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

漢語漢字
臨[1](拼音:lín)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此字始見于西周金文,其古字形像一人俯首下視一堆物品之形。本義表示從上往下俯視。又引申為從上面監視着。又引申為王侯高居上位對在下百姓的統治。後來“看”的意思弱化,隻留下“面對着”的意思。“臨”[2]也有“到”的意思,如光臨;還表示對着書畫範本學習的意思。
  • 中文名:臨
  • 拼音:lín,lìn
  • 繁體:臨
  • 部首:丨
  • 五筆:JTYJ
  • 倉颉:LLOA
  • 字級:一級
  • 平水韻:下平十二侵,去聲二十七沁
  • 注音字母:ㄌㄧㄣˊ,ㄌ〡ㄣˋ
  • 異體字:?、?
  • 總筆畫:1 8
  • 四角号碼:2806
  • 統一碼:4E34
  • 造字法:會意字
  • 結構:合體字,左右結構

字源解诂

會意字。圖1為西周“大盂鼎”上的金文,形狀像一個人俯着身子,瞪大眼睛,看着一堆物品的樣子。所以“臨”字的本義就是從高處向低處看。也有人認為人形下面是個“霝”字,“霝”字表示雨點下落,所以“臨”表示的是一個哭泣的人,本義時哭吊死者。哭泣的人往往低着頭,所以“臨”有從上往下看的意思。如圖2的金文(毛公鼎),三個下落的雨點都寫成“口”字,還有三斜畫連着,與“霝”的古字形相似。

圖2金文中人形,眼睛和人體分離。發展到戰國(圖3),三斜畫與三個“口”脫節,一個“口”移至下部。戰國秦文字(圖4),一個“口”上移填空,完全變成了“品”字,豎立的眼睛變為“臣”字。品可以表示衆物,此處也有表示讀音的作用。篆文(圖5)、隸書(圖6、7、8)、楷書皆承秦文字字形而來。漢字簡化時根據草書字形作“臨”。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lín

動詞

從高處往低處看;俯視。

look down

《荀子·勸學》:“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居高臨下

〈文言〉監視,監臨。引申為統治,治理。

keep watch on;

administer

《詩經·大雅·大明》:“上帝臨女,無貳爾心。”

《國語·晉語五》:“臨長晉國者,非女其誰?”

臨民;君臨

〈文言〉攻伐;脅制。

attack

《逸周書·作雒》:“二年,又作師旅,臨衛政殷,殷大震潰。”

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誘之狹室中,臨以白刃。”

〈文言〉守衛。

《戰國策·西周策》:“君臨函谷而無攻。”

《隋書·李密傳》:“據險臨之,故當必克。”

來到,到達。後常用作敬辭。

attend

《左傳·襄公九年》:“且要盟無質,神弗臨也。”

《遠遊》:“朝發韌于大儀兮,夕始臨乎于微闾。”

郭沫若《北伐途次》二二:“我因為工作忙,沒有臨場。”

臨幸;來臨;降臨;

莅臨;光臨;身臨其境;雙喜臨門

面對,當着。

face;confront

屈原《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來,臨風恍兮浩歌。”

臨床;面臨;

臨危不懼;玉樹臨風

碰上,逢着。

meet

《論語·述而》:“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也。”

《禮記·曲禮上》 :“臨财無苟得,臨難毋苟免。”

靠近;接近(用在名詞前)。

near;close to;

approach

《紅樓夢》第五二回:“紫鵑倒坐在暖閣裡,臨窗戶做針線。”

巴金《秋》二:“他們穿過這座假山,走進一片臨湖的樹叢。”

臨界;臨街;

瀕臨;兵臨城下

〈文言〉照耀。

《詩經·邶風·日月》:“日居月諸,照臨下土。”

《屍子·明堂》:“天高明,然後能燭臨萬物。”

〈文言〉給,加給。

顧炎武《日知錄·君有饋焉曰獻》:“變年稱祀,不敢以維新之号臨之。”

對照書畫範本摹習。

copy

姚合《秋夕遣懷》詩:“臨書愛真迹,避酒怕狂名。”

丁玲《母親》三:“硯池裡裝得有昨夜磨好的墨汁,于是她聚精會神的臨着。”

臨摹;臨帖

〈文言〉描寫(景物)。

元好問《論詩》詩:“畫圖臨出秦川景,親到長安有幾人。”

〈文言〉挑選,選擇。

《後漢書·崔寔傳》:“蓋孔子對葉公以來遠,哀公以臨人,景公以節禮。”

名詞

《周易》卦名。卦形為兌下坤上。參看“臨卦”。

古代戰車名。

《墨子·備城門》:“今之世常所以攻者,臨、鈎、沖、梯、軒車。”

地名。春秋時晉邑,在今山西省臨縣境内。

《左傳·哀公四年》:“趙稷奔臨。”

副詞

正當,将要。

《漢書·魏相傳》:“今歲不登,谷暴騰踴。臨秋收斂猶有乏者。”

楊朔《中國人民的心》:“史元厚是個戰士,臨下葬,朝天放了幾排槍。”

臨别;臨終;臨時;

臨渴穿井;臨危授命;臨危受命

形容詞

〈文言〉大。

《管子·侈靡》:“而民期然後成形而更名則臨矣。”

量詞

古代戰船編組單位,兩船并列為一臨。

《墨子·備水》:“并船為十臨,臨三十人,人擅弩。”

lìn

動詞

〈文言〉哭吊死者。

《儀禮·士虞禮》:“宗人告有司具,遂請拜賓,如臨,入門,哭,婦人哭。”

《史記·高祖本紀》:“遂為義帝發喪,臨三日。”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八】【卧部】力尋切(lín)

監臨也。從卧品聲①。

〖注釋〗①品聲:品、臨上古同屬侵部。  

說文解字注

監也。

段注:各本作監臨也。乃複字未删而又倒之,今正。

從卧,品聲。

段注:力尋切。七部。  

廣韻

力尋切,平侵來 ‖品聲侵1部

臨,莅也。大也。監也。又姓,《後趙録》有秦州刺史臨深也。

良鸩切,去沁來 ‖品聲侵1部

臨,哭臨。又偏向。良鸩切。又音林。二。  

康熙字典

【未集下】【臣部】 臨·康熙筆畫:17 ·部外筆畫:11

古文:

《唐韻》力尋切。《集韻》《韻會》犂針切。《正韻》犂沉切,并音林。《爾雅·釋诂》:臨,視也。《詩·衛風》:日居月諸,照臨下土。

又《大雅》:上帝臨女,無貳爾心。箋:臨,視也。《禮·曲禮》:臨諸侯,畛於鬼神。疏:以尊适卑曰臨。《谷梁傳·哀七年》:春秋有臨天下之言焉,有臨一國之言焉,有臨一家之言焉。注:徐乾曰:臨者,撫有之也。

又《博雅》:臨,大也。

又《戰國策》:縣陰以甘之,循有燕以臨之。注:臨,猶制也。

又《易》卦名。

又車名。《詩·大雅》:以爾鈎援,與爾臨沖,以伐崇墉。傳:臨,臨車也。疏:臨者,在上臨下之名。《釋名》:臨,如字。韓詩作隆。

又地名。《左傳·哀四年》:荀寅奔鮮虞,趙稷奔臨。注:臨,晉邑。

又丘名。《爾雅·釋丘》:右高名臨丘。

又姓。《後趙錄》:秦州刺史臨深。《孔融傳》:有臨孝存。

又門名。左思《吳都賦》:左稱彎崎,右号臨硎。注:彎崎,臨硎,阍闼名。吳後主起昭明宮,於太初之東開彎崎臨硎二門,彎崎宮東門,臨硎宮西門。

又《韻會》力鸩切。《正韻》力禁切,并林去聲。《增韻》:喪哭。顔師古曰:衆哭曰臨。《左傳·宣十二年》:楚子圍鄭,旬有七日。鄭人蔔行成,不吉。蔔臨于大官,且巷出車,吉。注:臨,哭也。《釋文》:臨,力鸩切。

又《韻補》:葉盧東切,音隆。《詩·大雅》:後稷不克,上帝不臨。耗斁下土,甯丁我躬。司馬相如《長門賦》:奉虛言而望誠兮,期城南之離宮。修薄具而自設兮,君不肯乎幸臨。

又葉力陽切,音良。秦始皇《祠洛水歌》:洛陽之水,其色蒼蒼。祠祭大澤,倏忽南臨。洛濱醊禱,色連三光。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書寫演示

【筆順】①丨(豎)②丨(豎)③ノ(撇)④一(橫)⑤丶(點)⑥丨(豎)⑦㇕(橫折)⑧丨(豎)⑨一(橫)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bl

i̯əm

王力系統

l

ǐəm

董同龢系統

l

jəm

周法高系統

l

iəm

李方桂系統

bl

jəm

西漢

東漢

jəm

jəm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jəm

北魏後期北齊

jəm

齊梁陳北周隋

jəm

隋唐

拟音/高本漢系統

l

i̯əm

拟音/王力系統

l

ǐěm

拟音/董同龢系統

l

jem

拟音/周法高系統

l

iɪm

拟音/李方桂系統

l

jəm

韻書集成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拟音

廣韻

平聲

下平二十一侵

開口呼

次濁

力尋切/良鸩切

ljem

去聲

五十二沁

開口呼

次濁

良鸩切/音林

ljem

集韻

平聲

下平二十一侵

開口呼

次濁

犂針切

liem

去聲

五十二沁

開口呼

次濁

力鸩切

liem

韻略

平聲

犂沈切

增韻

平聲

犂沈切

去聲

力禁切

中原音韻

陽平

侵尋

齊齒呼

次濁

liəm

去聲

侵尋

齊齒呼

次濁

liəm

中州音韻

平聲

尋侵

離金切

去聲

尋侵

葉林去聲

洪武正韻

平聲

二十侵

次濁

犁沉切

liəm

去聲

二十沁

次濁

力禁切

liəm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