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青未了

齊魯青未了

杜甫五言古詩《望嶽》
齊魯青未了是《望嶽》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五言古詩《望嶽》中的詩詞。這首詩通過描繪泰山雄偉磅礴的景象,熱情贊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流露出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攀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以及卓然獨立、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
  • 作品名稱:
  • 作者:杜甫
  • 創作年代:
  • 作品出處:
  • 作品體裁:
  • 中文名:齊魯青未了
  • 朝代:唐朝
  • 出處:望嶽

出處

【年代】:唐朝

【作者】:杜甫

【作品】:望嶽

【内容】: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眦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

評注

此望東嶽而作也。詩用四層寫意:首聯遠望之色,次聯近望之勢,三聯細望之景,末聯極望之情。上六實叙,下二虛摹。岱宗如何,意中遙想之詞,自齊至魯,其青未了,言嶽之高遠。拔地而起,神秀之所特鐘。矗天而峙,昏曉于此判割。二語奇峭。王嗣《杜臆》雲:“蕩胸”句狀襟懷之浩蕩。”決眦“句狀眼界之空闊。公身在嶽麓,而神遊嶽頂,所雲“一覽衆山小”者,已冥搜而得之矣,非必再登絕頂也。杜句有上因、下因之法:蕩胸由于曾雲之生,上二字因下;決眦而見歸鳥之入,下三字因上。上因下者,倒句也;下因上者,順句也。末即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意。

賞析

杜甫《望嶽》詩,共有三首,分詠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這一首是望東嶽泰山。開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歲的詩人開始過一種“裘馬輕狂”的漫遊生活。此詩即寫于北遊齊、趙(今河南、河北、山東等地)時,是現存杜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裡行間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種蓬勃的朝氣。

全詩沒有一個“望”字,但句句寫向嶽而望。距離是自遠而近,時間是從朝至暮,并由望嶽懸想将來的登嶽。

首句“岱宗夫如何?”寫乍一望見泰山時,高興得不知怎樣形容才好的那種揣摹勁和驚歎仰慕之情,非常傳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嶽之首,故尊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麼樣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虛字,這裡把它融入詩句中,是個新創,很别緻。這個“夫”字,雖無實在意義,卻少它不得,所謂“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

“齊魯青未了”,是經過一番揣摹後得出的答案,真是驚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說泰山高,也不是像謝靈運《泰山吟》那樣用“崔刺雲天”這類一般化的語言來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寫出自己的體驗——在古代齊魯兩大國的國境外還能望見遠遠橫亘在那裡的泰山,以距離之遠來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為魯,泰山之北為齊,所以這一句描寫出地理特點,寫其他山嶽時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東郡望嶽樓》詩說:“齊魯到今青未了,題詩誰繼杜陵人?”他特别提出這句詩,并認為無人能繼,是有道理的。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兩句,寫近望中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腳。“鐘”字,将大自然寫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為“陽”,山後背日的一面為“陰”,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曉判割于山的陰、陽面,所以說“割昏曉”。“割”本是個普通字,但用在這裡,确是“奇險”。由此可見,詩人杜甫那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作作風,在他的青年時期就已養成。

“蕩胸生曾雲,決眦入歸鳥”兩句,是寫細望。見山中雲氣層出不窮,故心胸亦為之蕩漾;因長時間目不轉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決裂。“歸鳥”是投林還巢的鳥,可知時已薄暮,詩人還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蘊藏着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

“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這最後兩句,寫由望嶽而産生的登嶽的意願。“會當”是唐人口語,意即“終當要”。如王勃《春思賦》:“會當一舉絕風塵,翠蓋朱軒臨上春。”有時單用一個“會”字,如孫光憲《北夢瑣言》:“他日會殺此豎子!”即杜詩中亦往往有單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會歸秦!”(《奉送嚴公入朝》)如果把“會當”解作“應當”,便欠準确,神氣索然。

從這兩句富有啟發性和象征意義的詩中,可以看到詩人杜甫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這正是杜甫能夠成為一個偉大詩人的關鍵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為的人們所不可缺少的。這就是為什麼這兩句詩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誦,而至今仍能引起我們強烈共鳴的原因。清代浦起龍認為杜詩“當以是為首”,并說“杜子心胸氣魄,于斯可觀。取為壓卷,屹然作鎮。”(《讀杜心解》)也正是從這兩句詩的象征意義着眼的。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與契”,在創作上“氣屈賈壘,目短曹劉牆”,正是一緻的。此詩被後人譽為“絕唱”,并刻石為碑,立在山麓。無疑,它将與泰山同垂不朽。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