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污水處理技術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簡稱SBR,是一種按間歇曝氣方式來運行的活性污泥污水處理技術。SBR法是傳統活性污泥法的一種變形。[1]它的主要特征是在運行上的有序和間歇操作,SBR技術的核心是SBR反應池,該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無污泥回流系統。尤其适用于間歇排放和流量變化較大的場合。在國内有廣泛的應用,滗水器是該法的一項關鍵設備。
    中文名: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外文名: 所屬學科: 英文名:Sequencing batch type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簡稱:SBR 核心:SBR反應池 特征:在運行上的有序和間歇操作

原理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好氧菌及其他原生動物對水中酚等物質進行吸附和氧化分解,把有害物質轉變為穩定的無害物質。其優點是設備簡單,處理效果好,受氣候條件影響小等;缺點是預處理要求高,運行開支較大。

采用序批式間歇活性污泥法(SBR)處理酚濃度為1050mg/L的廢水,總曝氣時間設定為6h,酚去除率可達80%以上,且對COD以及氨氮保持較高的去除率。采用SBR工藝處理100~1000mg/L含酚廢水時,将SBR分為填充、反應、處理和再生4個階段,并分别考察了在填充階段進行曝氣和不曝氣兩種情況,發現曝氣系統降解酚的反應時間少于不曝氣系統,且效果更好。

以活性污泥法為基礎的改進生物法為提高常規活性污泥法的處理效率,改良工藝的應用是近年來生物處理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之一。

例如,添加粉末活性炭的活性污泥法(PACT工藝);在普通序列間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藝)中投加粉末活性炭即PAC-SBR工藝;利用形成生物鐵絮凝體的生物鐵法以及近年來開發的膜分離活性污泥法。

特點

在大多數情況下(包括工業廢水處理),無需設置調節池;SVI值較低,污泥易于沉澱,一般情況下,不産生污泥膨脹現象;通過對運行方式的調節,在單一的曝氣池内能夠進行脫氮和除磷反應;

應用電動閥、液位計、自動計時器及可編程控制器等自控儀表,可能使本工藝過程實現全部自動化,而由中心控制室控制;運行管理得當,處理水水質優于連續式;加深池深時,與同樣的BOD-SS負荷的其它方式相比較,占地面積較小;耐沖擊負荷,處理有毒或高濃度有機廢水的能力強。

序列間歇式活性污泥法(SBR)處理養豬場廢水越來越受到關注,該工藝相對比于其他工藝簡單、剩餘污泥處置麻煩少、節約投資投資省、占地少、運行費用低、耐有機負荷和毒物負荷沖擊,運行方式靈活,由于是靜止沉澱,因此出水效果好、厭(缺)氧和好氧過程交替發生、泥齡短、活性高,有很好的脫氮除磷效果。且有通過氧化還原電位實時控制SBR反應進程的報道,進一步提高了對氮磷的去除效果、節約了能源和投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