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主義文學

現實主義文學

如實地反映現實生活的文學體裁
現實主義文學思潮是西歐資本主義制度确立和發展時期的産物,三十年代最早在法國出現。[1]1830年法國爆發“七月革命”,從此,法國資産階級取得了統治地位;1832年英國實行了議會改革,英國資産階級的統治地位得到了進一步鞏固。這兩大政治事件,是西歐資本主義制度确立的标志。歐洲各國在英、法資本主義勢力的影響下,相繼經曆了從封建制度向資本主義制度的曆史性過渡。這種特定的社會政治經濟形勢,直接影響着文學,成為現實主義文學形成與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現實主義側重如實地反映現實生活,客觀性較強。它提倡客觀地、冷靜地觀察現實生活,按照生活的本來樣式精确細膩地加以描寫,力求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
    中文名:現實主義文學 外文名: 定義: 範疇:文學體裁 特點:如實地反映現實生活 代表作家:雨果

起源

現實主義是文學藝術的基本創作方法之一,其實際運用時間相當早遠,但直到19世紀50年代才由法國畫家庫爾貝和作家夏夫列裡作為一個名稱提出來,恩格斯為“現實主義”下的定義是:除了細節的真實外,還要真實的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1888年4月初緻瑪.哈克奈斯信)

對現實主義的理論探讨,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的“摹仿”說。亞裡士多德在《詩學》中就已指出存在3種不同的摹仿現實的方式,第1種便是“按照事物本來的樣子去摹仿”。文藝複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文藝家(阿爾貝蒂、達·芬奇、卡斯特爾韋特羅等)堅持并發展了“藝術摹仿自然”的觀點。18世紀啟蒙運動的代表狄德羅和萊辛從唯物主義觀點出發,堅持文藝的現實基礎,肯定美與真的統一,強調藝術既要依據自然又要超越自然的辯證關系。狄德羅和萊辛在《沙龍》、《畫論》、《漢堡劇評》等論着中針對新古典主義束縛文藝的清規戒律,比較系統地論述了現實主義的創作原則,對近代現實主義文藝的興起産生了促進作用。

對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這兩個對立概念的明确劃分以及這兩個名詞的提出,卻始于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德國“狂飙突進”運動的代表作家席勒在著名的《論素樸的與感傷的詩》一文中,系統地總結了從古代到近代的西方文藝發展中的兩種基本傾向:偏重于直接反映現實的“素樸的詩”和偏重于表現由現實提升上去的理想的“感傷的詩”。他認為兩者的區别在于:前者再現現實,而後者表現理想,前者重客觀,而後者重主觀,并肯定這兩種創作傾向可以趨于統一。席勒首次在文學領域使用“現實主義”這一名詞,

俄國現實主義文藝理論的奠基人别林斯基在系統總結俄國文學和世界文學發展進程的基礎上,進一步論證了“現實的詩”(即現實主義文藝)與“理想的詩”(即浪漫主義文藝)的聯系與區别。

現實主義”這個名詞之在歐洲文藝界盛行,并且形成一個以它命名的文藝流派,這是19世紀50年代在法國發生的事。1850年左右,法國畫家庫爾貝和小說家尚弗勒裡等人初次用“現實主義”這一名詞來标明當時的新型文藝,并由杜朗蒂等人創辦了一種名為《現實主義》的刊物(1856~1857,共出6期)。

刊物發表了庫爾貝的文藝宣言,主張作家要“研究現實”,如實描寫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不美化現實”。這派作家明确提出用現實主義這個新“标記”來代替舊“标記”浪漫主義,把狄德羅、斯丹達爾、巴爾紮克奉為創作的楷模,主張“現實主義的任務在于創造為人民的文學”,并認為文學的基本形式是“現代風格小說”。從此,才有文藝中的“現實主義”這一正式命名的流派。在文學藝術創作中,現實主義是與浪漫主義并駕齊驅兩大思潮,其注重事實或現實;不受理想主義、臆測或感傷主義影響的客觀過程;客觀地而不憑感情地去處理思想和行動,反對一切不切實際或空想的性格。

基本特征

現實主義文學作品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細節真實

要有真實的細節描寫,用曆史的、具體的人生圖畫來反映社會生活。現實主義作品是以形象的現實性和具體性來感染人的,因此能使讀者如入其境,如見其人。

形象典型

通過典型的方法,對現實的生活素材進行選擇、提煉、概括,從而深刻地揭示生活的某些本質特征。可以說,典型化是現實主義的核心,是區别于自然主義的标志。生活現象是紛纭複雜的,如實記錄生活,不過是照相師的手藝;現實主義則要求作者從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中選取有意義的人物與事件,經過個性化和概括化的藝術加工,創造出典型的人物和典型的環境。正如恩格斯說的,要“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

方式客觀

作者要通過對現實生活的客觀,具體的描寫,從作品的場面和情節中自然地體現出作者的思想傾向和愛憎感情,而不要作者自己或借人物之口特别地說出來。法國文學史家愛彌爾·法蓋解釋說:“現實主義是明确地冷靜地觀察人間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靜地将它描寫出來的藝術主張。……要從幾千幾萬的現實事件中,選擇出最有意義的事件,再将這些事件整理起來,使之産生強烈的印象,”這同恩格斯所說的“除了細節上的真實之外,現實主義還要求如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定義基本一緻。如果我們不把現實主義簡單地理解為各種真正藝術所固有的現實性,而是理解為單獨具有一整套性格描寫的原則和藝術方法的話,那末,在西歐來說,現實主義的形成,一般認為在文藝複興時期。

從文藝複興的現實主義到十九世紀二十年代的批判現實主義,其中又有十八世紀啟蒙時代的現實主義。文藝複興時期的現實主義以描寫人物生動的豐富的感情,欲望和感受而着稱它表現出人類的崇高,人物性格的完整,純潔,而且富有詩意。但在分析社會關系方面又不及啟蒙時代的現實主義。後者具有更多的社會性和分析性,強調創作要有明确的社會目的和思想教育作用。

去盡謊言

現實主義屬于純文學之一種。而謊言去盡之謂純,所以作為純文學的最重要表現手段的現實主義,必須去盡政治謊言、道德謊言、商業謊言、維護權貴階級謊言、愚民謊言等。

純文學化

排除文學外的其他目的(包括政治、商業、道德及階級維護)

藝術手法

一,注重對生活的觀察、體驗,力求使藝術描寫在外觀上、細節上符合實際生活的形态、面貌和邏輯;二,注重典型化方法的運用,力求在藝術描寫中,通過細節的真實表現生活的本質,規律;三,作家一般不在作品中直抒感情,作品的思想傾向較為隐蔽。四,必須去盡政治謊言、道德謊言、商業謊言、愚民謊言等謊言。

在藝術手法上,現實主義文學繼承和發展了18世紀英國小說、法國啟蒙運動文學和俄國諷刺文學的傳統,同時也借鑒了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的某些藝術經驗,但又有很大的革新。在人物刻畫方面,現實主義作家不但善于通過環境和生活細節的具體描寫來烘托、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而且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寫,力求深入細緻地揭示出人物内心的矛盾變化。

司湯達的《紅與黑》是法國現實主義第一部傑出的社會心理小說。他善于表現人物的内心沖突和思想感情瞬息間的變化,來突出人物的個性特征。托爾斯泰更把這種現實主義的心理描寫推向了高峰,以其深刻揭示各種人物的“心靈辯證法”,“描繪心理過程本身,這一過程的形态和規律”而開辟了現實主義的新天地。

陀思妥耶夫斯基以驚人的藝術力量刻畫出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人們的複雜内心世界,深刻剖析了被貴族資産階級社會毒化、扭曲了的病态心理和雙重性格。他宣稱“真正的現實主義”就是“以深刻的洞察力和驚人的正确性叙述人的内心狀态”。這種追根究底地探索人的複雜内心世界的心理描寫,構成了現實主義在藝術上的特征之一。現實主義的另一藝術特色,是充分運用諷刺手法,以加強批判揭露的力量。狄更斯、薩克雷、莫泊桑、果戈理、謝德林、契诃夫等都是諷刺藝術的大師。他們不但善于從地主官僚和資産階級的日常生活中揭露其醜惡本質,而且充分運用虛構、誇張、對比甚至怪誕的諷刺藝術手法,嘲笑這個“黑暗王國”的昏聩荒唐和卑鄙無恥。

文藝的基本創作方法之一,側重如實地反映現實生活,客觀性較強。它提倡客觀地、冷靜地觀察現實生活,按照生活的本來樣式精确細膩地加以描寫,力求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世界各國的文學藝術自始就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現實主義的因素和特色,并随着社會曆史條件而發展變化。在文學藝術領域,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這兩大主要傾向是源遠流長。但作為一種比較自覺的文藝流派,現實主義通常是指19世紀30年代以後在歐洲文學藝術中取代浪漫主義而占主導地位的一種主要文藝思潮和運動。也有一種意見,認為現實主義作為文藝流派,形成于文藝複興時代,或始于古希臘時代,并經曆了一系列發展階段,即所謂“古代現實主義”、“文藝複興現實主義”、“啟蒙主義的現實主義”、19世紀現實主義等。

十九世紀

從文學的角度說,19世紀是小說的時代;而歐洲小說在這個世紀有長足的發展,出現盛況空前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又要歸功于現實主義文學運動的推動。

現實主義作家對反映複雜的現實生活懷有巨大的興趣和自覺性。不論他們的創作側重于生活的那一個側面,選取什麼題材,他們的注意力都不限于個别的人物或事件,而是力圖通過主人公們曲折坎坷的命運概括時代的面貌,描繪它的“風俗”、社會各個階層和錯綜複雜的現實關系。

19世紀,在已成為主要文學形式的長篇小說中,從題材類型說,家庭小說和以年輕人的追求、命運為主題的小說最為突出。但對現實主義作家而言,家庭決未孤立于社會生活之外,而是人類生活的一個十分重要而特殊的領域。家庭小說描寫在這個領域中發生的各種沖突,巴爾紮克的《歐也妮·葛朗台》、狄更斯的《董貝父子》、《大衛·科波菲爾》、屠格涅夫的《貴族之家》、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和莫泊桑的《一生》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家庭生活小說在19世紀的廣為流行并非是作家們要逃進家庭生活的避風港中尋求心理上的暫時的平靜;恰恰相反,而是因為,在一向溫情脈脈的家庭生活中發生的種種令人觸目驚心的“戲劇”最能反映道德倫理、社會價值标準的巨變,從而成為作家描繪社會生活的一個絕好的視角。在這些小說中,社會生活不但是家庭生活的大背景,而且是家庭内部各種矛盾沖突的根源。

現實主義小說中年輕的主人公們更不是遠離社會的荒漠英雄,以他們的命運為主題的小說甚至比家庭生活小

說更引人注目。司湯達的《紅與黑》、巴爾紮克《人間喜劇》中的許多作品(如《幻滅》)、薩克雷的《名利場》、萊蒙托夫的《當代英雄》、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布瓦爾和佩庫歇》等可稱為這方面的傑作。作者們在這些小說中或者通過主人公的遭遇和人生道路的抉擇,極其深刻地揭示了那個社會的道德真象以及它如何扭曲、毀滅了年輕一代,或者突出年輕人和社會的對立以反映社會的黑暗和對人的壓抑;追求出路和幸福的青年要麼擦幹他們最後一滴純潔的眼淚,順應社會的道德而飛黃騰達,要麼不屈服于社會而被社會所窒息、扼殺。

法國

法國是現實主義文學的發源地,司湯達(1783一1842)是法國批判現實主義的奠基人,他善于從政治角度把握社會。他20年代發表的《拉辛與莎士比亞》(1825)第一次闡述了現實主義的創作原則;1830年出版的小說《紅與黑》是法國批判現實主義的開山之作,

法國早期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大都經曆了從浪漫主義向現實主義的轉變過程,如雨果、司湯達、梅裡美、巴爾紮克。法國現實主義文學以其廣闊的社會畫面、獨特的藝術形象和強烈的理性批判精神等特征而着稱。内容上,主要寫城市富裕平民和沒落貴族的矛盾,以及小市民的虛榮。

巴爾紮克(1799—1850)是19世紀法國最傑出的文學家,他善于從經濟角度把握社會。他的浩大的系統工程《人間喜劇》是世界文學史上一座高聳入雲的豐碑。

司湯達(原名亨利·貝爾)于1783年出生在格勒諾布爾。司湯達的作品不多,寫有長篇小說《阿爾芒斯》、《紅與黑》、《呂西安·婁凡《(又名《紅與白》)和《巴瑪修道院》,以及為數不多的中短篇小說。其中《紅與黑》是他的代表作,也是法國現實主義第一部成熟的作品。

梅裡美(1803—1870)是19世紀法國文學史上最富于藝術魅力的作家之一,是莫泊桑以前法國最傑出的中短篇小說家。他的主要創作成就是為數不多的20來篇中短篇小說,這些小說幾乎每篇都是精品,都是傑作。其中最著名的是《卡門》和《高龍巴》。

福樓拜(1821—1880)是19世紀中期繼巴爾紮克之後法國最偉大的現實主義小說家。他以其“客觀而無動于衷”的美學原則和嚴謹精緻的藝術風格,在法國文學史上獨樹一幟,為後來的自然主義和唯美主義開辟了道路。

福樓拜一生創作了5部長篇小說(其中《布瓦爾和佩庫歇》未完成)和若幹短篇小說。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包法利夫人》(1856)、《薩朗波》(1862)、《情感教育》(1869)、《聖安東的誘惑》(1874)、《布瓦爾和佩庫歇》(1879),短篇小說集《三故事》等。他是一位創作态度極為嚴謹的作家,信奉古典主義理論家布瓦洛的格言:“流暢的詩,艱苦地寫”。他對作品宇斟句酌,苦心推敲,力求在結構、語言、意境等方面臻于完美。外科醫生的家庭環境,培養了他的實驗主義傾向;對藝術美的刻意追求,形成了他精湛、嚴謹、清澈的藝術風格,藝術水平極高。

莫泊桑是19世紀後期法國著名的短篇小說家,在文壇上有“短篇小說之王”之稱。1880年《羊脂球》的發表使他一舉成名。聚集在左拉周圍的幾個自然主義作家,以普法戰争為題,結集出版《梅塘之夜》,《羊脂球》是其中最優秀的一篇,福樓拜稱之為“布局、喜劇性和觀察的傑作”。成名以後,莫泊桑有機會涉足上流社會,擴大了他的視野。從1883年開始,他寫作以上層社會為題材的長篇小說:《一生》(1883)、《漂亮朋友》(1885)、《溫泉》(1887)、《皮埃爾和讓》(1888)、《如死一般強》(1889)和《我們的心》(1890)。

英國

英國的現實主義文學産生于30年代,40—50年代進入繁榮時期,出現了狄更斯、薩克雷、夏洛蒂·勃朗特、蓋斯凱爾夫人等一派出色的小說家。除此之外,還有奧斯丁、愛米麗·勃朗特、喬治·愛略特等有影響的作家,他們的創作共同促成了19世紀中期英國文學的繁榮。

查爾斯·狄更斯生于英格蘭南部海港樸茨茅斯。查爾斯·狄更斯出生兩年後,全家被調往倫敦。全家在倫敦住了三年後,又遷往查特姆。就是在查特姆,狄更斯開始上學讀書。他父親有一些藏書,雖然數量不多,但其中有像《湯姆·瓊斯》、《威克菲牧師傳》、《吉爾·布拉斯》、《堂·吉诃德》、《藍登傳》和《小癞子》這樣的好書。這些書,年幼的狄更斯不止讀過一遍。至于這些書對他的巨大影響,可以從他後來的小說創作中分明看出。

1857年,查爾斯·狄更斯已年滿45歲,這10年是他創作的鼎盛時期,也是他社會活動的高峰時期。他幾乎每隔兩年就出版一部有影響的長篇小說,如《董貝父子》(DombeyandSon1848)、《大衛·科波菲爾》(DavidCopperfield,1850)、《荒涼山莊》(BleakHouse,1853)、《艱難時世》(HardTimes,1854)和《小杜麗》(LittleDorrit,1857),就是在這一時期完成的。

簡·奧斯丁(1775—1817)是18世紀向19世紀過渡的一位現實主義小說女作家。在她42個人生歲月中,留下6部長篇小說:《傲慢與偏見》(1813)、《愛瑪》(1815)、《理智與情感》(1811)、《諾桑覺寺》(1818年出版)、《曼斯菲爾德莊園》(1814)、《勸尋》(1818年出版)。這些小說的題材均來自英國鄉村中産階級的家庭生活。但作者善于從這些平淡無奇的生活瑣事和世态人情中發掘出嚴肅的道德主題。幽默反諷的藝術手法使作品清新深邃,回味無窮。這是奧斯丁對英國現實主義小說的突出貢獻。奧斯丁的代表作是《傲慢與偏見》和《愛瑪》。這兩部小說都寫愛情和婚姻,生動地反映了當時農村的風俗習慣和社會心理,揭示出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英國鄉村生活的閉塞。

薩克雷(1811—1863)是與狄更斯齊名的英國現實主義小說家。他繼承了斯威夫特、菲爾丁的現實主義傳統,在為數不多的小說創作中,運用諷刺等藝術手法,塑造了為數衆多、絢麗多姿的人物形象,成為“當代歐洲作家裡的第一流的大天才”,“一位犀利而無情的諷刺家”。他出色的諷刺才能,對社會醜惡的辛辣抨擊以及挖苦嘲笑的幽默風格,使他在英國文學史上占據特殊的地位。代表作《名利場》。還着有《班迪尼斯》《弗吉尼亞人》等作品。

夏洛蒂·勃朗特(1816一1855)是英國文學史上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是一位富于文學才華和藝術魅力的女作家。她一生創作了4部長篇小說:《教師》(1846)、《簡·愛》(1847)、《雪利》(1849)、《維萊特》(1853),描寫了小市民知識婦女的命運與抗争。

艾米麗·勃朗特(1818—1848)是夏洛蒂·勃朗特之妹,以唯一的長篇小說《呼嘯山莊》(1847)而飲譽文壇。小說寫希剌克厲夫與女友卡瑟琳生生死死的奇特愛情和他變态複仇的性格,通過希克厲和卡瑟琳之間痛苦而曲折的愛情經曆,展現了人性的扭曲與複歸,表現了愛情和複仇的主題。

肖伯納(1856—1950)受易蔔生的影響,堅決主張藝術應當反映迫切的社會問題,反對“為藝術而藝術”的主張。他認為戲劇是“思想工廠”,舞台是“宣傳講台”,并由此開始他的戲劇創作。從1892年開始發表第一個劇本,到1950年去世,他一共寫了51個劇本。

俄國

拿破侖戰争之後,西方民主思潮、西方文化吸引了俄國人,俄國的文學開始繁榮。在不到100年的時間裡,出現了普希金、果戈理、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契诃夫等被譽為“燦若星辰的偉大名字”的文學大師。俄國現實主義文學較之西歐各國形成稍晚,但發展迅速,成績突然。40年代,當法國現實主義文學發展到高潮時,俄國的現實主義文學卻剛剛形成,而在50—60年代法國文學批判力量開始減弱時,俄國文學卻迅速發展,蔚為壯觀,并在60年代達到頂峰。

普希金(1799一1837)是俄國傳統進步文學的集大成者,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他的抒情詩充滿浪漫主義色彩和俄羅斯民族生活的情調。詩體長篇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開俄國文學史上“多餘人”形象的先河。其作品的俄羅斯文學民族特色和語言風格,開創了俄國文學的新時代。

萊蒙托夫(1814—1841)是十二月黨詩人和普希金的直接繼承者。在他短促的27年中創作了400多首抒情詩和一部長篇小說——《當代英雄》(1840)。小說主人公畢巧林對貴族社會空虛的生活深感不滿,但又徒有過人的才華,缺乏生活目标,于是玩弄人生,浪費生命。萊蒙托夫借畢巧林的日記寫出了俄國文學史上又一個“多餘人”的自我認識,開了俄國現實主義長篇小說心理分析和心理描寫的先河。

費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是19世紀中期最偉大的俄國作家之一,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被侮辱的與被損害的》《罪與罰》《白癡》《群魔》《卡拉馬佐夫兄弟》等。他和列夫·托爾斯泰一起并列于俄羅斯文學乃至世界文學史上最偉大小說家之列,他的《卡拉馬佐夫兄弟》和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可算得上俄國小說史上最偉大的兩部巨着。

他于1866年發表的《罪與罰》及其後發表的《白癡》為作者赢得了世界性的聲譽。1880年發表的《卡拉馬佐夫兄弟》(或譯《卡拉馬助夫兄弟們》),更是作者哲學思考的總結,被稱為人類有文明曆史以來最為偉大的小說。有作家點評:“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執着于研讨人與上帝的關系,經常擺蕩于天堂與地獄之間,穿梭于神性與魔性的兩極,直到他年屆六十,終于寫下《卡拉馬佐夫兄弟》,在人類精神領域中,豎立了一座高峰。”

托爾斯泰是19世紀俄國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他于1828年9月9日出生于圖拉省克拉皮文縣的亞斯納亞·波利亞納(今屬圖拉省曉金區)。他家是名門貴族,其譜系可以追溯到16世紀,遠祖從彼得一世時獲得封爵。1855年11月到彼得堡進入文學界,其成名作:自傳體小說《童年》(1855)、《少年》(1857),這些作品反映了他對貴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養”主張和擅長心理分析的特色。從中篇小說《一個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義貴族立場主張自上而下改革而在自己莊園試驗失敗的過程。

1863~1869年托爾斯泰創作了長篇曆史小說《戰争與和平》,這是其創作曆程中的第一個裡程碑。小說以四大家族相互關系為情節線索,展現了當時俄國從城市到鄉村的廣闊社會生活畫面,氣勢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間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曆史事件,特别是1812年庫圖佐夫領導的反對拿破侖的衛國戰争,歌頌了俄國人民的愛國熱忱和英勇鬥争精神,主要探讨俄國前途和命運,特别是貴族的地位和出路問題。小說結構宏大,人物衆多,典型形象鮮活飽滿,是一部具有史詩和編年史特色的鴻篇巨制。1873~1877年他經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裡程碑式巨着《安娜·卡列尼娜》,小說藝術已達爐火純青。

世紀之交,俄國社會開始劇烈動蕩,先後發生1905年革命、1917年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三次大的變動。十月革命的勝利,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

俄國文壇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已是派别林立、文藝思潮風起,文學創作五光十色,有現實主義、現代主義,以及兩者相結合的諸多流派。

現實主義文學有可以分三種傾向: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相結合的文學、肯定的現實主義文學。

一、批判現實主義文學

19世紀初最有影響的文學仍是批判現實主義,老作家托爾斯泰、契诃夫、柯羅連科繼續在創作。新起的作家也遵循俄國古典文學的傳統,恪守現實主義原則,突出的有參加高爾基主持的文學團體“星期三”和知識出版社活動的如下幾為作家:庫普林、布甯、綏拉菲莫維奇等。

二、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相結合的文學

北歐的表現主義戲劇對俄國藝術有着直接的影響。俄國文學中的象征派也已成氣候,現實主義作家開始有意識地從現代主義吸收一些新的表現手段,試圖找到一條介乎二者之間的道路,或者把二者結合起來。成就最大的是安德列耶夫,早期是現實主義的作家,寫了許多優秀短篇。1905年左右,他轉向對現實主義以外的藝術方法的探索,從而引起轟動。這起始于中篇小說《紅笑》(1904)。他的作品反映出現實主義、象征主義、表現主義的多重藝術特征,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學現象。

三、肯定的現實主義文學

十月革命後,蘇聯社會一直處于大動蕩中,迄50年代初期,先後經曆了内戰、社會主義改造、衛國戰争和戰後重建幾個重要曆史階段。

美國

1865年至1914年間的美國文學在美國文學史上稱為現實主義時期。這一時期的美國文學是美國精神的表現,尤其是美國小說。現實主義是對浪漫主義的一種反動。正視現實,不尚空想。現實主義文學又為現代主義文學鋪平了道路。

經過内戰以後的美國社會為現實主義的興起和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自内戰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50年,美國曆史上經曆了巨大變化,無論是政治、經濟、文化、還是宗教。這一巨變徹底改造了美國社會的性質和觀念。新一代作家不滿意于老一代的浪漫主義思想,生發了新的創作靈感。他們對現實生活産生了濃厚的興趣,企圖對生活的各個方面作出他們的解釋,主張客觀現實,摒棄主觀偏頗、唯心主義和浪漫主義的色彩。人們的興趣現在已轉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注意到現實的野蠻、肮髒,直接公開描寫階級鬥争,這時的作家已能描寫人物在各種條件或環境下的反映,描述遠西(FarWest)、新移民和勞動階級的鬥争,這些作家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這一注意現實生活的創作傾向形成了美國現實主義時期的文學。

這一時期的三個代表作家是豪威爾斯(WilliamDeanHoweils),亨利·詹姆斯(HenryJames)和馬克·吐溫。們真實地描寫了美國本地風土人情,帶有濃厚鄉土氣息,挖掘了人們的内心生活。他們忠實地記錄了美國東部地區十九世紀後半葉的生活,有行将消失的邊疆地區、有農村、有小鎮、還有噪動的都市。有本土的主人公、有,美國式的姑娘,、有為生活所迫的中産階級家庭、有商人、有心理複雜的市民。總之,他們為後來的現實文學在題材、技巧和風格上都樹立了典範。

二十世紀歐美發展

20世紀,歐美各國的現實主義文學普遍得到較大發展,而且在整個世紀的曆史進程中,始終呈基本平衡态勢,而不再像19世紀那樣,有一兩個國家的成就在某個時期處于領先地位。總體上,在19世紀已經取得長足發展的法國、英國、美國繼續保持良好勢頭;德國、奧地利、瑞士等國一改原來的滞後面貌,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東歐、南歐和北歐湧現出衆多著名作家;在拉丁美洲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文學的第一道曙光就出自現實主義文學,而且60年代以後在世界文壇引起巨大轟動的“文學爆炸”,也是源于現實主義文學奠定的基礎。

東歐的現實主義文學

東歐的現實主義文學跟國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命運息息相關。捷克作家雅羅斯拉夫.哈謝克(1883—1923)在政治諷刺小說《好兵帥克》(1920--1923)中抨擊奧匈帝國窮兵默武的行徑,塑造了帥克這個善良樂觀而威武不屈的、代表着捷克民族精神的普通人形象;另一位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的一系列風格獨特的小說,表現捷克人民喪失生存自由、喪失國家主權的極度悲哀和痛苦。波蘭女詩人維斯瓦娃.希姆博爾斯卡(1923一)擅長寓深刻哲理于作品的字裡行間,她的詩作從《呼喚雪人》(1953)到《結束與開始》(1993),都着力表現人在自然與曆史中的内涵。

南歐與北歐的現實主義文學

以描寫古老家族盛衰的史詩性作品和表現反法西斯題材的作品最為成功。挪威作家克努特.哈姆生(1859-1952)的《大地碩果》(1917)和西格裡德.溫塞特(188—1949)的《克麗絲丁》(1920―l922)都是在廣闊的曆史背景上反映民族生活和鬥争曆程的史詩性作品。

拉丁美洲的現實主義文學

拉丁美洲的現實主義文學,與該地區的民族民主革命鬥争同步發展,從20世紀初期至中葉蓬蓬勃勃、欣欣向榮,成就斐然。墨西哥著名的現實主義作家有馬裡亞諾.阿蘇埃拉(1873—1952)和奧克塔維奧.帕斯(1914一1998)。前者的《底層的人們》(1915)再現墨西哥的民主革命曆史,描寫了受壓迫的農民為土地和自由而進行的鬥争;後者的《太陽石》(195)贊歎古代文化的輝煌,抒發了對祖國河山的摯愛激情。

智利傑出的現實主義詩人、偉大的民族詩人巴勃羅.聶魯達(1904-1973)是拉丁美洲詩壇最為璀璨的明星之一,在國際上享有很高聲譽,于1970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米蘭昆德拉

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1929一)的小說把幽默作為表現荒誕的一種形式,以反諷作為解剖人生的有力武器,以輕松、随意而且常常帶有戲谑、幽默、嘲弄的筆調來寫悲劇性内容,表現出一種超越了狹隘的對人類生存絕對無條件肯定之後的智者的徹悟。他的小說曾經在20世紀20年代初引起世界範圍内的普遍關注,當時的文壇出現過被稱為“昆德拉現象”的熱潮。

新主義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在意大利電影、文學領域出現的流派。新現實主義是抵抗運動的産物,反映了這一運動的理想和要求。它是一群經過反法西斯鬥争洗禮的進步作家、藝術家的組合,以争取社會進步、民主、平等為思想旗幟,以忠實地反映曆史的真實和面臨的現實為藝術綱領。新現實主義文學從誕生到衰退,前後持續了十餘年。

它經曆了不同的發展階段。反映抵抗運動和南方問題,象一根紅線貫串在早期新現實主義文學中。作家們以經曆墨索裡尼統治的“黑暗的二十年”或參加反法西斯鬥争的親身體驗,熱情地描寫意大利人民反對法西斯和德國納粹侵略者的可歌可泣的鬥争(維加諾:《安妮絲之死》,1949),對法西斯殘害善良人民的令人發指的罪行,予以無情的揭發和鞭笞(普裡莫·萊維:《如果這是人》,1947);以巨大的現實主義力量,暴露意大利南方驚人的貧困、落後(卡爾洛·萊維:《基督停留在埃博利》,1945);反映南方農民争取土地的鬥争和他們政治上的覺悟(約維内:《神聖的土地》,1950;貝爾托:《滿天紅》,1947;《強盜》,1951)。但另一方面,早期新現實主義作品也存在着不容忽視的缺陷。

作家們不能正确、深刻理解自己描繪的事實,缺乏對事實本身的藝術概括和揭示。他們尖銳地提出了問題,但挖掘不到問題的症結所在,更不清楚解決問題的辦法,因而常常流露出小資産階級意識和哀傷情調。

這些作品的基本特征表現為人道主義思想和寫真實的創作原則。新現實主義者滿懷誠摯的愛憐,描寫善良而軟弱的小人物,如失業者、流浪漢、貧苦農民、公務員,他們為了獲得一塊面包、一片土地而同命運搏鬥,但都以失敗告終,美好的追求都成泡影。作家們為小人物的遭遇發出憤怒的呼喊和抗議。這些洋溢着人道主義精神的作品,展示了資本主義社會裡廣大勞苦群衆同嚴峻現實的深刻沖突和對立,揭露了整個社會民不聊生、危機四伏的陰暗情景。

作品賞析

紅與黑

原名:《于連》副标題“1830年紀事”

“紅”指拿破侖時期士兵的紅軍裝,代表資産階級的力量。

“黑”指教職人員的黑教袍,代表封建社會反動力量。

思想内容。

1司湯達的長篇小說《紅與黑》以于連的遭遇為線索,以維立爾市,貝尚松神學院和巴黎木爾侯爵府為活動舞台,形象地展示了法國波旁王朝複辟時期廣闊的社會生活和錯雜的階級矛盾。

2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貴族、教會的黑暗和罪惡。

3辛辣地嘲諷了資産階級唯利是圖的本質,表現了強烈的政治傾向。

于連的形象分析:

司湯達的長篇小說《紅與黑》中的主人公于連是法國複辟王朝時期個人奮鬥者的典型。

1于連的階級地位和所受的教育,決定了他的英雄主義熱情和虛榮心。

2于連的性格是矛盾的。受壓後就反抗,當個人名利得到滿足後就妥協、投降。

3于連的平民階級意識并未完全泯滅。

4人物形象的局限性。他的行動是個人盲目的,他的反抗具有極大的動搖性,一旦個人的追求滿足後就妥協投降。

藝術成就:

1、從傳統封閉結構向現代開放結構過度。

2、塑造了衆多性格鮮明的人物。

3、傑出的心理描寫。

高老頭

的主題思想:

1小說真實地反映了波旁王朝複辟時期資産階級暴發戶對封建貴族社會日甚一日的沖擊。(子爵夫人告别巴黎)。

2小說描寫資産階級憑借金錢和财富的力量打敗封建貴族。揭露了金錢的罪惡,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

3小說揭露了與資産階級野心家極端利己投機取巧完全不同的誠實的個人奮鬥之路。

藝術特色。

1結構精緻,情節富有戲劇性。

小說圍繞拉斯底涅向上爬安排情節,有主有次、多情節、多故事。伏脫冷完成了教育的使命後被捕;鮑賽昂夫人完成任務後隐退;高老頭的悲劇促進了他性格的最後形成。

2從現實的精緻觀察進行精确生動的典型環境的描寫。

對典型環境的描寫為人物性格發展提供依據。如伏蓋公寓的頹廢、寒酸與上流社會燈紅酒綠形成強烈的對比,刺激出拉斯底涅向上爬的野心,形成了典型環境相适應的典型性格。

3廣泛地運用了對比的原則。

如高老頭對女兒的溺愛與泰伊番将女兒趕出家門;高老頭的癡情與女兒的絕情,從中引出抑惡揚善的教訓。(人物對比)

上流社會和伏蓋公寓下層社會對比,刺激了拉斯底涅的野心。(環境對比)

4語言多姿多彩、比喻深刻。

人物語言充分個性化:如伏脫冷語言鋒利、充滿強烈味、赤裸裸一針見血;高老頭的語言中充滿對女兒的癡情。

比喻:高老頭沒錢是遭到女兒們的遺棄“就像檸檬榨幹了”,她們“把剩下的皮扔在街上”。

5塑造了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

如高老頭的父愛持久不變;同為野心家拉斯底涅涉事不深,伏脫冷老謀深算。

包法利

“包法利主義”:不切實際、想入非非的品性被稱為“包法利主義”。“包法利主義”是平庸卑污的現實

和渴望理想愛情、超越實際可能的幻想相沖突的産物。它與愛瑪這個形象結成一體,成為文學上的一個專有名詞。作為一種精神現象,它是七月王朝和第二帝國時期享樂生活盛行的惡濁風氣孕育而成的。

藝術上,《包法利夫人》被看作一部典範作品。

在典型的塑造上,福樓拜更注重精神氣質的描繪,而不是性格特點的刻畫。愛瑪的耽于幻想,包法利的渾渾噩噩,郝麥的講求實利,都是從人物的精神狀态和特點去表現的。

在遣詞造句上,福樓拜不愧為大師。名句不勝枚舉。“像人行道一樣平闆”形容包法利談話的平庸。第一個妻子瘦削得“骨頭一把,套上袍子,就像劍入了鞘一樣”。愛瑪渴望愛情,“就像廚房桌子上一條鯉魚巴望水”。老農婦的手像“千辛萬苦的卑微的憑證一樣”。

小說結構上,《包法利夫人》也有新的創造,全書分成基本對稱的兩部分。女主人公的發展至農業展覽會形成高潮,然後走下坡路,直到結尾。

雙城記

《雙城記》的思想内容

1對貴族階級做徹底的否定。

小說通過梅尼特醫生給朝廷的揭發信落到侯爵兄弟手中,以及被捕人獄18年之久的情節描寫。無情地揭露了腐敗了的統治階級專制政體、法律制度。

2描寫了法國人民在封建暴政下的悲慘生活。

3生動描繪了法國大革命中巴黎人民攻打巴斯底獄的情景和懲罰壓迫者的曆史畫面,反映了法國大革命轟轟烈烈的鬥争場面,準确而又形象地展示了革命發生的原因和必然性。

《雙城記》

4小說突出地表現了作者的人道主義思想。

藝術特色。

一結構複雜嚴謹,由三個對立而又相交織的線索組成。

梅尼特醫生的故事;貴族後代代爾那的故事;革命者得伐石太太的故事。體現了情節的豐富性和結構完整性的統一。

二浪漫色彩和現實手法有機結合。

1浪漫色彩:小說情節波瀾起伏、緊張生動又富有戲劇性。

2寫實手法:對法國大革命的原因及場面的描寫。

三大筆勾勒和精雕細刻有機結合。

1大筆勾勒:巴黎人民起義。

2精雕細刻:人物肖像、心理及叙述事件。

從《雙城記》看狄更斯資産階級人道主義思想。

《雙城記》中狄更斯以自己的人道主義準則來評價法國大革命前的封建貴族政權和大革命勝利後的資産階級革命政權。

1同情法國人民的悲慘生活。

2同情法國大革命,描寫了法國大革命的場面展示了大革命發生的原因、必然性。

3譴責了暴力領袖得伐石太太。

4塑造了人道主義最高典型

人道主義的局限性:

如作者把貴族的殘暴和革命者的錯誤作對比,以此突出他的人道主義精神,這種認識也使他不能準确認識法國大革命及其過程中的是非功過。

簡·愛

形象:

1、簡·愛是個平民女子形象。

2、代表平民女性内心的願望:要求和男子平等;捍衛自己獨立的人格與尊嚴,以及自由表現自己的愛憎。

3、是一個反抗者的形象。

小說藝術:

1、人物的個性化。

簡·愛的個性是:聰明而謙遜、倔強而善良、沉靜而熱烈。

羅切斯特的個性:傲慢的外表和溫柔的内心構成對照。“内外對照法”

普希金

2、情節引人入勝,語言質樸無華,景物描寫富有濃厚的地方色彩。

普希金

被譽為“俄國文學之父”“俄國詩歌的太陽”。

奧涅金的形象:

奧涅金是俄國貴族革命時期開始覺醒又找不到出路的貴族知識分子的典型形象。

1他受到西歐民主思想的啟蒙,具有人道主義和民主主義的思想,品格和氣質都高于周圍的貴族子弟。

2他沒有明确的政治主張和社會理想,現實社會看不到出路和希望,所以苦悶、彷徨、憂郁、痛苦對生活極端的冷漠。

3他希望改變現狀,但又不可能與社會決裂,所以他不會與社會反抗,對生活态度是消極的逃避。是俄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多餘人”典型。

藝術特色

最顯着的是它的抒情性,作品中始終貫穿着詩人自己的形象,貫穿着“作者的聲音”。作品中出現大量的“抒情插筆”。這些“抒情插筆”,有時是作者對人物的貶褒,有時是對事件和場面的評論,有時是對往事的追憶

在再現社會生活的廣度和深度上、典型性格的塑造上、環境和場景的描寫上都達到了當時俄羅斯文學的最高水平

在人物性格塑造上,采用了對比的手法,奧涅金和連斯基、達吉雅娜和奧麗嘉之間在對照中,各自的性格特征表現得十分鮮明和突出。

語言上是很有特色,普希金把詩的精練、含蓄和散文的流暢、樸素天衣無縫地結合起來,從而創造出典範的俄羅斯文學語言,它既是詩的,又是散文的。

在詩的格律和韻律方面,除了男女主人公各寫的兩封信以外,其餘均為用四步抑揚格寫成的十四行詩組成的詩節,這種詩節後來被人們稱為“奧涅金詩節”

成果作品

法國巴爾紮克的《人間喜劇》

法國司湯達《紅與黑》

法國莫泊桑的《項鍊》

英國狄更斯的《大衛·科波菲爾》《霧都孤兒》《雙城記》

俄國普希金的《葉甫蓋尼·奧涅金》

俄國列夫·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

俄國果戈裡《死魂靈》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