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十則

論語十則

《論語》中收錄的文集
論語十則原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課本中的一課,選自《論語譯注》。《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語錄體文集,儒家經典著作之一。一則,就是《論語》中的一章,其中第一,二則見于《學而》篇[1],第三、四、五則見于《為政》篇,第六則見于《裡仁》篇,第七則見于《述而》篇,第八則見于《泰伯》,第九則見于《子罕》,第十則為《衛靈公》,其内容都與學習和為人處事有關,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價值的部分。其中一共有20卷。
  • 作品名稱:論語十則
  • 作者: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
  • 創作年代:春秋戰國
  • 作品出處:《論語》
  • 作品體裁:文言文
  • 作品别名:《論語》十二章
  • 來 自:原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課本

論語十則

全文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l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學而》)

2.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為(wéi)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chuán)不習乎?”(《學而》)

3.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yǐ) 。”(《為政》)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wǎng),思而不學則殆(dài)。”(《為政》)

5.子曰:“由,誨女(rǔ)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zhì)也。”(《為政》)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内自省(xǐng)也。”(《裡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泰伯》)

9.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子罕》)

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衛靈公》)

第一則

原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l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學而》)

譯文

孔子說:“學習并且時常地複習,不也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而來,不也是很快樂嗎?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卻不怨恨(生氣),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

重點字詞解釋

(1)子:先生,中國古代對于男子的尊稱,這裡指孔子。

(2)曰:說,說道。

(3)學:學習。

(4)時習:時常地複習,時,時常,常常;習,複習,溫習。

(5)之:代詞,指學過的舊知識。

(6)說:通“悅”,高興,愉快的意思。

(7)乎:語助詞,相當于“嗎”。“不亦……乎”,即“不是……嗎”,反問句式。

(8)朋:朋友,志同道合的人。

(9)自:從。

(10)樂:快樂。

(11)而:轉折連詞,相當于“卻”。

(12)愠 :生氣,發怒的樣子。

(13)不:表示判斷。

(14)君子:道德上有修養的人。

造成誤解的最大原因有兩個:其一,随着時代的演變,人們逐漸将古人用來表達不同意象的“學”與“習”重合等同起來;其二,朱熹的解釋,強調了“習”字含有的“反複不斷”的含義,誤導後人以為是“重複學”就是“習”在這裡的本意。

查看“習”字解釋,我們可以發現,同一個“小鳥反複試飛”的意象,在不同的語境中,其含義會有所偏向。可以表達“演練、練習”的意思,如果強調需要反複多次才能達成的意思,就衍生出“熟習、熟練”的含義。所以要想準确把握孔子的本意,需要依據當時古代的用語習慣和語境來領會他的真實用意。

本段理解

:第1句話講的是學習方法。對于知識,“學”隻是一個認識過程,“習”是一個鞏固的過程,要想獲得更多的知識,必須“學”與“習”統一起來。第2句話講的是學習樂趣。志同道合的人來往可以增進友誼,并且可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第3句話講的是為人态度。“人不知”,後面省略了賓語“之”,可譯為“我”或“自己”。

第二則

原文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為(wèi)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chuán)不習乎?”(《學而》)

翻譯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出謀劃策盡心竭力了嗎?跟朋友交往真誠相待了嗎? 老師傳授的知識複習了嗎? "

重點字詞解釋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參(shēn)字子輿(yú) ,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戰國間魯國南武城(山東費縣人),是被魯國滅亡了的鄫國貴族的後代。曾參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以孝子出名。《孝經》就是他撰寫的。

(2)三省(xǐng):多次反省。注:三省有幾種解釋:一是多次檢查;二是從多個方面檢查。 三:泛指多次。 多次進行自我檢查反省。

(3)忠:舊注曰:盡己之謂忠。此處指對人應當盡心竭力。

(4)信:舊注曰:信者,誠也。以誠實之謂信。要求人們按照禮的規定相互守信,以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意思是:真誠、誠實。

(5)傳不習:傳(動詞用做名詞),舊注曰(yuē) :“受之于師謂之傳。”老師傳授給自己的。習,與“學而時習之”的“習”字一樣,指溫習、實習、演習等。

補充詞解釋:

吾:我。

日:每天。

三省:多次檢查。在動作性的動詞前加上數字,表示動作頻率多,不必認定為三次。

省:檢查,反省。

為:替。

謀:謀劃。

忠:盡心竭力。

信:真誠,誠實。

傳:老師傳授的知識。

第三則

原文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yǐ) 。”(《為政》)

翻譯

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從而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可以憑借這點做别人的老師了。”

重點詞句解釋

注:本章的“溫故而知新”有2解。一為“溫故才知新”:溫習已聞之事,并且由其中獲得新的領悟;二為“溫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溫習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識。

我以為合并這兩種解法,也許更為完整:在能力範圍以内,盡量廣泛閱覽典籍,反複思考其中的涵義,對已經聽聞的知識,也要定期複習,期能有心得、有領悟;并且也要盡力吸收新知;如此則進可以開拓人類知識的領域,退也可以為先賢的智能賦予時代的意義。像這樣融會新舊、貫通古今方可稱是“溫故而知新”。

也有學者以為作“溫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适,因為按字面上解釋,僅做到吸收古今知識而未有領悟心得,隻像是知識的買賣者,不足以為師。所以我們就來看看“師”的意義。在論語中師字一共見于14章,其中意義與今日的老師相近者。

重點字解釋

溫:溫習。

故:形容詞用作名詞,舊的知識。

而:連詞,表順承。

知新:有得到新的體會和通悟新的内容兩重意思。知,領悟。

可以為:可以、能成為。

以為:以(之)為,憑借(這一點)作為。之,代指溫故而知新,譯為“這一點”。

師:教師,老師。

矣:句末語助詞“了”。

詞解注意

溫故知新(成語)

請注意 不是溫故·而知新

【解釋】:溫:溫習;故:舊的。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指溫習學過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 和體會。也指通過溫習曆史經驗,認識到的新情況。

【出自】:《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漢·班固《東都賦》:“溫故知新已難,而知德者鮮矣。”

【示例】:溫故知新是學習上的重要方法。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用于學習、工作或其他。

第四則

原文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wǎng),思而不學則殆(dài)。”(《為政》)

翻譯

孔子說:“隻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适從;光是思考但不學習,就是有害的。”

重點字詞解釋

學:學習。

而:卻,表示轉折。

思:思考;思索。

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适從。

殆(dài):危害。

第五則

原文

子曰:“由,誨汝(rǔ)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zhì)也。”(《為政》)

翻譯

孔子說:“仲由啊,讓我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的人才是聰明的。”

重點字詞解釋

女:人稱代詞,你,後作“汝”。

知(zhì):通〝智〞本字指“是知(通“智”zhì)也”:通“智”,智慧,這裡指聰明。

之:代詞,對待知與不知的關系。

誨(huì):教導。

乎:語音助詞。

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時期魯國卞(今山東泗水縣泉林鎮卞橋村)人,孔子得意門生,以政事見稱。

是: 這。

【本段理解】:孔子說這段話意思是言行要謹慎,不要誇大自己的知識和本領,要實事求是。要有誠實、謙虛的态度,不要不懂裝懂。

第六則

原文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内自省也."

翻譯

孔子說:“看見德才兼備的人就想着像他一樣好;看見不賢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有沒有和他一樣的毛病。”

重點字詞解釋

思:希望,想着。

省:指反省有沒有相同的毛病。

齊:相同。

賢:德才兼備的人。

焉:兼詞,相當于“于之”,從他們中間。

内:内心,自己

【本段理解】:要向一切人學習,随時随地都要注意學習。虛心學習,以人為鑒,取長補短。

第七則

原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譯

孔子說:“幾個人走在一起,在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去學習的人。選擇他們的優點來學習,如果看到自己也有和他們一樣的缺點,要及時改正。”

重點字詞解釋

必有我師焉:其中必定值得我去學習的人。焉,相當于“之”,即“在其中”的意思。

三:泛指多人;古代漢語裡“三”往往不是具體數字。有時是實指,有時是虛指。

行:走路

必:副詞,一定。

師:老師,先生。

焉:兼詞“于之”,在那裡;在其中。

擇:選擇。

其:代詞,代指他們。

善者:好的方面。善:好。者:...的方面

而:順接連詞。

從:跟從,學習。

之:字指擇其善者而從之:代指善者;即好的:優點。

之:字指其不善者而改之:代指不善者,即不好的。

改:改正。

第八則

原文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泰伯》)

翻譯

曾子說:“有抱負的人不可以不剛強勇毅,因為責任重大而且路途遙遠。把推行‘仁愛’看作自己的責任,不也重大嗎?奮鬥直到死才停止,不也遙遠嗎?”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這是一個因果關系的句子。

重點字詞解釋

士:有抱負的人。

弘毅:胸懷寬廣,剛強勇毅。

仁:這裡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愛待人。

為:看作。

任:責任。

已:停止。

遠:遙遠。

而:表并列(任重而道遠)

其中成語

任重道遠;死而後已。

第九則

原文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子罕》)

翻譯

孔子說:"隻有在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後凋謝的。"

重點字詞解釋

之:這裡的之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變成偏正結構,不譯或勉強譯作“是”。

歲寒:一年中的寒冷季節,深冬 。

然後(古今詞):然 ,後。意思是分開來解釋的。然,這樣。後,以後。

【本段理解】:本段借松柏之後凋比喻一種堅貞不屈、不随俗流、堅韌不拔的社會現象。

第十則

原文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shù)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衛靈公》)

翻譯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貢問道:"有沒有一句可以終身奉行的話? ”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衛靈公》)

孔子說:“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的身上。”

重點字詞解釋

一言:一個字。

行:奉行。

其恕乎:其,表推測,相當于“大概,恐怕”。

恕:用自己的心來推想别人的心,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愛待人的思想。

欲:喜歡,想。想要(做的事)。

施:施加。

【本段理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願意的事情的不要施加給别人。它在今天的社會道德修養方面有積極意義,已成為警世格言.

逐則注解

第一則是學習方法和個人修養,啟發人們熱愛學習,加強自律。

第二則是學習方法,講知識的繼承和創新。

第三則是學習方法,強調複習對知識的必要性。

第四則是學習方法,強調學習要和思考相結合,闡明了“學”與“思”的辯證關系。

第五則是學習态度,通過對話論述了聰敏好學、虛心求教的可貴。

第六則是學習态度,端正學習态度、提高思想修養。強調随時都該反省自己。

第七則是學習态度和個人修養,強調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虛心向别人學習,同時要有端正的學習态度。

第八則是個人修養,強調懷有抱負就該有堅毅的意志。

第九則是個人修養和社會現象,強調要經受得住時間的考驗,堅貞不屈。

第十則是個人修養,強調要學會換位思考。

總共三類:學習方法,學習态度,個人修養。

《論語十則》,是從《論語》中節選的有關學習方法、學習态度及修身做人的十條語錄。這十則語錄都是格言警句,每一則都表達了精深的道理,不僅内容豐富,而且文字也頗具特色,句式整齊,音調和諧,讀起來相當流暢,富有感染力。

翻譯五字訣

留、删、補、換、調

:凡是人名、地名、朝代、年号、官名、書名等專有名詞,都要留下。此外,古今詞義一緻,人們熟知的詞,如“山”、“火”、“車”、“問”、“逃”等,也無需翻譯。

:有些詞語是無意義的虛詞,可删去不譯。如“夫大國,難測也”(《曹刿論戰》)中的“夫”,“何陋之有”(《陋室銘》)中的“之”,“學而時習之”(《論語》六則)中的“而”都屬于這一類。

:在省略句中,補上必要的内容,使譯文通順、明确。如“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口技》),其中“撫尺”和“一下”之間缺一個動詞“響”,翻譯應加上。又如“嘗贻餘核舟一,……”(《核舟記》),譯文時,句前應加主語“王叔遠”,“一”字之後應加量詞“枚”。

調

:調整、理順譯文的詞序,多用于倒裝句中。大多數文言詞句的詞語排列次序和現代漢語是一緻,但也有一些文言句式,如“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說》),原次序譯作“苛酷的統治兇狠比老虎”,這不符合現代語習慣,應把“比老虎”調整到“兇狠”之前。

:這是用得最多的一種手段;運用現代漢語的雙音節詞語來解釋古文中的單音節詞語。對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詞、虛詞等要特别注意,一定要聯系上下文,選準它的确切解釋。

樂的解釋

不亦樂乎的“樂”不應該讀yuè,而應該讀lè。

因為這個成語最早出自《論語》第一篇第一章:“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朱熹的注釋是:說,同悅;樂,音洛。《論語 雍也》中還有一句孔子的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朱熹注釋也是:好,去聲;樂,音洛。按今天的讀音,“洛”字音luò。但在古代,作為快樂的“樂”和“洛”都屬于入聲“十一藥”韻部(見《平水韻》),可見“洛”、“樂”的韻母一樣,加上聲母都是l,當然完全是同音字了。這在南方人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因為南方方言保留更多的古音,例如在福建的方言裡,“洛”和“樂”發音完全一樣,都讀成lok。所以今天用普通話讀,“不亦樂乎”中的“樂”也應該和“快樂”中的“樂”字一樣,都讀成lè。

“樂”是多音字,除了讀yuè(例:音樂)、lè(例:快樂)外,在《論語 雍也》篇中還有一處也有很多人讀錯:“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朱熹的注釋是:知,去聲。樂,上二字并五教反,喜好也。下一字音洛。“五教反”是指我國傳統的拼音方法——“反切法”:取上一字的聲母(也叫“聲紐”,“五”字的聲母是“疑”,相當于今天的y) ,與下一字的韻母(即“教”的韻母iao)拼讀成yao。可見,在“知者樂水,仁者樂山”二句中,“樂”字作為“喜愛、喜歡”的意思時應該讀yao。

歸納起來,“樂”在古書中的讀音主要有三種:(1)作名詞用的意思是“音樂、樂器、樂工”等,音yuè。(2)作形容詞用的意思是“喜悅、快樂”,音lè。(3)作動詞用的意思是“喜愛、喜歡”,音yào。

成語

【不亦樂乎】:指快樂得無法形容。

通假字

不亦說乎:“說”通“悅”的古字,愉悅,高興。

是知也:“知”通“智”,聰明,智慧。

誨女知之乎 :“女 ”通:“汝”,你。

活用現象

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名詞作狀語;

溫故而知新:故,舊知識,形容詞作名詞。新,新的知識,形容詞作名詞。

傳不習乎:傳,傳授的知識,動詞作名詞。

學而時習之:時,名詞作狀語,可譯為“時常的”。

擇其善者而從之:善,形容詞活用作名詞,指“優點長處”。

見賢思齊焉:賢,形容詞活用作名詞,可譯為賢人。齊,形容詞活用作動詞,表示看齊。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後,方位名詞代理活用作狀語。

一詞多義

1. 知:

(1)了解(人不知而不愠)。

(2)明白(誨女知之乎)。

(3)是知也(通“智”,智慧)。

2.而:

(1)轉折連詞(人不知而不愠)。

(2)順承連詞(溫故而知新)。

(3)并列連詞(任重而道遠)。

(4)遞進連詞。

(5)修飾連詞。

(6)因果連詞。

3、之:

(1)代詞。

(2)助詞。

(3)語氣詞。

4、信:

①與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誠、誠實 。

②欲信大義于天下:通“伸”伸張。

③謂為信然:确實。

④信義著于四海:信用。

5、道:

①任重而道遠:路途。

②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6、士:

①士不可以不弘毅:是有抱負、有作為的人 。

②管夷吾舉于士:獄官。

7、故:

①溫故而知新 故:舊的知識(形容詞用作名詞)。

②桓侯故使人問之 故:特意。

③ 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故:所以,因此。

④ 既克,公問其故。 故:原因,緣故。

8、為:

(1)替代。

(2)憑借。

(3)是。

特殊句式

(1)判斷句

是知也 (“也”表判斷)

(2)省略句

1.可以(之)為師矣(省略賓語“之”)

2.人不知(之)而不愠(省略賓語“之”)

古今異義

學而時習之:“時”:古義:按一定的時間,今義:時間。

“習”:古義:複習,今義:學習。

吾日三省吾身:“日”古義:每日,今義:一日。

“三”古義:泛指多數,虛數 今義:數詞,三。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信”古義:真誠,誠實,今義:相信。

溫故而知新:“故”古義:舊的知識,今義:過去的,老的(此古義變今義是意擴大了範圍)。

擇其善者而從之:“善者”古義:優點,今義:善良。

“從”古義:跟從(學習),今義:跟從(此古義變今義也是意擴大了範圍)。

可以為師矣:“可以”:古義:可以(憑借)把,今義:可能、許可。

,今義:表判斷。

寫作背景

《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書,由若幹篇章組成,内容大多是關于學習、道德修養、為人處事的一般原則,這篇課文中的第1至9則都屬于語錄體。本課所選10則,一方面闡述了學習應該有謙虛好學的态度和勤學好問、實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闡述了溫故知新、學思結合、學以緻用的學習方法,對後世的教育理論影響極大。另外,還有思想道德修養的問題,教育人為人處事的原則。

作者簡介

簡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人。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是以“因材施教”和“有教無類”的教學理念來教育學生。他後來被尊稱為“聖人”。孔丘 排行老二,漢族人,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編撰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據有關記載,孔子出生于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南辛鎮魯源村);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載于語錄體散文集《論語》及先秦和秦漢保存下的《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子姓,以孔為氏,名丘,字仲尼。排行第二“子”,古代對成年男子的尊稱,在春秋戰國時期,擁有一定社會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稱為“子”,而且都希望别人稱自己為“子”,因為“子”還是一種爵位,所謂“公侯伯子男”也。但是,真正能獲得别人以“子”相稱的,一般是兩種人:要麼在社會上公信力較高的,如“老師”;要麼就是較有道德的貴族;孔子、老子屬于前者。而孔子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學名人。與孟子并稱“孔孟”,孔子被尊為“至聖”,孟子為“亞聖”。

家世

孔子的遠祖是宋國貴族,殷王室的後裔。周武王滅殷後,封殷宗室微子啟于宋。由微子經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傳至泯公共。泯公長子弗父何讓國于其弟鲋祀。弗父何為卿。孔子先祖遂由諸侯家轉為公卿之家。弗父何之曾孫正考父,連續輔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為上卿,以謙恭著稱于世。孔子六祖孔父嘉繼任宋大司馬。按周禮制,大夫不得祖諸侯,“五世親盡,别為公候”,故其後代以孔為氏。後宋太宰華父督作亂,弑宋殇公,殺孔父嘉。其後代避難奔魯(孔氏為魯國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為士。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魯防邑宰。祖父伯夏的事迹無考。父親名纥,字叔,又稱叔梁纥,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稱。叔梁纥先娶施氏,無子,其妾生男,病卒,複娶顔徵在,生孔子。

生平

他一生從事傳道、授業、解惑,被中國人尊稱“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作成《論語》。與其最為卓出的衣缽(bō)繼承者孟子統稱為“孔孟”。在天道觀上,孔子不否認天命鬼神的存在,主張依照禮儀和本分行事,“敬鬼神而遠之”。孔子與孟子并稱“孔孟”,他們的思想并稱為孔孟之道。孔子被尊為“至聖”“素王”,曾子則為宗聖,孟子為“亞聖”。孔子精通《周易》,據說是《十翼》所作者,孔子是中國古代突破對自然山水宗教式态度的第一人,提出了“智者樂水,仁者樂山”(《論語·雍也》)的著名美學命題。

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記·孔子世家》所記為魯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記》未記,按《谷梁傳》所記“十月庚子孔子生”。換算為當今之公曆應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孔子一生的作品都被後人及其弟子收錄在《論語》中。

孔子生在魯國。魯國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對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禮樂之邦”之稱。魯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吳公子季劄觀樂于魯,歎為觀止。魯昭公二年(前540年)晉大夫韓宣子訪魯,觀書後贊歎“周禮盡在魯矣!”魯國文化傳統與當時學術下移的形勢對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響。

孔子早年喪父,家境衰落。他曾說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年輕時曾做過“委吏”(管理倉廪)與“乘田”(管放牧牛羊)。雖然生活貧苦,孔子十五歲即“志于學”。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說:“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他學無常師,好學不厭,鄉人也贊他“博學”。

孔子“三十而立”,并開始授徒講學。凡帶上一點“束修”的,都收為學生。如顔路、曾點、子路、伯牛、冉有、子貢、顔淵等,是較早的一批弟子。連魯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宮敬叔來學禮,可見孔子辦學已名聞遐迩。私學的創設,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傳統,進一步促進了學術文化的下移。

魯國自宣公以後,政權操在以季氏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魯君的兵符軍權。孔了曾對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為表示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魯國内亂,孔子離魯至齊。齊景公向孔子問政,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說:“政在節财。”齊政權操在大夫陳氏,景公雖悅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齊不得志,遂又返魯,“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衆”,從遠方來求學的,幾乎遍及各諸侯國。其時魯政權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陽貨。孔子不滿這種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執國命”的狀況,不願出仕。他說:“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雲。”

魯定公九年(前501年)陽貨被逐,孔子才見用于魯,被任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歲。“行之一年,四方則之”。遂由中都宰遷司空,再升為大司寇。魯定公十年(前500年)齊魯夾谷之會,魯由孔子相禮。孔子認為“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早有防範,使齊君想用武力劫持魯君之預謀未能得逞,并運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齊侵占的郓、灌、龜陰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為加強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無百雉之城”提出“堕三都”的計劃,并通過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實施。由于孔子利用了三桓與其家臣的矛盾,季孫氏、叔孫氏同意各自毀掉了費邑與後邑。但孟孫氏被家臣公斂處父所煽動而反對堕成邑。定公圍之不克。孔子計劃受挫。

孔子仕魯,齊人聞而懼,恐魯強而并己,乃饋女樂于魯定公與季桓子。季桓子受齊女樂,三日不聽政。孔子政治抱負難以施展,遂帶領顔回、子路、子貢、冉有等十餘弟子離開“父母之邦”,開始了長達十四年之久的周遊列國的颠沛流離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歲。先至衛國,始受衛靈公禮遇,後又受監視,恐獲罪,将适于陳。過匡地,被圍困五天。解圍後原欲過蒲至晉,因晉内亂而未往,隻得又返衛。曾見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衛靈公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說:“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後衛國内亂,孔子離衛經曹至宋。宋司馬桓魁欲殺孔子,孔子微服過宋經鄭至陳,是年孔子六十歲。其後孔子往返陳蔡多次,曾“厄于陳蔡之間”。據《史記》記載:因楚昭王來聘孔子,陳、蔡大夫圍孔子,緻使絕糧七日。解圍後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衛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問曰,為政必以“正名”為先。返衛後,孔子雖受“養賢”之禮遇,但仍不見用。魯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歸魯,率軍在郎戰勝齊軍。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孔子遂歸魯,時孔子年六十八。

孔子歸魯後,魯人尊以“國老”,初魯哀公與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詢,但終不被重用。孔子晚年緻力于整理文獻和繼續從事教育。魯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魯城北泗水之上。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貢獻

中華民族有着數千年的文明曆史,産生了輝煌燦爛的古代文化。它不僅對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産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對今天在全民族弘揚愛國主義思想,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現實意義。這些寶貴的精神财富,已成為世界文化寶藏的重要部分,不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是全人類的驕傲。

《論語》是我國古代文獻中的一部巨著,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産,對我國幾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産生了巨大影響。即使在今天,其精華部分依然為人們所效法。本課來自它的節選部分《〈論語〉十則》。

四書五經

四書五經是四書和五經的合稱,是中國儒家經典的書籍。四書指的是《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而五經指的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和《春秋》,簡稱為“詩、書、禮、易、春秋”,在之前,還有一本《樂經》,合稱“詩、書、禮、樂、易、春秋”,這六本書也被稱做“六經”,其中的《樂經》後來亡佚了(焚書坑儒導緻),就隻剩下了五經。《四書五經》是南宋以後儒學的基本書目,儒生學子的必讀之書。

四書五經的出處

出處:《白虎通·五經》:“五經何謂?《詩》、《書》《禮》、《易》、《春秋》也。”

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将“四書、五經”合稱《四書五經》 。

四書

《大學》《中庸》和《論語》《孟子》一起合稱為四書,為儒家傳道、授業的基本教材。幾百年來,“四書”在我國廣泛流傳,其中許多語句已成為脍炙人口的格言警句。四書為儒家經典,南宋學者朱熹将《禮記》中《大學》、《中庸》兩篇拿出來單獨成書,和《論語》、《孟子》合為四書。據稱它們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參、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稱為《四子書》(也稱《四子》),簡稱為《四書》。之後各朝皆以《四書》列為科舉考試範圍,因而造就《四書》獨特的地位。甚至宋朝以後《四書》已淩駕《五經》的地位。南宋光宗紹熙元年(1190年),當時著名理學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彙集到一起,作為一套經書刊刻問世。這位儒家大學者認為“先讀《大 學》,以定其規模;次讀《論語》,以定其根本;次讀《孟子》,以觀其發越;次讀《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處”。并曾說“《四子》,《六經》之階梯”(《朱子語類》)朱熹著《四書章句集注》,具有劃時代意義。漢唐是《五經》時代,宋後是《四書》時代。“四書”指《論語》《孟子》《中庸》《大學》四部書。 其中,《論語》、《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學生的言論集, 《大學》、《中庸》則是《禮記》中的兩篇。首次把它們編在一起的是南宋著名學者朱熹。不過,在朱熹之前的程颢、程頤兄弟已己大力提倡這幾部書了。他們認為,《大學》是孔子講授“初學入德之門”的要籍,經孔子的學生曾參整理成文;《中庸》是“孔門傳授心法”之書,是孔子的孫子子思“筆之子書,以授孟子”的。這兩部書與《論語》、《孟子》一起表達了儒學的基本思想體系,是研治儒學最重要的文獻。正是根據這樣的觀點,朱熹把《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這四部書編在一起。因為它們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曾參、子思、孟子,所以稱為 “四子書”,簡稱即為“四書”。朱熹分别為這四部書作了注釋,其 中,《大學》、《中庸》的注釋稱為“章句”,《論語》、《孟子》的注 釋因為引用他人的說法較多,所以稱為“集注”。值得注意的是, 朱熹所編定的《四書》次序本來是《大學》、《論語》、《孟子》、《中庸》,是按照由淺入深進修的順序排列的。後人因為《大學》、《中庸》的篇幅較短,為了刻寫出版的方便,而把《中庸》提到《論語》之前,成了通行的《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順序。由于朱熹注釋的《四書》既融會了前人的學說,又有他自己的獨特見解,切于世用;又由于以程颢、程頤兄弟和朱熹為代表的“程朱理學”地位的日益上升,所以,朱熹死後,朝廷便将他 所編定注釋的《四書》審定為官書,從此盛行起來,到元代延佑年間(1314——1320)恢複科舉考試,正式把出題範圍限制在朱注《四書》之内,明、清沿襲而衍出“八股文”考試制度,題目也都是在朱注《四書》裡。由于這些因素,使《四書》不僅成為 了儒學的重要經典,而且也成了每個讀書人的必讀書,成了直到近代全國統一的标準的小學教科書。所以,有人把《四書》與西 方的《聖經》相比,認為它是東方的“聖經”。事實上,無論就其流傳的廣泛,還是就其對于中國人人格心理鑄造影響的深刻來看,這種比拟都是一點也不為過的。

五經

儒家的五種經典,指《周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漢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設立五經博士,奠定了儒家經典的尊貴地位。

一、《易》:又稱《周易》,包括經、傳兩部分。經的部分共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卦辭和爻辭共約5000字,可能是西周初年編定的。它不僅對于了解殷周時代的哲學思想、社會生活有極重要的意義,而且保存了一些相當罕見的商周史事材料。《易》的傳,包括系辭、說卦等十個部分,舊時稱“十翼”,是東周時人們所寫的對于《易》經部分的解釋。

二、《書》:又稱《尚書》,是我國上古時代王室诰命、誓辭和追述古代史迹的著作彙編。最初隻泛稱為《書》,其後分為夏、商、周書,以後才稱為《尚書》,義謂上古之書。秦漢之際,《尚書》多亡,獨秦博士濟南伏生壁藏之書。漢初,伏生求得其書,存28篇,教授于齊魯之間。這部《尚書》以漢代通行的隸書寫定,故稱《今文尚書》。此外,漢代還有《古文尚書》,據說比《今文尚書》多出16篇。

三、《詩》:又稱《詩經》。漢初傳授《詩》的有齊、魯、韓三家,都立于學官。毛公亦傳,未得立。後來,三家詩亡缺,毛詩獨傳,因此《詩》又稱《毛詩》。《詩》今存305篇,各篇時代早晚不一,早至周初,晚至春秋中期。《詩》不僅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而且是了解先秦社會風貌的珍貴材料。

四、《禮》:漢時指《儀禮》,後世指《禮記》。《儀禮》是春秋戰國時代一部禮儀制度的彙編。漢世所傳有戴德本、戴聖本和劉向《别錄》本。《禮記》是西漢時人所編定的儒家關于禮的闡釋,分為《小戴禮》和《大戴禮》兩種,戴聖所編49篇并由鄭玄作注的為《小戴禮》,戴德所編85篇稱為《大戴禮》。還有一部《周官》記錄周朝制度也包括在“三禮”的範疇。“三禮”之中,後世以《禮記》流傳最廣,故一般以之作為《五經》的代表。

五、《春秋》:是魯國的編年史。它按年、時、月、日記載史事,以春秋代表四時,故名《春秋》。現存《春秋》從魯隐公元年(前722)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共記242年間史事。雖然文句簡短,但對當時政治事件都有自己的見解和評價。後人為其作注解,流傳下來的有《左傳》、《公羊傳》和《谷梁傳》。合成“春秋三傳”,其中以《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流傳最廣。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

人教版教材

原文及解釋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學而》

孔子說:"學了知識,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溫習它,不也高興嗎 ?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到這裡) 來,不也快樂嗎? (指有權有勢的人)人家不了解我,卻不生氣,不也是君子嗎? "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的反省自己:替别人謀劃是否盡心盡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複習過呢? "

3.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可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憑這一點就可以當老師了。"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為政》

孔子說:"隻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茫而無所适從;隻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會(對自身)有害。 ”

5.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孔子說:"仲由呀!教給你知與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的。"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内自省也。”《裡仁》

孔子說:"看見有賢德的人,要想着向他學習,希望能和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要反省有沒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說:"三(幾)個人一起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選擇他們的優點來學習,看到自己有他們那些缺點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泰伯》

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剛強﹑勇毅,,因為他肩負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成自己的任務,不也很重大嗎?到死為止,(路)不也(是走得)很遙遠的嗎?"

9.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子罕》

孔子說:"一年最寒冷的時候,這時候(才)知道松柏樹是最後凋謝的。" (松柏比作了品德高尚的人)

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衛靈公》

子貢問道:"有沒有一句可以終身奉行的話呢? "

孔子說:"那大概是‘恕’吧!自己不願意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注:現人教版教材改版,新課文為《論語十二章》。】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