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

化學元素
銀是一種化學元素,化學符号Ag(來自拉丁語Argentum),原子序數47,是一種銀白色的過渡金屬。銀在自然界中很少量以遊離态單質存在,主要以含銀化合物礦石存在。銀的化學性質穩定,活躍性低,價格貴,導熱、導電性能很好,不易受化學藥品腐蝕,質軟,富延展性。其反光率極高,可達99%以上。銀字屬于艮字族。在艮字族裡,艮字都是聲符兼義符。艮字族漢字都與“邊界”、“極限”之義有關。銀的本義是“(價值)接近于黃金的金屬”。純銀是一種美麗的銀白色的金屬,它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其導電性和傳熱性在所有的金屬中都是最高的。銀是古代發現的金屬之一。銀在自然界中有單質存在,但絕大部分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銀具有很高的延展性,因此可以碾壓成隻有0.00003厘米厚的透明箔,1克重的銀粒就可以拉成約兩公裡長的細絲。銀的導熱性和導電性在金屬中名列前茅。
    中文名:銀 外文名:Silver 别名: 化學式:Ag 分子量: CAS登錄号: EINECS登錄号: 熔點:1234.93 K℃ 沸點:2435 K℃ 水溶性: 密度:10490 kg/m3 外觀:帶光澤銀白色金屬 閃點: 應用: 安全性描述: 危險性符号: 危險性描述: UN危險貨物編号: CN危險貨物編号: 序号:47 族:IB 周期:5 原子質量:107.8683

簡介

銀的最重要的化合物是硝酸銀。在醫療上常用硝酸銀的水溶液作眼藥水,因為銀離子能強烈地殺死病菌。價格一般在70元左右/克,純度為999。硝酸銀見光或遇有機物就分解出銀。銀如果是極小顆粒就呈灰黑色。 

這種化合物用于鍍銀或制造其他銀的化合物,化合物AgBr(溴化銀)是相機底片的主要成分,化合物AgI(碘化銀)成粉末狀撒入雲層,可以起到人工降雨的效果。沸點:2213℃,富延展性,是導熱、導電性能很好的金屬。第一電離能7.576電子伏。化學性質穩定,對水與大氣中的氧都不起作用;易溶于稀硝酸、熱的濃硫酸和鹽酸、熔融的氫氧化堿。

來源

礦主要有輝銀礦,其次是角礦,也有自然銀。由銀礦與食鹽和水共熱,再與汞結合為銀汞齊,蒸去汞而得銀。或由銀礦以氰化堿類浸出後加鉛或鋅使銀沉澱而制得。

發現曆史

在古代,人類就對銀有了認識。銀和黃金一樣,是一種應用曆史悠久的貴金屬,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曆史。由于銀獨有的優良特性,人們曾賦予它貨币和裝飾雙重價值,英鎊和我國解放前用的銀元,就是以銀為主的銀、銅合金。

銀白色,光澤柔和明亮,是少數民族、佛教和伊斯蘭教徒們喜愛的裝飾品。銀首飾亦是全國各族人民贈送給初生嬰兒的首選禮物。歐美人士在複古思潮影響下,佩戴着易氧化變黑的白銀鑲淺藍色綠松石首飾,給人帶來對古代文明無限美好的遐思。而在國内,純銀首飾亦逐漸成為現代時尚女性的至愛選擇。

銀是古代就已經知道的金屬之一。銀比金活潑,雖然它在地殼中的豐度大約是黃金的15倍,但它很少以單質狀态存在,因而它的發現要比金晚。在古代,人們就已經知道開采銀礦,由于當時人們取得的銀的量很小,使得它的價值比金還貴。公元前1780至 1580年間,埃及王朝的法典規定,銀的價值為金的2倍,甚至到了17世紀,日本金、銀的價值還是相等的。銀最早用來做裝飾品和餐具,後來才作為貨币。

純銀是一種美麗的白色金屬,銀的化學符号Ag,來自它的拉丁文名稱Argentum,是“淺色、明亮”的意思。它的英文名稱是Silver。月亮般的金屬——銀

銀,永遠閃耀着月亮般的光輝,銀的論文原意,也就是“明亮”的意思。我國也常用銀字來形容白而有光澤的東西,如銀河、銀杏、銀魚、銀耳、銀幕等。

我國古代常把銀與金、銅并列,稱為“唯金三品”。《禹貢》一書便記載着“唯金三品”,可見我國早在公元前二十三世紀,即距今四千多年前便發現了銀。在大自然中,人們曾找到一塊重達13.5噸的純銀!另外,也有以氯化物與硫化物的形式存在,常同鉛、銅、銻、砷等礦石共生在一起。

銀在自然界中較少以單質狀态存在,大部分是化合物狀态,因而它的發現要比金晚,一般認為在距今5500-6000年以前。

天然銀多半是和金、汞、銻、銅或鉑成合金,天然金幾乎總是與少量銀成合金。我國古代已知的琥珀金,在英文中稱為ELECTRUM,就是一種天然的金、銀合金,含銀約20%。最初由于人們取得銀的量很小,使得它的價值比金還貴。在大約公元前1780-1580年間埃及王朝的法典中規定,銀的價值是金的兩倍。甚至到17世紀,在日本銀和金的價值還是相等的。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中講到:“……而銀的開采卻以礦山勞動和一般比較高度的技術發展為前提。因此,雖然銀不那麼絕對稀少,但是它最初的價值卻相對地大于金的價值。”

人類發現和使用銀的曆史至少已有兩千年了。我國考古學者從出土的春秋時代的青銅器當中就發現鑲嵌在器具表面的“金銀錯”(一種用金、銀絲鑲嵌的圖案)。從漢代古墓中出土的銀器已經十分精美。在古代,銀的最大用處是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貨币。銀有很強的殺菌能力。

公元前三百多年,希臘王國皇帝亞曆山大帶領軍隊東征時,受到熱帶痢疾的感染,大多數士兵得病死亡,東征被迫終止。但是,皇帝和軍官們卻很少染疾。這個迷直到現代才被解開。原來皇帝和軍官們的餐具都是用銀制造的,而士兵的餐具都是用錫制造的。銀在水中能分解出極微量的銀離子,這種銀離子能吸附水中的微生物,使微生物賴以呼吸的酶失去作用,從而殺死微生物。銀離子的殺菌能力十分驚人,十億分之幾毫克的銀就能淨化1千克水。

我國古代法醫早就懂得用"銀針驗屍法"來測定死者是否中毒而死,幫助破獲了不少謀殺案件。

銀還是一種可為人類食用的金屬,在我國和印度均有用銀箔包裹食品和丸藥服用的記載。同時銀還是某些生物的食物。據我國古籍《天香樓外史》記載:古時候有一個婦人藏了150兩私房銀。有一天她開箱查看藏銀,銀竟不翼而飛。婦人大吃一驚,懷疑被人盜走,一時弄得全家人心惶惶。後來再開箱尋找,隻見一大堆白蟻正團團集在一起,吃着殘存的銀粒。婦人一氣之下,把白蟻投入爐中,以解心頭之恨。“火燒蟻死,白銀複出”,一稱,恰好150兩。

基本信息

總體特性

物理屬性

物質狀态 固态(反磁性)

摩爾體積 10.27×10-6m3/mol

汽化熱 250.58 kJ/mol

熔化熱 11.3 kJ/mol

蒸氣壓 0.34 帕(1234K)

聲速 2600 m/s(293.15K)

反射率:91%

電阻率:1.586×10^-8 Ω•m(20℃)

化學性質

銀溶于硝酸,生成硝酸銀。硝酸銀是一種透明晶體,有感光性,且易溶于水。硝酸銀是合成許多其他銀化合物的原料,也可作為防腐劑,還用于彩色玻璃中的黃色添加劑。銀不易與硫酸反應,因此硫酸在珠寶制造中用于清洗銀焊及退火後留下的氧化銅火痕。銀易與硫以及硫化氫(H2S)反應生成黑色的硫化銀(Ag2S),這在失去光澤的銀币或其他物品上很常見,銀在高溫下也可以和氧氣反應,生成棕色的氧化銀(Ag2O)。當銀制電氣觸點在富含硫化氫的環境下工作時,觸點上的硫化銀還會生成銀晶須。[1] 

與硫化氫和氧氣反應

4Ag +2 H2S + O2 = 2Ag2S + 2H2O[1] 

與濃硫酸反應

2Ag + 2H2SO4(濃) ==== Ag2SO4 + SO2↑ + 2H2O[1] 

與鹵族元素反應

2Ag + F2 ===== 2AgF 暗棕色[1] 

2Ag + Cl2 ===== 2AgCl 白色[1] 

2Ag + Br2 ===== 2AgBr 淡黃色[1] 

2Ag + I2 ===== 2AgI 黃色[1] 

與硫反應

2Ag + S ==== Ag2S[1] 

與氧氣反應

4Ag + O2 ==== 2Ag2O[1] 

向硝酸銀溶液中加入氯離子會沉澱出氯化銀(AgCl),同樣地,加入溴鹽或碘鹽可以沉澱出用于制造感光乳劑的其他鹵化銀。氯化銀用于制造檢測pH值和測量電位的玻璃電極,以及用于玻璃的透明水泥。将碘化銀 (AgI)撒入雲層以人工降雨。鹵化銀在水溶液中高度不溶(除了氟化銀),因而常用于重量分析。

向硝酸銀溶液加入堿,沉澱得到氧化銀 (Ag2O)。氧化銀用作紐扣電池的正極。向硝酸銀溶液加入碳酸鈉 (Na2CO3),沉澱得碳酸銀(Ag2CO3)。

2 AgNO3 + 2 OH- → Ag2O + H2O + 2 NO3 -

2 AgNO3 + Na2CO3 → Ag2CO3 + 2 NaNO3

雷酸銀(AgONC)是一種強烈的、對碰撞敏感的炸藥,是銀與硝酸在乙醇(C2H5OH)的存在下反應得到的,用于雷管。其他危險易爆的銀化合物包括疊氮化銀 (AgN3),由硝酸銀與疊氮化鈉 (NaN3)反應得到,還有乙炔銀(Ag2C2),由硝酸銀或銀氨溶液與乙炔(C2H2)反應得到。

鹵化銀晶體曝光後形成的潛像經還原劑,如氫醌、米吐爾(4-(甲氨基)苯酚硫酸氫鹽)或抗壞血酸的堿性溶液顯影處理後,曝光的鹵化銀被還原成金屬銀。硝酸銀的堿性溶液(銀氨溶液)可被還原糖,如葡萄糖等還原為金屬銀,這個反應用于制造銀鏡,以及玻璃聖誕飾品的内表面。鹵化銀可溶于硫代硫酸鈉(Na2S2O3)溶液,因此硫代硫酸鈉可作為定影劑,去除顯影後感光乳劑上多餘的鹵化銀。

在溴化鉀(KBr)的存在下,金屬銀可被強氧化劑如高錳酸鉀(KMnO4)或重鉻酸鉀(K2Cr2O7)侵蝕;這些化合物在攝影中用于漂白可見影像,将其轉化為鹵化銀,既可以被硫代硫酸鈉去除,又可以重新顯影以加強原始的影像。在過量的氰根離子(CN)存在下,氰化銀(AgCN)可以形成可溶于水的氰配合物(Ag(CN)2)。銀的氰配合物溶液用于電鍍銀。

其他性質

電負性 1.93(鮑林标度)

比熱 232 J/(kg•K)

電導率 63×106/(米歐姆)

熱導率 429 W/(m•K)

電離能 (kJ /mol)

M - M+ 731

M+ - M2+ 2073

M2+ - M3+ 3361

M3+ - M4+ 5000

M4+ - M5+ 6700

M5+ - M6+ 8600

M6+ - M7+ 11200

M7+ - M8+ 13400

M8+ - M9+ 15600

 M9+ - M10+ 18000   

最穩定的同位素

同位素 豐度  半衰期 衰變模式 衰變能量MeV 衰變産物

107Ag 51.839% 穩定

108mAg 人造  418年  電子捕獲    2.027     108Pd

同質異構轉變  0.109    

109Ag 48.161% 穩定

核磁共振特性

107Ag    109Ag

核自旋   -1/2      -1/2

靈敏度 6.62×10-5 0.000101  

安全術語

S24/25Avoid contact with skin and eyes.

避免與皮膚和眼睛接觸。

S26 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

不慎與眼睛接觸後,請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并征求醫生意見。

S25 Avoid contact with eyes.

避免眼睛接觸。

S45 In case of acc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el whenever possible.)

若發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醫(可能的話,出示其标簽)。

S23 Do not breathe vapour.

切勿吸入蒸汽。

S36/37/39 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gloves and eye/face protection.

穿戴适當的防護服、手套和護目鏡或面具。

含量

銀在地殼中的含量很少,僅占0.07ppm,在自然界中有單質的自然銀[1]存在,但主要是化合物狀态。

元素在太陽中的含量:(ppm) 0.001

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ppm) 太平洋表面 0.0000001

銀離子

離子是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帶正電的離子叫陽離子,帶負電的離子叫陰離子。一般不關注離子大小,隻有在配位時才有考慮;計量單位為埃,是比納米更小的原子結構計量單位。離子是通過化學反應發生電子轉移而形成的,其特性取決于什麼離子和所荷電價,與離子大小關系不大,更無納米效應。一般以水溶液形式存在。無色透明,無任何固體顆粒,狀态穩定。

銀離子就是銀原子失去一個以上的電子的銀,是指銀以離子态的狀态存在,通常荷正電。如Ag+1、Ag2+ 、Ag3+等。銀離子醫藥産品上世紀早就載入中國藥典,如硝酸銀溶液。銀離子随價位不同氧化活性不同 ,+2,+3銀離子具有很高的氧化性,用伏安法測定Ag+的氧化還原電位為(± 0.798ev ,25 ℃),而Ag2+具有更高的氧化還原電位(± 0.102ev ,25 ℃)。高價銀離子有效性是金屬銀或銀鹽的300到17000倍。由于高價态銀離子還原勢極高,所以也稱活性銀離子。

因此,就“銀離子”而言,其特征是:

1、銀離子是帶正電荷的“陽離子”,是通過化學反應發生電子轉移形成的;

2、銀離子應用取決于離子本身屬性和所荷電價,與離子大小無關,更沒有納米效應;

3、銀離子以水溶液形式存在。無色透明,無任何固體顆粒;

4、銀離子醫藥産品早在上世紀就已經載入國家藥典,如:硝酸銀溶液。

銀離子的抗菌作用:銀是人體組織内的微量元素之一,微量的銀對人體是無害的,WHO規定銀對人體的安全值為0.05ppm以下,飲用水中銀離子的限量為0.05mg/l。有關銀的抗菌機理,為金屬離子作用和光催化作用。張文钲先生曾論述:銀的化學結構決定了銀具有較高的催化能力,高氧化态銀的還原勢極高,足以使其周圍空間産生原子氧。

原子氧具有強氧化性可以滅菌,Ag+可以強烈地吸引細菌體中蛋白酶上的巯基(-SH),迅速與其結合在一起,使蛋白酶喪失活性,導緻細菌死亡。當細菌被Ag+殺後,Ag+又由細菌屍體中遊離出來,再與其它菌落接觸,周而複始地進行上述過程,這也是銀殺菌持久性的原因。據測定,水中含Ag+為0.01mg/1時,就能完全殺死水中的大杆菌,能保持長達90天内不繁衍出新的菌叢。

納米銀顆粒在殺菌過程中能很好的識别菌群,可以很好地維護有益菌群的生存環境,對于人體内的正常菌群、正常細胞無任何破壞作用,不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因此,納米銀對人體不會有任何毒性反應和刺激反應。

元素用途

紅色碎銀

元素用途:用于制合金、焊藥、銀箔、銀鹽、化學儀器等,并用于制銀币和底銀等方面。銀的最重要的化合物是硝酸銀。在醫療上,常用硝酸銀的水溶液作眼藥水,因為銀離子能強烈地殺死病菌。

價格一般在3元左右/克,純度為999。硝酸銀見光或遇有機物就分解出銀。銀如果是極小顆粒就呈灰黑色。這種化合物用于鍍銀或制造其他銀的化合物,化合物AgBr(溴化銀)是相機底片的主要成分,化合物AgI(碘化銀)成粉末狀撒入雲層,可以起到人工降雨的效果。

氧化銀極易溶解在氨水中,溶液久置後,有時會析出有強烈爆炸性的黑色晶體。氧化銀在玻璃工業中用作着色劑。氧化銀的化學式Ag2O。棕褐色立方晶系結晶或棕黑色粉末。鍵長(Ag-O)205pm。200度分解,釋放氧氣。密度7.220g/cm3(25度)。見光逐漸分解。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銀。水中難溶。溶于氨水、氫氧化鈉溶液,稀硝酸,硫代硫酸鈉溶液。不溶于乙醇。由硝酸銀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作用制得。有機合成用羟基取代鹵素時用濕的Ag2O作催化劑。還用作防腐劑,電子器件材料。

溴化銀的感光作用,用來制造照相底片的感光層。

白銀首飾和銀器具有良好的反射率,磨光後可以達到很高的光亮度,在首飾和家庭裝飾中用途很廣泛。銀币曾經作為銀本位制國家的法定貨币,盛行一時。但随着貨币制度改革、信用貨币的産生,銀币逐漸退出了流通領域。目前鑄造的銀币主要是投資銀币和紀念銀币。

銀離子和含銀化合物可以殺死或者抑制細菌、病毒、藻類和真菌,因為它有對抗疾病的效果,所以又被稱為親生物金屬。

提取及加工

為了提高獨立銀礦浮選的回收率,采取了三方面的措施:

一是針對銀礦物嵌布粒度的粗細特點,盡可能使銀礦物充分解離,提高銀的回收率;

二是選擇中性或弱堿性的浮選礦漿堿度和選用碳酸鈉作浮選礦漿的調整劑,提高銀的浮遊性;

三是搭配使用黃藥與黑藥,增強對銀的捕收能力。

近年來,在國家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下,我國在共、伴生銀礦的綜合選礦回收方面得到了加強,許多礦山和煉廠重視了銀的回收,但是總起來看,選礦技術設備沒有重大發展,銀的回收率不高,不同礦山尾礦中含銀很高(10~30g/t),而未予回收。

銀礦石經選(或選冶)後,所得到的産品有銀精礦、銀泥和各種有色金屬的含銀精礦。目前對前兩者通常采用火法熔離(反射爐、電爐、坩埚、鼓風爐、閃速爐),或者用濕法冶金分離提取,再行電解精煉;後者主要是在冶煉有色金屬過程中,半銀富集到陽極泥(主要是銅、鉛陽極泥)中綜合回收。在我國98%的白銀是從各類有色金屬礦的冶煉陽極泥中回收的。

張文钲先生曾論述:銀的化學結構決定了銀具有較高的催化能力,高氧化态銀的還原勢極高,足以使其周圍空間産生原子氧。原子氧具有強氧化性可以滅菌,Ag+可以強烈地吸引細菌體中蛋白酶上的巯基(-SH),迅速與其結合在一起,使蛋白酶喪失活性,導緻細菌死亡。當細菌被Ag+殺後,Ag+又由細菌屍體中遊離出來,再與其它菌落接觸,周而複始地進行上述過程,這也是銀殺菌持久性的原因。據測定,水中含Ag+為0.01mg/1時,就能完全殺死水中的大杆菌,能保持長達90天内不繁衍出新的菌叢。

納米銀顆粒在殺菌過程中能很好的識别菌群,可以很好地維護有益菌群的生存環境,對于人體内的正常菌群、正常細胞無任何破壞作用,不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因此,納米銀對人體不會有任何毒性反應和刺激反應。

銀是人類最早使用的金屬之一。我國内蒙古草原上的牧民早就注意到,用銀碗盛放的馬奶,幾天後也不會變酸。現代研究進一步揭開其中的奧秘:銀能殺菌。隻要有微量的銀溶入水中,變成銀離子後,即有高強的殺菌本領。科學家曾做過實驗,将23升污水(其中大腸杆菌每毫升7000多個),經3小時的銀電極處理,結果大腸杆菌全部死亡。十億分之幾克的銀能使一升水變得清潔。據實驗,傷寒杆菌在銀片上隻能活18個小時,白喉杆菌在銀片上隻能活3天。若皮膚碰傷,一時無藥,立即将銀器貼在傷口上,可以防止感染。

在現代藥典中,先後收載過硝酸銀、蛋白銀、矽炭銀、磺胺嘧啶銀等四個含銀藥物,分别用于眼結膜炎、淋病、膀胱炎、痢疾、腸炎、燒傷等疾病的治療。

發展

13-14世紀,中國和歐洲都發展起灰吹法檢驗金、銀。這也是一種分離金、銀中雜質的方法,又稱烤缽冶金法。這種方法是将待檢驗的金、銀試樣或采得的金、銀放置在用動物骨灰制成的缽中加熱,鉛和其他雜質形成氧化物,部分被鼓風吹去,部分滲入灰中,留下未氧化的金、銀。這樣可以計算出試樣或礦金中含金、銀的量和純度。這種方法至今也用在分析化學中。

銀在我國古代稱為白金。西方古代人們用月亮的符号來表示銀,拉丁文中, “銀”是argentum,來自希臘文argyros(明亮)。因此,銀的化學元素符号是Ag。

銀離子和含銀化合物可以在殺死或者仰制細菌、病毒、藻類和真菌,反應類似汞和鉛,但目前的背後原理亦未解開。因為它有對抗疾病的效果,所以又被稱為親生物金屬。我國内蒙古一帶的牧民,常用銀碗盛馬奶,可以長期保存而不變酸。據研究,這是由于有極少量的銀以銀離子的形式溶于水。銀離子能殺菌,每升水中隻消含有一千億分之二克的銀離子,便足以使大多數細菌死亡。古埃及人在兩千多年前,也已知道把銀片覆蓋在傷口上,進行殺菌。現在代,人們用銀絲織成銀“紗布”,包紮傷門,用來醫治某些皮膚創傷或難治的潰瘍。

銀不會與氧氣直接化合,化學性質十分穩定。奇怪的是,1902年2月,在拉丁美洲古巴附近的馬提尼島上,銀器在幾天之内都發黑了。後來查明,原來火山爆發了,火山氣中含有少量硫化氫,它與銀作用生成黑色的硫化銀。平常,空氣中也含有微量的硫化氫,因此,銀器在空氣中放久了,表面也會漸漸變暗,發黑。另外,空氣中夾雜着微量的臭氧,它也能和銀直接作用,生成黑色的氧化銀。正因為這樣,古代的銀器到了現在,表面不象古金器那麼明亮。不過,含有30%钯的銀钯合金,遇硫化氫不發黑,常被用來制作假牙及裝飾品。

銀在稀鹽酸或稀硫酸中,不會被腐蝕。但是,熱的濃硫酸、濃鹽酸能溶解銀。至于硝酸,更能溶解銀。不過,銀能耐堿,所以在化學實驗室中,熔融氫氧化鉀或氫氧化鈉時,常用銀坩埚。

銀與金一樣,也是金屬中的“貴族”,被稱為“貴金屬”,過去隻被用作貨币與制作裝飾品。現在,銀在工業上有了三項重要的用途:電鍍、制鏡與攝影。

在一些容易鏽蝕的金屬表面鍍上一層銀,可以延長使用壽命,而且美觀。鍍銀時,以銀為正極,工件為負極,不過,不能直接用硝酸銀溶液作為電解液,因為這樣銀離子的濃度太高,電鍍速度快,銀沉積快,鍍上去的銀很松,容易成片脫落。一般在電解液中加入氰化物,由于氰離子能與銀離子形成絡合物,降低了溶液中銀離子的濃度,降低了負極銀的沉積速度,提高了電鍍質量。

随着銀的折出,電解液中銀離子濃度下降,這時銀氰絡離子不斷解離,源源不斷地把銀離子輸送到溶液中,使溶液中的銀離子始終保持一定的濃度。不過,氰化物劇毒,是個很大缺點。

玻璃鏡銀光閃閃,那背面也均勻地鍍着一層銀。不過,這銀可不是用電鍍法鍍上去的,而是用“銀鏡反應”鍍上去的:把硝酸銀的氨溶液與葡萄糖溶液倒在一起,葡萄糖是一種還原劑(現在制鏡廠也有用甲醛、氯化亞鐵作還原劑),它能把硝酸銀中的銀還原成金屬銀,沉澱在玻璃上,于是便制成了鏡子。熱水瓶膽也銀光閃閃,同樣是鍍了銀。

銀在制造攝影用感光材料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義。因為照相紙、膠卷上塗着的感光劑,都是銀的化合物——氯化銀或溴化銀。這些銀化合物對光很放感。一受光照,它們馬上分解了。光線強的地方分解得多,光線弱的地力分解很少。不過,這時的“像”還隻是隐約可見,必須經過顯形,才使它明朗化并穩定下來。

顯影後,再經過定影,去掉底片上未感光的多餘的氯化銀或溴化銀。底片上的像,與實景相反,叫做負片—光線強的地方,氯化銀或溴化銀分解得多,黑色深(底片上黑色的東西就是極細的金屬銀),而光線弱的地方反而顯得白一些。

在印照片時,像片的黑白與負片相反,于是便與實景的色調一緻了。現代攝影技術已能在微弱的火柴的光下、在幾十分之一到幾百分之一秒中拍出非常清晰的照片。如今,全世界每年用于電影與攝影事業的銀,已達150噸。

工業應用

電子電器材料

電子電器是用銀量最大的行業,其使用分為電接觸材料、複合材料和焊接材料。銀和銀基電接觸材料可以分為:純 Ag類、銀合金類、銀-氧化物類、燒結合金類。全世界銀和銀基電接觸材料年産量約2900~3000t。複合材料是利用複合技術制備的材料,分為銀 合金複合材料和銀基複合材料。從節銀技術來看,銀複合材料是一類大有發展前途的新材料。銀的焊接材料如純銀焊料、銀—銅焊料等。 

感光材料

鹵化銀感光材料是用銀量最大的領域之一。目前生産和銷售量最大的幾種感光材料是攝影膠卷、相紙、X-光膠片、熒光信息記錄片、電子顯微鏡照相軟片和印 刷膠片等。上世紀90年代,世界照相業用銀量大約在6000~6500t。由于電子成像、數字化成像技術的發展,使鹵化銀感光材料用量有所減少,但鹵化銀 感光材料的應用在某些方面尚不可替代,仍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化學化工材料

銀在這方面有兩個主要的應用,一是銀催化劑,如廣泛用于氧化還原和聚合反應,用于處理含硫化物的工業廢氣等。二是電子電鍍工業制劑,如銀漿、氰化銀鉀等。 

工藝飾品

銀具有誘人的白色光澤,較高的化學穩定性和收藏觀賞價值,深受人們(特别是婦女)的青睐,因此有女人的金屬之美稱,

廣泛用作首飾、裝飾品、銀器、餐 具、敬賀禮品、獎章和紀念币。銀首飾在發展中國家有廣闊的市場,銀餐具備受家庭歡迎。銀質紀念币設計精美,發行量少,具有保值增值功能,深受錢币收藏家和 錢币投資者的青眯。20世紀90年代僅造币用銀每年就保持在1000~1500t上下,占銀的消費量5%左右。

純銀應用

純銀是一種美麗的銀白色的金屬,它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其導電性和傳熱性在所有的金屬中都是最高的。銀常用來制作靈敏度極高的物理儀器元件,各種自動化裝置、火箭、潛水艇、計算機、核裝置以及通訊系統,所有這些設備中的大量的接觸點都是用銀制作的。在使用期間,每個接觸點要工作上百萬次,必須耐磨且性能可靠,能承受嚴格的工作要求,銀完全能滿足種種要求。如果在銀中加入稀土元素,性能就更加優良。用這種加稀土元素的銀制作的接觸點,壽命可以延長好幾倍。

銀的最重要的化合物是硝酸銀。在醫療上,常用硝酸銀的水溶液作眼藥水,因為銀離子能強烈地殺死病菌。 

在生物體中作用

銀的離子以及化合物對某些細菌、病毒、藻類以及真菌顯現出毒性,但對人體卻幾乎是完全無害的。銀的這種殺菌效應使得它在活體外就能夠将生物殺死。然而,銀制品的測試以及标準化卻存在很大難度。

希波克拉底曾經有描述銀在治療和防止疾病方面的功用。腓尼基人曾經用銀制瓶子來盛放水、酒和醋,以此防止這些液體腐敗。20世紀初期,人們也曾把銀币放在牛奶裡,以此來延長牛奶的保鮮期。銀的殺菌機制長期以來一直為人們所争論探讨,但至此還沒有确鑿的定論。其中一個很好的例子是微動力效應,它成功的解釋了銀離子對微生物的作用,但卻不能解釋其對病毒的作用。 

銀大量的添加于凝膠以及繃帶中。銀的抗菌性來源于銀離子。由于銀離子可以和一些微生物用于呼吸的物質(比如一些含有氧、硫、氮元素的分子)形成強烈的結合鍵,以此使得這些物質不能為微生物所利用,從而使得微生物窒息而亡。 

在抗生素發明之前,銀的相關化合物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用于防止感染。 

銀作為效用廣泛的抗菌劑正在進行新的應用。其中一方面就是将硝酸銀溶于海藻酸鹽中,用于防止傷口的感染,尤其是燒傷傷口的感染。2007年,一個公司設計出一種表面鍍上銀的玻璃杯,這種杯子号稱具有良好的抗菌性。除此之外,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協會(FDA)也審批通過了一種内層鍍銀的導氣管的應用,因為研究表明這種導氣管能夠有效的降低導氣管型肺炎。 

銀并不會對人的身體産生毒性,但長期接觸銀金屬和無毒銀化合物也會引緻銀質沉着症。因為身體色素産生變化,皮膚表面會顯出灰藍色。雖無毒性,但仍會影響外觀。

常見分類

1、98銀英文标識為980S,表示含銀量98%、含紫銅2%的首飾銀。這種色銀較之純銀和足銀質地稍硬,多用于于制作保值性首飾。

2、92.5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925銀了) 英文标識為925S,表示含銀量92.5%、含紫銅7.5%的首飾銀。這種色銀既有一定的硬度,又有一定的韌性,比較适宜制作戒指、别針、發夾、項鍊等首飾,而且便于鑲嵌寶石。

3、80銀 80銀又稱為潮銀,英文标識為800S,表示含銀量80%、含紫銅20%的首飾銀。這種色銀硬度大,彈性好,适宜制作手鈴、領夾、帽花、餐具、茶具、煙具或首飾上的扣、彈簧或針等類。

色銀根據使用和需要還包括70銀、60銀、50銀等多個品種。

現在我們來說說泰銀。泰銀最早源自于泰國,所以通常叫泰國銀,又稱“烏銀”。泰銀是利用了銀碰到硫而發黑的特性制成的。它是在銀首飾上把銀與硫的混合物加熱融化,并以玻璃質狀态形成覆蓋層。烏銀覆蓋層疏松烏黑,與白銀的光潔銀白形成鮮明對比,産生特殊的視覺效果。再經過了特殊的防舊處理,烏銀首飾不僅長期不變色,而且表面硬度也比普通銀大大增強。别具一格的質感和色澤,讓人感受到這類首飾的粗犷和古樸。

危害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 20~30 分鐘。如有不适感,就醫。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 10~15 分鐘。如有不适感,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進行心肺複蘇術。馬上就醫。 

食入:飲水,禁止催吐。如有不适感,就醫。

【以上均銀粉造成的事故處理】

消防措施

有害燃燒産物:銀/氧化銀

滅火方法:用水霧、耐醇泡沫、幹粉或二氧化碳滅火。 

滅火注意事項及措施:如必要的話,戴自給式呼吸器去救火。 

洩漏應急措施

應急處理:防止粉塵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氣霧或氣體。 

操作處置與儲存

操作注意事項:在有粉塵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風設備。一般性的防火保護措施。 

儲存注意事項:貯存在陰涼處。 容器保持緊閉,儲存在幹燥通風處。對空氣敏感。 

接觸控制/個體防護

呼吸系統防護:不需要保護呼吸。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手防護:戴橡膠手套。  

其他防護:根據工業衛生和安全使用規則來操作。 休息以前和工作結束時洗手。 

中國銀礦分布

全國已探明有儲量的産地有569處,分布在27個省、市、自治區。儲量在萬噸以上的省有江西、雲南、廣東;儲量在10000~5000t的省(區)有内蒙古、廣西、湖北、甘肅,這7個省(區)的儲量占了全國總保有儲量的60.7%,其餘20個省、市、自治區的儲量隻占全國總儲量的39.3%。   

中國銀礦儲量按照大區,以中南區為最多,占總保有儲量的29.5%,其次是華東區,占26.7%;西南區,占15.6%;華北區,占13.3%;西北區,占10.2%;最少的是東北區,隻占4.7%.。  

從省區來看,保有儲量最多的是江西,為18016t,占全國總保有儲量的15.5%;其次是雲南,為13190t,占11.3%;廣東,為 10978t,占9.4%;内蒙古,為8864t,占7.6%;廣西為7708t,占6.6%;湖北為6867t,占5.9%;甘肅為5126t,占 4.4%以上7個省(區)儲量合計占全國總保有儲量的60.7%表3.19.3和圖3.19.1示出了中國主要的銀礦床及其開發利用情況。

識别與保養

純銀又稱紋銀,目前現有的科學能夠提煉的最高純度為99.999%以上,純銀一般是作為國家金庫的儲備物,所以純銀的成色一般不應低于99.6%。而低于這個級别的,含量大于等于99%的白銀,我們稱作為足銀。

現在我們來重點說一下色銀。銀又稱普通首飾銀或次銀。在純銀或足銀中加入少量的其他金屬,一般是加入物理化學性質與銀相近的銅元素,就可以形成質地比較堅硬的色銀。色銀富有韌性,并保持了純銀的延展性,同時可以減低空氣對銀的氧化作用,因此,色銀首飾的表面色澤較之純銀與足銀更不易改變。中國色銀的成色規定以百分數表示,國外一般規定以千分數表示,如中國的“80銀”與外國的“800S”(S為英文銀Silver的縮寫)都表示銀的成色為80%。

白銀易吸收水銀,在吸收水銀後,表面質量遭到嚴重破壞,完全失去光澤,形成銀汞齊(又稱汞銀)。在潮濕的空氣中,銀容易被硫的蒸氣及硫化氫所腐蝕,使表面變黑(這就是泰銀的基本形成條件之一了)。為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以下事項:

1、化妝品不僅含有汞,而且含有硫,這能令白銀生成黑色的硫化銀。另外,如果空氣中含有硫也是不宜佩戴白銀的。那些生活在化工廠或在化工廠工作的人就要注意了,更加不能佩戴白銀哦!

2、臭氧也能導緻白銀變黑的。如日常生活中用的負離子發生器、消毒櫃都不宜放置白銀飾品。

3、一些蛋禽類變質後會産生硫化氫氣體,如果進行與蛋禽相關作業的工作人員就不宜在工作時間佩戴了。

4、自來水的淨化常含用漂白粉或氯氣,對白銀有嚴重的侵蝕作用,侵蝕後的白銀失去光澤,産生白色的氯化銀。因此,不宜佩戴白銀入浴。

5、洗衣粉中含有漂白劑,漂白劑的主要成份是含氯,對白銀有一定的腐蝕作用。

6、水銀(汞)和白銀會發生作用,會發生嚴重的損壞,甚至形成汞膏,因此使用體溫計時就要小心了。

7、白銀溶于鹽酸、硝酸,如果從事這方工作時就要引起注意了。

保養

1、采用可口可樂浸泡,浸泡時間為12個小時。

2、采用醋酸擦洗。

3、采用隔了夜的茶浸泡。

4、采用擦銀布擦拭。

5、采用洗銀水泡上一至兩分鐘。

6、采用塗改液塗在銀飾品上,在塗改液沒有幹前用布擦銀飾。

7、采用牙膏和牙刷來擦洗。

8、用打火機燒黑銀飾品(注意:本方法隻限于素銀(包金和鑲嵌的銀飾品不能使用.溫度不要太高,禁示采用火柴,因為火柴内含硫磺,會使銀飾變為硫化銀)然後再用擦銀布把銀飾擦亮.這個方法讓素銀飾品特别亮的。

9、素銀的銀飾品經常發黑,雖然能經常清理,但也十分麻煩。我教大家在清潔銀飾前準備一瓶透明的指甲油,在清潔完成後用風筒把銀飾品吹幹,然後為幹淨的銀飾塗上一層指甲油。這方法我的顧客們試過最長能保持銀飾一年内不會發黑。

10、在牛奶浸泡裡一夜即可回複明亮。

字音字義

銀 yín 

字從金從艮。“艮”意為“邊界”。“金”與“艮”聯合起來表示“在價值上接近于黃金的金屬”。本義:價值僅次于黃金的金屬。

附:〈說文〉:“銀,白金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