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路長拳

三路長拳

拳術流派的總稱
長拳,是一種拳術流派的總稱。新中國成立後,原國家體委把群衆中流傳廣泛的查、華、炮、洪、彈腿、少林等拳種,根據其風格特點,綜合整理創編了長拳。長拳是以套路為主的拳術,既适合基礎武術訓練,又适合于進行競賽和技術水平的提高。這類拳術的共同特點是:姿勢舒展、動作靈活、快速有力、節奏鮮明,并多起伏轉折、竄蹦跳躍、跌撲滾翻等動作和技術。
    中文名:三路長拳 外文名: 定義: 整編組織:原國家體委 編創時間:1957年 功能:增強體質

簡介

初級長拳第三路編創于1957年。全套除了預備式和結束動作,分為四段,來回練習四趟,每段八個動作,合計三十六個動作。套路内容充實,包括了拳、掌、勾三種手型;弓、馬、虛、仆、歇五種步型;手法有沖、劈、掄、砸、栽等拳法,推、挑、穿、擺、亮等掌法,盤、頂等肘法;腿法有彈、踹、踢、拍等;還有跳躍和平衡等動作。套路編排合理,由簡而繁,由易到難,有利于循序漸進地進行練習;套路布局和路線變化前後呼應,左右兼顧,均勻合理;在強調動作規格化、注重功力的同時,還較好地體現了攻防意識,增強了學習的情趣。

習練長拳的好處

經常從事長拳鍛煉,能有效地增強體質,發展各種身體素質,提高内髒器官的功能。長拳中的各種手法、步法、腿法和身法,動作幅度大,牽動關節多,使肌肉、韌帶拉長并富有彈性,柔韌性大大提高;套路中許多踢打摔拿、竄蹦跳躍和跌撲滾翻等動作,可很好地發展靈敏、速度、力量等身體素質,提高彈跳力和協調性。

一套長拳幾十個動作要在很短的時間裡完成,動作又多起伏轉折,節奏多變,因此強度和運動量很大,有效地提高了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的機能;要求每一動作都能做到“手、眼、身法、步、精神、氣、力、功”八法協調,對神經系統有良好的影響,支配各肌肉群活動的運動中樞和内髒器官活動的植物神經系統能很好地配合工作;運動節奏的變化,增強了中樞神經系統快速轉換的能力和興奮與抑制交替過程的靈活性。

開篇

右腳向右後方撤步成左弓步。右掌向右、向上、向前劃弧,掌心向上;左臂屈肘,左掌提至腰側,掌心向上。目視右掌 n②右腿微屈,重心後移。左掌經胸前從右臂上向前穿出伸直;右臂屈肘,右掌收至腰側,掌心向上。目視左掌n③重心繼續後移,左腳稍向右移,腳尖點地,成左虛步。左臂内旋向左、向後劃孤成勾手,勾尖向上;右手繼續向後、向右、向前上劃孤,屈肘抖腕,在頭葡上方成亮掌 (即橫掌),掌心向前,掌指向左。目視左方

注意點

姿勢準确

長拳套路是由許多動作有機地銜接組成的,無論是動态還是靜态,對身體各部分的姿勢要求都有一定的規格,拳諺上要求做到“式正招圓”。“式”,通常指各種靜止姿勢。基本要求是:頭正、項豎、肩沉、胸挺、腰直、臀斂;上肢動作要挺拔、舒展;下肢動作要求穩健、勻稱,輪廓清楚。“招”,主要是指由動到靜,一個完整的技術方法。它不僅要求做得有頭有尾,過程清楚,而且要求身體各部位達到高度的協調、圓滿、完整,各種拳法、掌法、步法、身法的變化做到路線清晰、力點準确、攻防有序。

勁力順達

要有勁力,首先要做到用力順達,講究發力順序。武術中有“三節”、“六合”的說法,手和腳為梢節,肘和膝為中節,肩和胯為根節,這六個部位在運動中和諧,稱為“六合”。一般來說,上肢發力應是“梢節起,中節随,根節催”;下肢則是“起于根,順于中,達于梢”;牽涉到上下肢的動作,則是“起于腿,發于腰,傳于肩,順于肘,達于手”,使腿、膝、胯的力量,通過腰力作媒介,以送肩、順肘而達于拳面,使上、中、下三節都貫通起來。

除了講究發力的順序外,還要做到發勁的剛柔變化,肌肉的松緊配合要得當。通常動作開始時要放松,逐漸加速,力達末端時達到最高速,這種勁力既迅速敏捷,又有彈性。

節奏鮮明

一個套路由幾十個動作組成,形成不同的運動節奏。長拳中主要表現為動與靜、重與輕、快與慢、起與伏、

長與短的變化。動與靜的變化,要做到“動迅靜定”,動則疾風般地迅速,靜若山嶽似的穩定;重與輕的變化,武術有“重如鐵”、“輕如葉”之說,如震腳、砸拳、踏步等動作力沉千鈞,而弧形步、躍步前穿則要輕靈,若風飄柳絮;起與伏,則是從動作的空間運動來講節奏變化的,高的動作要挺拔,有頂天立地的氣概,低的動作要沉得下去,有魚翔潛底的本領。

快與慢也體現了一定的節奏變化,不能一快到底,為了表現身法和動作的韻律,常出現以慢帶快或快而輕慢爾後更快的生動節奏;長與短的變化,就像寫文章點标點似的,武術中的“長句”稱挂串動作,即連續完成多個動作,“短句”稱頓挫動作,有時做一二個動作即停,長短相參,使節奏更加多變。

精神飽滿

武術中通常稱作為“精、氣、神”,主要指精神、意念和氣質。練套路時,首先,要精神飽滿,嚴肅認真,思想集中,充滿信心,要有假設性的攻防含義和擊打形象,表現出勇敢、機智、無所畏懼的氣概來。其次,在每個動作中,要注意手與眼的嚴謹配合,通過眼睛的傳神會意來表現動作的攻防變化。“眼随手動,步随身行”,就是說,動作的攻防、架擋、進擊、格守,眼神都在貫注中緊密配合,左顧右盼,傳神會意;“眼到手到,步到身到”,當動作嘎然而止時,眼睛全神貫注,靜中含動;通過傳神會意來體現人的精神面貌,使動作之間有機地聯系起來,做到形斷氣不斷,勢停意不停。

呼吸得法

練習長拳時,動作和呼吸的配合,講究“提、托、聚、沉”四種方法。一般情況下,由低動作進入高動作或跳躍動作時,應該運用“提”法(吸氣,提高重心);當靜止性動作出現時,應該運用“托”法(短暫地停止呼吸,穩定重心);當剛脆、短促發力動作出現時,應該運用“聚”法(呼氣過程);由高動作轉入到低動作時,應該運用“沉”法(呼氣後短暫停吸,下降重心)。這些呼吸随動作變化,運用時要在自然呼吸的基礎上,慢慢體會,從反複實踐中逐步掌握。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