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奧地利心理學家及醫學博士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年2月7日-1937年5月28日),生于奧地利維也納,心理學家及醫學博士,個體心理學派創始人。阿德勒最重要的着作是1927年出版的《個體心理學的實踐與理論》與《理解人性》。
  • 中文名: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 外文名:Alfred Adler
  • 别名:
  • 民族:
  • 籍貫:
  • 畢業院校:
  • 學曆:
  • 教學職稱:
  • 臨床職稱:
  • 執業地點:
  • 出生:1870.02.07
  • 去世:1937.05.28
  • 國家:奧地利
  • 緻力于:精神病學家

人物簡介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生于1870年2月7日,逝于1937年5月28日),奧地利精神病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曾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經症問題,但也是精神分析學派内部第一個反對弗洛伊德的心理學體系的心理學家。著有《自卑與超越》、《人性的研究》、《個體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自卑與生活》等,他在進一步接受了叔本華的生活意志論和尼采的權力意志論之後,對弗洛伊德學說進行了改造,将精神分析由生物學定向的本我轉向社會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學,對後來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人物生平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出生于奧地利維也納郊區的一個叫做Rudolfsheim的小鎮的一個富裕的谷物商人的家庭,并在維也納長大。他的父親是一名猶太商人,主要做谷物生意。在六個孩子中他排行老三,他的哥哥Sigmund是個典型的模範兒童。阿德勒是一個直到4歲才會走路的體弱多病的兒童,他患有佝偻病,無法進行激烈的體育活動。

5歲時的一次遭遇幾乎改變了他的一生。那年,他患上了緻命的肺炎,醫生認為他快死了,家人也不抱什麼希望。但幾天後,他竟奇迹般地康複了。這場病加上他3歲時大弟弟的死亡使他萌生了要當一名醫生的願望,他要用這個生活目标去克服童年的苦惱和對死亡的恐懼。

阿德勒5歲時上小學,9歲時進入弗洛伊德14年前上過的中學。剛上中學的時候,由于他數學不好而被老師視為差等生,老師因此看不起他,并建議他的父親讓他去當一名制鞋的工人。當然,他的父親拒絕這樣做,但這事也刺激了好強的阿德勒,促使他努力學習,在數學上有了很大進步。中學畢業後,阿德勒如願以償,進入維也納醫學院,系統學習了有關心理學、哲學的知識,并受到良好的醫學訓練。

1895 年,阿德勒進入維也那大學取得醫學博士學位,初為一眼科醫師,他特别注意身體器官的自卑,認為它是驅使個人采取行動的真正動力。後轉向精神病學,曾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經症問題,

1896年的4月到9月,他應征服役,在奧地利軍隊的一所醫院工作。1897年到1898年,他又回到母校深造。

在這期間,他和來自俄國的留學生羅莎(Raissa Timofeivna Epstein)結婚。他們生有四個孩子,三女一男,其中亞曆山德拉(Alexandra)和庫爾特(Kurt)後來成為阿德勒學派的心理學家。

1899至1900年他與S·弗洛伊德在同一個城市裡行醫,他會見了這位心理分析學的奠基人。阿德勒在醫學界捍衛了弗洛伊德的思想。不久,他又和威廉·斯特克爾(Wilhelm Stekel,1868~1940)一起從事《心理分析彙編(Zentralblatt für Psychoanalyse)》的編輯工作。1908年在奧地利的薩爾茨堡(Salzbourg)召開的第一次國際心理分析會議期間,阿德勒發表了關于“好鬥的沖動”的報告。

1902 年他參加弗洛伊德周三讨論會,是當時精神分析學派的核心成員之一。1910 年任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主席。

創立學說

創立個體心理學

1911年因突出強調社會因素的作用,公開反對弗洛伊德的泛性論而兩人關系破裂,阿德勒創立個體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另建自由精神分析研究會。同年,他宣布《心理分析彙編(Zentralblatt für Psychoanalyse)》複刊(1911年8月,Vol,1,No10-11)。

從1912年開始,阿德勒着手宣傳他的學說,取名為個性心理學。他創建了自己的科學協會,1912年在維也納學院内組織心理教育學咨詢。

1914年他創辦《國際個體心理學雜志》。1920年後任教于維也納教育學院,并在學校系統中組織兒童指導臨床活動,成立兒童指導中心。在 1922年至1930年期間,他主持召開了五次國際個體心理學會議。1924年在維也納教育學院教課,1926年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客座教授,1932年他到長島醫學院任美國醫學心理學的第一個講座。1934年定居紐約。1937年赴蘇格蘭亞伯丁(Aberdeen)做講演旅行時病逝。

經典着作

《論神經症性格》:1914,1974

《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補償的研究》:1917

《理解人類本性》:1918,1957

《個體心理學的實踐與理論》:1919,1971

《生活的科學》:1927,1969,中譯本為傅任敢譯,1936

《生活對你應有的意義》:1932,中譯本名為《自卑與超越》,黃光國譯,1960

《神經症問題》:1932,1964

學術研究

基本理論

阿德勒承認一種運動的無意識的原則,但他卻又縮小性欲和俄狄浦斯情緒綜合感對于個性的形成以及在神經官能症的發生中的作用。他強調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競争和完美的願望。他再研究“器官劣勢”的着作(《Studien über die Minderwertigkeit von Organen》1907)中闡明了自己的理論,他認為人類很早就體驗到軟弱感和需要安全。

如果說嬰兒在同他母親的共生中自然地得到了延續生命所需要的保護——這一情況醞釀着人類相互關聯的連系——而兒童就應該很快地單純依賴自身的力量。兒童也總是渴望獲得更大的能力:對力量的向往,增加自己的本領并超過别人。于是個人處于一種經常努力的狀态,這既是為了補償天生的劣勢(甚至他的殘疾),又是為了維持自身的平衡。

根據增長能力的目的,從個人的能力、所受教育以及周圍環境的影響出發,形成了個人的性格,也導緻了個人的行動。不過也會碰到困難,首先是來自集體觀念和自我肯定傾向之間的矛盾所引起的困難。有些困難表現出是不可克服的。人們日益感到不足,就日漸産生一種卑劣情緒和一種過度的心理緊張,而這時能引起軀體紊亂的。因為疾病不僅把人從他的責任感裡解脫出來,使他避免因失敗而引起的對自戀的創傷,而且還允許人延緩作出重要的決定,比如挑選一個職業或一位配偶。

阿德勒認為,神經官能症患者通過與心理治療者的對話能夠學會同他内心的道德标準相一緻。心理治療者則努力将他的病人引導到對個人生活作風以及他自己的道德标準體系采取批判的立場。

一切生存的問題都不外乎愛情、勞動和社會生活的問題。個人的幸福不能靠損害他人獲得,而隻能依靠他人或與他人共同取得。要從社會形成的苦惱中解脫出來并重新回到人類的充分一緻,條件就是改變人類的生活安排。依靠自由意志,這種改變就有可能。

阿德勒認為每個人在幼兒時期,就漸漸形成一種生活模式,根據此生活模式而形成生活的主觀目标,但每個人的生活模式不同,因此每一個人的主觀目标不完全相同,研究心理過程應以每個人的特殊心理經驗為對象,故阿德勒的心理學被稱為“個體心理學”或“個人心理學”。

所謂“個人”,阿德勒強調每一個人都有一種奮力驅使追求優越以适應環境,從而達到個人的整合和統一。這種理論與弗氏人格理論的區别如下:

阿德勒人格理論

弗洛伊德人格理論

強調意識的作用

強調無意識的作用

未來的目标是動機的重要源泉

未來的目标無關緊要

以, 社會動機 ,為本源

以生物動機為本源

對人類未來持樂觀的态度

對人類未來持悲觀的态度

利用夢解決問題

利用夢分析無意識的内容

在決定自己的人格上,人是自由的

人格決定于遺傳和環境因素

輕視性的重要性

誇大性的重要性

鼓勵把生活格式置于社會利益之上

發掘受壓抑的早年記憶

阿德勒的學說以“自卑感”與“創造性自我”為中心,并強調“社會意識”。主要概念是創造性自我、生活風格、假想的目的論、追求優越、自卑感、補償和社會興趣。

關鍵術語

feeling of inferiority(自卑感) ,compensation(補償作用),superiority(優越情結),inferiority complex(自卑情結), striving for superiority(追求優越),aggression drive(侵犯驅力),masculine protest(男性反抗)。

創造自我

即創造性自我。創造性自我是一種個人主觀體系,它解釋個人的種種經驗使之有意義。它追求經驗,甚至創造經驗以幫助個人完成他獨特的生活作風。創造性自我使人格有一貫性、穩定性和個性。它是人類生活中活的因素。

生活風格

生活風格是一個人在每一行動中所表現出來、極其獨特并因人而異的各種動機、特性與價值的團集物。它決定一個人要學什麼、怎樣行動、怎樣思維,有哪些經驗要滲入他的人格之中。和生活風格無關的經驗被抹煞,被抵制,被壓抑。每個人有他自己的生活風格;沒有兩個人的生活風格是一樣的。生活風格是由創造性自我發展、建立起來的。早在兒童時期四五歲時就形成了。

在阿德勒看來,每個人追求優越的目标是不同的。個體所處的環境條件也千差萬别,從而導緻每個人試圖獲得優越的方法也迥然然不同。阿德勒把個人追求優越目标的方式稱為“生活風格”。這是一種标識個體存在的獨特方式,是作為一個統一整體的自我在社會生活中尋求表現的獨特方式。

首先,我們來看看生活風格的形成過程。阿德勒認為,兒童在四五歲時就形成了他的生活風格。它是以“原型”的方式無意識地表現出來的。兒童自己還意識不到。原型的内容包括人生的目标和實現目标的策略等。至于兒童形成的是什麼樣的生活風格,則要取決與他的生活條件和家庭即社會環境。如果兒童體驗到某種自卑感,那麼他對這種自卑感的補償就是他的生活風格。如果他把某人作為自己的榜樣,或把某種現象作為自己的追求目标,那麼他的生活風格就會在這種追求中得到發展。因此,盡管人們生存的具體環境各異,便形成了每個人各自不同的生活風格,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

其次,理解個體的生活風格,就是理解獨特的自我。阿德勒認為,個體心理學的任務就是分析人的生活風格,理解獨特的個體,以便更好的把握個體的未來,為兒童教育提供理論依據。他概括了理解生活風格的三種途徑:出生順序,早期記憶和潛意識夢境。

最後,在阿德勒看來,認識和理解了某個人的生活風格,就意味着了個體的本質,實現了理解人性的目的。

假想目的

即假想目的論。與弗洛伊德不同,阿德勒相信,人的行動是受他對未來的各種願望,而不是受過去經驗的激發。這些未來的願望可能純粹是假想的——即不可能實現的各種理想,然而這些假想的願望卻對一個人的行為有着深刻的影周。激發他去完成愈益重大的事業。正常人遇必要時能夠擺脫這些假想的影響而面對現實,而神經症患者卻做不到這一點。

行為是以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想要達到的目的為基礎的。首要的目的就是歸屬。孩子對想要達到的目的并沒有清醒的意識。有時候,他們對于如何達到自己的目的的想法是錯誤的,并且其行為方式所達到的效果往往與其目标背道而馳。比如,他們想要得到歸屬感,但他們為達到這一目标所做的努力很笨拙,其行為就會惹人讨厭。這會成為一個惡性循環。他們的行為越是惹人煩或生氣,他們就會越急迫地追求歸屬感,因此也就越發令人讨厭。

假想的目的,即便不是假想的,能對人的行為起到一定程度的引導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行為的方式。

追求優越

追求優越是為求得自身完美所做的一種努力,而并非一種要超過他人的欲望,雖然試圖完全達到自己願望的方式因人而異。阿德勒觀察到患神經症的人隻顧努力達到自己的目的,正常人則以對社會有益為自己奮鬥目标。

顯然,自卑産生的追求是推動個人獲取成就的主要推動力。一個人正是感到自卑,才會千方百計地區尋求補償,否則他就會得心理疾病,甚至失去生活的勇氣。阿德勒相信心理治療和兒童教育的目的是給人提出目标定向,這種目标就是追求優越。因此,羨慕别人,勝過或超過别人,征服别人等都是這種追求優越的人格體現。人生的主導動機就是追求優越。後來阿德勒把追求個人優越改為追求一種優越而完美的社會。

不過,追求優越的結果卻有兩重性。它既可以激勵人追求更大的成就,使人的心理得到積極的成長,也會由于追求個人優越而忽視社會和他人的需要,從而産生“自尊情結”,使人變得缺乏社會興趣,妄自尊大。

自卑情結

人們常說的“自卑情結”是阿德勒最出名的概念之一。自卑感起因于一個人感覺生活中任何方面都不完善、有缺陷。自卑感使人努力克服缺陷。阿德勒把這種努力叫做補償。

1907年阿德勒發表《器官的自卑感及其生理補償》一文,指出有生理缺陷的人往往有一種生理上的自卑感,他必須通過發展有缺陷的器官或全力發展其他功能而使這種缺陷得到補償。從1910年開始他對自卑感的看法發生了改變。他認為每一個人一生下來就帶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為兒童的生存必須依賴成人。和成人相比,兒童感到了自己的孱弱,産生了強烈的自卑感。

為了克服自卑感,兒童用先天的“侵犯驅力”來尋求補償,使自己的人格在文化與順應中得到發展。後來阿德勒将“侵犯驅力”改為“男性反抗”。他認為如果兒童順應或很少反抗,這種自卑感就帶有女性品質或使他稱為生活的弱者,反之,兒童若奮起反抗,這種自卑感便帶有男性的品質。“任何形式的不受禁令約束的攻擊,敏捷,能力,全力以及勇敢,自由,侵犯和殘暴的特制都是男性所具有的品質。”

社會興趣

即所謂的社會責任感或集體感。即是人希望對社會作出貢獻以便使之更加完善的一種天賦的特性。個人試圖在社會中完善單憑自己無法完善的東西。阿德勒說,社會興趣是對個人的種種缺陷的最後補償。社會興趣使得一個人将個人私利服從于公共福利。

阿德勒提“Gemeinschaftsgefuhl”的概念,這是阿德勒創造的德文單詞。英文中沒有恰當的對應單詞,阿德勒最後選擇了“社會利益”這個詞(或“社會責任感”)。它是指一個人真心關心同伴,并且真誠地想為社會做出貢獻。

學術評價

1、 确立了心理學的社會文化方向

2、 豐富了人格的創造性内涵

3、 發展了整體研究的方法論原則

4、 推動了心理學的社會應用和教育

5、 基本觀點的非理性傾向,理論基調仍然是潛意識。

6、 理論術語的不确定性,缺乏明确的操作性定義。

7、 某些思想觀點的非科學性。有較高的應用價值,但他的理論科學性不強,也缺乏系統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