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銅鏡

漢代銅鏡

古代銅鏡文物
漢代除了繼續沿用戰國鏡外,最流行的銅鏡有:蟠螭紋鏡、蟠虺紋鏡、章草紋鏡、星雲鏡、雲雷連弧紋鏡、鳥獸紋規矩鏡、重列式神獸鏡、連弧紋銘文鏡、重圈銘文鏡、四乳禽獸紋鏡、多乳禽獸紋鏡、變形四葉鏡、神獸鏡、畫像鏡、龍虎紋鏡、日光連弧鏡、四乳神鏡、七乳四神禽獸紋鏡等。[1]
    中文名:漢代銅鏡 外文名: 館藏地點:大理 所屬年代:漢代 類别:青銅器 出土地點:下關 分類:蟠螭紋鏡、蟠虺紋鏡、章草紋鏡等

簡介

兩漢時期包括西漢、新莽、東漢,是中國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強盛時期,經濟和文化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各個方面都為漢民族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礎。當時陶瓷業的進步和漆器的發展,雖然代替了青銅器皿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但制銅工藝并沒有衰退,而是轉向了制造銅鏡等方面。因此,兩漢時期銅鏡的鑄制業獲得了重大發展,出現了新的高潮。

兩漢銅鏡已發展成一般商品,這時期官方和私營鑄鏡業都得到了普遍的發展。漢鏡銘文中出現的許多“尚方”銘及紀氏銘,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尚方”是漢代為皇室制作禦用物品的官署,屬少府。《漢書·百官公卿表》中的少府下有“尚方”。顔師古注:“尚方主作禁器物。”《後漢書?百官志》:“尚方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掌上手工作禦刀創諾好器物,亟—人。’”銅鏡銘文中大量出現的“尚方作鏡真大好”、“尚方作鏡四夷服”等字句表明,制作銅鏡也是尚方的任務之紀氏銘如:“王氏作鏡真太好”、“朱氏明鏡快人意”、“田氏作鏡四夷服”等,都明确記述了制作者的姓氏,并有很強的宣傳廣告作用,表明民間鑄鏡業已十分普及。

大約在東漢中期,随着鑄鏡業的發展,全國形成了幾個鑄鏡中心。這些中心都在離銅礦區較近、交通便利、經濟發達的地區,如:會稽郡的治所山陰(今浙江紹興),江夏郡(今四川廣漢北),蜀郡(今四川成都)等。這些地區的鑄造工藝精巧,許多精美的銅鏡就是在這裡鑄造的,如神獸鏡、畫像鏡。

兩漢時期銅鏡的合金比例是比較穩定的,銅的含量為66%~70%,錫23%~24%,鉛4%~6%。由于漢鏡含錫量高,有利于鏡表面的抛光。銅鏡中加人一定量的鉛,是因為鉛溶液環流狀态良好,有利于熱溶液的平均流注,有助于鏡面幹整,減少氣泡,提高鑄造文字和花紋的清晰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漢代銅鏡中,有一種奇特的銅鏡——透光鏡。此鏡發明于西漢時期,外形和普通鏡一樣,但當光線照在鏡面上時,鏡面相對的牆上,會反映出鏡背花紋的影像,古人稱之為“幻鏡”。隋唐之際的王度《古鏡記》、宋代周密《雲煙過眼錄》、宋代沈括《夢溪筆談》、清代鄭複光《鏡鏡詅癡》等都有記載和研究。近代研究表明,銅鏡透光是銅鏡冷卻和加工研磨鏡面過程中、産生的内應力所緻。

發展時期

漢代銅鏡的特點是圓形、薄體、平邊、圓鈕,裝飾程式化。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風格,它的發展可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時期

指西漢初期至中期、末期。這時期的銅鏡用平雕手法,鏡面較平,花紋平整,鏡邊簡略,裝飾性強。漢初沿襲戰國銅鏡的裝飾作風,多采用底紋與主紋相結合的重疊式手法,戰國盛行的雲雷紋地的蟠螭紋鏡繼續流行,鏡背中心作圓形成矩形,有的加鑄銘文,通常如長相思,毋相忘,常富貴,樂未央等言語。

西漢中葉,即武帝前後,銅鏡的形制及花紋發生顯着變化,地紋逐漸消失,三弦紋橋形紐經過伏獸紐,蛙紐及連峰狀紐後,普遍變成半球狀圓紐,花紋嚴格對稱于鏡的圓面中心,或勻稱分為四區,當時除流行簡化蟠螭紋鏡外,還流行星雲紋鏡和草葉鏡。星雲紋實際上是由蟠螭紋演變而來,因乳丁甚多,星雲紋鏡又稱百乳鏡。草葉鏡的紐座為方形,四周飾以對稱的草葉,有的像花瓣,有的像葉片,外緣用十六個内向連弧紋作邊緣。這類銅鏡因流行時間長,在漢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大約從宣帝開始,又出現了有見日之光,天下大明一圈銘文的日光鏡和有内清質以昭明,光輝象乎日月二圈字銘的昭明鏡,間以繩紋,連弧紋,作同心的重圈組織,均是以銘文作為主要裝飾。

第二時期

指西漢末期至東漢初期。這時期主要流行規矩鏡。王莽鑄鏡為炫耀其政績,曾制作了一批華美而精巧的作品,漢鏡以王莽時期最為精美。

規矩鏡:因其鑄造雕镂都非常精細規矩,鏡紋有規則的TLV形裝飾格式而得名,外國學者也稱之為TLV鏡。其程式相當标準,一般均劃分鏡背而為若幹裝飾區,從紐座起,以圓紐為中心作為一個單獨裝飾單位,紐座的外形有圓形、方形、複萼形幾種。緊接着紐座的幅面為内區,是主要花紋的部位。花紋中的TL形,常常是在銅鏡内區的四面,對稱地排列于主花中,起着穿插作用。再向外為外區,多裝飾上由卷草紋或鳥獸紋以及幾何紋組成的帶狀圖案。最後的外緣區,有全素的,有作簡單聯弧紋的,也有加飾繩紋、鋸齒紋花邊的。内外區之間多加飾上銘文帶。

其分成五個區域,布局嚴謹端正,但機械呆闆少變化,給人以千篇一律的感覺。

規矩鏡在東漢前期還在流行,但發生了一定變化。這時期的銅鏡多在内區主花位置鑄造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所謂四神,有的還在紐座邊加上十二生肖銘文,或左龍右虎掌四方,朱雀玄武順陰陽的字句,所以也稱規矩四神鏡。TLV實系古代六博的棋局,山東費縣曾出土石六博盤,長沙馬王堆三号墓曾出土全套博具,其棋局上均有TLV紋。規矩鏡在漢鏡的發展中,是流行時間最長的一種,也是漢鏡中最為優秀的一種。

第三時期

指東漢中期至末期。這時期鏡面微凸,便于照出面形的全形,符合科學原理。鏡鈕變得更厚大結實。與第一時期相反,連弧形多在内區。

這時期銅鏡布局也更為活潑,區域劃分簡單,通常帶有長宜高官或長宜子孫、位至三公等吉祥語作為銘文。這一時期還創造了浮雕式作法,紋飾較高,主要的有雙夔紋鏡、蝙蝠紋鏡、畫像鏡、方銘鏡(神獸鏡)等。

雙夔紋鏡打破了當時流行的以紐座為中心的内向或外向的放射式手法,而運用了對稱的格式,取得了别開生面的效果;蝙蝠紋鏡實際上是柿蒂紋的變形和擴張,紋樣抽象化,形式美觀;畫像鏡是以淺浮雕形式表現人物、鳥獸、花草,和當時畫像石、畫像磚的作風趨于一緻,此類鏡大多出土于浙江紹興,幾乎占90%;方銘鏡也稱神獸鏡,指在銅鏡的四周有一圈突起的半圓和方塊,多表現神仙禽獸的題材。浙江紹興是東漢後期最重要的銅鏡制造中心,該地鑄造的重列神獸鏡和畫像鏡标志着銅鏡紋飾的新發展。後者與前者的不同之處除神獸形象外,還有歌舞、車馬、曆史人物及傳說故事等浮雕圖象。

漢代後期的神獸鏡還出現一種新的圖案排列形式,即作一方向的階梯形排列,類似木雕的散點透視,稱為階段式鏡,流行于建安時期(公元196-220年),又稱建安式。

曆史意義

漢代是中國銅鏡發展的重要時期。中國銅鏡 ,以漢鏡出土的數量最多,使用普遍,漢鏡不僅在數量上比戰國時期多,而且在制作形式和藝術表現手法上也有了很大發展。從其發展趨勢,可以分為三個大的階段,重要的變化出現在漢武帝時期,西漢末年王莽時期,東漢中期。

西漢前期是戰國鏡與漢鏡的交替時期。直到西漢中期漢武帝前後,一些新的鏡類流行起來了。這些新的鏡類對後世銅鏡的發展,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

修複

首先,将斷裂部分清洗幹淨,并進行比對拼接,這是修複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不能有絲毫的錯位,否則,将會為下一步的修複留下隐患。由于該銅鏡已沒有銅胎,且本體又較薄,如采用焊接方式,沒有着力點,難以吃上力,因此,本次修複采用粘接的技術手段,用配比好的粘結劑進行黏結,待固化以後,就可以進入下一階段的工作。

其次,對接縫進行處理。由于第一階段拼接到位,銅鏡有紋飾的一面已基本上看不出明顯的接縫,隻有掉渣的部位和鏡面能看見縫隙。因此,采用與鏡面近似的色料,參合黏結劑進行調制,用調制好的黏結劑進行勾縫、填補、找平。最後,待固化以後,進行修補、打磨、做舊、封護處理,使銅鏡基本恢複原來的摸樣,可以滿足鑒賞、收藏的需要。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