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獨酌四首

月下獨酌四首

唐代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
《月下獨酌四首》是唐代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這四首詩寫詩人在月夜花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詩意表明,詩人心中愁悶,遂以月為友,對酒當歌,及時行樂。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表達出由孤獨到不孤獨,再由不孤獨到孤獨的一種複雜感情。表面看來,詩人真能自得其樂,可是深處卻有無限的凄涼。全詩筆觸細膩,構思奇特,體現了詩人懷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在失意中依然曠達樂觀、放浪形骸、狂蕩不羁的豪放個性。李白仙才曠達,物我之間無所容心。此詩充分表達了他的胸襟。
  • 作品名稱:月下獨酌四首
  • 作者:李白
  • 創作年代:盛唐
  • 作品出處:《李太白全集》
  • 作品體裁:
  • 作品别名:月下獨酌
  •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作品原文

月下獨酌四首1

其一

花間一壺酒2,獨酌無相親3。 n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4。n

月既不解飲5,影徒随我身6。n

暫伴月将影7,行樂須及春8。n

我歌月徘徊9,我舞影零亂10。n

醒時同交歡11,醉後各分散。n

永結無情遊12,相期邈雲漢13。

其二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14。n

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15。n

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n

已聞清比聖,複道濁如賢。n

賢聖既已飲,何必求神仙。n

三杯通大道,一鬥合自然。n

但得酒中趣16,勿為醒者傳。

其三n

三月鹹陽城17,千花晝如錦。n

誰能春獨愁,對此徑須飲。n

窮通與修短,造化夙所禀。n

一樽齊死生,萬事固難審。n

醉後失天地,兀然就孤枕。n

不知有吾身,此樂最為甚。

其四n

窮愁千萬端18,美酒三百杯。n

愁多酒雖少,酒傾愁不來。n

所以知酒聖,酒酣心自開。n

辭粟卧首陽19,屢空饑顔回。n

當代不樂飲,虛名安用哉。n

蟹螯即金液20,糟丘是蓬萊。n

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台。

注釋釋文

詞句注釋

⑴酌:飲酒

獨酌:一個人飲酒

⑵間:一作“下”,一作“前”

⑶無相親:沒有親近的人。

⑷“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我舉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飲,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一說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為三人。

⑸既:已經

不解飲:不會喝酒

⑹徒:徒然,白白的;徒:空。

⑺将:和。

⑻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時。

⑼月徘徊:明月随我來回移動。

⑽影零亂:因起舞而身影紛亂。

⑾交歡:一起歡樂。

⑿無情遊:忘卻世情的交遊。

⒀相期邈(miǎo)雲漢:約定在天上相見;期:約會;邈:遠;雲漢:銀河,泛指天空。

⒁酒星:在星相學上,天上有酒旗星。

⒂酒泉:酒泉郡,漢置

⒃酒中趣:典出《晉書·孟嘉傳》:“公未得得酒中趣耳。”

⒄“三月”二句:一作“好鳥吟清風,落花散如錦”;一作“園鳥語成歌,庭花笑如錦”;“城”一作“時”。

⒅千萬:一作“有千”;三百:一作“唯數”。

⒆卧首陽:一作“餓伯夷”。

⒇蟹螯,糟丘:都是飲酒的典故。

白話譯文

其一

提一壺美酒擺在花叢間,自斟自酌無友無親。舉杯邀請明月,對着身影成為三人。明月當然不會喝酒,身影也隻是随着我身。我隻好和他們暫時結成酒伴,要行樂就必須把美好的春光抓緊。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亂。醒時一起歡樂,醉後各自分散。我願與他們永遠結下忘掉傷情的友誼,相約在缥缈的銀河邊。

其二

天如果不愛酒,酒星就不能羅列在天。地如果不愛酒,就不應該地名有酒泉。天地既然都喜愛酒,那我愛酒就無愧于天。我先是聽說酒清比作聖,又聽說酒濁比作賢。既然聖賢都飲酒,又何必再去求神仙?三杯酒可通儒家的大道,一鬥酒正合道家的自然。我隻管得到醉中的趣味,這趣味不能向醒者相傳!

其三

三月裡的長安城,春光明媚,春花似錦。誰能如我春來獨愁,到此美景隻知一味狂飲?富貧與長壽,本來就造化不同,各有天分。酒杯之中自然死生沒有差别,何況世上的萬事根本沒有是非定論。醉後失去了天和地,一頭紮向了孤枕。沉醉之中不知還有自己,這種快樂何處能尋?

其四

無窮的憂愁有千頭萬緒,我有美酒三百杯多,美酒一傾愁不再回。因此我才了解酒中聖賢,即使酒少愁多,酒酣心自開朗。辭粟隻能隐居首陽山,沒有酒食顔回也受饑。當代不樂于飲酒,虛名有什麼用呢?蟹螯就是仙藥金液,糟丘就是仙山蓬萊。姑且先飲一番美酒,乘着月色在高台上大醉一回。

創作背景

這首詩約作于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寶三載),時李白在長安,正處于官場失意之時。此詩題下,兩宋本、缪本俱注“長安”二字,意謂這四首詩作于長安。當時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實現,心情是孤寂苦悶的。但他面對黑暗現實,沒有沉淪,沒有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因有此作。

作品鑒賞

【其一】

這組詩共四首,以第一首流傳最廣。第一首詩寫詩人由政治失意而産生的一種孤寂憂愁的情懷。詩中把寂寞的環境渲染得十分熱鬧,不僅筆墨傳神,更重要的是表達了詩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曠達不羁的個性和情感。此詩背景是花間,道具是一壺酒,登場角色隻是他自己一個人,動作是獨酌,加上“無相親”三個字,場面單調得很。于是詩人忽發奇想,把天邊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過來,連自己在内,化成了三個人,舉杯共酌,冷清清的場面,頓覺熱鬧起來。然而月不解飲,影徒随身,仍歸孤獨。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從月影上發議論,點出“行樂及春”的題意。

最後六句為第三段,寫詩人執意與月光和身影永結無情之遊,并相約在邈遠的天上仙境重見。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表現出一種由獨而不獨,由不獨而獨,再由獨而不獨的複雜情感。全詩以獨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詩情波瀾起伏而又純乎天籁,因此一直為後人傳誦。

佛教中有所謂“立一義”,随即“破一義”,“破”後又“立”,“立”後又“破”,最後得到辨析方法。用現代話來說,就是先講一番道理,經駁斥後又建立新的理論,再駁再建,最後得到正确的結論。關于這樣的論證,一般總有雙方,相互“破”、“立”。可是李白這首,就隻一個人,以獨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詩情波瀾起伏而又近似于天籁,所以一直為後人傳誦。

詩人上場時,背景是花間,道具是一壺酒,登場角色隻是他一個人,動作是獨酌,加上“無相親”三個字,場面單調得很。于是詩人忽發奇想,把天邊的明月,和月光下他的影子,拉了過來,連他自己在内,化成了三個人,舉杯共酌,冷清清的場面,就熱鬧起來了。這是“立”。

可是,盡管詩人那樣盛情,“舉杯邀明月”,明月畢竟是“不解飲”的。至于那影子,雖然像陶潛所說的“與子相遇來,未嘗異悲悅,憩蔭若暫乖,止日終不别”(《影答形》),但畢竟影子也不會喝酒;詩人姑且暫時将明月和身影作伴,在這春暖花開之時(“春”逆挽上文“花”字),及時行樂。“顧影獨盡,忽焉複醉。”(陶潛飲酒詩序)這四句又把月和影之情,說得虛無不可測,推翻了前案,這是“破”。

詩人已經漸漸進入醉鄉了,酒興一發,既歌且舞。歌時月色徘徊,依依不去,好像在傾聽佳音;舞時詩人的身影,在月光之下,也轉動零亂,好像在他共舞。醒時相互歡欣,直到酩酊大醉,躺在床上時,月光與身影,才無可奈何地分别。“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這四句又把月光和身影,寫得對詩人一往情深。這又是“立”。

最後二句,詩人真誠地和“月”、“影”相約:“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然而“月”和“影”畢竟還是無情之物,把無情之物,結為交遊,主要還是在于詩人自己的有情,“永結無情遊”句中的“無情”是破,“永結”和“遊”是立,又破又立,構成了最後的結論。

題目是“月下獨酌”,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表現出一種由獨而不獨,由不獨而獨,再由獨而不獨的複雜情感。表面看來,詩人真能自得其樂,可是背面卻有無限的凄涼。詩人曾有一首《春日醉起言志》的詩:“處世若大夢,胡為勞其生?所以終日醉,頹然卧前楹。覺來盼庭前,一鳥花間鳴。借問此何時,春風語流莺。感之欲歎息,對酒還自傾。浩歌待明月,曲盡已忘情。”其中“一鳥”、“自傾”、“待明月”等字眼,表現了詩人難以排解的孤獨。孤獨到了邀月與影那還不算,甚至于以後的歲月,也休想找到共飲之人,所以隻能與月光身影永遠結遊,并且相約在那邈遠的上天仙境再見。結尾兩句,點盡了詩人孤獨、冷清的感受。

【其二】

第二首詩通篇議論,堪稱是一篇“愛酒辯”。開頭從天地“愛酒”說起。以天上酒星、地上酒泉,說明天地也愛酒,再得出“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的結論。接着論人。人中有聖賢,聖賢也愛酒,則常人之愛酒自不在話下。這是李白為自己愛酒尋找借口,詩中說:“賢聖既已飲,何必求神仙。”又以貶低神仙來突出飲酒。從聖賢到神仙,結論是愛酒不但有理,而且有益。最後将飲酒提高到最高境界:通于大道,合乎自然,并且酒中之趣的不可言傳的。此詩通篇說理,其實其宗旨不在明理,而在抒情,即以說理的方式抒情。這不合邏輯的議論,恰恰十分有趣而深刻地抒發了詩人的情懷,詩人的愛酒,隻是對政治上失意的自我排遣。

這首詩突出寫一個“獨”字。李白有抱負,有才能,想做一番事業,但是既得不到統治者的賞識和支持,也找不到多少知音和朋友。所以他常常陷入孤獨的包圍之中,感到苦悶、徬徨。從他的詩裡,我們可以聽到一個孤獨的靈魂的呼喊,這喊聲裡有對那個不合理的社會的抗議,也有對自由與解放的渴望,那股不可遏制的力量真是足以“驚風雨”而“泣鬼神”的。

開頭兩句“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已點出“獨”字。愛喝酒的人一般是不喜歡獨自一個人喝悶酒的,他們願意有一二知己邊聊邊飲,把心裡積郁已久的話傾訴出來。尤其是當美景良辰,月下花間,更希望有親近的伴侶和自己一起分享風景的優美和酒味的醇香。李白寫這首詩的時候正是這種心情,但是他有酒無親,一肚子話沒處可說,隻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邀請明月和自己的身影來作伴了。這兩句是從陶淵明的《雜詩》中化出來的,陶詩說:“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不過那隻是“兩人”,李白多邀了一個明月,所以是“對影成三人”了。

然而,明月是不會喝酒的,影子也隻會默默地跟随着自己而已。“月既不解飲,影徒随我身”,結果還隻能是自己一個人獨酌。但是有這樣兩個伴侶究竟是好的,“暫伴月将影,行樂須及春”,暫且在月和影的伴随下,及時地行樂吧!下面接着寫歌舞行樂的情形:“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月徘徊”,是說月被我的歌聲感動了,總在我身邊徘徊着不肯離去。“影零亂”,是說影也在随着自己的身體做出各種不很規矩的舞姿。

這時,詩人和他們已達到感情交融的地步了。所以接下來說:“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趁醒着的時候三人結交成好朋友,醉後不免要各自分散了。但李白是不舍得和他們分散的,最後兩句說:“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無情”是不沾染世情的意思,“無情遊”是超出于一般世俗關系的交遊。李白認為這種擺脫了利害關系的交往,才是最純潔的最真誠的。他在人間找不到這種友誼,便隻好和月亮和影子相約,希望同他們永遠結下無情之遊,并在高高的天上相會。

“雲漢”,就是銀河,這裡泛指遠離塵世的天界。這兩句詩雖然表現了出世思想,但李白的這種思想并不完全是消極的,就其對社會上人與人之間庸俗關系的厭惡與否定而言,應當說是含有深刻的積極意義的。

這首詩雖然說“對影成三人”,主要還是寄情于明月。李白從小就喜歡明月,《古朗月行》說:“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在幼小的李白的心靈裡,明月已經是光明皎潔的象征了。他常常借明月寄托自己的理想,熱切地追求她。《把酒問月》一開頭就說:“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随。

”在《宣州謝朓樓餞别校書叔雲》這首詩裡也說:“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他想攀明月,又想攬明月,都表現了他對于光明的向往。正因為他厭惡社會的黑暗與污濁,追求光明與純潔,所以才對明月寄托了那麼深厚的感情,以緻連他的死也有傳說,說他是醉後入水中捉月而死的。明月又常常使李白回憶起他的故鄉。青年時代他在四川時曾遊曆過峨眉山,峨眉山月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寫過一首《峨眉山月歌》,其中說“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很為人所傳誦。他晚年在武昌又寫過一首《峨眉山月歌》,是為一位四川和尚到長安去而寫了送行的。詩裡說他在三峽時看到明月就想起峨眉,峨眉山月萬裡相随,陪伴他來到黃鶴樓;如今又遇到你這峨眉來的客人,那輪峨眉山月一定會送你到長安的;最後他希望這位蜀僧“一振高名滿帝都,歸時還弄峨眉月”。

明月是如此地引起李白的鄉情,所以在那首著名的《靜夜思》中,才會說“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一看到明月就想起峨眉,想起家鄉四川來了。明月,對于李白又是一個親密的朋友。《夢遊天姥吟留别》裡說:“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在另一首題目叫《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的詩裡,他又說:“暮從碧山下,山月随人歸。”簡直是以兒童的天真在看月的。更有意思的是,當他聽到王昌齡左遷龍标的消息後,寫了一首詩寄給王昌齡,詩裡說:“我寄愁心與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在李白的想象裡,明月可以帶着他的愁心,跟随王昌齡一直走到邊遠的地方。

當我們知道了明月對李白有這樣多的意義,也就容易理解為什麼在《月下獨酌》這首詩裡李白對明月寄予那樣深厚的情誼。“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李白從小就與之結為伴侶的,象征着光明、純潔的,常常使李白思念起故鄉的月亮,是值得李白對她一往情深的。孤高、桀傲而又天真的偉大詩人李白,也完全配得上做明月的朋友。

【其三】

第三首詩開頭寫詩人因憂愁不能樂遊,所以說“誰能春獨愁,對此徑須飲”,詩人希望從酒中得到寬慰。接着詩人從人生觀的角度加以解釋,在精神上尋求慰借,并得出“此樂最為甚”的結論。詩中說的基本是曠達樂觀的話,但“誰能春獨愁”一語,便流露出詩人内心的失意悲觀情緒。曠達樂觀的話,都隻是強自寬慰。不止不行,不塞不流。強自寬慰的結果往往是如塞川流,其流彌激。

當一個人在痛苦至極的時候發出一聲狂笑,人們可以從中體會到其内心的極度痛苦;而李白在失意愁寂難以排遣的時候,發出醉言“不知有吾身,此樂最為甚”時,讀者同樣可以從這個“樂”字感受到詩人内心的痛苦。以曠達寫牢騷,以歡樂寫愁苦,是此詩藝術表現的主要特色,也是藝術上的成功之處。

【其四】

第四首詩借用典故來寫飲酒的好處。開頭寫詩人借酒澆愁,希望能用酒鎮住憂愁,并以推理的口氣說:“所以知酒聖,酒酣心自開。”接着就把飲酒行樂說成是人世生活中最為實用最有意思的事情。詩人故意貶抑了伯夷、叔齊和顔回等人,表達虛名不如飲酒的觀點。詩人對伯夷、叔齊和顔回等人未必持否定态度,這樣寫是為了表示對及時飲酒行樂的肯定。然後,詩人又拿神仙與飲酒相比較,表明飲酒之樂勝于神仙。李白借用蟹螯、糟丘的典故,并不是真的要學畢卓以飲酒了結一生,更不是肯定纣王在酒池肉林中過糜爛生活,隻是想說明必須樂飲于當代。

最後的結論就是:“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台。”話雖這樣說,但隻要細細品味詩意,便可以感覺到,詩人從酒中領略到的不是快樂,而是愁苦。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李白在現實中四處碰壁後陷入了人生如夢虛無的悲觀主義宿命論思想中,把自己完全沉浸于酒裡,以酒行樂,在酒中尋找那種落魄與寂寞。詩人是憂郁的,憤怒的,然而在詩中卻處處呈現一種行樂的姿态。

作者介紹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天水縣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亞。李白即生于中亞的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内)。五歲時随其父遷居綿州彰明縣(今四川省江油縣)的青蓮鄉。早年在蜀中就學漫遊。青年時期,開始漫遊全國各地。天寶初,因道士吳筠的推薦,應诏赴長安,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禮遇。但因權貴不容,不久即遭讒去職,長期遊曆。天寶十四年(755)安史之亂起,他隐居廬山,但仍密切注視着國家和人民的命運。後參加永王李璘幕府。永王兵敗被殺,李白坐系浔陽獄,第二年長流夜郎,途中遇赦。晚年飄泊于武昌、浔陽、宣城等地。

李白少年時即顯露才華,吟詩作賦,博學廣覽,并好行俠。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于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玮絢爛的色彩。縱觀李白一生,其思想是比較複雜的。儒家、道家、縱橫家、遊俠思想對他都有影響。

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巅峰。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并稱“李杜”。存世詩文千馀篇,有《李太白集》30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