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滅六國之戰

秦滅六國之戰

秦統一六國的戰争
秦滅六國之戰又稱秦國統一戰争,指中國戰國末期七大諸侯國之一中實力最強大的諸侯國秦國進行消滅其它六個諸侯國、完成中國統一的戰争。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鏟除了丞相呂不韋和長信侯嫪毐集團,開始親政。秦王政在李斯、尉缭等人的協助下制定了“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的策略。具體的措施是:籠絡燕齊,穩住魏楚,消滅韓趙;遠交近攻,逐個擊破。從公元前230年攻打韓國到前221年滅齊國結束,共計10年的時間,先後按順序消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結束了中國自春秋以來長達500多年的諸侯割據紛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君主中央集權國家,即秦朝。秦朝就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
  • 名稱:秦滅六國之戰
  • 地點:中原地區
  • 參戰方:關東六國不詳
  • 結果:秦國統一六國
  • 參戰方兵力:秦軍60萬衆(最高峰)
  • 傷亡情況:十幾萬
  • 主要指揮官:王翦、王贲、李信、楊端和、内史騰
  • 時間:戰國末期
  • 交戰各方:秦、齊、楚、燕、韓、趙、魏
  • 目的:春秋戰國以來550多年的戰亂局面

事件背景

秦國崛起

秦國地處西陲,原為關中地區的一個小國,春秋時期遠較中原地區各諸侯國落後,春秋各國稱霸中原盟會争雄時,秦常被擯斥于外。但自秦孝公起勵精圖治,任用商鞅變法革新,廢除舊奴隸主貴族特權和世卿世祿制度,逐漸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封建統治政權。對内實行“獎軍功、教耕戰”,對外則連橫而戰諸侯國。司馬錯又南并漢中、巴蜀,北滅義渠、隴西,巴蜀廣大地區先後為秦所有。後白起率軍攻拔楚都郢,擊潰趙魏聯軍于華陽,殲滅趙軍于長平,中原地區的大片河山幾乎都在秦國的控制之下。

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由于社會改革比較徹底,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國家政權,新興地主的力量比較強大,經濟發展迅速,軍隊裝備精良,戰鬥力強。到了秦王政即位時,關東六國都已衰敗,唯獨秦國越來越強。

經過春秋戰國數百年來長期的争霸、兼并,天下逐漸向統一的方向發展。六國日漸沒落、秦國國力蒸蒸日上,秦國統一天下已成不可逆轉之勢。

當秦王政剛即位時,李斯就在向秦王政的上書中指出:秦國已具備了統一天下的條件,六國實際上已降到秦的郡縣的地位了。這說明秦國統一天下已經是水到渠成了。

關東六國衰落

齊國向為東方之強國。但到秦王政初年,齊政權傳至齊王建時,齊威王時期建立起來的霸業早已成為曆史的陳迹,齊國實已徒具東方強國的虛名。它政治落後,經濟發展緩慢,國無賢臣良将,軍無奮進戰鬥之志,面對強秦即将發動的并滅六國的戰争,竟毫無準備,坐以待斃。

韓國本來就是三晉中最弱的一方。到韓桓惠王時,韓就已臣服于秦國。秦王政初年,韓國的疆域更加縮小,隻剩下都城陽翟與其周圍10多個中小城邑,基本上已經名存實亡了。

魏國雖然也曾經曆過戰國初期最強盛的時期,它據有河東、河西、河内、河外廣大地區,疆域之内山河縱橫,形勢險要,但由于它阻扼秦東出函谷之咽喉,多年均為秦之首要對手,特别是自魏惠王以來,不斷被秦戰敗,疆域日漸縮小。秦王政初年,正當魏安厘王晚期,國勢更加衰弱。信陵君竊符救趙,聯合各諸侯國合縱抗秦,取得河外大捷,大大提高了魏的威望,本應乘勝恢複魏國舊疆,然而安厘王昏聩無能,聽信秦國離間挑撥,罷黜信陵君,失去了東山再起的機會。

趙國地處中原之北方,方圓2000裡,也是北方之強國。在趙武靈王時,倡導胡服騎射,革新政治,富國強兵,國勢為之一振。趙國北拒匈奴,南抗強秦,成為可與秦相抗衡之國。但趙武靈王死後,趙屢被秦兵攻伐,對本國良将廉頗、李牧等不予任用,竟聽信讒言妄加誅黜,趙王的這種昏庸無能,使趙終于為秦所破。

燕國春秋初期尚屬極弱小之國,到燕昭王時,勵精圖治,疆域擴大,國力日強,曾北至遼東,西至上谷,南與齊、趙接壤。到燕王喜當政時期,非但不與近鄰趙、齊修好,且常常發動混戰,勞民傷财,國力損耗巨大,成為六國之中略強于韓的弱小之國。

楚國自春秋至戰國始終未失其南方大國之地位,領有疆域5000裡,帶甲百萬,地大物博,粟支10年,為諸侯國中具有相當實力的大國。但自秦将白起攻陷楚都後,楚國勢力大大減弱,國都被迫遷于陳地,以後又再遷于巨陽與壽春。都城多次被迫遷移,大大挫傷了楚國的民心士氣。楚考烈王當政的前後,楚國實際上已徒具強楚之名,遠遠無法與秦相匹敵。

準備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鏟除了丞相呂不韋和長信侯嫪毐集團,開始親政,周密部署統一六國的戰争。李斯、尉缭等協助秦王政制定了統一全國的戰略策略。

秦滅六國的戰略有兩個内容,一是“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秦王政采納了尉缭破六國合縱的策略,“毋愛财物,賂其豪臣,以亂其謀” ,從内部分化瓦解敵國。二是繼承曆代遠交近攻政策,确定了先弱後強,先近後遠的具體戰略步驟,李斯建議先攻韓趙,“趙舉則韓亡,韓亡則荊魏不能獨立,荊魏不能獨立則是一舉而壞韓、蠹魏、拔荊,東以弱齊燕”。

這一戰略步驟可以概括為三步,即籠絡燕齊,穩住楚魏,消滅韓趙,然後各個擊破,統一天下。在這種戰略方針指導下,統一戰争開始了。

過程

并韓滅趙

秦在發動攻趙之前,即依李斯、尉缭之謀,以間諜挑撥活動,挑起燕趙兩國之間的戰争,待燕趙戰起,秦國即借口援燕抗趙,開始對趙進攻。秦軍從西面、西北面、南面三路攻趙,但把進攻的重點指向趙國南部,以陷趙軍于兩面作戰、腹背受敵的困境。

秦王政十一年(公元前236年)冬,燕趙兩國正在酣戰之際,秦派王翦率軍進攻太行山之戰略要地阏與,使這個早為秦國垂涎的戰略要地一舉被秦拔除,從而打開了從西面進攻邯鄲的通道。秦楊端和軍進攻韓陽(阏與之北),也順利攻克,這樣邯鄲的西北方向失去了屏障。秦桓齮軍從南陽出發,攻占邺邑所屬之安陽。至此,秦軍已推進到邯鄲之南,僅與趙都邯鄲相隔一條漳水和少數城邑。各路秦軍雖有30萬之衆,但由于受到趙20萬大軍的頑強抗擊,在攻占上述地區後,即被阻于現地。後來,經過連續作戰,秦王政将原來由南北3支攻趙部隊,編為1個獨立作戰單位,由桓齮統率。

秦王政十三年(公元前234年),桓齮的新編部隊再度向趙南部進攻。桓齮避開正面渡河,改由漳河下遊渡河迂回趙扈辄軍的側後,攻擊邯鄲東南的平陽。兩軍于平陽展開交戰,趙軍被擊破,被斬首10萬人,趙将扈辄戰死。趙王啟用北部邊疆名将李牧為統帥。李牧率趙軍同秦軍交戰于宜安肥下地區,給秦軍幾乎全軍覆沒的沉重打擊,隻有秦将桓齮帶領少數護衛突圍逃走。

韓國在七國中為最小,而所處地位卻最重要。它扼制秦由函谷關東進之道路,秦要并滅六國,必須首先滅韓,因而形成了秦韓兩國間的連續戰争,經過秦國的多次打擊,韓的土地日漸縮小,韓于是向秦表示願為藩屬。

秦王政十七年,韓王安九年(公元前230年),秦為徹底滅韓,派内史騰率兵再度對韓進攻,韓無力抵抗,内史騰指揮秦軍攻克韓都,俘虜韓王安,把所得韓地改建為颍川郡。這樣,六國之中韓國最先滅亡。

秦王政十五年,趙王遷四年(公元前232年),秦又出動南北兩路大軍攻趙。

趙軍統帥李牧采取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策略,先打擊北面來犯的秦軍,取勝後再攻擊南面的秦軍。李牧指揮的趙軍機動靈活,風馳電掣,先給進攻番吾的秦軍以沉重打擊,跟蹤追擊,驅逐秦軍退出趙境,立即回師南進,聲勢所及,銳不可當,漳河沿岸秦軍聞訊,不戰而走,上黨等地秦軍也紛紛撤退,不敢應戰,秦軍第3次大舉進攻失敗。雖然趙軍在李牧的統率下一再戰勝,可是兵力損失後難以補充,單憑現有兵力無法對秦持久作戰,必須立即尋求外援。而這時楚、魏業已削弱,燕、趙關系欠佳,隻有聯齊,争取齊國人力物力的支持,才能與秦相抗衡。秦國察覺到趙國的這一企圖,立即派遣一批策士到齊進行遊說活動,極力破壞齊、趙兩國聯合,孤立了趙國。

秦王政十七年,趙王遷六年(公元前230年),趙國發生特大旱災。

秦王政十八年,秦國再次大舉進攻趙國,王翦統率上地士卒,攻下井陉。楊端和統率河内士卒,羌瘣也率軍攻打趙國,楊端和圍攻邯鄲城。趙軍則在大将軍李牧、副将司馬尚指揮下,繼續對秦軍作戰。秦軍雖經苦戰,但勝負未分。秦王政和他的謀臣認為秦兩次伐趙均被李牧所阻,都深感秦兵聞李牧之名而奪氣,既然在軍事上無法取勝,遂改用反間計。花費重金收買趙王遷寵臣郭開,郭開在趙王遷面前誣蔑李牧、司馬尚企圖謀反。趙王遷聽信讒言,罷免了李牧、司馬尚,改任趙蔥、顔聚為趙軍統帥,并錯誤地将李牧殺掉。趙王遷誤中秦國的反間計,錯殺李牧,自毀長城,為秦滅趙鋪平了道路。

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趙蔥、顔聚奮戰數月,最終被秦将王翦擊敗。趙蔥被殺,顔聚收拾殘兵退回邯鄲勒兵固守。郭開被秦國收買,多次勸說投降。趙公子嘉堅決反對,主張抵抗到底,率領宗族、賓客參加了首都邯鄲的保衛戰。但趙王遷已喪失鬥志,下令開城向秦軍投降。

秦國攻下邯鄲,趙國滅亡,公子嘉逃到代地(今河北蔚縣東北)稱王,是為代王。公元前222年秦将王贲攻下代城,公子嘉自殺(或說被遷西戎),建國250多年的趙國最終滅亡。

滅魏

趙被秦滅亡後,秦即想南下滅楚,但中間尚相隔一個魏國,魏此時雖然已隻剩國都大梁附近的一些城邑,但終屬秦進軍楚地之障礙,于是決定先滅魏,再伐楚。本來魏處于“天下之樞”,具有優越的戰略形勢,但由于戰争頻繁,大量削弱了魏的實力。多年來,在強秦的進攻下,節節敗退,不斷割地求和,魏國大河以北領土被吞食殆盡。

秦王政二十二年,魏王假三年(公元前225年),秦派兵進攻魏國首都大梁(今河南開封)。秦戰地統帥王贲認為大梁城垣堅固,很難在短期内攻拔,于是引黃河、鴻溝之水沖灌大梁城,3個月後,城垣崩塌,魏王假出降,被王贲所殺,魏國滅亡,秦以其地建為東郡。

滅楚

秦國并韓、滅趙、破燕、滅魏後,緊接着大舉進攻楚國。當時楚仍為中國南方大國,擁有今河南西部及東南部,山東南部,湖北、湖南兩省,洞庭湖以東和江西、安徽、江蘇、浙江全部。

楚國此時尚有對秦作戰所需要的實力。秦王政認為年少壯勇的将軍李信,曾以數千兵急追燕太子丹于衍水,并獲得了勝利,是率兵攻楚的理想将領。于是便委以重任,并問李信說,如果派兵攻楚,需要多少兵馬?李信答複說“不過用20萬人”。始皇又問王翦,王翦則說“非60萬人不可”。始皇不同意王翦的意見,而同意李信的說法,當即說:“王老将軍老矣,何怯也!李将軍果然壯勇,其言是也。”王翦以言不見用,謝病告老,歸還頻陽。李信則受命為秦軍統帥,與蒙恬率兵20萬對楚進攻。李信把兵力集中于穎川郡,鑒于秦楚接界多為平原,無險可扼,認為這次作戰的目的在于殲滅楚之野戰部隊。李信判斷,當秦軍向楚進攻時,楚軍為抗禦秦軍之進攻,必将兵力集中于汝水兩岸,即淮陽、商水、上蔡邊界地區。進而決定采取兩翼鉗形攻勢,包圍殲滅楚軍。于是确定以部分軍隊由蒙恬指揮,沿汝河兩岸前進,從正面進攻楚軍。主力軍由李信親自指揮,從汝水以南,經過舞陽、平輿、新蔡、颍邑迂回楚軍左側翼,與蒙恬軍會師,包圍楚軍,聚而殲之。

秦軍排除楚邊境部隊的抵抗,于汝河南北分向寝、平輿展開攻擊,擊破楚軍,李信軍占領了平輿,蒙恬軍占領寝城。秦軍未遇楚軍重大抵抗,進占兩城後,渡過洪河東進。

楚軍統帥項燕見秦軍轉變進軍方向,孤軍深入,立即率楚軍主力,兼程急進,追擊秦軍于棠溪,給秦軍以沉重打擊。李信戰敗,率軍往城父方向撤退。楚軍乘勝猛追,3晝夜戰鬥不息。秦軍連日所築營壘,都被楚軍攻破,都尉一級将領7人陣亡,李信軍損失慘重,多虧城父蒙恬軍的掩護,李信得以突圍逃回秦境,才免被俘。這是秦統一戰争中宜安之戰後,又一次重大的挫折。

秦軍遭受重大挫折,秦王政雖然感到自己當初對統帥人選有誤,但并未動搖滅楚之決心,仍然繼續進行滅楚戰争。李信失敗後,秦軍統帥一職隻有重新起用王翦。秦王政移樽就教,親往王翦家鄉頻陽邀請王翦出任秦軍統帥。王翦謝絕說,身體不好,難以從命。秦王政則堅持請他出征,并問他有什麼要求。王翦此時才說:“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60萬人不可”。秦王政應允。王翦于是接替李信,擔任秦軍統帥,率領60萬大軍對楚作戰。秦王政親送王翦至京郊灞水之濱。王翦請求秦王政多賜給他一些田宅。秦王政答應了他的要求,王翦遂帶兵東去。

王翦根據已往長期作戰經驗,知道楚軍和趙軍都具有堅強的戰鬥意志,是能戰能守的軍隊。楚軍新近擊破李信指揮的秦軍,銳氣旺盛,鬥志昂揚,對付這樣的敵人,不僅沒有勝利的把握,一旦行動不慎,還會影響整個戰争前途。所以王翦進入楚國後,即令部隊在商水、上蔡、平輿一帶地區構築堅壘,進行固守,并令部隊不許出戰。休整待命,故雙方相持數月沒有大的交戰。

面對秦軍大舉東進,楚也集中全部兵力應戰。當時秦已滅三晉,無後顧之憂,有物力的大量支援,能夠打持久戰。楚則無論軍事、政治都遠為落後。統帥項燕仍然集中楚軍主力于壽春淮河北岸地區,等待秦軍的進攻。楚王責怪項燕怯戰,派人數度催他主動進攻秦軍。項燕軍隻得向秦軍進攻,但既攻不破秦軍的營壘,秦軍又拒不出戰,項燕無奈,引軍東去。王翦立即令全軍追擊楚軍,楚軍為渦河所阻,雙方交手,楚軍被擊破東逃。秦軍追至蕲南,平定楚屬各地。斬殺楚将項燕,王翦率兵直取楚都壽春,楚國首都被秦軍攻陷,楚王熊負刍被俘。秦軍進軍蕲南,隻經1年多的作戰,号稱南方赫赫之強國的楚,便冰消瓦解。

秦王政二十年(公元前227年),秦派将軍王翦、辛勝率軍對燕作戰。統帥王翦以直接攻略燕國首都薊城為作戰目标。同時判斷燕軍必然依托燕趙大道經過的各河川作抵抗,尤其燕趙界上較大河流易水定有重兵守備,不宜将主力投入正面進攻。易水下遊,河流深廣,渡河不易,由易水上遊山地迂回包圍易水正面燕軍,可出敵意外,容易成功。于是,王翦決定以部分兵力由中山(今河北定縣)北攻燕。燕軍與代郡趙嘉部趙軍,已組織了聯合部隊于易水北岸抗擊秦軍。王翦以秦軍主力,迂回易水上遊,包圍易水燕代軍右翼,雙方在易水以西相遇,秦軍擊破燕軍,趙軍撤回代郡,燕軍殘部向薊城退卻。秦繼續對燕進攻,擊破燕軍抵抗,進圍燕都。燕無固守首都決心,向遼東撤退,使秦軍輕取薊城。王翦攻克燕國首都後,立即派将軍李信率軍急追東退的燕軍,追擊到衍水擊破燕太子丹率領的殘部。此時逃到遼河流域的燕統治者,認為秦軍攻燕,是完全由太子丹的謀刺陰謀引起,禍起于太子。趙嘉亦勸燕王殺太子丹,獻首于秦以求和。于是燕王殺太子丹,獻首求和,但秦軍并沒有因此而停止其軍事進攻。

秦軍追擊燕殘部到遼東,由于地方偏遠,對全局關系不大,即把兵力轉用于對楚作戰。經過3年左右時間,秦對楚戰争勝利結束,又轉用兵力,由将軍王贲指揮,進攻遼東。燕軍無力應戰,燕王喜被秦軍俘虜。秦又立即轉移兵力,攻擊代郡,趙嘉率部雖力戰,終于不免失敗,悲憤自殺。

滅燕

在滅趙的過程中,秦國大軍已兵臨燕國邊境。燕王喜惶惶不可終日,眼見秦國掃平三晉,就要向自己殺來,卻無計可施。燕太子丹最終想出了孤注一擲的暗殺行動,即曆史上有名的“荊轲刺秦王”,時值前227年。刺殺行動最終失敗,但是秦王政差一點死于荊轲的匕首下,他深恨燕國,立即增兵大舉進攻燕國。前226年,秦軍攻下燕都薊(今北京市),燕王喜與太子丹逃亡遼東郡。秦将李信率領秦軍數千人,窮追太子丹至衍水(今遼甯渾河)。太子丹因潛伏于水中幸免于難。後來,燕王喜經過權衡利害關系,派人殺掉太子丹,将其首級獻給秦國,想以此求得休戰,保住燕國不亡。燕王喜逃到遼東以後,秦軍主力就調往南線進攻楚國。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王贲奉命攻伐燕國在遼東的殘餘勢力,俘獲燕王喜,燕國徹底滅亡。

滅齊

齊國經過燕軍進占,元氣大為損耗,以至沒有力量參與東方各國與秦國縱橫捭阖的政治和軍事鬥争。在秦軍并滅趙、韓、燕、魏、楚戰争時期,齊國一直置身度外,坐視各國滅亡。過去當秦趙長平之戰的關鍵時刻,趙向齊請求援助軍糧,有政治遠見的周子曾向齊王說:“且趙之與齊楚,捍蔽也,猶齒之有唇也,唇亡則齒寒,今日亡趙,明日患及齊楚”,力主積極援趙。齊王競沒有接受這一具有戰略遠見的建議,爾後各諸侯國雖幾度聯合對秦作戰,齊都避免參加,或者參戰不力,企圖讨好于秦。

齊王建即位40餘年,三晉、楚、燕與秦戰争連綿不斷,齊由于與秦沒有共同邊界,未被攻擊,上下宴然,長期處于和平環境,不備兵革,不修戰備,政治上達驚人的麻木程度。齊王建本人昏庸無能,齊相國後勝又是一個貪财無厭之徒,秦多年來用重金賄賂後勝,後勝就為秦遠交近攻的策略效勞,終日規勸齊王建臣服于秦,朝野上下已無絲毫鬥志。所以盡管秦滅六國時,齊還擁有70餘座城邑,但仍不堪一擊。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贲統帥的軍隊,由燕南部對齊北境突然進攻,直趨齊都臨淄。齊則毫無作戰準備,竟無應戰之兵。在齊相後勝的勸說下,齊王建不戰而降。齊王建被送于共,餓死于松柏之間。

後續

秦滅六國後,于公元前219年開始南征百越,稱為"秦攻百越之戰",該戰是秦國統一戰争中最艱難激烈一仗。據《淮南子·人間訓》載:秦始皇派遣“尉屠雎發卒五十萬為五軍……三年不解甲馳弩,使監祿無以轉饷;又以卒鑿渠而通糧道,以與越人戰,殺西瓯君譯籲宋;而越人皆入叢薄中與禽獸處,莫肯為秦虜,相置桀駿以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殺尉屠雎,伏屍流血數十萬,乃發适戍以備之。”

秦在統一過程中,派遣數十萬内地人民到南方去戍守,把中原先進的生産技術和工具帶到南方,促進了當地的開發,同時還修通了道路,特别是修鑿了靈渠,使長江水系同珠江水系連結起來,對中原地區同南方、西南的經濟文化交流起了重要的作用。

經過對匈奴、百越的戰争後,秦的疆域空前遼闊,東達大海,西至臨洮,“南至北向戶,北據河為塞,并陰山至遼東”,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

意義

秦國前後用了十年時間就完成了中國的統一,從此結束了春秋以來諸侯割據混戰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國家。

秦的統一使人民可以有一個比較安定的環境從事生産。秦朝推行了許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為中國長期的統一奠定了基礎。這對中國曆史的發展,有着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長期以來,中國社會以高度發展的經濟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來侵略,保持國家的獨立,這與秦統一的開創之功,有着不可分割的曆史聯系。

評價

秦王政用不到20年時間,并滅六國,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550多年的戰亂局面,創建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大帝國。這個大帝國對中國封建社會政治制度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開創了中國曆史的新紀元,使中國古代社會大大地向前推進了一步。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