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語

羅馬語

瑞士政府官方語言之一
羅馬語,即列托羅馬語,在瑞士被列為官方語言。列托羅馬語僅在瑞士東部阿爾卑斯山區的格裡松州幾條山谷地區5萬多居民中使用,被列為“瀕危語言”,同時也受到瑞士各界的重點保護,頑強地在瑞士“大語言”的夾縫中保存了下來,被語言學界稱為“語言活化石”當不為過。
    中文名:羅馬語 外文名: 别名:列托羅馬語 使用範圍:瑞士東南部 使用者數量:71萬——72萬

簡介

羅馬語,即列托羅馬語,在瑞士被列為官方語言。列托羅馬語僅在瑞士東部阿爾卑斯山區的格裡松州幾條山谷地區5萬多居民中使用,被列為“瀕危語言”。

目前列托羅馬語擁有分布在多個分離地區的三大方言群:西部方言或羅曼斯方言,中部方言或拉登語,東部方言或弗留利語。

列托羅馬語的不同使用者之間雖然存在着某種關聯,但是不同的曆史和文化傳統背景使得三大方言群的使用者已經各自成為一個主體。

盡管在地域上分離,方言間也擁有很大差異,以至對使用者之間的相互理解造成很大困難,但列托羅馬語還是被認為是僅僅一種語言。

起源

格裡松州位于阿爾卑斯山脈東麓,是瑞士地域面積最廣,語言種類最複雜,但人口密度最小的州,全州隻有18萬人。該州的“正式語言”有德語(65)、列托羅馬語(17)、意大利語(11)、其他語言(7),德語、意大利語、列托羅馬語為本州“正式語言”。

公元前15年,羅馬帝國軍團翻越阿爾卑斯山脈,橫掃并征服了整個歐洲。當時,在包括今天瑞士格裡松州、奧地利蒂洛和意大利倫巴地等地的列托凱爾特人操一種與羅馬人所講的拉丁語不同的方言。

随着羅馬帝國的統治和拉丁化,上述地區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當地人不得不學習拉丁語,逐漸形成一種當地語與拉丁語混合的語言,這就是列托羅馬語的源頭,至今已有2000年的曆史。

阿爾卑斯山公元450年,列托羅馬行省被來自北方的日耳曼人占領,開始了日耳曼化時代,講德語的部落進入該地區,但一直到19世紀中葉,講列托羅馬語的人仍占多數。

随着阿爾卑斯山脈南北交通通道的開發,越來越多講德語的人從阿爾卑斯山脈北麓移民到格裡松州,德語占了上風,講列托羅馬語的居民越來越少,逐漸集中到格裡松州的山谷地區。

格裡松州的山區,四周是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皚皚雪峰,雪線以下寸草不生,與瑞士其他地區綠草遍野的田園風光形成強烈反差,山峰與盤山公路之間的落差超過1500米。可以想像,在交通極為不便的時代,當地的人員交往是多麼的稀少。

然而,正是這種封閉的、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使得格裡松山谷成為列托羅馬語的“諾亞方舟”。

如今,在格裡松州,将列托羅馬語作為交際語言或能聽懂該語言的人數大約為5萬人左右。多少個世紀以來,列托羅馬語一直是格裡松地區許多家庭的母語,也是除德語和意大利語之外的州立“正式語言”之一。

1938年,經過瑞士全民投票,《聯邦憲法》就瑞士的語言問題作出明确規定:德語、法語、意大利語和列托羅馬語為瑞士聯邦“國家語言”,但由于列托羅馬語分成5種方言,各山谷使用的詞彙和發音迥然不同,不算聯邦的“正式語言”。

地位

官方語言:瑞士

獲法律承認:意大利

在聯邦政府的幫助下,格裡松州頂着壓力,在列托羅馬語各山谷居民中協調,邀請語言學家就發音、詞彙和拼寫等進行規範,曆時20年,終于“規範”出一種被各山谷居民大緻贊同的正規列托羅馬語。

1996年,瑞士聯邦公民投票,以76的贊成票通過了一項新的條款:聯邦“正式語言”為德語、法語和意大利語,列托羅馬語同樣是“正式語言”。

所有聯邦政府的文件、司法條例等全部增加列托羅馬語版本,并享有同等的法律效應。講列托羅馬語的議員可以在聯邦議院使用列托羅馬語辯論。

分布範圍

使用範圍

瑞士東南部(格瑞森Grisons附近)、意大利東北部(特倫蒂-南蒂羅爾Trentí-Tirol del Sud、威尼托Vènet和弗留利Friül)

使用者數量

格裡松州山谷地區

總人數約:71萬——72萬

瑞士東南部(2萬7000——4萬人,2000年);意大利東北部(約68萬人)。

特征

羅馬拼音的發音跟我們用的漢語拼音有點不一樣——在羅馬拼音裡,讀漢語拼音的ei,同樣ke就是kei,以次類推,以e結尾的全部要讀成ei;

還有以o結尾的,比如ko就是漢語拼音裡的kong,依此類推以o結尾就要把o念成ong;n是鼻音,放在詞末時起的作用相當于英語詞末的ing,常常構成漢語拼音中ang、ing、eng、ong之類的發音;

最後羅馬音裡以r開頭的都要念l,比如ra就念做la;tu的發音在“次”和“粗”之間;shi在拼音裡其實是xi,chi應念成qi;tsu念cu;hu在拼音裡其實是fu,yu是you,su讀si;si讀xi;ti讀“七”。

羅馬拼音

a i u e o ka ki ku ke ko sa shi su se so ta chi tsu te to na ni nu ne

漢語拼音

a i u e o ka ki ku ke ko sa xi si se so ta qi ci te to na ni nu ne

羅馬拼音

no ha hi fu he ho ma mi mu me mo ya yu yo ra ri ru re ro wa o n

漢語拼音

no ha hi fu he ho ma mi mu me mo ia iu io la li lu le lo wa o n

羅馬拼音

羅馬拼音時,最常見的誤解就是把拼音當作音标,認為每一個羅馬字母各代表固定不變的音,合乎這種标法的就是準确的拼音,不合乎這種标法的就是不準确的拼音。然而這叫做音标(transcription),而不叫做拼音(romanization)。

音标專用于字典标音和語音學的研究上,必須能夠标人類所有語言的語音,且符号全世界一緻,并不得用同一符号标不同的音,或用不同符号标相同的音。

在這種考量下,音标通常符号數量龐大,而且必須用到許多羅馬字母以外的稀有符号。

由國際語音學會(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所制訂的國際音(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便是最佳代表,在1993年的版本中光是基本符号(不包括附加成分)就有一百零六個,比二十六個英文字母多出許多。

然而拼音的目的卻完全不同。拼音并不是要放諸四海皆準,通用于全世界,而是要借助最常見的字母表現出單一語言中的語音對立。因此同一個字母在不同語言的拼音系統中可以代表不同的音。

例如,字母R在美式英語中是接近「ㄖㄨ」的半母音,在西班牙語中是撻音或顫音,在法文中是近似「ㄏ」的舌根擦音,各家各有自己的一套诠釋。

又P、T、K三個字母,在英文和德文中發音類似國語的ㄆ、ㄊ、ㄎ,但在法、西、義語中卻等同于中文的ㄅ、ㄉ、ㄍ——可見一符多用是羅馬拼音的基本精神,是拼音之所以異于音标之處。

再則,在同一套拼音系統中,同一符号可以代表不同的音(如英文的C可以代表「ㄙ」或「ㄎ」),不同的符号也可以代表同一個音(如英文S和C都可代表「ㄙ」的音),再再顯示拼音是一種極富彈性的記音工具,屬性與音标大大不同。

這時有人會問,為什麼拼音要如此允許符号與音值脫節?一音一符不是很好嗎?答案很簡單:音标提供的是客觀标準,而拼音捕捉的卻是主觀語感,客觀與主觀判斷間常常是有出入.

譬如英文字母L,在字首發「ㄌ」,在字尾則是舌根化邊音(中國人聽起來覺得像「ㄛ」),是兩個截然不同的音效,但以英語為母語者,卻不覺有明顯差異——這是主觀與客觀的不同,也是之所以要把音标和拼音分開的道理。

拼音與音标的差别,如用專業術語表示,可說拼音的目的在于标出一個語言的音位,也就是使用者主觀的心理單位,而音标則是要标出的是音值,也就是客觀的物理單位。

那麼接着要問的就是,國語有哪幾個音位,語言學家是否有定論?很不幸,答案是否定的。過去二十年内美國、台灣、中國大陸光是描述北京話音位的論着就不下數十篇,但對子音、母音的認定都各有不同。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