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島原子彈事件

廣島原子彈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美國在日本廣島投擲原子彈
廣島原子彈事件,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末的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廣島投擲原子彈。1945年夏,日本敗局已定,但日本在沖繩等地的瘋狂抵抗導緻了大量盟軍官兵傷亡。當時美軍已經制訂了在九州和關東地區登陸的"冠冕"行動和"奧林匹克"行動計劃,出于對盟軍官兵生命的保護,盡快迫使日本投降,并以此抑制蘇聯,美國總統杜魯門和軍方高層人員決定在日本投擲原子彈以加速戰争進程。8月6日和9日,美軍對日本廣島和長崎投擲原子彈,造成大量平民和軍人傷亡。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發布诏書,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
  • 名稱:廣島原子彈事件
  • 地點:日本廣島
  • 時間:1945年8月6日
  • 參戰方:美國、日本
  • 結果:日本天皇發布投降诏書宣布投降
  • 參戰方兵力:美國陸軍航空兵第509混合大隊
  • 傷亡情況:當日死者計8.8萬餘人負傷和失蹤的為5.1萬餘人據估計軍人傷亡在4萬人左右建築物全被毀壞的有4.8萬幢嚴重毀壞的有2.2萬幢
  • 主要指揮官:保羅·蒂貝茨上校

事件起因

1944年底,美國海軍陸戰隊經過浴血苦戰,付出重大的代價,攻陷塞班島。美軍全面占領了馬裡亞納群島,意義非同一般,這裡距東京兩千多公裡,至使美國第一次能夠從海島基地空襲日本本土。提尼安島、塞班島共有800多架B-29型轟炸機。它們一次能攜帶幾噸炸彈,飛行兩千多公裡,轟炸東京、佐世保、名古屋,神戶、橫須賀,幾十個輪次下來,日本65個城市已幾乎沒有完整的建築物。與此同時,在美國猶他州門多奧維空軍基地,也有一批B-29型轟炸機飛行員在接受一項特殊訓練。

這批飛行員是從各個飛行部隊嚴格篩選出來的,他們除了知道将來的某一天要到海外執行任務外,其他一概不準過問,他們的組織代号為“509小組”。這個使用的B-29型轟炸機已經過改裝,為了使飛機更快更靈活,所有重武器均被拆除。他們的訓練課目十分單調:可載10噸炸彈的彈艙每次隻裝1顆炸彈,但投擲這顆炸彈時,炸彈飛行距離要超過9000米,彈着點距目标須在300米之内。

1945年4月12日,白宮。一個畫家在給羅斯福總統畫肖像時,總統突然昏迷,并于當天下午去世。當天晚上,副總統哈裡-杜魯門宣誓就職,繼任美國總統。典禮隻進行了一分鐘。就在這個晚上,陸軍部長告訴新總統一件他從來沒有聽說過的事情——幾年前,羅斯福總統接受了著名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一項建議,決定開始研制一種威力空前巨大的新式武器。英美有關科學家被組織起來,在散布于全國的實驗室進行工作;有10萬以上的人在全國各地極端緊張地工作。計劃保持絕對的機密,除了極少數人以外,從事這一工作的所有人都不知道他們的研究将被用于哪裡,也不知道他們生産的産品是做什麼用的。這個能徹底扭轉整個戰局的武器在後4個月内就會被研制出來,它叫原子彈。

1945年2月,盟軍發動硫磺島戰役,在付出6871人陣亡,21865人受傷的沉重代價後,美軍占領了硫磺島。1945年4月,盟軍發動沖繩戰役,盟軍傷亡7萬餘人。此時,美軍已經制訂了在日本九州登陸的“冠冕”行動和在關東登陸的“奧林匹克”行動計劃。硫磺島和沖繩戰役的結果使得美軍對日軍的抵抗能力和己方可能的傷亡重新做出評估。預計盟軍方面傷亡在100萬人以上,這是盟軍難以承受的。

為減少盟軍傷亡,加速戰争進程,迫使日本投降,并抑制蘇聯在遠東的擴張,美國總統杜魯門決定在日本東京在内的六個城市(東京、京都、新潟、小倉、廣島、長崎)投擲原子彈。京都是日本的文化古都,出于戰後對日本統治的政治需要被排除;東京此前受到過多次轟炸,不容易評定原子彈效果;新潟是日本重要的鋁制品生産基地,但距離過遠;小倉是日本九州的重要工業基地,但投擲當天氣象條件不佳;經過考慮,美軍把核攻擊目标選定為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廣島是日本的陸軍之城,是日本防衛本土的第二總軍司令部所在地,所有前往中國、朝鮮、東南亞、南洋諸島的日本陸軍均從廣島起航。長崎則是日本工業特别是造船業的重要基地。

1945年7月26日,美國、英國和中華民國發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7月28日,日本政府拒絕接受《波茨坦公告》。出于軍事和政治的原因,美國政府便按照原定計劃,對日本使用原子彈。

事件過程

根據計劃,美軍将根據天氣情況确定轟炸地點:京都、新瀉、廣島、小倉,長崎是後來才加上去的。

廣島,與其在半個多世紀中拼命向世界表現的“和平之城”形象不同,當時是一座陸軍之城。它是日本本土防衛軍第二總軍的司令部所在地,也是中國(日本地名,相當于中部地區)軍管區所在地。在廣島市南面的宇品港,一代又一代的日本軍隊,在“愛好和平、反對戰争”的市民夾道歡送下,登上運兵船,前往鴨綠江與清軍作戰,前往奉天與蘇軍作戰,前去吞并朝鮮,前去占領中國東北,前往盧溝橋,前往哈爾濱平房,前往南京、武漢、平頂山、桂河大橋......廣島附近還有著名的吳海軍基地,擁有日本第一流的海軍造船廠。

長崎是日本最重要的造船基地之一。小倉則是日本北九州地區的兵器工業城市。其他備選目标:新潟也是兵器工業城,還是化學工業城。京都在前期的大轟炸中被美軍故意遺忘,積累了大量從周邊遷移過來的兵工廠和居民。東京則是日本政治、經濟中心。

1945年8月6日早晨8時整,3架B-29美機又從高空進入廣島上空。這時很多廣島市民并未進入防空洞,而是在仰望美機。在此以前,B-29已連續數天飛臨日本領空進行訓練,但這一次的3架飛機中,有一架已經裝上了一顆5噸重的原子彈。此時正奉命來轟炸廣島。

9點14分17秒,那架裝載着原子彈的美機上的視準儀對準了廣島一座橋的正中時,自動投彈裝置被啟動了。60秒種後,原子彈從打開的艙門落入空中。這時飛機作了一個155°的轉彎,俯沖下來;一瞬間,飛行高度下降了300多米。這樣做是為了盡量遠離爆炸地點。45秒種後,原子彈在離地600米空中爆炸(具體地點為日本廣島相生橋以西100米的島病院上空600米處),立即發出令人眼花目眩的強烈的白色閃光,廣島市中心上空随即發生震耳欲聾的大爆炸。頃刻之間,城市突然卷起巨大的蘑菇狀煙雲,接着便豎起幾百根火柱,廣島市馬上淪為焦熱的火海。

1945年6月21日,美軍攻陷沖繩。美軍雖然勝利,但為期82天的戰役造成了48000餘人的損失(如加上非戰鬥減員,總傷亡人數超過7萬人)。日本出動2550架次“神風”自殺飛機,擊沉美國軍艦26艘,傷164艘,受到重創的軍艦甚至包括美國王牌航空母艦企業号。6月底。東京。日本軍方制定了“在日本決戰”的方針。經過塞班島、硫黃島、沖繩島戰役之後,日本軍閥們底氣倒足了。他們手上還掌握着幾百萬陸軍,有所謂“一億玉碎”的決心,準備打幾年,打出個體面的結局。同樣是經過塞班、硫黃、沖繩之戰後,美國軍方心裡倒有點發毛。這幾次戰役全打勝了,但付出的代價之高,是他們始料不及的。照這個樣子進攻日本本土,很難說會付出多大代價。在他們這時制定的計劃中,戰争要拖延下去,1946年春季以後才進攻日本主要島嶼本州。當然,他們認為,也有縮短戰争的可能,他們還有一張牌沒打出去,這就是“509小組”。

這段時間以來,“509小組”與提尼安島基地的其他B-29型轟炸機一樣,參加對日本各城市的空襲。所不同的隻是,他們還是每次隻攜帶一顆炸彈,每次投彈都要求保持一定高度;與以前的訓練課目一樣,要求彈着點準确,并在視力範圍内爆炸。經過實戰,他們的這項技術已大為提高,并且熟悉了複雜氣象條件下的飛行。這時,全組隻有一個人知道為什麼要反複演練這個動作,他就是帶隊的蒂貝斯上校。美國第一顆作戰原子彈被分成四個部分,由三架飛機和一艘巡洋艦分别運到提尼安島,并在這裡被組裝起來。它将由一架序号為82号的B-29型轟炸機投擲。據美國方面事後報道,在投擲原子彈之前的很短時間内,或是心理上的原因,或是什麼其他原因,訓練有素的“509小組”接二連三出事故,接連有4架B-29型轟炸機在起降過程中損壞或完全報廢。

1945年8月5日,蒂貝斯上校召集“509小組”全體人員開會,這是一次交底會。他第一次宣布,“509小組”之所以訓練10個月,是為了在日本投擲一顆炸彈,但它不是一顆普通炸彈,而是相當于兩萬噸TNT能量的原子彈。44-86292号B-29型轟炸機将由蒂貝斯上校擔任正駕駛,原來的正駕駛羅伯特·劉易斯為副駕駛。機組人員中無一人了解原子彈的構造,技術專家柏森斯上校奉命随機飛行,一旦沒有完成任務且被捕,柏森斯應立即自盡。原子彈被裝上82号機。随82号機一同行動的還有五架B-29型轟炸機,其中兩架負責偵察,三架随時報告天氣情況。然後根據天氣情況确定轟炸地點——廣島、長崎或小倉。8月6日淩晨2時40分,“509小組”準備起飛,82号機臨時命名為“依諾阿蓋依”号,這是蒂貝斯的母親的名字。飛機滑出了跑道,升空。柏森斯上校爬入彈艙,打開原子彈的保險裝置,裝上引爆器。從裝上引爆裝置那一刻起,用丘吉爾事後的話來說,82号機上裝了一個“憤怒的基督”,再過幾個小時,他就要降臨人世了。7時,天空一片晴朗。7時30分,為投彈做準備。因此可以确定把原子彈扔到哪兒了,廣島和長崎相距不遠,前者在本州島的西部,後者在九州島西北。目标:廣島。7時35分,伴随“依諾阿蓋依”号的兩架“509小組”飛機迅速離開。8時正,“依諾阿蓋依”号機組人員戴上了厚厚的墨鏡,這是為了防止強光灼傷眼睛。8時16分,原子彈被投出彈艙。這一天,全廣島的鐘表都停止在8時16分。原子彈在離地面600米處爆炸。在閃光、聲波和蘑菇狀煙雲之後,火海和濃煙籠罩了全城,在方圓14平方公裡内有6萬幢房屋被摧毀。

事件後果

原子彈爆炸的強烈光波,使成千上萬人雙目失明;6千多度的高溫,把一切都化為灰燼;放射雨使一些人在以後20年中緩慢地走向死亡;沖擊波形成的狂風,又把所有的建築物摧毀殆盡。處在爆心極點影響下的人和物,像原子分離那樣分崩離析。離中心遠一點的地方,可以看到在一霎那間被燒毀的男人和女人及兒童的殘骸。更遠一些的地方,有些人雖僥幸還活着,但不是被嚴重燒傷,就是雙目被燒成兩個窟窿。在16公裡以外的地方,人們仍然可以感到悶熱的氣流。

但是,廣島的事件并未使日本立即同意接受波茨坦公告,即無條件投降。他們竭力掩蓋廣島事實真相,對外宣稱是有一枚隕石隕落在廣島市。并認為美軍隻有一顆原子彈,還把希望寄托在蘇聯的調停上。

但1945年,日本從蘇聯領導人那裡得到的回答是:因為日本仍在繼續着戰争,拒絕接受《波茨坦公告》,所以,日本政府請求蘇聯調停的建議已失去一切根據。蘇聯政府遵守對國聯的義務,接受國聯的要求,宣布從8月9日起對日宣戰。就在蘇聯出兵這天的上午11時30分,美國又在日本長崎投下第二顆原子彈。長崎全城27萬人,當日便死去6萬餘人,從而加速了日本無條件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發布《終戰诏書》宣布投降。

1945年9月2日,在東京灣“密蘇裡”号戰列艦的甲闆上,日本外相重光葵和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在投降文件上簽字。簽字的時間是9點過4分。接着,西南太平洋戰區總司令道格拉斯·麥克阿瑟簽字。他代表美國、中國、英國和蘇聯及與日本作戰的其他國家接受了日本的投降。

紀念活動

戰後美首次派代表出席廣島原子彈紀念儀式

2011年,美國決定派遣駐日大使羅斯出席在廣島舉行的“原子彈和平紀念儀式”。這是美國在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後,第一次派高官到日本參禮。為宣洩核武器給人類帶來的傷害,廣島市拟在原子彈紀念日當天發表一“拒絕核武器”的《和平宣言》,其中一個重點是呼籲日本當局擺脫美國的核保護傘。

二戰末期,在日本宣布投降前的1945年8月6日,美國一架B29戰機從廣島上空投下了第一顆原子彈,導緻近20萬日本市民喪生。

日本是自1998年開始,在紀念日以前發函邀請各持核子彈的大國出席儀式。美國過去一向不給予回應,2010年卻決定派代表參加,引起日本上下關注。

白宮發布消息時表示,“之所以派遣羅斯大使出席,是為了哀悼在二戰時喪生的人們”。

美國的這一轉變,與美國總統奧巴馬上台後發表的反核宣言有關。2009年,他訪問日本時曾表明:“廣島與長崎的受害情況,刻骨銘心。任期内,若能訪問這兩個城市,将會感到榮幸。”

有分析認為,美國這次派遣美大使前去參加原子彈紀念日,很可能是要替奧巴馬開個頭。2010年11月份,奧巴馬将前往日本參加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屆時廣島以及長崎可能會被列入他的行程中。

擁核國家英國、法國以及中國也派出代表出席。此外,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也已率先抵達日本。潘基文表示:“将大力支持廣島市長所提出的2020年達到世界實現無核的倡議。要達到廢核,制定時間表很重要……曆經65年,日本的受害者大多老去,我要努力完成他們希望盡快銷毀核武器的心願。”

2015年8月7日,印度民衆舉行集會遊行,紀念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70周年。

曆史證人的離去

2014年7月28日,當年執行“廣島投彈任務”的轟炸機機組人員中西奧多·範柯克,在美國佐治亞州的養老院中逝世,享年93歲。至此,執行“廣島投彈任務”的12名轟炸機機組人員全部離世。

2015年是廣島、長崎原子彈爆炸事件70周年。随着西奧多·範柯克的離世,從空中目擊人類曆史上首次核攻擊帶來慘狀的曆史證人全部離世。

敦促日本政府簽署《禁止核武器條約》

2019年8月6日,日本廣島市迎來原子彈爆炸74周年紀念日,人們在廣島和平紀念公園為原子彈爆炸遇難者祈禱,廣島和平宣言敦促日本政府簽署《禁止核武器條約》。

事件争議

平山郁夫相關畫作

《廣島生變圖》現藏于廣島縣立美術館,畫作内容為“不動明王”立于燃燒的廣島上空。佛教中,不動明王為五大明王之首,以威力大著稱,降魔時作憤怒狀,以喚醒世人,吓退頑冥。

美國核彈先驅稱向日本投擲原子彈是正義之舉

當地時間(2005年)5月24日,美國數學巨擘、當年參與了“曼哈頓計劃”的原子彈先驅彼得·拉克斯在獲得數學界的最高榮譽——阿貝爾獎,接受記者采訪時公開表示,原子彈炸日本乃“正義之舉”,否則将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5月24日他在接受路透社記者采訪時表示:“我認為美國将原子彈投向日本是正當的,如果美軍被迫登陸日本的話,那麼所造成的傷亡肯定要超過盟軍1944年的諾曼底登陸。投下原子彈後,日本很快認輸投降,一切也随之結束了。” 蘭克斯持這種态度的另外一個原因,則是原子彈轟炸日本對現今的警世作用。“人們現在之所以對原子彈感到恐懼,部分原因正是他們從廣島和長崎身上,真真切切看到了原子彈所能帶來的巨大災難,也正是這種恐懼,使得人們在今天不敢動辄使用核武器。

藤田茂的忏悔:在華罪行最終招緻災難

曾經教唆手下,刺殺俘虜來試膽。作為日軍中将,藤田茂堅決執行“三光政策”,麾下部隊所到之處十室九空;作為普通人,他來自廣島,姐姐和侄子被原子彈炸死。藤田茂說:“我對中國人民犯下了不可估量的罪行,也給日本人民帶來了無限的災難。我的姐姐和侄子,無疑是等于我親手殺害。“

以色列官員稱核爆是報應,日本應追悼中國人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道,針對近期(2013年08月16日)在日本廣島和長崎舉辦的原子彈爆炸死難者和平祈願儀式,以色列政府一位官員在其個人博客裡寫道,“對這種隻考慮自己的儀式,我已經膩了。廣島和長崎被原子彈轟炸是對日本侵略行為的報應”。日本駐以色列大使館于15日向以色列外交部提出抗議。

據報道,這名以色列政府官員還在博客中稱,“日本應該追悼那些因遭遇帝國主義大肆屠殺而犧牲的中國人、朝鮮人以及菲律賓人等。”

投彈依據

1945年8月9日,第二顆原子彈在長崎爆炸。此前三天,廣島爆炸了人類曆史上第一顆實戰原子彈。相比東京、京都、橫濱等城市,無論人口、規模、軍事、經濟,廣島和長崎都遠不能與其比較。為什麼美軍會選擇這兩座城市作為目标?他們的依據又是什麼?

難産的名單

1945年4月,為了确定轟炸的城市,美國“曼哈頓工程”的負責人與陸軍航空兵的專家組成目标選定委員會,要從日本城市中挑出4座,2座為首要轟炸目标,2座作為備選。

最初的候選名單由美國陸軍航空兵戰略航空參謀長諾斯塔德準将(Lauris Norstad)開列, 17個日本城市依次為:東京、川崎、橫濱、名古屋、京都、大阪、神戶、廣島、吳、下關、山口、八幡、小倉、熊本、福岡、長崎、佐世保。

從軍隊的角度來說,目标重要性越高,震懾效果越好。但這是人類第一次原子彈實戰,遴選的标準要綜合文物保護、科研、戰後管理等因素,尤其是對原子彈現實破壞性的測量。

因此,城市當時被破壞的程度至關重要,程度越小,越可以準确評估原子彈的威力。其次,投放城市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最好将破壞控制在一定範圍,更方便美軍專家事後評判其威力。這樣,東京、大阪、名古屋這幾座面積大、同時已破壞嚴重的城市就剔除了。佐世保、吳等小城市也随後被删除。

多方考慮後,5月10日至11日,委員會選定了第一批城市:

1.京都,AA級目标

2.廣島,AA級目标

3.橫濱,A級目标

4.小倉,A級目标

這些目标都有共同的特征:

1.軍事、工業潛力高,要麼是軍備供應和生産中心,要麼是重要的指揮部或軍隊集結地。

2.城市直徑在4.8公裡以上。

3.地形平坦,爆炸沖擊波的效果可以得到充分發揮。

戰局時刻變化,讨論也更加細緻,委員會在5月28日選定了新的目标城市,并與軍隊協調——投放原子彈之前,禁止對這些城市常規轟炸。這四座城市(按轟炸的優先級排列)是:

1.京都,日本的故都,100萬人口的巨大工業城市,其他日本城市已嚴重破壞,大量人口和機器設備都遷往京都,它成為戰争後期最重要的軍事生産中心。

2.廣島,日軍指揮中樞之一,第二軍總區司令部所在地(日本本土隻有兩個軍總區,第一軍總區司令部在東京),同時是日本陸軍最大的集結地,從中日甲午戰争時期開始,參加日俄戰争、吞并朝鮮、出兵山東、出兵滿洲、侵略中國大陸和東南亞的日軍部隊絕大多數都在廣島市區的宇品港登船出發,因此這裡有規模巨大的軍需品、軍火倉庫、碼頭設施,此外城東還有鐵路中轉樞紐和軍火制造、船舶維修等重工業設施。

3.小倉,小倉兵工廠所在地,廠區長達1.3公裡,寬0.8公裡,附近還有鐵路車輛廠、機械工廠和發電廠。

4.新瀉,瀕臨日本海的重要工業城市,擁有一座煉鋁廠、一座巨大的鋼鐵工廠、一個重要的煉油廠和一個油港碼頭。

但是“曼哈頓工程”負責人格羅夫斯把這份名單提交給馬歇爾時,遭到了陸軍部長亨利·劉易斯·史汀生的反對。史汀生在20世紀初擔任菲律賓總督,期間多次造訪京都,對這座優雅而美麗的千年古城感情很深,京都傳統而悠久的文化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史汀生稱,京都對日本人有巨大的感情價值和宗教意義,如果将其毀滅,将給戰後管理帶來很大的困難。

格羅夫斯顯然不接受這個理由。他反駁道,京都市區裡有264公頃已查明的和195公頃待查明的工業區,正在生産機床、精密機械、飛機零件,以及無線電和火控儀器,是最有價值、最重大的軍事目标。但史汀生堅持己見,并向馬歇爾力陳不可轟炸京都的文化、政治理由。

馬歇爾實際認為是否轟炸京都無關緊要,在他的計劃中,即使不用原子彈,幾個月後也得用燃燒彈和高爆彈轟炸。無奈的史汀生找到了杜魯門總統,勸說他将京都從名單中劃掉,并繼續禁止對其常規轟炸。杜魯門同意了。

但是,美國軍方和科學家仍然堅持京都為首要目标,他們列舉了一條十分實際的理由:京都坐落在盆地中,街道都是方形網格狀,最适合評估原子彈轟炸效果。7月21日,陸軍部向在波茨坦開會的杜魯門總統發去電報,請求把京都重新加入轟炸名單,結果被拒絕。

7月24日,作為京都的替代品,長崎被列入原子彈轟炸名單。但是這裡地形多山,并不能很好地測試原子彈的效果,所以,1945年7月25日,杜魯門最終下達對日進行原子彈轟炸的指令時,目标城市的優先級為:廣島、小倉、新瀉、長崎。

廣島上空的蘑菇雲

8月6日,美軍對廣島進行了第一次原子彈轟炸。7時50分,美機編隊在四國島室戶岬上空飛入日本領空,23分鐘後從東北方向進入廣島市區上空。8時12分17秒,原子彈載機“恩諾拉·蓋伊”号機長蒂貝茨通知機組人員戴上護目鏡。8時13分47秒,投彈手法雷比少校開始用諾頓瞄準鏡搜索目視轟炸目标——太田川和元安川分流處T字形的相生橋。

8時15分17秒,“恩諾拉·蓋伊”号炸彈艙門打開,原子彈“小男孩”從9600米的高空中筆直地落了下去,僅僅比預期時間晚了17秒。8時16分整,“小男孩”内的氣壓引爆器發出脈沖信号,引爆雷管,将重約25公斤的鈾塊“子彈”迅速射入35公斤重的鈾塊“靶心”裡,兩塊鈾235合而為一,“小男孩”爆炸了。爆心投影點在相生橋以東約100米的細工町19番地島病院上空。據1969年的綜合評價,爆炸高度為(580士15)米。

1944年日本人口普查時,廣島市區人口為343034人,此後進行了5次大規模疏散。按照日本政府的估計,8月6日當天廣島市内的市民人口約為28萬到29萬人,一部分市民于前一日或該日清晨去鄉下購物、工作或看望親屬,另有約1萬名“國民義勇隊”從鄉下進城協助拆除房屋。

此外廣島市内約有3到5萬名朝鮮勞工和僑民,37名僞滿洲國、汪僞國民政府和蒙疆聯合自治政府選派的中國留學生,9名來自馬來亞、菲律賓、印尼、緬甸的留學生,以及約3200名美籍日本人和10多名德國、白俄僑民。在因島、向島兩處戰俘營内還有一批盟軍戰俘(其中約10人死于原子彈轟炸)。

廣島是日本第二大軍事指揮中樞,8月6日當天,市内的第二集團軍人數為23158人,另有約2萬名新應征的軍人經廣島中轉前往外地。

不幸的長崎

8月9日,美軍準備對第二目标小倉投彈,并将長崎作為備選。但小倉的天氣十分不利,裝有原子彈的轟炸機“博克之車”在雲層上空穿梭了3次仍未找到缺口,最後向第二目标長崎飛去。

此時長崎上空的雲層也很厚,雲量達8/10,“博克之車”第一次通過時未能找到目視投彈目标。按照規定,機長斯韋尼在這種情況下應帶彈返回,但他和機組成員商量後決定采用雷達轟炸。

“博克之車”在箕島上空調頭,攜帶空頭測量儀器的“偉大藝人”号緊随其後,兩機從西南方向進入長崎上空,向預定爆心——三重工長崎船廠方向飛去。投彈手比漢(Kermit Beahan)正準備換用雷達瞄準器,突然發現兩塊雲團之間有個大縫隙,第二投彈點三菱重工長崎兵工廠清晰可見,于是立即通知斯韋尼進行目視轟炸。

10時58分,比漢瞄準了預定轟炸目标——三菱重工長崎船廠以北2.5公裡的長崎市中心體育場跑道,扔下了原子彈“胖子”。根據美國陸軍測量部L902地圖,爆心投影點在浦上天主教堂附近,松山町交叉點中心東南約90米,東經129°51′56″4,北緯32°46′12″6的位置(即長崎和平公園原子彈爆心投影點紀念碑處)。

“胖子”爆炸的準确高度有幾種說法:1945年調查為(490±25)米,1966年為(500±9)米,1969年為(504±10米)。1976年綜合分析的結論為(503±10)米,這是最可靠的資料。

爆炸的時間也有幾種推斷:長崎氣象站的自動記錄顯示上午10點54分時氣壓有劇烈振動,事後查明這個記錄器的時間不準确,後修正為11點05分。距離長崎38公裡的雲仙嶽氣象站于上午11點02分、距離70公裡的佐賀氣象站于上午11點07分也均記錄有氣壓震動,最後确認長崎的爆炸時間為上午11點02分。

爆炸中心浦上地區是天主教徒集中地,2萬名天主教徒中1.5萬被炸死。長崎市民總計有19748人在爆炸一周内死亡, 1951年美日調查團統計的死亡人數在29570人到39214人之間。

不過,長崎的日軍死亡并不多,甚至少于各國僑民。駐長崎的軍人包括第122混成綠團和第134高射炮團,約有9000人,隻有約150人死亡。市内1.2萬名朝鮮勞工和僑民中死亡約1500到2000人,600多名華僑中約200人遇難,此外長崎各工廠煤礦中的中國勞工也有約400人遇難,其中40多人是關在浦上監獄裡被炸死的。

第三顆原子彈?

兩顆原子彈轟炸後,日本極度擔心第三顆原子彈投放。長崎受襲後,日本方面已經得知新瀉将成為下一座目标城市。8月11日,新瀉縣對新瀉市市民發出“原爆疏散”的命令,大多數市民逃往城外,整個新瀉成為一座空城。

但是8月14日,即日本投降前一天,執行原子彈投放任務的第509大隊飛機在日本投下了7枚外形、重量與原子彈相似的“南瓜”炸彈,飛行路線是先經過京都市上空,然後在愛知縣境内投彈,目标是名古屋兵工廠。所以一些日本曆史學家推測第三顆原子彈的目标很可能是京都。

但實際上“南瓜”是訓練用炸彈,與原子彈轟炸目标無關。第509大隊的飛行員在7月20日起就開始對日本城市投擲“南瓜”,以獲得足夠的經驗。

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人類曆史上唯一一次原子彈實戰也就宣告結束,滿目瘡痍的廣島、被轟炸的長崎成為日本永恒的記憶。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