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論語

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創作散文
《論語》(lún yǔ),是春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語錄文集,成書于戰國前期。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叙事體為輔,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及儒家學派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作品多為語錄,但辭約義富,有些語句、篇章形象生動,其主要特點是語言簡練,淺近易懂,而用意深遠,有一種雍容和順、纡徐含蓄的風格,能在簡單的對話和行動中展示人物形象。
  • 作品名稱:論語
  • 作者: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
  • 創作年代:春秋戰國時期
  • 作品體裁:語錄體散文
  • 字數:16000字左右
  • 作品别名:論

作品簡介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并稱“四書五經”。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作品目錄

學而

為政

八佾

裡仁

公冶長

雍也

述而

泰伯

子罕

鄉黨

先進

顔淵

子路

憲問

衛靈公

季氏

陽貨

微子

子張

堯曰

作品目錄

《論語》的篇名通常取開篇前兩個字作為篇名;若開篇前兩個字是“子曰”,則跳過取句中的前兩個字;若開篇三個字是一個詞,則取前三個字。篇名與其中的各章沒有意義上的邏輯關系,僅可當作頁碼看待。

序号

篇目

内容概要

1

學而第一

講“務本”的道理,引導初學者進入“道德之門”

2

為政第二

講治理國家的道理和方法

3

八佾第三

記錄孔子談論禮樂

4

裡仁第四

講仁德的道理

5

公冶長第五

講評價古今人物及其得失

6

雍也第六

記錄孔子和弟子們的言行

7

述而第七

記錄孔子的容貌和言行

8

泰伯第八

記孔子和曾子的言論及其對古人的評論

9

子罕第九

記錄了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和孔子弟子對其師的議論;此外,還記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動。重點為孔子的行事風格,提倡和不提倡做的事

10

鄉黨第十

記錄孔子言談舉止,衣食住行和生活習慣

11

先進第十一

記錄孔子教育言論和對其弟子的評論

12

顔淵第十二

講孔子教育弟子如何實行仁德,如何為政和處世

13

子路第十三

記錄孔子論述為人和為政的道理

14

憲問第十四

記錄孔子和其弟子論修身為人之道,以及對古人的評價

15

衛靈公第十五

記錄孔子及其弟子在周遊列國時的關于仁德治國方面的言論

16

季氏第十六

記孔子論君子修身,以及如何用禮法治國

17

陽貨第十七

記錄孔子論述仁德,闡發禮樂治國之道

18

微子第十八

記錄古代聖賢事迹、孔子衆人周遊列國中的言行及周遊途中世人對于亂世的看法

19

子張第十九

記錄孔子和弟子們探讨求學為道的言論,弟

作品鑒賞

思想内容

《論語》作為儒家經典,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羅萬象,《論語》的思想主要有三個既各自獨立又緊密相依的範疇:倫理道德範疇——仁,社會政治範疇——禮,認識方法論範疇——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處的一種真實的狀态,這種真的極緻必然是善的,這種真和善的全體狀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範疇,進而将禮闡述為适應仁、表達仁的一種合理的社會關系與待人接物的規範,進而明确“中庸”的系統方法論原則。“仁”是《論語》的思想核心。

《論語》反映了孔子的教育原則。孔子因材施教,對于不同的對象,考慮其不同的素質、優點和缺點、進德修業的具體情況,給予不同的教誨,表現了誨人不倦的可貴精神。據《顔淵》記載,同是弟子問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顔淵“克己複禮為仁”(為仁的表現之一為克己複禮,有所不為);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己與人之間的關系,以欲施做答,欲是個人的主觀能動性之取舍,施是個人主觀能動性的實踐,用好心壞心來說,要防止好心辦壞事,就要慎施);答司馬牛“仁者其言也讱”。顔淵學養高深,故答以“仁”學綱領,對仲弓和司馬牛則答以細目。又如,孔子回答子路和冉有的同一個問題,内容完全不同。答子路的是:“又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因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的是:“聞斯行之。”因為“求也退,故進之”。這不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問題,其中還飽含孔子對弟子的高度的責任心。

藝術特色

《論語》多為語錄,但都辭約義富,有些語句、篇章形象生動。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不僅篇幅較長,而且注重記述,算得上一篇結構完整的記叙文,人物形象鮮明,思想傾向通過人物表情、動作、對話自然地顯露出來,具有較強的藝術性。

孔子是《論語》描述的中心,“夫子風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龍·征聖》);書中不僅有關于他的儀态舉止的靜态描寫,而且有關于他的個性氣質的傳神刻畫。此外,圍繞孔子這一中心,《論語》還成功地刻畫了一些孔門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魯莽,顔回的溫雅賢良,子貢的聰穎善辯,曾皙的潇灑脫俗等等,都稱得上個性鮮明,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論語》的主要特點是語言簡練,用意深遠,有一種雍容和順、纡徐含蓄的風格。還有就是在簡單的對話和行動中展示人物形象。同時語言淺近易懂,接近口語,也是一個特點。

後世影響

《論語》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被尊為“五經之輨轄,六藝之喉衿”,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資料。南宋時朱熹将《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為“四書”,使之在儒家經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元代延祐年間,科舉開始以“四書”開科取士。此後一直到清朝末年推行洋務運動,廢除科舉之前,《論語》一直是學子士人推施奉行的金科玉律。

《論語》進入經書之列是在唐代。“到唐代,禮有《周禮》《儀禮》《禮記》,春秋有《左傳》《公羊》《谷梁》,加上《論語》《爾雅》《孝經》,這樣是十三經。”北宋政治家趙普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此書在中國古代社會所發揮的作用與影響之大。

《論語》中保留了一些人們對孔子師徒的批評諷刺,有的作了辯駁,有的沒有回答。其駁議辯難部分對後世很有影響,如《答客難》等設為主客問答進行辯難的小賦,都從《論語》受到啟發;其自我解嘲部分,表現了儒家對自我價值的肯定,對“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積極奮進精神的贊揚。

成書過程

《論語》是孔門弟子集體智慧的結晶。其編纂者主要是仲弓、子遊、子夏、子貢,他們憂慮師道失傳,首先商量起草以紀念老師。然後和少數留在魯國的弟子及再傳弟子完成。

清代學者崔述注意到今本《論語》前後十篇在文體和稱謂上存在差異,前十篇記孔子答定公、哀公之問,皆變文稱“孔子對曰”,以表示尊君。答大夫之問則稱“子曰”,表示有别于君,“以辨上下而定民志”。而後十篇中的《先進》《顔淵》等篇,答大夫之問也皆作“孔子對曰”,故懷疑“前十篇皆有子、曾子門人所記,去聖未遠,禮制方明;後十篇則後人所續記,其時卿位益尊,卿權益重,蓋有習于當世所稱而未嘗詳考其體例者,故不能無異同也”。又如,前十篇中孔子一般稱“子”不稱“孔子”,門人問學也不作“問于孔子”。而後十篇中的《季氏》《微子》多稱孔子,《陽貨》篇子張問仁,《堯曰》篇子張問政,皆稱“問于孔子”,與《論語》其他篇不同,“其非孔氏遺書明甚,蓋皆後人采之他書者”。受崔述的影響,以後學者繼續從《論語》前後十篇用語、稱謂的差異對其成書作出判斷,有學者甚至認為《論語》最初隻有單獨的篇,其編定成書,要在漢代以後。

唐代陸德明《經典釋文》轉引鄭玄注雲:《論語》“仲弓、子遊、子夏等撰。”這一說法在郭店簡中得到旁證。郭店一号墓不晚于公元前300年。郭店簡“《語叢·三》簡引述《論語》,更确證該書之早”。《語叢·一》引用子思子《坊記》内容,而《坊記》還引用過《論語》的内容。“《語叢》摘錄《坊記》,證明《坊記》早于戰國中期之末,而《坊記》又引述《論語》,看來《論語》為孔子門人仲弓、子夏等撰定之說還是可信的。”孔子弟子中,有子代孔子,以所事孔子事之,稱子并不奇怪,子指老師,對儒家學子除了師承之外亦有掌門人之意。除了孔子,有子、曾子、冉子、闵子亦稱子,冉子、闵子早逝,故師承的儒家掌門,隻能是曾參,故代有子者隻剩曾子有可能。顔回,雖然被尊奉,但由于早死,沒來得及收徒,不是弟子記載,故不稱子,可能是家人所記。原憲、漆雕開,雖然收徒,世稱子思子、漆雕子,但《論語》所記,亦不是弟子記載,故亦不稱子,多半是師兄弟偶而提及。

《論語》既是語錄體又是若幹斷片的篇章集合體。這些篇章的排列不一定有什麼道理;就是前後兩章間,也不一定有什麼關聯。而且這些斷片的篇章絕不是一個人的手筆。《論語》一書,篇幅不多,卻出現了不少次的重複的章節。其中有字句完全相同的,如“巧言令色鮮矣仁”一章,先見于《學而篇第一》,又重出于《陽貨篇第十七》;“博學于文”一章,先見于《雍也篇第六》,又重出于《顔淵篇第十二》。又有基本上是重複隻是詳略不同的,如“君子不重”章,《學而篇第一》多出十一字,《子罕篇第九》隻載“主忠信”以下的十四個字;“父在觀其志”章,《學而篇第一》多出十字,《裡仁篇第四》隻載“三年”以下的十二字。還有一個意思,卻有各種記載的,如《裡仁篇第四》說:“不患莫己知,求可為也。”《憲問篇第十四》又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衛靈公篇第十五》又說:“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如果加上《學而篇第一》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便是重複四次。這種現象隻能作一個合理的推論:孔子的言論,當時弟子各有記載,後來才彙集成書。

《論語》的作者中當然有孔子的學生。《論語》的篇章不但出自孔子不同學生之手,而且還出自他不同的再傳弟子之手。這裡面不少是曾參的學生的記載。如《泰伯篇第八》第一章:“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又如《子張篇第十九》:“子夏之門人問交于子張。子張曰:‘子夏雲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衆,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欤,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欤,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這一段又像子張或者子夏的學生的記載。又如《先進篇第十一》的第五章和第十三章:“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間于其父母昆弟之言。’”“闵子侍側,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子樂。”孔子稱學生從來直呼其名,獨獨這裡對闵損稱字。有人說,這是“孔子述時人之言”,崔述在《論語餘說》中對這一解釋加以駁斥。這一章可能就是闵損的學生所追記的,因而有這一不經意的失實。至于《闵子侍側》一章,不但闵子骞稱“子”,而且列在子路、冉有、子貢三人之前,都是難以理解的,以年齡而論,子路最長;以仕宦而論,闵子更趕不上這三人。他憑什麼能在這一段記載上居于首位而且得着“子”的尊稱呢?合理的推論是,這也是闵子骞的學生把平日聞于老師之言追記下來而成的。

《論語》一書有孔子弟子的筆墨,也有孔子再傳弟子的筆墨,其著作年代有先有後。崔述《洙泗信錄》斷定《論語》的少數篇章的“駁雜”。從詞義的運用上可反映出《論語》的著筆先後間相距或者不止于三、五十年。

作品評價

西漢劉向《别錄》:“《魯論語》二十篇,皆孔子弟子記諸善言也。”

東漢班固《漢書·藝文志》:“《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于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東漢王充《論衡·正說篇》:“初,孔子孫孔安國以教魯人扶卿,官至荊州刺史,始曰《論語》。”

東漢劉熙《釋名·釋典藝》:“《論語》,記孔子與弟子所語之言也。論,倫也,有倫理也。語,叙也,叙己所欲說也。”

西晉傅玄《傅子》:“昔仲尼既沒,仲弓之徒追論夫子之言,謂之《論語》。” (南梁蕭統 《文選·辨命論注》引)

北宋趙普:“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緻太平。”(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七)

北宋邢昺《邢疏》:“直言曰言,答述曰語,散則言語可通,故此論夫子之語而謂之善言也。”

南宋朱熹《朱子語類》卷一〇五:“‘四子’,‘六經’之階梯;《近思錄》,‘四子’之階梯。”

南宋何異孫《十一經問對》:“《論語》有弟子記夫子之言者,有夫子答弟子問,有弟子自相答者,又有時人相言者,有臣對君問者,有師弟子對大夫之問者,皆所以讨論文義,故謂之《論語》。”

清代邵懿辰 《儀宋堂後記》:“明太祖既一海内,其佐劉基 ,以‘四子書’章義試士。行之五百年不改,以至于今。”

清代俞樾《春在堂随筆》卷九:“餘撰《文勤神道碑》,即據其子儒卿等所撰行狀,言公年十有一,‘四子書’、‘十三經’皆卒讀。”

清代薛福成 《選舉論中》:“常科以待天下占畢之士,試策論;論仍以‘四子’、‘ 五經’命題,特易其體格而已;策則參問古今事。”

曆代注本

《論語》與《孝經》都是漢初學習者必讀之書,是漢人啟蒙書的一種。自漢代以來,便有不少人注解《論語》。漢朝人所注《論語》,已亡佚殆盡,今日所殘存的,以鄭玄注為較多,因為敦煌和日本發現了一些唐寫本的殘卷,估計十存六七;其他各家,在何晏《論語集解》以後,就多半隻存于《論語集解》中。《十三經注疏·論語注疏》就是用三國何晏的《集解》和宋人邢昺的《疏》。至于何晏、邢昺前後還有不少專注《論語》的書,可以參看清人朱彜尊《經義考》、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以及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序錄》和吳檢齋(承仕)《疏證》。

兩千年來,為《論語》作注釋的書籍不勝枚舉。據統計,曆代研治《論語》的專著不下三千餘種。可惜的是,這些古籍亡佚者居多。流傳有序且影響較大者有:一、漢鄭玄《論語注》;二、魏何晏《論語集解》;三、梁皇侃《論語義疏》;四、宋朱熹《論語集注》;五、清劉寶楠《論語正義》;六、民國程樹德《論語集釋》。

從文獻學的角度來看,關于《論語》的注釋性著作重要的有四部:一是魏何晏等編纂的《論語集解》,它是兩漢、三國時期經學家研究《論語》的結晶;二是梁皇侃的《論語義疏》,它囊括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玄學家對《論語》的發揮;三是南宋朱熹的《論語集注》,它是兩宋時期理學家《論語》精義的荟粹;四是清劉寶楠的《論語正義》,集清代考據學《論語》研究成果之大成。這四部《論語》注釋代表了《論語》研究的四個階段,同時也代表了四種研究方法,是現代研究《論語》基本資料。

版本考證

《論語》成書于戰國初期。因秦始皇焚書坑儒(古時稱為方術士,擅長祭祀,算命等),到西漢時期僅有口頭傳授及從孔子住宅夾壁中所得的本子,計有三種不同的本子:魯人口頭傳授的《魯論語》二十篇;齊人口頭傳授的《齊論語》二十二篇,其中二十篇的章句很多和《魯論語》相同,但是多出《問王》和《知道》兩篇;從孔子住宅夾壁中發現的《古文論語》(即《古論語》)二十一篇,也沒有《問王》和《知道》兩篇,但是把《堯曰篇》的“子張問”另分為一篇,于是有了兩個《子張篇》,篇次也和《齊論》《魯論》不一樣,文字不同的計四百多字。

《魯論語》和《齊論語》最初各有師傳,到西漢末年,安昌侯張禹先學習了《魯論語》,後來又講習《齊論語》,于是把兩個本子融合為一,但是篇目以《魯論語》為根據,“采獲所安”,另成一論,稱為《張侯論》。張禹是漢成帝的師傅,其時極為尊貴,所以他的這一個本子便為當時一般儒生所尊奉,後漢靈帝時所刻的《熹平石經》就是用的《張侯論》。此本成為當時的權威讀本,據《漢書·張禹傳》記載:“諸儒為之語曰:‘欲為《論》,念張文。’由是學者多從張氏,馀家寝微。”《齊論語》《古論語》不久亡佚。東漢末鄭玄又以“張侯論”為底本,參照《齊論》《古論》作《論語注》,遂為《論語》定本。

孔壁中書本《論語》由孔安國定。當孔安國向漢武帝獻書時,正值“巫蠱事件”,朝廷将這批書退還給孔氏,“其學于是在孔家流傳”。

《古文論語》是在漢景帝時由魯恭王劉餘在孔子舊宅壁中發現的,當時并沒有傳授。何晏《論語集解·序》說:“《古論》,唯博士孔安國為之訓解,而世不傳。”《論語集解》并經常引用了孔安國的《注》。但孔安國是否曾為《論語》作訓解,《集解》中的孔安國說是否僞作,陳鳣的《論語古訓·自序》已有懷疑,沈濤的《論語孔注辨僞》認為就是何晏自己的僞造品,丁晏的《論語孔注證僞》又認為出于王肅之手。

東漢末年,大學者鄭玄以《張侯論》為依據,參照《齊論》《古論》,作了《論語注》。在殘存的鄭玄《論語注》中還可以窺見魯、齊、古三種《論語》本子的異同,然而,今天所用的《論語》本子,基本上就是《張侯論》。張禹這個人實際上夠不上說是一位“經師”,隻是一個無恥的政客,附會王氏,保全富貴,當時便被斥為“佞臣”,所以崔述在《論語源流附考》中竟說:“《公山》《佛肸》兩章安知非其有意采之以入《魯論》為己解嘲乎?”但是,崔述的話縱然不為無理,而《論語》的篇章仍然不能說有後人所杜撰的東西在内,頂多隻是說有摻雜着孔門弟子以及再傳弟子之中的不同傳說而已。

《論語》的版本之争實際上就是真僞之辯。1973年河北定縣八角廊出土有簡《論語》。2016年江西南昌西漢海昏侯劉賀墓出土了約五千枚竹簡,考古人員在這些竹簡中發現了失傳已久的《論語·知道》篇,并初步斷定屬《論語》的《齊論》版本。

作者簡介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并不是某一個人的著作。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相傳他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了儒家經典《論語》。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