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

漢語漢字
寸(拼音:cùn)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漢字(常用字),此字始見于戰國文字。古文字的寸是由代表手的“又”和指事符号“一”兩個部分組成,本義指從掌至手腕一寸長的部位,即“寸口”,引申指以寸口為度的長度單位。因為寸是量度較小的單位,故又用來形容極小或極短。
  • 中文名:寸
  • 拼音:cùn
  • 繁體:
  • 部首:寸
  • 字碼:
  • 五筆:FGHY
  • 倉颉:DI
  • 鄭碼:DS
  • 筆順:
  • 字級:一級(0031)
  • 平水韻:去聲十四願
  • 注音字母:ㄘㄨㄣˋ
  • 統一碼:基本區-5BF8
  • 四角碼:4030₀
  • 筆畫數:3+0
  • 造字法:指事字
  • 結 構:獨體字;獨體結構

字源演變

指事字。“寸”約産生于戰國,其字形是在“又”(指手)字下部添一短橫;其含義是在離掌根一寸的桡動脈處有一短橫作指事符号指明這個部位,是中醫切脈診病之處。這地方是“寸口”,叫“寸”(中醫診脈有“寸”“關”“尺”說),也叫脈門,離掌根大約一寸是經脈部位的名稱。長度單位“寸”就是古人根據這一距離來确定的。也有人認為“寸”的長度正好是自身中指中關節的長度。小篆基本沿襲戰國文字。隸變時,其結構、筆形、筆序、筆劃均經過多次調整。或将指事符号上提;或将彎曲的“又”平展作;指事符号或作頓點、提點,或作橫筆、橫長提,楷書作記号字寸。

現代釋義

基本釋義

①長度單位。十分等于一寸,十寸等于一尺。

②形容極短極小:鼠目~光。

③中醫切脈,稱離手掌一寸的手腕經脈為‘寸口’,簡稱‘寸’。又指用于針灸取穴中的相對長度單位,如兩乳頭之間是8寸,臍下3寸是關元。

④姓。

【寸步難行】形容走路很困難。也比喻處境十分艱難。

【寸草不留】連小草都不留。形容遭天災人禍後的凄慘景象。

【寸心】①心中;内心:得失~知。②微小的心意;小意思:聊表~。

【寸陰】日影移動一寸的時間。形容時間極短。

韓國關系

韓國用來表示親屬之間關系的多少,如1寸表示直系2代人之間的關系。等。

詳細字義

◎寸cùn〈名〉

本義:中醫切脈,稱距離手腕一寸長的部位為“寸口”,簡稱“寸”)

(2)[中醫]∶寸口的簡稱[aperson'spulseonthewrist]

寸,十分也。人手卻一寸,動脈謂之寸口。——《說文》。按,十發為程,而當一分,十分為寸。

布指知寸。——《大載禮記·主言》

膚寸而合。——《公羊傳·僖公三十一年

(3)又如:寸田(三丹田);寸關尺(中醫指寸口、關上、尺中的簡稱)

(4)長度單位,1/10尺為一寸,古代計量長度單位的标準不同,寸的具體數值也有差異[cun,aChineseunitoflength]

一絲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後漢書·列女傳》

(5)又如:寸男尺女(一男半女)。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三下】【寸部】倉困切(cùn)

十分也。人手卻一寸,動脈,謂之寸口。從又從一。凡寸之屬皆從寸。

〖注釋〗從一:徐锴《說文解字系傳》:“一者,記手腕下一寸。此指事也。”

說文解字注

十分也。

注:度别於分,忖於寸。禾部曰:十發為程,一程為分,十分為寸。

人手卻一寸,動脈,謂之寸口。從又一。

注:卻猶退也。距手十分動脈之處謂之寸口。故字從又一,會意也。《周禮》注雲:脈之大候要在陽明寸口。倉困切。十三部。

廣韻

倉困切,去慁清‖寸聲文2部(cùn)

寸《說文》曰:“度量衡。以粟生之,十粟為一分,十分為一寸,十寸為一尺。”《家語》雲:“孔子曰:‘布指知寸。’”倉困切。二。

【校釋】《說文》,當作《說苑》,《太平禦覽》卷八百三十引《說苑》與此同。

康熙字典

【寅集上】【寸字部】寸·康熙筆畫:3·部外筆畫:0

《唐韻》《集韻》倉困切。《韻會》《正韻》村困切,并村去聲。《說文》:十分也,人手卻一寸,動疴謂之寸口。從又從一。徐曰:一者,記手腕下一寸。此指事也。《家語》:布指知寸。《前漢·律曆志》:度量衡皆起於黃鐘之律,一黍為分,十分為寸,十寸為一尺。又寸者,忖也,有法度可忖也。凡法度字皆從寸。

又姓。《正字通》:明嘉靖中梓潼令寸居敬。

又葉徒玩切,音叚。庾信《喜晴應诏》詩:伏泉遠習坎,陰風已回巽。桐枝長舊圍,蒲節抽新寸。葉上建、傳、堰、獻。楊慎曰:巽音蒜,寸音斷,或曰:建、傳、堰、獻在今霰韻,古音霰、翰、谏三韻通。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