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线

院线

电影发行放映经营机制
电影院线简称“院线“,英文全称“theater chain”,是指以影院为依托,以资本和供片为纽带,由一个电影发行主体和若干电影院组合形成的一种电影发行放映经营机制。院线对旗下影院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1]近年来,在国家主管部门政策推动的刺激下,中国院线的发展速度位居世界前列。院线布局现象的不均,也是市场尚未真正形成竞争格局的因素之一。
    中文名:电影院线 外文名: 适用领域: 所属学科: 英文名:theater chain 特点:以资本和供片为纽带 简称:院线

简要介绍

电影放映业是一种具有垄断性的经营体制的行业。经营者为发展和保护其经营利益,在某些城市或地区,掌握相当数量的电影院,建立放映网络,借以垄断某国或某一电影制片公司新版影片的公映。

中国最早出现的电影院线,是20世纪初至20年代中期,由西班牙电影商人雷玛斯在上海建立的,由虹口、夏令配克、维多利亚等七家电影院组成的电影院线;其后中国影戏院公司在平、津、沪等地也建成相当规模的电影院线;20年代初中国电影资本家罗明佑在华北、东北建立电影院线;30年代,天一影片公司企业家邵氏兄弟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组建南洋电影院线。现在港台等地仍有些电影发行放映商采用电影院线体制。

市场概况

数量

截止2012年底,全国共有39条城市院线。中国电影院线从2003年至今,数量发化经历了三个起伏阶段:n

2003年-2005年,院线数从32条增加到36条,经历了一个小幅上升阶段。n

2006年-2008年则经历了3年的整合期,到2009年,电影院线又出现了一次短暂的增长高峰,在随后2010年和2011年,中国电影院线增速回落,稳定在每年增加1条院线的速度。另据统计,中国农村院线自2008年开始,持续增加。2009年是农村院线激增的一年,增幅达45.3%,自2010年开始整体增速趋于常态,增速逐年放缓。n

到2012年,中国农村电影院线246条,仅比2010年增加6条。以美国为例,整个美国电影市场拥有近4万块银幕,但只有25条主流院线,众多银幕掌握在主要的5大院线,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収展和成熟,院线间整合将愈加频繁,院线数量也会逐渐减少。但是,在短时间看来,伴随着中国影院建设的推进以及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电影院线必然会在初期经历一段数量激增的过程,但伴随着电影产业的收展越来越趋于成熟,以及市场的优胜劣汰,预计未来3-5年,中国电影院线将经历新一轮大洗牌,总体数量减少至30条以下,甚至更少。n

发展特点

①院线两极分化严重

2012年中国影院的加速发展推动了整个院线的实力扩充与竞争,但是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到整个产业的发展整体上是由几大院线控制的,大院线发展越来越快,而小院线的发展处境越来越危艰难。

②发展速度快

近年来,在国家主管部门政策推动的刺激下,中国院线的发展速度位居世界前列。如冲向院线影院建设数量首位的大影易潇湘院线平均每年有60家影城开业,目前已拥有超过300块银幕,全年票房即将突破1亿元!院线的飞快发展也刺激了票房的井喷现象出现。

③院线布局不均

现象一,院线大都是跨省跨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基本上是被五、六条大院线分别占据着各大影院;而成都则被十条院线占据位居榜首,全国大多数影院在10强院线的旗下。

现象二,等级城市分布不平衡。影院基本都在大城市,中等城市较少,小城市鲜有,小城镇缺少影院。

现象三,东西分布不平衡,东部及沿海发达地区多于西部及内陆地区,除北京外,南方的影院数量明显多于北方。院线布局现象的不均,也是市场尚未真正形成竞争格局的因素之一。

发展趋势

①向产业上、下游进一步延伸、完善产业链n

国内院线从单一性的电影放映企业,向综合性的电影制片、发行、放映一体化企业发展。国内的院线多数都是单一性的影院经营商,暂不具备制片和影片投资能力,片商供给各条院线的影片都是清一色的,因此院线之间没有经营特色和市场细分可言。n

②数字化的发展趋势n

2009年12月,电影局出台《关于对影院安装2K和1.3K数字放映设备补贴的通知》,该政策的出台加快中国中小城市数字影城的建设速度,构建中国中小城市的数字放映平台,推进中国电影由胶片放映向数字放映的转换。n

2010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目前发布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又明确提出“实施电影数字化发展规划,大力推广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存储、监管等环节的应用”的影院建设目标。2011年,数字银幕以及数字票房均占到其市场总量的90%,数字化趋势已经充分展现。2012年11月27日随着全球首台S2K数字电影机NC900C-A+影院正式商业启动,数字化放映成本将进一步降低,数字化趋势将进一步增强。n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