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人體育館

北京工人體育館

中國北京體育館
北京工人體育館位于朝陽區三裡屯工人體育場北路,是1961年2月為舉辦第26屆世乒賽興建的,它也是最早出現在新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上的體育館,紀86-4郵票畫面即為該館全貌。該館建成于1961年2月28日,能容納1.5萬名觀衆。工人體育館是工人體育場三組建築群:北京工人體育場、北京工人體育館和遊泳場中的重要部分。館内除中心館外,還有羽毛球館等專用館場。工人體育館内有著名的富國海底世界,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新西蘭合作興建的北京第一家五星級大型海水水族館,擁有亞洲最長的120米亞克力膠海底隧道。 作為著名的體育比賽館場和演藝活動場地,北京工人體育館多年來已經舉辦了數千場各種活動,成為北京重要的娛樂體育活動中心,在國際上也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伴随着各項活動的不斷舉行,場館内的各項設施也不斷更新、完善,工人體育館将以更新的面貌迎接各方來客,使之成為娛樂休閑健身地點的一大選擇。[1]
    中文名:北京工人體育館 外文名: 别名: 所在地:中國北京朝陽區三裡屯工人體育場北路 場館類型:改擴建比賽場館 建成時間:1961年2月28日 重要事件:第26屆世乒賽 建築面積:40200平方米 開工時間:2005年12月23日

設計理念

工人體育館建築面積40200平方米,地下一層、地上四層,整體形式為圓形,此次對體育館進行全面改造,改造後将作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拳擊比賽和殘奧會柔道比賽場館。改造後的工人體育館除外觀基本保持原樣外,使用功能有了較大的增加,館内通風、照明、機電等将進行全面改造更新,内部增加了記者席、貴賓席和貴賓休息室,使體育館設計更加人性化、安全性更高、舒适性更強。

工人體育館工程于1961年建成,設計采用強柱弱梁的特點,體現了前蘇聯的設計理念和規範,自建成後一直是北京地區舉行大型活動的重要場所。如今,按照8度設防的要求對工人體育館進行結構加固和功能改造,柱子截面邊長增加30厘米,闆厚度增加3厘米,改造後為強柱弱梁,大大地增加梁闆的承載力,完全滿足體育賽事活動的需要。

場館改造

改造目的

自2006年5月26日開始,工人體育館開始進行奧運改造工作,改造工程總建築面積41828平方米,其中改造原有工人體育館主建築面積40200平方米,新建能源中心1628平方米。根據國際奧委會、國際拳聯及北京奧組委的要求,對工人體育館重新進行功能分區并改造翻新;對外牆、屋頂進行翻修更新;對因結構加固施工拆遷損壞的其他用房進行複原翻新;對館内給排水系統、供配電系統、暖通設備等進行改造更新。改造後,設奧運會拳擊主賽場一個,熱身場2個,固定觀衆席12000座,臨時坐席1000個。

據北京城建集團工人體育館改造項目總工程師劉丙宇說,改造後的工人體育館将作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拳擊比賽和殘奧會盲人柔道比賽場館。

這座經典場館将為世界拳擊高手搭起擂台,迎來“好運北京”2007國際拳擊邀請賽。

外觀改造

全部更換成綠色環保窗戶镂空浮雕全部被保留

這次改擴建,工人體育館外觀上最大的變化來自窗戶的更換。工人體育原來的窗戶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節能環保的要求,此次改建将全部更換為綠色環保的鋁合金雙層玻璃窗戶。正是這個小小的變化将給工人體育館帶來一點現代和陌生體育館内的超級大燈的感覺。

體育館原來三個大門入口處都鑲有成組的水泥浮雕:白胡子老爺爺揮舞斧钺刀叉,馬尾辮小姑娘踢雞毛毽子……如今,這些反映當年形形色色群衆體育、“增強人民體制”的體育活動的浮雕在重新灘塗塗料後,全部都得到了保留。

為奧運增開西門修建停車場

在場館疏散人流的設計上,原本隻有北門、東門以及小南門的工人體育館此次改造後增設了西門。據介紹,奧運會期間,運動員及工作人員将從西門進入,媒體以及VIP人員從小南門進入,觀衆則從北門和東門進入場館。另外,場館西側外的城中村拆除後,将修建能容納400輛汽車的停車場。

“看不見”的改造:新建能源中心

能源中心地上一層為館變電室,變電室的設備設施全部更新,并由3400KVA增容至5000KVA。能源中心地下一層為館制冷、熱力、消防機房。

館制冷機房新增兩台單台制冷量為2813KW的離心式冷水機組,并實現與原有兩台冷水機組的自動控制。館熱力機房的設備設施全部更新。消防泵房設備設施全部更新。

安全改造

窗戶遇火災可自動打開智能大水炮亦能自動滅火

走進體育館,向房頂四周觀看,您會發現有6門大水炮規則地排列在房頂四周。“這是智能大水炮,它們會随時‘觀察’着館内的全部空間,一旦發現火災,就會主動滅火。”劉丙宇說。

此外,四層休息環廊頂部外窗采用消防聯動電控開啟方式,遇到火災時能夠自動打開,再加上高科技的消防水炮等設施,有效地保證了比賽大廳的安全。

結構改造

對體育館進行結構加固加大柱體截面積和鋼絞線

體育館主要采用塗刷阻鏽劑,加大柱體截面積和鋼絞線等加固的方法對體育館進行了結構加固改造。

工人體育館屋蓋的輪輻式雙層懸索結構,猶如巨大的自行車車輪一樣,上面布滿密密麻麻的輻條,都彙集到蓋頂中心。這是一種輪輻式雙層懸索結構,它的跨度達到94米,有144根懸索。這種結構在當年是世界先進的,在我國建築教科書中被稱為“工體經典結構”。

針對之前建築強梁弱柱的特點,此次改建按照8度抗震的要求對工人體育館進行結構加固和功能改造體育館内全景,柱子截面邊長增加30厘米,闆厚度增加3厘米,圓形的柱子也變成方型的柱子。改造後增加了10噸的梁闆承載力,完全滿足體育賽事活動中吊挂轉播器材、燈具的需要。

功能改造

觀衆大廳座椅全部更換通風、照明、音響全部更新

此外,體育館中廳吊頂增加6000平方米的彈性吸音闆設計拼花,這不僅為增加了吊頂的裝飾效果,也讓能容納萬名以上觀衆的館内有着良好的音響效果,更換了原來的音響。

增設無障礙設施輪椅坐席離拳擊台

工人體育館在殘奧會期間還舉行盲人柔道比賽,為此,場館改造也增加了無障礙設施的建設。體育館主建築東、南、西、北四門增設永久性殘疾人坡道,館内設臨時坡道,觀衆、貴賓、運動員區域增設殘疾人衛生間和廁所。

由于工人體育館在建設初沒有考慮到設置輪椅坐席,在此次改造在結構上為增加輪椅坐席增加了難度。最後輪椅坐席将會安排到場地内,在比賽中心場地外劃出輪椅坐席的區域,這也使得輪椅坐席成為離運動員最近的觀衆席。

此外,體育館還對裝飾進行了改造,館内12000個固定坐席和1000個臨時坐席的顔色為紅色或橙色,大廳屋頂裝飾采用了三維立體、弧形的吊頂,用的是紅白相間的鋁扣闆,抛棄了以前木龍骨、白灰漿的弧形吊頂。大廳頂部為白底紅色八角星裝飾圖案。這些都造成鮮豔的紅白顔色對比,營造拳擊比賽的視覺刺激效果。

昔日風采

昔日經典之英雄

1961年,對于全國的很多老人來說,是一段永生難忘的日子,困難重重饑腸辘辘。

1961年,對北京的很多老人來說,更是一段有着美好的一會和燦爛榮耀的日子。

那是1961年4月4日,第26屆北京世乒賽開幕了。新落成的能容納15000名觀衆的北京工人體育館座無虛席,周恩來、鄧小平等領導同志和國際乒聯的官員們出席了開幕式。

随後,在這座體育館裡,“東方猛虎”莊則棟殺傷力無窮、徐寅生12大闆石破天驚、榮國團關鍵時刻險勝星夜、邱鐘惠苦鬥五局力克高基安……男團、男單、女單金牌相繼入帳,中國軍團共獲三項冠軍、四項亞軍、八項第三。有這樣一個英雄輩出、激情燃燒的年代,困難、饑餓怎會阻撓我們前進的腳步?

昔日經典之場館

工人體育館建成于1961年,是為舉辦第26屆世界乒乓球錦标賽而建造的。體育館建築平面為圓形,地下一層,地上四層,建築面積40200平方米,屋蓋采用輪輻式雙層懸索結構,跨度達到94米,是我國懸索結構大跨度建築的經典之作。

世乒賽後,工人體育館成為北京地區舉行大型活動的重要場所,承擔起國際體育館的職責,乒乓球、籃球、排球等重大比賽都在這裡進行。1962年,中國男籃在這裡迎戰歐洲籃球霸主蘇聯蘇軍中央之家隊,縱使後者有世界級中鋒克魯明、後衛阿拉恰強,中國男籃還是超出了對手5分,馬清盛高空摘宮魯明籃闆、錢澄海勇鬥哈拉恰強,都曾是經典對決,也是工人體育館的驕傲。

館内音響

改造竣工後的工人體育館除外觀基保持原樣外,使用功能有了較大的增加。館内通風、照明、機電、音響等進行全面改造更新,觀衆大廳座椅全部進行了更換,還增加了240個記者席、30多個貴賓席和40平方米的貴賓休息室。

體育館還增加了96個、直徑500毫米與通風系統相聯接的射流風口,使體育館設計更加人性化、安全性更高、舒服性更強。體育館内屋頂照明燈有筒燈改為吊燈,在燈光的照耀下,改造後的體育館更加金碧輝煌,富有層次感,有良好的視覺效果和現代感。

此外,在對體育館的屋面闆進行修繕維護、重新刷漆時,按聲學要求比賽大廳頂棚吸音材料全部更換,牆面也做了吸音處理。

交通路線

地鐵:地鐵2号線東四十條東南口,步行約10分鐘到達北京工人體育館

公交線路:113、115、118、406、416、701、758、623、208(夜班)路(工人體育館站或東四十條橋東站)

場館地址

北京市工體北路

北京工人體育場坐落在北京市朝陽區工人體育場北路,緊鄰工人體育館和新老使館區,是中超俱樂部北京國安的主場。工人體育場是由中華全國總工會于1959年8月31日投資興建,是北京最大的一座綜合性體育場之一,占地35公頃,建築面積8萬多平方米。該場包括3組建築群:北京工人體育場、工人體育館和遊泳場。它的中心運動場能容納6萬觀衆。工人體育場是新中國成立十周年大慶時北京著名的十大建築之一。

展館名稱:北京工人體育場

展館位置:北京市朝陽區工人體育場北路

竣工時間:1959年8月

設計者:歐陽骖

建築面積:12萬多平方米

座位數量:64000

賽時功能:開/閉幕式、田徑、足球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