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樹

紅豆樹

豆目豆科紅豆屬植物
紅豆樹為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紅豆樹屬常綠喬木。因種子皮色鮮紅而得名。紅豆樹屬約120種,主産于熱帶美洲和熱帶亞洲,西非洲僅産數種。中國約有35種。[1]
    中文名: 外文名: 别名: 中文學名:紅豆樹 界:植物界 亞科:豆科蝶形花亞科 分布: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湖北、貴州(赤水)、四川、陝西、甘肅(文縣) 所在地:蘇州市張家港市鳳凰山景區内 開放時間:08:00-18:30 票價:免費

物種信息

拉丁名:OrmosiahosieiHemsl.etWils

中文名:紅豆樹

拉丁科名:Leguminosae

中文科名:豆科蝶形花亞科

保護級别: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準)

分布: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湖北、貴州(赤水)、四川、陝西、甘肅(文縣)

現狀:漸危種。紅豆樹又名花梨木,分布于中國中亞熱帶及以北地區。由于本種經濟價值很高,常為産地收購部門和群衆砍伐利用,緻使分布範圍愈益狹窄,成年樹日益稀少。目前僅在寺廟和村落附近保存少數大樹。

海拔下限(米):200

海拔上限(米):900/最高1350

又名鄂西紅豆樹、江陰紅豆樹、花榈木、花木。在樹木分類學上屬被子植物門豆科紅豆樹屬,為常綠喬木、中等喜光樹種。羽狀複葉,小葉5~7片,小葉片長橢圓形或長橢圓狀卵形,長5~10厘米,先端漸尖,光滑無毛;花兩性,圓錐花序,花白色或淡紅色;莢果木質,扁平,先端尖嘴狀,果長4~6.5厘米,無毛;種子1~2粒,鮮紅色有光澤;4月開花,10月結果。紅豆樹主要分布在中長江以南各省(自治區),然大樹較少。紅豆樹以其可愛的種子、優質的木材著稱于世。其木材光滑堅硬,紋理美麗,不經油漆卻形同墨玉,因而與紅木齊名,視為高級珍貴用材。舉世聞名的龍泉寶劍柄就是用它的心材加工而成的。

它樹形優美,葉色濃綠蒼翠,是優良的綠化樹種。種子因其鮮紅圓潤或具黑色斑紋,光澤美麗,玲珑可愛,常用以做項鍊、耳飾等裝飾品;還能供藥用,主治産後惡露沖心、症瘕結氣、白帶漏下等症。由于其種子易遭鼠食,種皮幹燥後不易吸水,自然更新較為困難,因此資源漸趨枯竭,現被列為國家三級保護樹種。

形态特征

半常綠喬木,高20米以上,胸徑1米以;幼樹樹皮灰綠色,具灰白色皮孔,老樹皮暗灰褐色;小枝綠色,無色。奇數羽狀複葉,長10一15厘米;小葉5一7,稀9,近革質,橢圓狀卵形、長圓形或長橢圓形,稀為倒卵形,長5一12厘米,寬2.5一5.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寬楔形或圓鈍,無毛,下面黃綠色。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序軸被毛;花兩性,5出;萼鐘狀,密生黃棕色短柔毛;花冠白色或淡紅色,微有香氣;子房無毛。莢果扁,革質或木質,近圓形,長4一6.5厘米、寬2.5-4厘米,先端喙狀,無中果皮,内含種子1一2;種子鮮紅色,光亮,近圓形,長1.3一2厘米,種臍長約9毫米。

特性及分布

多分布于丘陵低山、河邊及村落附近。分布區的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夏季涼爽多雨霧,空氣濕度大。據浙江龍泉分布區的氣象資料記錄,年平均溫15.3℃,7月平均溫25℃,1月平均溫4℃,極端最低溫-8.4℃,極端最高溫為35.6℃;年降水量1900毫米左右,平均相對濕度80%。土壤主要為紅壤,pH值4.5--5.6。

在自然群落結構中處于上層林冠,常和樟Cinnamomumcamphora(L.)Presl、楠Phoebespp、楓香LiquidambarformosanaHance、冬青IlexpurpureaHassk與青岡Cyclobalanopsisspp.等樹種混生。紅豆樹幼年喜濕耐陰,中齡以後喜光。

較耐寒,在本屬中是分布于緯度最北的一個種。它對土壤肥力要求中等,但對水分要求較高;在土壤肥潤、水分條件較好的山窪、山麓、水口等處生長快,幹形也較好;在幹燥山坡與丘陵頂部則生長不良。主根明顯,根系發達,壽命較長,具萌芽力,能天然下種更新。葉芽于3月中下旬萌動,4月上旬開始展葉;花于4--5月開放,9--10月莢果成熟。本種結實年齡較遲,并有隔年結實現象。

保護價值及措施

紅豆樹為中國特有種,是本屬植物經濟價值較高的珍貴樹種。木材堅重,有光澤,切面光滑,花紋别緻,供作高級家具、工藝雕刻、特種裝飾和鑲嵌之用;樹冠濃蔭複地,又是優良的庭園樹。

在本種分布較集中地區(如浙江省龍泉黃山頭、嶺根等地)建立紅豆樹保護點,嚴密控制群衆亂砍濫伐,并積極開展人工繁殖,建立造林基地。浙江及南方一些林場已進行成片造林。

栽培要點

用種子繁殖。采種要選擇25--30年生以上的健壯母樹,當莢果将開裂時采收,稍陰幹後,驅除種子袋藏或混沙貯藏。種皮堅硬不透水,播種前用熱水處理或濃硫酸處理,挫傷種皮,可提早發芽和提高發芽率。1年生苗高40厘米,春季萌芽前即可出圃造林。造林地以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水分條件較好的山坡下部、山窪及河邊沖積地為宜。造林當年,應防止鼠害。

樹高可達26米,胸徑達1米。幼樹皮灰綠色或褐綠色,具灰白色皮孔;老樹皮暗灰褐色,微縱裂。小枝綠色,無毛。奇數羽狀複葉,小葉5~9,橢圓狀卵形、長卵形或矩圓狀卵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鈍,無毛。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花白色或淡紅色,萼杯狀,花冠蝶形。莢果木質,卵圓形或卵狀橢圓形,先端喙狀。種子1~2粒,鮮紅色(見圖)。分布于四川、湖北、江蘇、浙江、陝西、廣西、福建等省(自治區),多生長在海拔65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河邊及村莊附近。

喜光,幼齡稍耐庇蔭。适生于年平均氣溫18~20℃,最冷月平均氣溫7~10℃,最熱月平均氣溫25~28℃,年降雨量1200~1800毫米的地區。在酸性土、石灰性土都可生長,在土層深厚、肥沃、濕潤的土壤生長良好。在幹旱的山坡、山頂生長不良。主根明顯,主、側根發達,有根瘤菌。4月開花,10~11月果熟。每千克種子800~1000粒,發芽率70~80%。種子種皮緊密,不易透水,播種前可用80℃熱水燙種,再置于冷水中浸1~2天,也可擦傷種皮,用濕沙貯藏,以促進發芽。1年生苗高40~50厘米,地徑0.7~0.8厘米時可出圃造林。株行距2×1.5~2×2米。幼林宜加強撫育,促使早日郁閉。主要病害有角斑病為害嫩葉,宜及時防治。

木材堅重,收縮性小,強度中等。邊材淡黃褐色,心材深褐色,前者易受蟲蛀,利用價值不高;後者堅硬有光澤,切面光滑,且木材組織的色調和排列形成很别緻的花紋,是上等家具、工藝雕刻、特種裝飾和鑲嵌的珍貴用材。著名的浙江龍泉寶劍,其劍柄和劍鞘即為紅豆樹的心材所制。

藥用價值

藥名:紅豆樹

别名:紅豆

來源:豆科紅豆樹OrmosiahosieiHemsl.etWils.,以種子入藥。

生境分布:四川。

性味歸經:苦,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理氣,通經。主治疝氣,腹痛,血滞,閉經。

用法用量:3~5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園林價值

四川地區紅豆樹為落葉闊葉喬木。在四川地區落葉樹種可以滿足人們夏季遮陽,冬采光熱的環保節能要求。落葉樹種在冬季不易受低溫冰凍災害的侵襲,随首全球氣候變化向極端狀态推進,人們在選擇園林綠化樹種時,這将成為一個考慮的因素。

紅豆樹是一種發生病蟲害較低的樹種,目前僅有苗期葉斑病的報告,其它沒有特定病蟲害的記錄。所以紅豆樹的壽命一般都很長,上千年的紅豆樹并不鮮見。因此隻要不人為砍伐,紅豆樹極易自然成長為古樹。紅豆樹是一種抗污染能力較強的樹種.我們在大城市和中小城鎮都見到過生長非常旺盛的大大小小的紅豆樹。

紅豆樹是一種高大喬木,成年樹主幹粗壯,給人以力量的感受。其樹形有傘形、有立卵形。片植群居者多為傘形,孤植獨立者多為立卵形。樹葉疏密度,傘形樹中等,立卵形較密。成年樹可單獨構成一景。紅豆樹成批量的作為園林樹種種植,可以增加園林樹種的種類,使園林樹種更加多樣性。紅豆樹是一種高檔經濟用材樹種和人文樹種,把紅豆樹作為園林樹種,有利于把園林綠化工程與經濟用材林的造林工程相結合,一舉兩得。

相關文化

紅豆樹又名相思樹。是一種木質藤本的木本科植物。所産果實--紅豆,亦稱相思子,晶瑩紅亮,久存而不蛀、不壞,色澤依舊。人們曆來把它當作"假寶石",鑲嵌在戒指、耳環等飾物上,又用來作壓邪之用。古代青年男女還把它作為珍貴聘物相互饋贈,充當愛情的無價信物。為此,唐代詩人王維寫下了著名詩篇《相思》,詩中寫道,"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維的詩,曆代流傳,使那些多情男女誦讀不已,深深感懷。紅豆成了情思的象征,相思的隽品,愛情的信物。

紅豆樹生長于南國。但江陰市的顧山紅豆樹卻以古老、奇異、珍稀著稱于世。倍受各地史學家、生物界的關注。顧山紅豆樹是一千四百多年前梁代著名文學家昭明太子蕭統,在顧山編篡《昭明文選》時親手種植的。蕭統為什麼要種植此樹呢?這裡還有一段太子與尼姑相愛的動人故事。當時南梁武帝笃信佛教,在國内興建了四百八十座寺院,顧山興建的是"香山觀音禅寺",寺内還建造了一樓閣,名為"文選樓"。太子蕭統代父出家來香山寺,一則為廻避宮廷鬥争,二則精心修編文選。

一日,太子下山來到當時的集市古塘視察民情。偶見一秀麗的尼姑法号叫慧如的,無意中談及釋家精義,太子見慧如才思敏慧,頓生愛慕之情,跟蹤到草庵,又就釋家經義深淡而不舍,以後多次去草庵談情說愛,但由于一個是太子,一個是尼姑,終難成卷屬,尼姑相恩成疾而終。太子聞訊,痛哭不已,含淚種下雙紅豆,并将草庵題名紅豆庵,滿懷相思悲苦離去。此樹曆經千年到元代曾一度衰敗成枯樹,但到乾隆年間忽又在古幹上萌生四株新技,一直長到現在,猶如虬龍老樹了。

在三十年代,澄、虞兩縣同緯度上隻有兩棵半紅豆樹,一棵在常熟白卯,一棵在常熟西徐市,半棵者即顧山紅豆樹了。何胃半棵,據記載:"高數丈的一主幹,一半枯幹,一半存有枝葉。"而這半棵長到如今,又分成了兩枝數圍的紅豆樹,三月放葉,五月開花,十月結果,頑強地成活着。可是同期的兩棵卻已衰敗成一棵了,顧山紅豆樹尋常不易開花結果,每遇氣候異常年景,或大旱,或大熱多災,"它就開花結果,氣候越特異,開花結果越多,清鹹豐六年天大早,河底朝天,此樹滿樹開花結果。

民國二十三年(一九三四年)又遇大旱,結的紅豆用囤圍兜起來,一九八八年太陽黑子大爆炸,五月十匕日朝東北方向的半樹開花多而盛,是建國以來開花最多的一年。有人說該樹可蔔年歲之豐歉,開花方向是受災方向的預兆,這話有點道理,說明此樹有物候的敏感性。而且特強,至于更深的科學解釋,還待研究作答,特異是該樹的一個大謎。

紅豆樹與紅豆,除了供觀賞外,它還有藥用價值。葉能利尿,治氣管炎,根能清暑解毒,作涼茶配料,退熱清火,果是藥殺毒蟲的原料,花能止血,是稀有的藥用植物。該樹一般生長在熱帶南方,是常綠植物,江蘇亞熱帶生長此樹,而且千年不衰,實屬罕見。它是中國緯度最北的一棵紅豆樹,恐怕全世界也僅此一樹。

世上所有紅豆樹均為常綠喬術,隻有顧山紅豆樹是冬季落時樹種,它在植物學上是獨科分支,被世界植物大辭典正式命名方"戴氏紅豆樹",又稱"顧山紅豆樹"。該樹所結的紅豆既圓且紅,晶瑩明澈,幾如寶石,顆粒大于世界上所有紅豆,是紅豆中的佼佼者,三十年代初曾有人将顧山紅豆轉送給美國植物館陳列,該館無此标本,亦不知它的由來名稱,隻好将轉贈者的芳名用上了。

由于該樹的古老、奇異、珍稀,不少名人寫文賦詩的贊頌有加。"五·四"時代著名詩人曾寫過三首《雙紅豆》,新四軍地下黨員吳秋岩烈士也曾寫了《顧山紅豆樹記》,此外還有周瘦鵑,曹聚仁,徐九镛、海嘯、夏丐尊等名人著文記述此樹。這些著名人士的詩文中除了抒發情思外,還大聲疾呼"仁人好事者,能設法而保護之"但在解放前,由于社會條件和天災人禍,别說采取措施保護,不去大攫伐已是紅豆樹的大幸了。

一九八一年八月二十日,江陰縣人民政府對此樹發出文告,把它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次年三月又建造了紅豆院,紅豆樹得到了真正的保護。此後,上海電視台三次來紅豆樹下分别拍攝了《紅豆村裡紅豆樹》,《紅豆樹發新枝》、《紅豆樹下相思多》等短片向全國作了介紹。同時,省市文管會、植物院分别來人考察,把這千年紅豆古樹作為珍稀植物保護起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