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貼

三伏貼

傳統中醫治療法
三伏貼,又名天灸,是一種傳統中醫治療法,源自于清朝。結合針灸、經絡與中藥學,以中藥直接貼敷于穴位,經由中藥對穴位産生微面積化學性、熱性刺激,達到治病、防病的效果。中醫學觀點認為,在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貼敷,可以治療多種反複發作及過敏性病症,如鼻炎、氣管炎、咽炎、哮喘;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腸炎、潰瘍病、慢性腹洩;小兒厭食、遺尿;虛寒頭痛、頸肩腰腿痛、胸腹痛、痛經等。若連續貼敷三年以上,上述疾病大多能夠明顯減輕症狀,減少發病率。[1]
    中文名:三伏貼 外文名: 别名: 藥品名稱:三伏貼 适應症: 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等 藥物類型:中藥 外文名稱: Three FuTie 用藥部位:背部 所貼部位:背部

基本介紹

三伏貼,是一種膏藥,如銀行卡大小,一般四個為一組使用。在夏天農曆的頭伏日期貼在後背一些特定部位上,據信可以治療預防冬天發作的某些疾病(如鼻炎,氣管炎,咽炎,哮喘等),針對不同的疾病,一般要将四片膏藥一起貼在後背的不同位置,保持八小時即可揭下。

選擇在三伏天貼敷,是根據中醫“冬病夏治”的理論,對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等冬天易發作的宿疾,在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這3天是人體陽氣最盛的),以辛溫祛寒藥物貼在背部不同穴位治療,可以減輕冬季哮喘發作的症狀。

貼敷時間:6月22日(周日,夏至)至8月8日(周五,立秋)

治療方法:每隔10天敷藥一次,每療程3-4次。

注意事項:敷貼季節性療法對時間有一定要求,根據中醫理論每伏第一天是開穴的日子,此時敷貼療法效果最佳。所以最好每伏第一天來進行三伏貼治療,當然也不必過分拘泥于此,錯過了第一天也會有滿意的療效。敷貼對象為6個月以上兒童及成人,敷貼期間禁食生冷、油膩、辛辣之品。

三伏解釋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每年出現在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

傳統的三伏日是由二十四節氣中的日期和幹支紀日的日期相配合來決定的,而三伏日是指夏至以後的第三個庚日、第四個庚日和立秋以後的第一個庚日。遵照古籍,這是一年之中最炙熱的三天,亦即所謂的初伏、中伏、末伏,來施行貼藥治療。

用藥理論

古療方法

所謂的三伏貼療法,其源自于清朝,又名天灸,可治療過敏性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經常反覆性感冒等疾病,并預防感冒。隻要在一年當中最炙熱的3天,在背部的特定穴位貼上膏藥,到了秋冬您就可以輕松告别過敏氣喘老毛病;古代和現代中醫師皆指出确實有其療效。

三伏貼療法自古代流傳至今,已有悠久的曆史,清代張潞的張氏醫通就有記載『諸氣門下?喘。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有未有不應。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塗法往往獲效。方用白芥子淨末一兩、延胡索一兩,甘遂、細辛各半兩,共為細末入麝香半錢,杵勻,汁調塗肺俞、膏肓、百勞等穴,塗後麻冒疼痛,切勿便去,候三柱香足,方可去之。十日後塗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就是三伏貼療法的應用。

三伏貼所用中藥,白芥子、細辛、甘遂可溫肺散寒、止咳平喘、化痰散結、開竅通絡,細辛還具免疫抑制作用,可使有過敏體質的患者,減少抗原抗體反應,降低過敏發作機率,也減輕過敏症狀,姜汁則具散寒止咳的效用,所以綜合使用有助改善氣喘。

細辛揮發油中含有毒性較大的黃樟醚,具有緻癌和緻突變作用。甘遂中含有多氧二萜的有毒成分,有協同緻癌作用,是52種緻癌植物之一。

冬病夏治

三伏貼就是三伏期内,在患者背部特定治療哮喘的部位上,貼上化痰定喘的益氣貼,以減緩氣喘的發作,對于常年受氣喘、過敏病所苦的病患,就能有所改善。

“冬病夏治”是中醫學防治疾病的一個富有特色的重要方法,它是根據《黃帝内經》中“春夏養陽”的原則,利用夏季氣溫高,機體陽氣充沛,體表經絡中氣血旺盛的有利時機,通過适當地内服或外用一些方藥來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複。可以說“冬病夏治”配合全新磁藥疊加療法,體現了中醫學中人與自然相協調的整體觀念和對疾病重視預防為主的理念。

冬病夏治對于哮喘病、老慢支、過敏性鼻炎等慢性呼吸道疾病采取三伏天外貼敷藥方法,是祖國幾千年傳統有效的治療方法,對慢性患者能起到調節免疫、改善肺功能,平喘止咳的效果,是現代規範治療的一項重要輔助治療手段。

對于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來說,夏天是一個不應放過的最佳治療時機。冬季因為氣溫、氣壓偏低,這類病特别容易複發。冬季治療以治标為主,不能夠從根本上消除病因。在夏季,由于影響其發病的氣候因素比較少,症狀通常比較輕,有足夠的時間扶正固本,以提高肌體的免疫能力,達到痊愈的目的。

疾病雖在夏季少有發作,但其宿根常存體内,“夏治”是選擇夏天炎熱季節,采用适當藥物進行治療。因夏季自然界陽氣旺盛,人體陽氣浮越,此時對陽虛者用助陽藥,可更好的發揮扶陽祛寒、扶助正氣、祛除冬病根因的作用,并可為秋冬儲存陽氣,陽氣充足則冬季不易被嚴寒所傷,“冬病夏治”屬于中醫緩則治其本的治病原則。

在這期間,過敏、氣喘等疾病症狀較輕,毛細孔張開,易由皮膚吸收藥效,将元胡、細辛、麝香、白芥子、甘遂等中藥磨粉後,姜汁煳丸,敷貼于肺俞、心俞、膈俞等穴位上,即完成三伏貼。

三伏貼的貼敷原理是于夏季三伏日,自然界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根據中醫“天人相應”的觀念,此事人體的陽氣也最旺盛,經絡氣血流注也最旺盛。此時采用一些生姜、白芥子等辛溫的藥物,貼在疾病相應的穴位上,兩陽相合,能夠很好地治療一些反複發作性及過敏性疾病,以達祛病保健的作用,以呼吸系統疾病的療效更佳。

經專家組研究證明,該療法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對治療哮喘、慢性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體虛易感冒等病症有效率達80%以上,并以純天然、無副作用而深受歡迎。

适應病症

經中醫辯證論治屬虛寒證的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慢性咳嗽,反複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多種肺系疾病;風濕與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腸炎,慢性胃炎,胃痛,潰瘍病,慢性腹洩;小兒遺尿、厭食;頸肩腰腿痛、虛寒頭痛、痛經、胸腹痛等虛寒性的疾病亦可貼敷。

三伏貼可疏通經絡,調理氣血,寬胸降氣,健脾和胃,鼓舞陽氣,調節人體的肺脾功能,使機體的免疫功能不斷增強,從而達到振奮陽氣、促進血液循環、祛除寒邪、提高衛外功能的效果。

适應症:

(1)哮喘、慢性支氣管炎

(2)過敏性鼻炎

(3)反複呼吸道感染

價格說明

“伏貼”價格有明文規定。對于冬病夏治消喘膏穴位外敷,每人次收費30元,其中包含藥費;對于不受季節限制的穴位貼敷療法,每人次7元。但一些醫療機構仍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做法高額收費。有的醫療單位不按規定以人次作為收費标準,而是按穴位數量收費,例如消喘膏每人每次應收費30元,但有的醫院以穴位數量為标準,每次兩個穴位就收取了60元。還有的用藥不規範,就高不就低,把每人次7元的穴位貼敷療法以穴位外敷的30元标準計費。

對于“伏貼”收費不規範的狀況,北京市物價檢查所醫藥價格檢查處處長表示,價格監管部門開展了“伏貼”價格專項檢查,市民如果發現“伏貼”治療的違法收費行為,可以通過12358價格舉報電話進行投訴。

禁忌事項

肺炎及多種感染性疾病急性發熱期;對貼敷藥物極度敏感,特殊體質及接觸性皮炎等皮膚病患者;貼敷穴位局部皮膚有破潰者;妊娠期婦女;糖尿病患者;腫瘤患者等。

(1)貼敷對象為6個月以上兒童及成人

(2)局部有癢、熱、微痛感覺,甚至少數病人局部可出現水泡均為正常反應。

(3)貼敷後局部皮膚微紅或有色素沉着、輕度搔癢均為正常反應,不影響療效。

(4)為了保證療效,而又避免引發感染,應盡量減少水泡的發生。若敷藥處皮膚有灼熱疼痛感時,應及時取下藥膏,并用清水輕柔洗淨,嚴禁抓撓,一般可自行痊愈。如有嚴重水泡時,應及時到醫院皮膚科就診。

(5)貼敷後皮膚局部出現刺癢難忍、灼熱、疼痛感覺時,應立即取下藥膏,禁止抓撓,不宜擅自塗抹藥物,一般可自行痊愈。

(6)貼敷之後可能在皮膚上留下中藥的沉着,用濕毛巾擦拭即可

(7)患有嚴重濕疹、接觸性皮炎等皮膚疾患;或皮膚有破損;或對貼敷藥物過敏者,不宜敷貼。

(8)貼敷期間忌食辛辣油膩、冷飲,囑多飲水;貼敷當日不宜遊泳;注意皮膚清潔。若出現水泡,待水泡消退後再洗澡

(9)若皮膚出現紅腫、水泡等嚴重反應,需及時到皮膚科就醫。

(10)敷貼期間,忌煙、酒、生冷、油膩、辛辣之品

(11)有發熱,流涕、咳嗽等症狀的患兒不宜貼敷。

(12)其他謹遵醫囑。

貼敷時間

一般成人8-10小時,兒童4-6小時(2歲以下的嬰幼兒因皮膚嬌嫩,不宜貼敷),每次4片,根據個體差異,貼敷時間也可以做适當調整。貼敷期間,慎食辛辣、海鮮、羊肉、蘑菇等發物。

其使用的時候必須經中醫辨證論證會更有效,因為病與證不同,同病可能不同證,冬病夏治法适用于虛寒證,禁用于發熱,糖尿病,結核病,若是熱證,則熱更盛,這是必須禁止的。另外價格有相差很大的,其實差别不大,這個藥監局都有統一定價,有些醫院依靠名氣大亂擡價,有些社區不經辨證,所以價格便宜,但效果不好,中醫辨證論治的過程是對患者負責,有些患者雖不适這種灸法或貼敷,中醫可以選用其他冬病夏治法,如針灸,熏洗,拔火罐,隻是灸法或貼敷方便,适宜推廣。

貼敷療法三年為一療程,病程長的患者可适當延長療程。

曆年數伏時間(2005年~2014年)

頭 伏:2005年7月15日-2005年7月24日

中 伏:2005年7月25日-2005年8月13日(2005年中伏為20天)

末 伏:2005年8月14日-2005年8月23日

●2006年:

頭 伏:2006年7月20日-2006年7月29日

中 伏:2006年7月30日-2006年8月08日

末 伏:2006年8月09日-2006年8月18日

●2007年:

頭 伏:2007年7月15日-2007年7月24日

中 伏:2007年7月25日-2007年8月13日(2007年中伏為20天)

末 伏:2007年8月14日-2007年8月23日

●2008年:

頭 伏:2008年7月19日-2008年7月28日

中 伏:2008年7月29日-2008年8月07日

末 伏:2008年8月08日-2008年8月17日

●2009年:

頭 伏:2009年7月14日-2009年7月23日

中 伏:2009年7月24日-2009年8月12日(2009年中伏為20天)

末 伏:2009年8月13日-2009年8月22日

●2010年:

頭 伏:2010年7月19日-2010年7月28日

中 伏:2010年7月29日-2010年8月07日

末 伏:2010年8月08日-2010年8月17日

●2011年:(2011年中伏為20天)

頭 伏:2011年7月14日—2011年7月23日

中 伏:2011年7月24日—2011年8月02日

閏中伏:2011年8月03日—2011年8月12日

末 伏:2011年8月13日—2011年8月22日

2012年:

頭 伏:2012年7月18日-2012年7月27日

中 伏:2012年7月28日-2012年8月06日

末 伏:2012年8月07日-2012年8月16日

●2013年:(2013年中伏為20天)

頭 伏:2013年7月13日-2013年7月22日

中 伏:2013年7月23日—2013年8月01日

閏中伏:2013年8月02日—2013年8月11日

末 伏:2013年8月12日-2013年8月21日

●2014年:

頭 伏:2014年7月18日-2014年7月27日

中 伏:2014年7月28日-2014年8月06日

末 伏:2014年8月07日-2014年8月16日

貼敷療程:

伏九貼敷療法3年為一個療程,療程與療效成正比;病程長的患者可适當延長療程。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