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区

王益区

陕西省铜川市辖区
王益区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南缘,属丘陵山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北向南呈倾斜状。区内沟壑纵横,梁峁相间,川塬山丘交错,按地貌形态和物质构成可分为北部中山区、中部黄土残垣梁峁区和南部低中山区3个地貌单元[1]。2020年末,全区户籍人口为16.47万人,较上年的16.97万人减少0.5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031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72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61元。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0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5458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0.49万人,其中,居民参保人数8.87万人,职工参保人数1.62万人。[2]2020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92.75亿元,增速位居全市第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3.9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7.21亿元。三次产业贡献率分别为3.5%、-8.3%和104.8%。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7:25.8:72.5。全年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51.82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5.9%,占比排名全市第一,占比高出全市4.6个百分点,占比较去年全年提升0.8个百分点。[3]
    中文名:王益区 外文名:Wangyi District 别名:同官 行政区划代码:610202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中国陕西省铜川市 地理位置:陕西关中盆地北部 面积:162.2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6街道1镇 政府驻地:七一路街道健康路 电话区号:0919 邮政区码:727000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著名景点:玉华宫、香山 机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火车站:铜川站,铜川南站 车牌代码:陕B 地区生产总值: 地区生产总值:92.75亿元(2020年) 方 言:中原官话-关中片-东府小片 人 口:16.47万人(2020年末户籍人口)

建制沿革

北魏太平直君七年(446年),始设铜官县,县治在今王益区王益乡高坪村附近,隶属雍州北地郡。北周建德四年(575年),铜官县改为同官县。从隋代至清代,虽然隶属多有改变,但都基本上沿袭了同官县建制。民国35年(1946年)7月,同官县改称铜川县。1958年4月5日,撤销铜川县建制,设立铜川市。

王益区原名铜川市城区。1980年4月5日,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经国务院同意,铜川市设立城区、郊区两个市辖区人民政府,均属县级建制,并于5月1日正式办公,同时,中共铜川市委批准成立了中共铜川市城区委员会。

城区区委驻地七一路原工委办公地点,城区人民政府驻地健康路。城区管辖面积约20平方公里,时辖城关、青年路、五一路、七一路、红旗街、桃园、黄堡街、王家河、焦坪、王石凹10个街道办事处,74个居委会,28个家委会。

1984年及1987年的2次区划变更后,城区辖1个镇、2个乡、4个街道办事处,面积162.2平方公里。

2000年2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更名通知:铜川市城区更名为王益区。4月18日,区政府举行挂牌仪式,正式更名为王益区。

2003年7月28日,王益区委区政府迁入红旗街原市委市政府机关大楼办公。

2010年9月26日,王家河镇政府更名为王家河街道办事处。

区划

王益区辖黄堡镇和王益、王家河、红旗街、桃园、青年路、七一路等6个街道办事处。下设26个行政村、20个社区。

所辖乡镇、街道办事处名称:王益街道办事处、王家河街道办事处、红旗街街道办事处、桃园街道办事处、七一路街道办事处、青年路街道办事处、黄堡镇。

人口民族

2019年末全区户籍人口为169712人,同上年全区户籍人口的175225人相比,减少5513人。其中:城镇人口139130人,同比减少5813人,农村人口30582人,同比增加300人。

2019年全区常住人口为16.73万人,同上年全区常住人口的17.45万人相比,减少0.7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0570人,减少8225人,农村人口15705人,增加1025人。城镇化率达到90%,较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6.24‰,死亡率5.62‰,自然增长率0.62‰。

2020年末,全区户籍人口16.47万人,较上年的16.97万人减少0.5万人。

地理环境

位置面积

王益区位于铜川市北市区,地处东经108°57'~109°09',北纬34°57’~35°12’,海拔699~1339.9米,是铜川市经济、文化、金融和商贸中心。东、北与印台区接壤,西、南与耀州区毗邻,东南与富平县相接,总面积162.20平方千米。其中土地总面积15706.16公顷。

气候

王益区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雨热同季,雨量较多,温度偏低,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8.7-12.1℃,年平均日照时数2345.7小时。

地貌

漆水河穿境而过,将王益区分为东南、西北两部分,西北高,东南低,由北向南呈倾斜状。境内沟壑纵横,梁峁相间,川塬山丘交错,形成二个自然区。东南部为海拔1000~1400米左右的黄土丘陵;西北部是以黄土梁为主的丘陵山地,区内海拔高度一般在600-1200米之间。

土壤

王益区内土壤主要以褐土、黑垆土、黄绵土、新积土等为主,从北向南依次分布。王益区的土壤属微碱性,适合于大多数作物的生长。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王益区域内的植被分自然植被和人工栽植植被。辖区以山坡丘陵地貌为主,山坡大部分被次生灌丛占据。山坡分阳坡与阴坡,阳坡以狼牙刺、酸、荆条、对节木等为主,阴坡以黄栌、黄蔷薇、连翘、紫丁香、和子梢等灌丛为主,属自然植被。

王益区森林植被属暖温带森林草原植被带。丘陵沟壑区主要为灌丛草原及灌木草原,和一部分乔木植被。主要天然乔木树种有侧柏、栎类、山杨;人工栽培树种有刺槐、泡桐、杨树、核桃、柿子、苹果、花椒等。以刺槐为主的人工林占林地的55%以上。

动物资源

王益区野生动物种类较少,截至2012年,全区野生动物主要有环颈雉、家燕、山雀、灰喜鹊、石鸡、灰斑鸠、喜鹊、野兔、中华鼢鼠、蛇类、青蛙等10余种。

水资源

漆水河是贯穿王益区中心的一条主河道,属渭河水系石川河一级支流。河道长16.7公里,河床平均宽度25米。一级支流有史家河、小河沟、王家河、新川沟、红岩沟、大同沟、李家沟、瓦窑沟等8条,从青年路流至耀州窑博物馆,境内流经青年路办事处、七一路办事处、红旗街办事处、桃园办事处、黄堡镇政府,年平均径流量754.36万立方米。

王益区浅层地下水绝大部分为重碳酸盐型低矿化度水,无色透明,无嗅无味,水质良好,宜于生活和生产用水。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石灰岩、砂岩、陶瓷粘土、油页岩、砖瓦粘土等。电石用石灰岩省内唯一,耐火粘土、水泥配料黄土储量,均居全省前列。其中能源矿藏有煤和油页岩,煤为王益区主要的能源矿藏,探明储量较丰。

油页岩主要分布于王家河镇周家河村,属耀州区摩天沟、郊区何家坊一带油页岩的一部分。金属矿藏主要为铝土矿,铝土与粘土矿共生,一般赋存于10号煤底部奥陶系灰岩上部,由西北有色地质勘探局712队在黑池塬一带立项勘探。

非金属矿藏种类较多,储量丰富。主要有水泥用灰岩、电石用灰岩、水泥配料用砂岩、陶瓷粘土、砖瓦用粘土等。现已全部探明,并予以开采利用。

土地资源

王益区土地面积162.2平方公里。农用地面积为13388.29公顷,城市总面积为1205.83公顷,全区工业用地总面积为467.79公顷,其他用地面积共计1112.04公顷。农业用地其中耕地5420.21公顷,园地1996.92公顷,林地4773.2公顷,草地604.75公顷,农村道路262.81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2.01公顷,其他土地308.39公顷。

农业用地:王益区耕地5420.21公顷,主要分布在黄堡镇,黄堡镇耕地面积3451.17公顷,占全区耕地面积的63.67%。黄堡镇作为王益区面积最大的镇,占了王益区总面积的近一半,在农业用地面积中,大部分地类在王益区都占有最高的比例。

王益区的耕地绝大部分为旱地,水浇地只有在王家河镇零星分布;果园作为王益区农村的主要经济来源,在各乡镇都有较大面积的分布,主要以苹果为主。王益区林地4773.2公顷,以灌木林和有林地为主,灌木林占林地面积的近一半,其他林地分布较少;草地以天然牧草地为主。

城市用地:王益区作为铜川市的老城区,其城市面积在全市占有较高的比重,城市总面积为1205.83公顷。

工业用地:全区工业用地总面积为467.79公顷。其中,黄堡镇比例最高,为219.91公顷,占全区工业用地面积的47.01%。市区四个街道办事处工业占地97.96公顷,王家河街道办事处(原王家河镇)为121.53公顷,王益乡为28.39公顷。

政府领导

20年王益区委、政府、人大、政协主要领导

姓名

职务

王蒙

中共铜川市王益区委书记

付玉民

铜川市王益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贺建东

铜川市王益区政协八届一次委员会主席。

刘军

中共铜川市王益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党组书记、区长候选人。

杨满收

中共铜川市王益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高云祥

中共铜川市王益区委员会常委、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

杨东升

铜川市王益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

党莉

铜川市王益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

经济概况

综述

2005年,王益区生产总值为20.9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0.5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46元。2010年底,全区生产总值达到44.21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3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53元。

2011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53.69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42.9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08亿元,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45元,农民人均收入6878元。

2012上半年,全区生产总值已达26.88亿元,工业产值累计达到31.2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0.5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8亿元,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02元,农民人均收入3600元。

农业

王益区内盛产小麦、玉米等谷物,以及豆类、薯类、药材、各季时蔬、苹果、核桃、花椒、柿子、桃等农副产品。2006至2011年,全区共栽植鲜干果6.97万亩。2011年,全区粮食播种总面积达5.59万亩,粮食总产9500吨;水果面积达5.38万亩,产量37000吨。

水果主要以苹果和黄堡镇孟家塬鲜桃最为突出。区内栽植鲜果5.38万亩,干杂果3.2万亩,苹果、桃子在中国杨凌农高会上多次获后稷金像奖。建成有禾田、兴旺、晟禾、鹏程、盛发、远大等规模养殖企业11家,扶持发展规模养殖户78户,发展养殖专业村2个,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54个,2011年,农业总产值实现16060万元。

工业

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2.94亿元,同比增长44.9%。王益区先后开发建设了黄堡和王家河两个工业园区。

设立了园区建设专项扶持资金1000万元,区财政投入2000万元完成土地储备578亩,投资1078万元开工建设了园区供水工程,完成了电力升压改造等项目先后引进了天然气母子加气站、康源物流等项目入园发展,园区。先后建成了声威特水、大鹏陶瓷、鑫源纺织、兰德尔环保设备等项目。

截至2011年,王益区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户,其中:现代建材企业11户,装备制造企业8户,纺织服装企业4户,其他类型企业5户。

商贸

截至2011年,王益区建成了铜川饭店、铜川宾馆、吉富大酒店、百盛国贸、正大商城、世纪家乐购物中心、真爱时代商务会所入驻王益区,吸引了肯德基、德克士、苏宁电器等知名企业入区发展,三产服务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巩固提升了王益区作为全市商贸中心的地位。

2011年,全区商贸限上企业达到了26家,综合市场14处,满足了群众日常生活需求,为群众提供便利。社会消费品零销总额实现24.08亿元,年均增长17.6%。

共有工商企业540户,从业人员2996人,注册资金71760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5户,集体所有制工业19户,全民所有制商业6户,集体所有制商业15户,饮食服务业20户,交通运输业17户,建筑业33户。

社会事业

科技

截至2012年,王益区共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民营科技企业18家。2010年至2012年,累计申请专利115件,共申请实施中省市科技项目13项,涉及资金300余万元。

卫生

2014年官网显示,王益区完成了区、乡、村(社区)三级卫生医疗服务场所建设和医疗器械配备,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全复盖,使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缓解。全区共有医院13家,其中市级医疗机构5家、民办医院3家、区级医院1家、乡镇卫生院4家。

13家医院中三级乙等医院2家,二级甲等医院2家,一级医院9家。卫生所87家,厂矿卫生所(室)26家,个体诊所61家,村卫生室58家。床位数共计2081个,卫生技术人员2038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111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6378人,全区共建成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复盖率100%。

教育

1989年春季,根据省、市统一部署,全区开始实施普及六年义务教育。经过六年的拼搏奋进,到1994年11月底,基本完成“普六”任务。

1996年9月,全区“两基”工作经省政府教育督导团评估验收通过,被授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区”称号。2001年通过省政府复查验收,2007年随全省一起通过国检。

2009年6月,王益区“双高普九”工作经省政府教育督导团评估验收通过,被授予“高质量,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区”称号,成为全省第11个、铜川市第1个“双高普九”县(区)。

2011通过省级教育强区验收,是铜川市第一个通过教育强区验收的县(区)。

截至2012年,王益区共有小学11所,小学教学点16个,初级中学5所,高级中学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高级职业中学1所。小学在校生9494人,初中在校生6879人,普通高中在校生3797人,职业中学在校生2865人,小学专任教师789人,初中专任教师467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388人。

文化

2014年官网显示,王益区民俗文艺种类众多,有刺绣、剪纸、铜雕、根艺、泥塑、秧歌、民间戏剧、民间文学等十余种;群众业余文化活动高涨,成立了黄土地秧歌队、青松秧歌队、女子锣鼓队、东兴秦腔团等群众性艺术团体13个。

各领域人才济济,成立了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民俗家协会、戏剧家协会、作家协会、舞蹈家协会、摄影家协会等7个专业协会;全区公共文化设施共102处。区内有文化馆一座、少儿图书馆一座,9个行政村与21个社区基本都建有文化室(图书室)。

全区共有农家书屋41个,2个乡镇、39个行政村实现农家书屋全复盖。王益区共承办了7届纳凉晚会,20场文艺晚会,其它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20次左右。

体育

2005至2010年,累计开展综合运动会10次,重视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和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共建成专用体育训练场2个,分别是乒乓球馆、羽毛球馆,共有体育教练3人;有体育专项训练项目2个,分别为篮球和乒乓球。

注重对群众性体育团体的发展和引导,全区共成立群众性体育团体8个,参加人数达到2000人;共建成休闲健身广场42个,其中农村地区32个、城市10个,共配备健身器材300件。

社会保障

2012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9980人,参保率达98%,缴费人数22863人,征缴保费539.98万元。其中60岁以上到龄领取人员7427人,累计发放养老金944.95万元(农村累计发放养老金627.10万元,城镇累计发放养老金317.85万元)。

完成扩面任务1131人,完成1000人扩面任务的113%。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750人,100%完成了目标任务。全年征缴失业保险费132万元完成全年任务115万元的114.78%。

风景名胜

耀州窑博物馆

耀州窑博物馆位于铜川市黄堡镇西南,这里是闻名中外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耀州窑遗址"所在地。

耀州窑是中国历史名窑,与定、汝、哥、钧五大名窑齐名,其代表产品宋代刻花青瓷被誉为"中国北方刻花青瓷之冠",在中国古陶瓷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古耀州遗址"十里窑场"留下了极为丰富和珍贵的制瓷作坊、窑炉遗址遗迹以及陶瓷文物。

玉华宫

玉华宫风景名胜区位于铜川西北部。南距西安国际机场120公里,北距黄帝陵55公里。铜黄高速公路和210国道临区而过。规划面积230平方公里,一期开发面积32平方公里。森林复盖率91.4﹪,已初步建成了文物遗址区、游览区、佛教文化区、盛唐文化区、商业购物区、娱乐食宿休闲区六大功能,有108个景点。

景区盛唐文化浓郁,佛教文化厚重,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生态型3A级旅游景区。

大香山寺

旧志记载,大香山寺兴于符秦(351-384年),盛于姚秦(384-417年)。姚秦时,全国上下笃信佛法,有"有十室九空"之说。香山是姚秦的发祥地,大香山寺随之兴盛。隋代曾在香山附近的照金建神得寺及佛塔,供有舍利子等物。唐代前几任皇帝均崇信佛教,且香山寺乃京畿近邑,周围佛事兴盛。

宋雍熙年间(984-987年),敕建胜果院于中锋,并建白雀寺等,大香山佛教又一次兴盛起来。至于明代,左龙麓、左佩玄父子经营于前,乔世宁捐山场之后,大香山寺产增多,境域迅速扩大,修建日多,大香山佛教又一次进入兴盛时期。大香山寺已成一座佛教名寺。

玉华寺

位于铜川北境的玉华山中,因唐三藏法师玄奘译经圆寂于此而名显于海内外。玄奘法师在玉华寺四年译经682卷,其中所译600卷《大盘若经》和10卷《成唯织论》最为著名,由此玉华寺也成为世界佛教文化交流中心。

玉华寺前身又称仁智宫、玉华宫,始建于唐高祖,鼎盛于太宗、高宗之时。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六月,正在玉华宫养病避暑的太宗皇帝,在这"不起而游览,不凤而清凉"的玉华仙境,一时想到还在长安弘福寺冒着炎暑苦译佛经的玄奘法师,便敕召法师来玉华休养。

其时,玄奘法师四十九岁,本为盛年,可是由于西行取经积岁劳苦,健康状况已大不佳。皇帝恩顾,玄奘便欣然应召。途中,太宗还不时遣使探望,一再叮咛要徐缓行进,不得使法师颠簸劳顿。这是玄奘首次来玉华山。

所获荣誉

2019年11月,入选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21年1月18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命名为“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知名人物

和青

明朝武将

韦子齐

同官县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者

梁希贤

中条山抗日英雄

杜玉铭(章克华)

革命烈士

王少文

开明绅士

姚筱舟

《唱支山歌给党听》歌词作者

和谷

著名作家

杨瑞辉

五百老人的“亲闺女“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