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

可供消费者个人或家庭自由支配的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是个人收入减去个人纳税支出后的余额。它是可以由消费者个人或家庭自由支配的货币额。在一般情况下,个人可支配收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用于个人消费支出的收入;(2)个人储蓄,包括储蓄存款和现金;(3)其它可支配收入,如各种债券、股票、应收应付款、个人保值商品等。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个人收入的多少和有关的纳税政策及税率的高低等。
    中文名:个人可支配收入 外文名: 别名: 英文名: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 算式:DPI=PI-T 缩写:DPI

概念

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包括私人非营利机构)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个人开支或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个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缴纳的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与税、不动产税、人头税、汽车使用税以及交给政府的非商业性费用等(统称非税支付)以后的余额。个人可支配收入被认为是消费开支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常被用来衡量一国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

通俗地讲,它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资薪、奖金、补贴、存款利息、股票债权的投资收益、租金收入等等,以及独生子女补贴、少数民族补贴、低保、帮困补贴、失业救助金等等(这块属于“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然后,减去个人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以及法定的失业、医疗等保险基金,就称做为“个人可支配收入”了。

各国

Movehub针对世界各国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分析中,对个人收入的定义是“所有税赋都被缴纳之后”的收入。根据网站提供的数据,瑞士以人均6301美元的月度可支配收入排名第一,相当于3258美元的美国人月度可支配收入的近两倍。

虽然美国人均个人可支配收入在世界排名前列,但是国内各州之间的差距也是相当明显的。例如,华盛顿特区的数字就相当于密西西比州的两倍,这样的分歧在东欧和西欧之间也相当明显

中国农村在农业农村部7月2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在会上介绍,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加固、稳中向好,为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其中,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关系

DPI与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即PI)的关系是:

DPI=PI-T

DPI与GDP和GNP之间的关系

DPI=GDP+NFP+TR+INT-T-折旧=GNP+TR+INT-T-折旧=NNP+TR+INT-T(存在来自国外的要素净支付时)

DPI=GDP+TR+INT-T-折旧=NDP+TR+INT-T(没有来自国外的要素净支付时)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 国内生产总值

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 国民生产总值

NDP:net domestic product 国内生产净值

NNP:net national product 国民生产净值

NFP:net payment from foreign 国外要素净支付

T:tax税收

TR:transfer payment转移支付

INT:interest of goverment debt 政府债务中的利息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