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瑣記(修訂版)

紐約瑣記(修訂版)

陳丹青著文學藝術著作
《紐約瑣記(修訂版)》是陳丹青著文學藝術著作,于2007年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這本書是陳丹青紐約生涯的結賬,初事寫作的開端……他的生活因這本書從此轉向,出現新地帶。[1]
    書名:紐約瑣記(修訂版) 别名: 作者:陳丹青 類别: 原作品: 譯者: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頁數:383 定價:48.00 開本:32 裝幀:平裝 ISBN:9787563366965 文學體裁:文學藝術

内容簡介

《紐約瑣記》是我紐約生涯的結賬,初事寫作的開端……我的生活因這本書從此轉向,出現新地帶。有幾位相熟的讀者批評說,近年我所出的三五本“書”,還算《紐約瑣記》尚可讀。

初版分為兩冊,下冊多是訪談、雜稿與中國話題,本次修訂全部删除,同時大量增添圖片,彩色印制,封面重新設計過。此刻尚未見書,我已先有點歡喜的意思了。

圖書目錄

修訂版序

原序

美術館

畫廊

藝術教育

藝術評論

藝術家肖像——奧爾

藝術家肖像——坦希

我的畫室

繪畫的觀衆

回顧展的回顧

藝術與自由

藝術與藝術家

藝術與良心

桑蘭與萊奧納多

拙劣的比喻

新“世說新語”

後記

書摘

孩子喜歡打量穿制服的人。我也喜歡。在這兒,警察的黑制服和一身披挂當然最醒目:帽徽、肩章、警銜、槍、子彈帶、手铐、警棍、步話機,外加一本記事皮夾。有一回我在地鐵站點煙,才吸半口,兩位警察笑嘻嘻走攏來,老朋友似的打過招呼,接着飛快填妥罰款單,撕下來,遞給我。

紐約大都會美術館到處都是警衛,一色青灰制服,但行頭簡單,隻是徒手,每座小館至少派定一位。當你拐進暗幽幽的中世紀告解室、古印度廟廊偏房或埃及經卷館,正好沒有觀衆時,必定先瞧見一位警衛呆在那裡。文藝複興館、印象派館,設在頂層的蘇州亭院,男女警衛可就多了,聊天,使眼色,來回閑步。在千萬件珍藏瑰寶中,他們是僅有的活人,會打哈欠,隻因身穿制服,相貌不易辨識。人總有片刻的同情心吧(也許是好奇心),當我瞥見哪位百無聊賴的警衛仰面端詳名畫,就會閃過一念:三百六十五天,您還沒看夠麼?

警衛長不穿制服,西裝筆挺,巡逡各館,手裡永遠提着步話機——閉館了。忽然,青灰色的警衛們不知何時已在各館出口排列成陣,緩緩移動,就像街戰時警民對峙那樣,将觀衆一步步逼出展廳。這時,将要下班的警衛個個容光煥發。

門口還有一道警衛線。當我在館内臨畫完畢,手提摹本通過時,警衛必須仔細查證内框邊緣和畫布反面事先加蓋的館方專章(但從不瞧一眼我的畫藝),确認無詐,這才拍拍我的肩背,放我出館,就像小說《複活》中聶赫留朵夫探完監,擠過門口時被獄卒在背上拍那麼一記。

隻有那位肥胖的老警衛每次都留住我,偏頭審視摹本:“哈!艾爾?格列柯,不可思議。你保管發财——等一等,這絕對就是那張原作,你可騙不了我!”

老頭子名叫喬萬尼,意大利移民。如果不當值,這位來自文藝複興國的老警衛可以教我全本歐洲美術史呢。

1982年元月,我踏雪造訪大都會美術館,平生第一次在看也看不過來的原作之間夢遊似的亂走,直走得腰腿滞重、口幹舌燥。我哪裡曉得逛美術館這等辛苦,又不肯停下歇息。眼睛隻是睜着,也不知看在眼裡沒有。腦子……

作者簡介

陳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輾轉贛南與蘇北農村插隊落戶,其間自習繪畫。1978年以同等學力考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研究生班,1980年畢業留校,1982年赴紐約定居,自由職業畫家。2000年回國,現定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組畫》,近十年作并置系列及書籍靜物系列。業餘寫作,出版文集有:《紐約瑣記》《陳丹青音樂筆記》《多餘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續編》。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