。在此基础上,1956年4月28日,毛泽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5月2日,毛泽东又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实行“双百方针”。

双百内涵

百花齐放: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百家争鸣:指科学研究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

文学发展

文革前,文艺领域出现好戏连台,异彩纷呈的局面。郭沫若的《蔡文姬》、吴晗的《海瑞罢官》,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老舍的《茶馆》;但是,“双百”方针并未能坚持贯彻下去。

文革期间,把一些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背离、抛弃了“双百方针”,使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和科学受到极大危害。如电影《早春二月》、《林家铺子》等;在文艺思想上,一些学术问题被冠以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文艺思想进行批判;大批学者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惨遭迫害,从而严重影响了文艺的发展、繁荣和艺术的进步。

文革后,经过拨乱反正,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20世纪80年代初,以五讲四美为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开展起来。在这种形势下,文艺领域在次呈现繁荣景象。出现了“反思文学”“伤痕文学”,以及以改革实践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进入21世纪,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