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铜

氢氧化铜

无机物
氢氧化铜为蓝色或蓝绿色凝胶或淡蓝色结晶粉末,是一种蓝色絮状沉淀,难溶于水,受热分解,微显两性,溶于酸、氨水和氰化钠,易溶于碱性甘油溶液中,受热至60-80℃变暗,温度再高分解为黑色氧化铜和水。[1]17和18世纪时出现了工业生产氢氧化铜,用于制颜料。实验室使用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过滤制取硫酸钠和氢氧化铜,并产生蓝色絮状沉淀,由于氢氧化铜难溶于水,使用铜盐与碱反应过滤即可制得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可用作分析试剂,还用于医药、农药等。可作为催化剂、媒染剂、颜料、饲料添加剂、纸张染色剂等等。
    中文名:氢氧化铜 别名:氢氧化铜(II) 英文名:cupric hydroxide 化学式:Cu(OH)2 CAS号:20427-59-2 摩尔质量:97.561 g·mol−1 外观:蓝色固体 密度:3.368 g/cm3 熔点:80℃ 溶解度(水):难溶 警示术语:R22:R37/38:R41: 安全术语:S26:S36: 主要危害:对皮肤,眼,呼吸系统具刺激性

物理性质

氢氧化铜,化学式为Cu(OH)2,为蓝色或蓝绿色凝胶或淡蓝色结晶粉末,难溶于水,微显两性,溶于酸、氨水和氰化钠,受热至60-80℃变暗,温度再高分解为黑色氧化铜和水。

化学性质

合成

往硫酸铜溶液中滴入少许氢氧化钠溶液即可。这样的沉淀含有氢氧化钠杂质,可以通过事先在溶液中加入氯化铵来避免。也可用电解法:阴极用铜,水中可加入一点电解质(如碳酸氢钠)。

铜在潮湿空气中生成铜绿,是一种氢氧化铜和碳酸铜的1:1混合物。

2Cu(s)+H2O(g)+CO2(g)+O2(g)=Cu(OH)2·CuCO3(s)

碱式碳酸铜(Cu(OH)2·CuCO3)就是某些铜合金表面的“锈”。

反应

潮湿的氢氧化铜缓慢地分解成氧化铜,颜色变黑:

Cu(OH)2 CuO + H2O

氢氧化铜在干燥时加热到185°C才会分解。

氢氧化铜与氨水反应生成深蓝色的铜氨溶液,含有[Cu(NH3)4]络离子,但在稀释后重新变成氢氧化铜。该铜氨溶液称为Schweizer试剂,可以溶解纤维素。这使氢氧化铜可以用来生产人造丝。

氢氧化铜稍显两性,在浓碱中生成[Cu(OH)4]离子。

与无机物反应

Cu(OH)2+2NaOH=Na2〔Cu(OH)4

Cu(OH)2+4NH3=〔Cu(NH3)4〕(OH)2

醛可以与氢氧化铜反应,醛被氧化,氢氧化铜被还原,Cu化合价由正二降到正一,醛基中C化合价升高。

    如氢氧化铜与葡萄糖反应

    CH2OH(CHOH)4CH2Cu(OH)2-->CH2OH(CHOH)4COOH+Cu2O ↓ + 2H2O

    此性质可用来检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

      能和酸发生中和反应

      Cu(OH)2+2HCI —— CuCl2+2H2O

      与有机物反应

      氢氧化铜在有机合成中有重要作用。通常由铜盐和氢氧化钾生成并在原位反应。

      氢氧化铜可以用来合成芳香胺,比如氢氧化铜可以催化乙二胺和1-溴蒽醌或1-氨基-4-溴蒽醌生成1-((2-氨基乙基)胺)蒽醌或1-氨基-4-((2-氨基乙基)氨基)蒽醌的反应。

      氢氧化铜可以在室温下使酰肼转化成羧酸。这可以用于合成一些带有易反应官能团的羧酸。用此法制取苯甲酸和辛酸时产率较高。

      新制氢氧化铜(斐林试剂)可以在加热条件下把醛氧化成羧酸。此反应可以用来检验醛基或还原糖的存在。

      制取方法

      研究历史

      氢氧化铜自从熔铜开始就已经为人所知。公元前5000年的炼金术士可能就已经知道氢氧化铜。只需将蓝矾和碱液混合就可以制得氢氧化铜。

      17和18世纪时出现了工业生产氢氧化铜,用于制颜料。

      制备方法

      实验室使用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过滤制取氢氧化铜和硫酸钠(产生蓝色絮状沉淀),反应如下:

      CuSO4+2NaOH=Na2SO4+Cu(OH)2

      也可用氯化铜与氢氧化钠混合,

      CuCl2+2NaOH====Cu(OH)2↓+2NaCl

      硫酸铜与氢氧化钙:

      CuSO4+Ca(OH)2====Cu(OH)2↓+CaSO4

      氯化铜与氢氧化钙:

      CuCl2+Ca(OH)2====Cu(OH)2↓+CaCl2

      由于氢氧化铜难溶于水,使用铜盐与碱反应过滤即可制得氢氧化铜

      主要用途

      工业

      用于媒染剂、催化剂、杀菌剂和颜料,并用于染纸张等。

      农药

      危险特性按我国农药毒性分类标准,86.2%铜大师属于低毒杀菌剂,可杀得同样属于低毒杀菌剂。

      制剂

      77%可湿性粉剂,53.8%、61.4%干悬浮剂

      杀菌作用

      它的杀菌作用主要靠铜离子,铜离子被萌发的孢子吸收,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就可以杀死孢子细胞,从而起到杀菌作用,但此作用仅限于阻止孢子萌发,也即仅有保护作用。

      防治对象

      用于防治褐斑病,菜豆细菌性疫病,葱类紫斑病,霜霉病,辣椒细菌性斑点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香瓜霜霉病、网纹病,葡萄黑痘病、白粉病、霜霉病,花生叶斑病,茶树炭疽病、网饼病等。

      实例防治

      番茄根霉果腐病: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或30%碱式硫酸铜(绿得保)悬浮剂400~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每667㎡用对好的药液70升,注意保护果实,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注意事项

      1.稀释后及时、均匀、全面喷洒。

      2.高温高湿及对铜敏感作物慎用,果树花期或幼果期禁止使用。

      3.避免药液及废液流入鱼塘、河流等水域。

      4.质量保证期2年。

      5、施药前请详细阅读产品标签,按说明使用。

      6施药时要穿戴防护用具,避免与药剂直接接触。

      7.施药后换洗被污染的衣物,妥善处理废弃包装物。

      8.药剂应原包装贮存于阴凉、干燥且远离儿童、食品、饲料及火源的地方。

      9.中毒解救:如误服,应马上催吐,解毒药为1%亚铁氧化钾溶液。症状严重时可用二硫基丙醇。如溅入眼内或污染皮肤,用大量清水冲洗。

      安全性

      危害

        健康危害:中等毒类。吸入、摄入或经皮吸收后会中毒。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吸入,可引起喉、支气管的炎症、痉挛,化学性肺炎和肺水肿等环境危害: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不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清水或1%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有害燃烧产物:氧化铜。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天然存在

            氢氧化铜在多种矿物中存在,例如蓝铜矿、孔雀石、块铜矾和水胆矾。

            蓝铜矿(2CuCO3·Cu(OH)2)和孔雀石(CuCO3·Cu(OH)2)属于碱式碳酸盐。

            块铜矾(CuSO4·2Cu(OH)2)和水胆矾(CuSO4·3Cu(OH)2)属于碱式硫酸盐。

            氢氧化铜很少单独存在,因为它很易分解,也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缓慢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单独存在的矿物氢氧化铜称为斯羟铜矿。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