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刀

断刀

纪录片名称
本片由中视李鹰影视工作室制作。凤凰卫视《凤凰大视野》和央视科教频道《走近科学》曾经播出该纪录片。最近一次播出是2012年12月10日至14日每晚22:40分,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魅力纪录》栏目播出。
    中文名:断刀 外文名: 别名: 制 作:中视李鹰影视工作室 播出电台:凤凰卫视、央视科教频道 最近一次播出:2012年12月10日至14日 内 容:反映抗美援朝战争 组 成:《刀声震荡》、《绝地反击》等

内容简介

本片由中视李鹰影视工作室制作。凤凰卫视《凤凰大视野》[1]和央视科教频道《走近科学》曾经播出该纪录片。最近一次播出是2012年12月10日至14日每晚22:40分,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魅力纪录》栏目播出。

一场两种命运的大决斗,让你惊心动魄;一部战争档案的全揭秘,让你明察秋毫;一腔舍身相依的爱国血,让你潸然泪下;一曲震天动地的豪迈歌,让你荡气回肠。

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60周年,央视10套科教频道将于近期播出《断刀——朝鲜战场大逆转》,吹响引领观众视线的“集结号”。本片在雄厚的军史解密档案和与外方交换的丰富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独具匠心的创作,展示出一段激荡人心的铁血战争史。

《断刀——朝鲜战场大逆转》分为《刀声震荡》、《绝地反击》、《夺命奇兵》、《生死冲撞》、《惊天逆转》5部10集。本片在国内同类节目中鲜见地同时引用交战双方的史学资料,多层次、多视角地准确反映出当年的历史真实,使内容更加客观与公正。

节目中既有中美两国领袖的决策碰撞与将军们的斗智斗勇,也有普通士兵在生死战斗中迸发出来的人性光辉与浩然精神。情节的曲折;矛盾的层出;战争的激烈;命运的转折,既显示出细致入微的人类情感,又有波澜壮阔的战争全景的鲜明风格,是一部具有知识性与可视性的作品。

分集介绍

刀声震荡

1950年,正当战后的解放军第38军官兵重新拿起锄头和犁铧,开始为新生的共和国生产粮食的时候,6月25日凌晨,朝鲜战争爆发了。

第二天,美国驻远东海陆空军迅速参战。爆发在远东这座狭长半岛上的战争成为了当时东西方两大阵营的角斗场。被美国任命为“联合国军总司令”的麦克阿瑟将军并没有意识到,一场同更强大的对手红色中国的战争很快将要开始了。

绝地反击

中国军人一过江,就立刻陷入朝鲜半岛漫天的战火之中。眼看着部队在朝鲜处境艰难,毛泽东那几天的电报中充满了焦虑。然而马上就要进入战斗的志愿军,却发现原定的作战计划已经“胎死腹中”,紧张上阵的他们可以说对即将较量的对手基本上是一无所知,他们能完成领袖的期望吗?

初次与美军作战的毛泽东和志愿军将领们都还没有意识到,由于对手是装备占据绝对优势的美军王牌部队,战场上已经是全新的规则。面对联军可能重新组织的进攻,无法顾及部队疲劳的彭德怀,迅速打出了第二拳。

夺命奇兵

联军东西并进的铁钳攻势,要将北朝鲜人民军和被认为仅有数万的中国志愿军合围在鸭绿江以南的武坪里一带。美军部队已经开始计划,他们返回日本胜利阅兵时该着什么服装了。而此时在北京的毛泽东,预感似乎出奇的灵验,一场悲剧不幸被他言中。

朝鲜战场上,南朝鲜第二军团突然土崩瓦解的结局,使在西线进攻的第8集团军右翼露出了巨大的缺口。意识到重大危险的美军西线指挥官沃克将军,立即调兵遣将恢复被打乱的部署,但这一“亡羊补牢”的举动,后来却被美国学者用了一个夸张的举例来形容。

生死冲撞

朝鲜战场第二次战役期间,美军在东西两线分头前进的态势,让在北京的毛泽东产生了一个庞大的战略构想:他命令彭德怀在东西两线同时发动进攻,分割包围两边的敌军,期待一仗能把朝鲜土地上的对手几乎一扫而光。

初次出国与美军交手的志愿军很快就意识到,拥有强大火力和空中优势的美军并不是当年国内战场上的国民党军,虽然自己兵力占有优势,但火力却落后对手几十倍。然而,“中国士兵对于弹幕编织的火墙好像不知道恐惧,往往一直接近到手榴弹投掷距离之内才开火。他们的勇敢精神,就连我们美国军人也不禁为之感叹”,参与过战争的美军士兵们回忆到。

惊天逆转

麦克阿瑟完全没有料到几天前还踌躇满志的“圣诞节攻势”,竟然会变成兵败如山倒的局面。为此,他紧急召开了一个后来被美国和日本军事学家称之为“最奇怪的会议”。对此时的美军来说,突破志愿军的封锁就打开了生路。这些在二战中战绩显赫的王牌部队,向对手打出了钢铁的拳头。

1950年11月底,中国志愿军官兵在朝鲜山地上,向对手扔出一枚枚手榴弹的时候,他们还并不知道,自己的战果正在震荡世界。不管是从华盛顿、东京,还是从千变万化的朝鲜战场来看,11月底的那几天,都弥漫着被美国列为开战以来“最令人沮丧”的气氛。一直随军报道的路透社记者,在报道中第一次借用形容股市暴跌的词“黑色星期三”,来形容联军攻势突然遭遇志愿军打击而受挫的日子。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