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比姆黑耳朵

白比姆黑耳朵

1977年斯坦尼斯拉夫·羅斯托茨基執導電影
《白比姆黑耳朵》是由斯坦尼斯拉夫·羅斯托茨基執導,維亞切斯拉夫·吉洪諾夫主演的電影,該片于1977年出品。孤獨的老戰士伊萬·伊萬内奇為派遣寂寞,領來一隻品種優良的小狗,起名叫比姆。通過這隻叫比姆的小狗經曆的悲慘遭遇,反映出虐待者的心胸狹窄和道德低劣,從而帶出導演認為人的精神世界的富足程度決定了人在社會中的生活态度,甚至決定了整個社會的面貌。
  • 中文名:白比姆黑耳朵
  • 外文名: White Bim Black Ear
  • 導演:斯坦尼斯拉夫·羅斯托茨基
  • 主演:維亞切斯拉夫·吉洪諾夫
  • 編劇:Stanislav Rostotsky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名

演員名

配音

備注

Ivan Ivanovich

維亞切斯拉夫·吉洪諾夫

Neighbor

Valentina Vladimirova

Alyosha's mother

羅莎·梁贊諾娃

Seryj

Mikhail Dadyko

Doorman

Ivan Ryzhov

展開表格

職員表

導演

斯坦尼斯拉夫·羅斯托茨基

編劇

Stanislav Rostotsky

藝術指導

Sergei Serebrennikov

攝影

Vyacheslav Shumsky

配樂

Andrei Petrov

原著

Gavriil Troyepolsky

劇情簡介

劇照

白比姆黑耳朵 (1977)

孤獨無依的退休記者 伊凡·伊凡内奇撿到一隻被人抛棄的黑耳朵小白狗比姆,并同它相依為命。在主人精心調教下,比姆不僅學會了打獵,還學會了許多其他本領。它善解人意,對老人體貼入微,給他帶來莫大的安慰。但是,好景不長,老人在衛國戰争中留在胸腔裡的彈片導緻心髒病發作,他不得不去莫斯科接受心髒手術,把比姆留在家中托鄰居照看。比姆不知道生病的主人被送到哪兒去了,它不吃、不喝,日夜思念主人,後來便離家出走,不顧一切地四處尋找。它忍凍挨餓,風餐露宿,日夜奔波,跑遍了主人曾經帶它去過的所有地方。它飽經了邪惡與欺淩,也體驗到友愛與同情,閱盡種種世态。當比姆處于危難境況時,主人的鄰居斯捷潘諾芙娜和小孫女柳霞照顧過它,好心的姑娘達莎從惡人的手裡救過它,一個女修路工向它伸出過援助之手,建築工地一個看料老頭收留過它,小學生托利克為它花費許多心血,小牧人阿廖沙一家對它懷有真摯的感情……然而,人世間不僅有善良的人,還有惡人,能量相當大的惡人。社會寄生蟲刁嬸曾多次以不實之詞誣陷比姆;灰臉人為圖私利迫害比姆,誣告它是瘋狗,緻使有關部門登報緝拿它;一個貪财的司機把比姆賣到很遠的農村;一個不務正業、心狠手辣的“獵人”差點兒一腳要了它的命;在比姆病餓交加、剛有了得到溫飽的可能時,托利克的父親又用騙局再次将它抛到危機四伏的森林……盡管遇到這麼多艱難險阻,受了這麼多冤屈、折磨,還多次瀕臨死亡,但比姆卻始終對主人忠貞不渝,一刻也沒有停止過尋找主人,一直在等待主人的歸來和随之而來的信任與愛撫。然而,就在主人從莫斯科治病歸來的前一天,當比姆拖着傷痕累累的身體,饑腸辘辘地回到自己的家門口時,刁嬸再次誣告它為瘋狗,緻使檢疫站的工人将它抓進悶罐車裡。不幸的、向往自由和光明的比姆用牙去咬、用爪去抓悶罐車的鐵門,嘴唇和牙床被剮豁了,兩隻前爪滿是血痕,最後它含恨死在車裡。可愛的比姆在這個世界上隻活了四年白發蒼蒼的主人無言地将比姆埋葬在森林深處,并向空中鳴槍四響。槍聲在寂靜的森林上空久久回蕩,是志哀,也是控訴![1]

獲獎情況

蘇聯列甯獎金( Lenin Prize of the Soviet Union 1980)

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大獎(the Grand Prize of the Karlovy Vary Film Festival)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等(1979)。

幕後/花絮

劇照

影片以比姆和伊萬的經曆為題材,頗為溫馨動人,主題則宣揚善良、理智、正義與博愛的人道主義思想,涉及保護大自然和大地生态平衡的問題,使人聯想到人類在大自然中的地位與活動和對現代人精神健康、道德水平的問題。

參考資料

[1] 白比姆黑耳朵 (1977)劇情簡介 · mtime[引用日期2016-08-28]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