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禾服

秀禾服

中式新娘禮服
秀禾服,實為清末民初女子所穿之襖裙。因為2001年電視劇《橘子紅了》的走紅,劇中女主角秀禾(周迅飾演)所穿服裝被一些人稱為“秀禾服”。其特征是上衣為立領或圓領、對襟或右衽大襟襖褂,下服馬面裙。秀禾服的“褂”是指上身的對襟衣,“裙”則是下身長裙。以前,以繡龍鳳、鴛鴦、花草等吉祥圖案為主,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興起珠片、珠石裙褂,圖案以龍鳳為主,取龍鳳“呈祥”與“情長”的同音寓意,俗稱“珠仔褂”;到六十年代則開始有金銀線刺繡,圖案除龍鳳外還繡上五隻可愛的小蝠,寓意“五福臨門”,這樣的裙褂俗稱“五福褂”。
    中文名:秀禾服 外文名: 别名: 源頭:滿洲人 适用場合:中式新娘禮服 類别:服飾

基本介紹

早期秀禾服的刺繡工藝以東三省最地道出色,但由于廣東人多穿褂裙出嫁,視之為體面,所以,這種手藝亦南傳,至今以潮汕手工最著名。古時候的南粵,不同的輩分穿的裙褂會有所不同:新娘子一般會穿大紅色的裙褂,多數會穿“褂皇”;長輩(新娘的母親、新郎的母親)會穿黑衣紅裙或全黑的“大五福”;親屬(也屬長輩,如:姨媽,姑媽,姐姐,親嫂等)會穿紅色或黑色“中五福”或者“小五福”。其他親朋,穿傳統服飾則可,不規定是裙褂。

流傳至今,這些傳統規矩已經寬松不少,簡化為新娘子穿大紅裙褂,長輩如果要穿裙褂,會選較為成熟的紅色、紫紅色。裙褂的檔次則按照各人經濟條件來選擇。

如果在婚禮上新娘穿秀禾服,新郎總不能穿西裝,但穿長衫馬褂又太誇張。中山裝改良而成的上衣,相近的暗花和刺繡,和新娘的裙褂“天生一對”。

款式

秀禾服的“褂”是指上身的對襟衣,“裙”則是下身長裙。随着時代改變,裙褂的款式也有不少變化。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以前,裙褂是“黑褂紅裙”,之後演變為“紅褂紅裙”。以前的褂是唐裝剪裁,直膊、衫身闊大、扣花鈕,現在流行的款式,已經改良為西裝膊、修腰、中袖、拉鍊設計,變得更時尚及舒适。中袖的設計,除了突出新娘子的體态美外,也為了可以看到新娘子所佩戴的手鍊、手镯等金器飾物,表示對親友們送的禮物的感謝。

當代在市面上我們可以見到兩種褂型:直衣擺與水波腳衣擺。直衣擺是一直以來最傳統的款式。水波腳衣擺,顧名思義,衣擺會像波浪一樣的形狀,款式比較特别,刺繡做工也會相對比較複雜,價錢也會比直衣擺的貴。

秀禾服的長度剛到腳踝,所以紅鞋的搭配還是很重要的。跟秀禾服一樣是刺繡而成的繡花鞋無疑最相襯之物。

以前,以繡龍鳳、鴛鴦、花草等吉祥圖案為主,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興起珠片、珠石裙褂,圖案以龍鳳為主,取龍鳳“呈祥”與“情長”的同音寓意,俗稱“珠仔褂”;到六十年代則開始有金銀線刺繡,圖案除龍鳳外還繡上五隻可愛的小蝠,寓意“五福臨門”,這樣的裙褂俗稱“五福褂”。時至今日,裙褂上的圖案以龍鳳為主,以“福”字、“喜”字、牡丹花、鴛鴦、蝠鼠、石榴等寓意吉祥、百年好合的圖案點綴。

挑選須知

通常訂做秀禾服的店鋪也有租賃裙褂的業務,600-700元/日。由于秀禾服不能如一般衣物清洗,租賃時最多隻能更換領口、袖口等貼身部位的活動布條。結婚凡事講求“好意頭”,對經濟上有條件的人,裙褂行家還是建議大家買“頭褂”———度身定做的全新裙褂,裙褂的價格,就是根據手工多少、精細度而定的。縫制一套秀禾服并非易事,由畫稿至完工全部工序要以人手制作。客人選好款式之後,他就要開始畫圖,為了好意頭,一套秀禾服規定由9幅刺繡片組成,一畫就是兩三周,然後把圖“掃”到綢緞上,通過用針刺出針孔,在綢緞上“畫畫”。最後把綢緞上架,分10多個方向、3種方式把綢緞緊緊固定,才能開始長達幾個月的刺繡工藝。如果想圖案對稱,手工統一,刺繡最好由同一人完成,不過這樣的話,要完成縫制一套秀禾服需時三個月至一年不等。

根據手工分,也可以說是根據金銀線的密度來分,裙褂價格依次為:褂皇、大五福、中五福、小五福、龍鳳褂。

注意事項

1、要察看龍鳳褂底部是否線步分明,刺繡是否具立體感,要分辨新舊,應先看袖口,看有否掉線。

2、大紅以外的其他顔色在古時是填房入門所穿之色,所以龍鳳褂應該選大紅色,内裡可穿粉紅或大紅色絲質内衣。傳統上,龍鳳褂是“着一次,嫁一次”,所以試穿龍鳳褂時不能同時試穿整套褂,須分上、下半身試穿。

3、除了褂皇、褂後之外,其他秀禾服的密度很難分級,建議大家在選擇的時候主要看裙上的刺繡密度。客人可先挑選已繡好的褂片,然後在選定的褂片上簽名作實,再交由師傅度身制成裙褂,可以加快訂做龍鳳褂的時間。

4、忌有口袋n一般都建議新娘選擇沒有口袋的秀禾服,因為有口袋的話,在新娘出嫁時會把娘家的财運帶走。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