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

漢語漢字
銳,漢語常用字,讀作ruì,最早見于《說文》:銳,芒也。其本義是芒,後延伸至精銳的軍隊或士卒,又可形容勇往直前的氣勢。
  • 中文名:銳
  • 拼音:ruì
  • 繁體:鋭
  • 部首:钅
  • 五筆:qukq
  • 倉颉:opcru
  • 鄭碼:pujr
  • 筆順:311154325135
  • 字級:常用字
  • 平水韻:八霁
  • 英文:sharp
  • 筆畫:12
  • 異體字:銳、㓹、?、鋭、?
  • 注音:ㄖㄨㄟˋ

字源演變

銳,籀文“圖A形”=“圖B形”(廠,“砺”的省略)+“圖C形”(炎,煅燒)(刀,鋒刃)。篆文“圖E形”=“圖F形”(金,金屬)+“圖G形”(兌,兌變),強調鋒刃變利。造字本義:名詞,金屬燒鍛磨砺後的鋒刃。隸化後楷“圖H形”将篆文字形中的寫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圖I形”寫成“圖J形”。《漢字簡化方案》中的簡體楷書“銳”,依據類推簡化規則,将正體楷書字形中的“金”簡化成“钅”。

形聲字。 《說文》:“銳,芒也。從金,兌聲。籀文銳從廠剡。”段玉裁注:“芒者,草耑也。草耑必鑯,故引申為芒角字,今俗用鋒铓字。”徐灏段注箋:“銳,古但作兌,說見兒部。《書·顧命》:‘一人冕執銳。’傳曰:‘銳,矛屬。’”張舜徽《說文解字約注》:“籀文銳從廠剡,本書刀部:‘剡,銳利也。’㓹從之,會意。”按:凡植物、器物銳利尖細的末端為銳,引申為銳利、細小之義。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ruì

名詞

形聲。從金,兌聲。本義:芒

精銳的軍隊或士卒

銳氣,勇往直前的氣勢

力量,勁

銳利的兵器

形容詞

鋒利

精明

精銳

物體下大上小

勇猛;急速

急切

堅定;堅決

參考資料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芒也。從金兌聲。㓹,籒文銳從廠剡。以芮切。

康熙字典

《唐韻》以芮切。《集韻》《韻會》俞芮切。《正韻》于芮切。?音叡。《說文》:芒也。 

又《書·顧命》:一人冕執銳。傳:銳,矛屬也。《釋文》:銳,以稅反。又《左傳·成二年》:銳司徒免乎。注:銳司徒,主銳兵者。《釋文》:銳,悅歲反。 

又《廣韻》:利也。《史記·武安侯傳》魏其銳身為救灌夫。《前漢·淮南王傳》:於是王銳欲發。注:王意欲發兵,如鋒刃之銳利。

劉向《說苑》:哀公問取人,孔子對曰:毋取口銳。口銳者,多誕寡信。 

又《左傳·哀十一年》:子羽銳敏。注:銳,精也。《桓十一年》:我以銳師,宵加於鄖。王褒《講德論》:各采精銳,以貢忠誠。 

又《正字通》:今凡物鑯利曰銳。《前漢·天文志》:下有三星銳,曰罰。注:上小下大,故曰銳。《爾雅·釋丘》:再成銳上為融丘。注:纖項者。《釋文》唯歲反。

又《釋山》:銳而高峤。《疏》:銳,鑯也。言山形鑯峻而高者,名峤。

又《正韻》:細小也。《左傳·昭十六年》:且吾以玉賈罪,不亦銳乎。注:銳,細小也。《疏》銳是鋒鋩。《釋文》銳,悅歲反。

又姓。《姓苑》:升平申鮮裡,有禦史中丞銳管。

又《韻會》《正韻》?徒外切。音兌。矛屬。

又《集韻》都外切。音祋。義同。

又《五音集韻》弋雪切。音悅。揚子《方言》:盂,宋楚魏之閑或謂之铫銳。《集韻》:籀作㓹。或作稅。

音韻彙集

韻書

聲調

韻目

字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拟音

廣韻

次濁

以芮切/杜外切

0juæi

全濁

杜外切/弋稅切

dʰuɑi

韻略

俞芮切

增韻

俞芮切

徒外切

中原

去聲

齊微

次濁

ɽui

中州

去聲

齊微

而贅切

洪武

全濁

杜對切

d‘uei

次濁

于芮切

ouei

韻書集成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d

i̯wad

先秦

王力系統

ʎ

ǐwat

先秦

董同龢系統

d

juæd

先秦

周法高系統

r

iwar

先秦

李方桂系統

r

uadh

兩漢

西漢

兩漢

東漢

juad

juad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祭霁

jiwɑd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祭霁

jiwɑd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祭霁

jiwæi

隋唐

拟音/高本漢系統

0

i̯wɛi

隋唐

拟音/王力系統

j

ǐwɛi

隋唐

拟音/董同龢系統

0

juæi

隋唐

拟音/周法高系統

0

iuæi

隋唐

拟音/李方桂系統

ji

wäi

隋唐

拟音/陳新雄系統

0

中上古音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