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幹地支

天幹地支

夏曆中用來編排年号和日期
天幹地支,簡稱“幹支”,是夏曆中用來編排年号和日期用的。天幹: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地支:子(zǐ)、醜(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十幹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古人以此作為年、月、日、時的序号,叫“幹支紀法”,主要用于計時。十二生肖用于記年。[1]
    中文名:天幹地支 其他外文名:Heavenly Stems and Earthly Branches 幹支:取義于樹木的幹枝 天幹數:10 地支數:12 地區:中國 簡稱:幹支

基本内容

天幹地支(英文是 Chinese Era [combination of the Heavenly Stems and Earthly Branches] ),簡稱“幹支”,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幹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古人以此作為年、月、日、時的序号,這種“幹支紀法”形成的一種曆法,叫幹支曆。32天幹地支八卦方位圖中國數術學基礎入門

詳細介紹

天幹地支tiān'gàndìzhī

天幹地支産生炎黃時期,天幹地支紀年法以立春作為一年的開始而不是以農曆的正月初一。

天幹地支簡稱“幹支”。“辭源”裡說,“幹支”取義于樹木的“幹枝”。

十天幹: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幹,乙、丁、己、辛、癸為陰幹。

十二地支:子(zǐ)、醜(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其中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醜、卯、巳、未、酉、亥為陰支(注:十二地支對應十二生肖——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 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探察天地之氣機,探究五行。五行最初的概念來源于五方,最早出現在《國語》但是五行概念并不完備經後世不斷改進而來。五行最初的含義指天之五行,五指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行指五種物質的運動變化。

二十八宿即由繞日周期最久的土星的二十八年一周天所定義的,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幹,及子(zǐ)、醜(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為紀曆之符号。根據《五行大義》中記載,幹支是大撓創制的。大撓“采五行之情,占鬥機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幹,作子醜以名月,謂之枝。有事于天則用日,有事于地則用月。陰陽之别,故有枝幹名也。”

中國曆法以月球繞地球一周的時間(29.5306天)為一月,以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365.2419 天)為一年,為使一年的平均天數與回歸年的天數相符,設置閏月。據記載,公元前六世紀中國開始采用十九年七閏月法協調陰曆和陽曆。

天幹地支,是古人建曆法時,為了方便做60進位而設出的符号。對古代的中國人而言,天幹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數字般的單純,而且後來更開始把這些符号運用在地圖、方位及時間(時間軸與空間軸)上,所以這些數字被賦予的意思就越來越多了。

古人(一說黃帝)觀測朔望月,發現兩個朔望月約是59天的概念。12個朔望月大體上是354天多(與一個回歸年的長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個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記法(十天幹),産生陰陽合曆,發展出現在的天幹地支;較為成熟時應該是在夏商周三代。

作用介紹

考古發現,在商朝後期帝王帝乙時的一塊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當時的日曆。這也說明在商朝時已經開始使用幹支紀日了。根據考證,春秋時期魯隐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曾發生一次日食。這是中國使用幹支紀日的比較确切的證據。而使用皇帝年号紀年則是漢武帝時期的建元年号。

幹支法在中國古代一直使用,從未間斷。因此對研究曆史非常有幫助,非常容易推算曆史時間。

如《馮婉貞》:“鹹豐庚申,英法聯軍白海入侵。”鹹豐,皇帝年号;庚申,幹支紀年。

天幹地支二者的組合,産生了六十甲子,在中國采用公曆之前,人們長期用它記年、月、日,如甲子年、丙寅年、戊辰年等。例如,公元2001年,是中國農曆的辛巳年;下一個辛巳年則是在60年以後,即公元2061年。

天幹地支的主要序數功能被一二三四等數字取代之後,人們仍然用它們作為一般的序數字。尤其是甲乙丙丁,不僅用于羅列分類的文章材料,還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對事物的評級與分類。

在陰陽五行理論中,幹支按其順序分為陰陽,逢單數屬陽,逢雙數屬陰。天幹的甲、丙、戊、庚、壬,地支的子、寅、辰、午、申、戌為陽;天幹的乙、丁、己、辛、癸,地支的醜、卯、巳、未、酉、亥為陰數。在這個基礎上,根據相生相克的理論,推算人事的和諧、興衰、沖突及其生滅。

天幹地支這樣一些符号被賦予了豐富的神秘的文化内容,是了解古代中國人思維習慣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材料。

曆史和發展

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探察天地之氣機,探究五行。

一些學者從中國上古的夏代帝王世系和商代湯王以下所有帝王的名字中,探究十天幹中的字已被用于名号這一特有現象。鄭文光在所着《中國天文學源流》一書中認為,十天幹起源于中國古代羲和“生十日”的神話傳說,是十進位法概念在紀時中的反映,應當産生于漁獵時代的原始社會;“十二地支”則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話傳說演變而來,産生于殷商之前,後逐漸演變為十二辰。

所以,鄭文光推斷:“十二支宜乎是夏人的創作。”陳遵妫在《中國天文學史》中指出,“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可能已有幹支産生了”。杜石然等則在編着的《中國科學技術史稿》一書中,主張夏代已有十天幹紀日法,商代在夏代天幹紀日的基礎上,進一步使用幹支紀法,從而把十天幹和十二地支配合在一起形成六十循環的紀日法。

大約在戰國末年,依據各國史官長期積累下來的材料編成的史書《世本》說:“容成作曆,大桡作甲子”,《尚書正義》解釋說:“二人皆黃帝之臣,蓋自黃帝以來,始用甲子紀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看來幹支是大桡創制的,大撓“采五行之情,占鬥機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幹;作子醜以名月,謂之枝,有事于天則用日,有事于地則用月,陰陽之别,故有枝幹名也。”

隋朝《五行大義》同意幹支是大撓創制這一觀點。

天幹地支最初的起源,尚無定論,以文物考查的話,近百年來出土的殷墟(盤庚遷都于殷後,商也稱殷)甲骨蔔辭中,就載有大量用于紀日的幹支記錄,而在甲骨文中出現最頻繁的字也是幹支。

從發現的商代甲骨文中,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内容都是與占蔔相關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甲骨蔔辭”,但是蔔辭并不是甲骨文内容的全部,除此之外還有數量不多但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其他種類的與占蔔無關的刻辭。比如其中的“幹支表”刻辭。“幹支表”刻辭,是甲骨文中的一種特殊刻辭,屬于表譜刻辭的一種。這種刻辭刻寫的是以十個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組成的六十個幹支名稱的幹支表,學者們也稱之為甲子表。這種甲子表羅列刻寫六十幹支的“幹支表”就是當時的人們用來檢核和推算幹支紀日日期的譜表,幹支表可以說是我國最早的日曆。

雖然沒有确切的文字記載幹支的來曆,但我們可以根據現有資料進行推導。《易學原理與大六壬應用》一書解釋如下:根據現代天文學知識,我們知道周天二十八星宿是由恒星組成的,天文學上恒星十分穩定,相對位置幾千幾萬年甚至更長時間内都保持不變,對地的影響也是相對穩定的,而我們地球及其他太陽系的行星不斷的圍繞太陽公轉,而整個太陽系則是相對于北極星(即紫微星)位置不變的在銀河系中做螺旋運轉,這就形成了因日月五星運行而造成天星之間位置關系的改變,進而改變了特定星宿對地球及地上萬事萬物的影響,所以古人通過夜觀天象來預測及兇,《開元占經》就是古占星學着作,而七政四餘和紫微鬥數就是延伸出來的古星命學。

夜觀星象受時間位置氣侯等諸多不利因素制約,所以人們試圖尋找更為簡便的方法進行占蔔,地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利用起來了。根據曆法知識我們知道,月的劃分是根據月亮的一次圓缺循環為标準,分為大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十二個月,又加以閏月補其不足。所以天文上把黃道平面劃分為十二宮,以日躔過宮劃分十二個月。

所以古代把黃道十二宮以地支命名,十二宮又與二十八宿相對應,即子宮有女、虛、危三宿;醜宮有鬥、牛二宿;寅宮有尾、箕二宿;卯宮有氐、房、心三宿;辰宮有角、亢二宿;巳宮有翼、轸二宿;午宮有柳、星、張三宿;未宮有井、鬼二宿;申宮有觜、參二宿;酉宮有胃、昴、畢三宿;戌宮有奎、婁二宿;亥宮有室、壁二宿。所以,二十八宿的天文象意是我們幹支學中地支取象的象意來源,十二地支中有藏有二十八星宿,其意義也是來源于此。

換一種方式解釋,因為幹支是用來計時的,我們可以把黃道十二宮平面想象成鐘表的表盤,以地球為表盤中心,十二宮就是表盤的刻度指示,日月五星相當于七個指針,運行在黃道十二宮這個大表盤之上,形成一個巨大的時鐘。其中,太陽就是“年”指針,地球繞太陽運行一周回到原點就是一年的時間;月亮就是“月”指針,月亮繞地球運行一周回到原點就是一個月的時間;二十四節氣是跟太陽過宮有直接聯系,而和月球運轉沒有直接關系,所以造成了曆法上月令和節氣的時間差,因此我們幹支學的月令是根據節氣而定,即跟日躔過宮相一緻。

再看兩個最慢的指針,即太陽系中兩個最重要的行星木星(歲星)和土星(鎮星)交會的周期,需要20年,即一個運;如果兩星要在同一個宮位上(比如子宮)交會的話,則需要經過60年,即一元。同理,日月五星重合在同一宮位的周期,則需要大緻180年左右,即一個正元;如果把日月五星重合的位置再具體化,由夾角30度的一個宮位變為夾角12.8度的一個星宿的宿位,則需要大緻540年才能重合一次,即一個大元。

這個假設與實際天文學計算有出入,但如此理解起來就比較容易,也更容易把時間和空間結合起來,因為十二宮即十二地支,所代表的是空間上的十二方位;鐘表的表盤代表了宇宙的能量場,即相對靜止的天地的氣場;日月五星的運行攪動了原本相對靜止的能量場,日月五星在十二宮的位置分布,就代表了當前時間内各星對各宮的影響力大小,即當前時間空間内天體能量的分布狀态,其表達形式就是甲子、乙醜、丙寅、丁卯等。

上面我們假想的時鐘隻有年月指針,沒有日時指針,這就需要我們把地球自轉的因素加以考慮。地球自轉周期為一天,即24小時,在地球自轉過程中,日月五星對地球同一地點的影響時時在發生着變化,地球上同一地點相對于日月五星運轉了一周;地球一天時間内公轉角度向前行進約1度,也就是相對于日月五星的空間位置變化為1度,周而複始,日複一日。因此,地球上同一地點的天體能量分布以每天1度的位置而産生變化,即産生了同一地點能量分布逐日逐時變化的結果,這就是日和時的甲子、乙醜、丙寅、丁卯等等。

地支有十二,而天幹隻有十個,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我們剛才的鐘表模型是建立在地心說之上,而實際上我們地球和其餘五星都是在圍繞太陽公轉,由于軌道和運轉速度的不同,造成了行星運行之間相對位置的靠近和遠離,也就是天文觀測中的“行星逆行”,逆行在西方占星學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傳統占星師認為逆行使得行星發揮弱勢的影響力。但在中國古代陰陽理論的指導下,根據五星相對于地球位置靠近和遠離的這兩種形式,把五星所代表的能量分為陰和陽,又根據五星影響地球的能量大小依次排序形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天幹。

天幹與地支相配,多出兩個地支無天幹相配,形成了旬空,也叫空亡。這是由于日月五星和地球都在不停的自轉和公轉,攪動了原本相對靜止的黃道十二宮的能量場,這就造成了地球周圍能量分布的不均勻,這就相當于河流中的河水在石塊下遊,石塊背後的地方形成的漩渦,這個漩渦的位置就是空亡。随着時間推移,日月五星位置發生了改變,漩渦的位置也随之發生改變,原來的漩渦消失,相鄰的地方變成了漩渦,周而複始,循環一周,從而産生六十甲子的往複循環。

已發現的“幹支表”刻辭數量并不少,但多數都殘缺,其中發現最完整的幹支表要算《甲骨文合集》第37986片甲骨(見圖)。

釋文:

甲子。乙醜。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醜。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醜。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醜。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醜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這版甲骨是商代末期纣王帝辛及其父親帝乙在位期間的刻辭,此為一牛胛骨。在胛骨的正面骨扇上整齊地刻着一份幹支表,字字清晰,完整無缺。

這一份幹支表共分六行,每行二十字,由右至左讀,每行紀十天,橫向看,天幹十行,脈絡清晰;豎向看,天幹六輪,與地支五輪相組合。這一版幹支表刻辭六甲齊全,嚴謹有序,是甲骨文幹支表中的一篇完整佳作,也是目前我們看見最完整幹支表材料之一。通過此“甲子表”,我們也可以看出,六十是殷人一周的日數,從甲日起到癸日止十日是一旬,這也是商人的記旬法,因此甲子表也稱為“六旬表”。

雖然商代采用幹支紀日的方法,但是因材料的缺失,我們并不能完整串聯的商代的幹支紀日。有資料證實可确知的紀日幹支是從春秋時候魯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二月己巳日開始的,從那時到清末的2600多年間,幹支紀日從未間斷和錯亂過,這也是世界上記錄時間最長的紀日法,這對于核查史實所發生的準确時間有着重要的參考價值。如大家熟知的古文名篇《石鐘山記》中“元豐七年六月丁醜”,即農曆六月九日;《登泰山記》“是月丁未”,指這個月的十八日。

後來,幹支紀日更發展到紀月、紀時、紀年,形成幹支曆。此曆法至少從唐代開始,載于曆朝的黃曆中。

幹支除了用于記錄時間、占蔔外,後來被賦予的功能就越來越多了。

甲骨文分析

從幹支的甲骨文字形上分析,十二地支字形源于十天幹衍生。

癸孕甲,稱子己孕庚,稱醜

乙孕丁,稱寅乙孕丙,稱卯

己孕辛,稱辰丁孕己,稱巳

丁孕戊,稱午戊孕庚,稱未

辛孕癸,稱申辛孕壬,稱酉

戊孕辛,稱戌癸孕乙,稱亥

相關信息

與夏曆的關系

天幹地支簡稱幹支,是夏曆中用來編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曆法用天幹、地支編排年号和日期,天幹共十個字,因此又稱為“十天幹”,其排列順序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個字,排列順序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幹,乙、丁、己、辛、癸為陰幹。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醜、卯、巳、未、酉、亥為陰支。

以一個天幹和一個地支相配,排列起來,天幹在前,地支在後,天幹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陽幹對陽支,陰幹對陰支(陽幹不配陰支,陰幹不配陽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稱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中國人民過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環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

天幹地支這共二十二個的符号錯綜有序,充滿圓融性與規律性。它顯示了大自然運行的規律,即時(時間)空(方位)互動,和“陰”與“陽”的作用結果。中國曆法包含了陰陽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運化的規律。

年:每個幹支為一年,六十個幹後,又從頭算起,周而複始,循環不息。由甲子開始,滿六十年稱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稱為幹支紀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開始,每個月的地支固定不變,然後依次與天幹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從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剛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開始,按順序先後排列,六十日剛好是一個幹支的周期。

時:由甲子時開始,但記時的天幹固定不變,每天十二個時辰。

地支與五行方位的關系

子(鼠)屬陽水,北方;亥(豬)屬陰水,北方。

寅(虎)屬陽木,東方;卯(兔)屬陰木,東方。

巳(蛇)屬陰火,南方;午(馬)屬陽火,南方。

申(猴)屬陽金,西方;酉(雞)屬陰金,西方。

辰(龍)、戌(犬)屬陽土,中方;

醜(牛)、未(羊)屬陰土,中方。

天幹與五行方位的關系

風水名家-嚴峻老師:甲為棟梁之木,東方。乙為花果之木,東方。丙為太陽之火,南方。丁為燈燭之火,南方。戊為城牆之土,中方。己為田園之土,中方。庚為斧钺之金,西方。辛為首飾之金,西方。

壬為江河之水,北方。癸為雨露之水,北方。

天幹地支與十二生肖

清代劉獻《廣陽雜記》引李長卿《松霞館贅言》:“子何以屬鼠也?曰:天開于子,不耗則其氣不開。鼠,耗蟲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屬鼠。地辟于醜,而牛則開地之物也,故醜屬牛。人生于寅,有生則有殺。殺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可畏莫若虎,故寅屬虎。卯者,日出之候。日本離體,而中含太陰玉兔之精,故卯屬兔。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龍行雨之時,故辰屬龍。巳者,四月之卦,于時草茂,而蛇得其所。

又,巳時蛇不上道,故屬蛇。午者,陽極而一陰甫生。馬者,至健而不離地,陰類也,故午屬馬。羊齧未時之草而茁,故未屬羊。申時,日落而猿啼,且伸臂也,譬之氣數,将亂則狂作橫行,故申屬猴。月出之時,月本坎體,中含金雞之精,故本屬雞。亥時,豬則飲食之外無一所知,故亥屬豬。”

另一種說法,十二生肖的選用與排列,是根據動物每天的活動時間确定的。中國至少從漢代開始,便已經根據太陽升起的時間,将一晝夜區分為十二個時辰并采用十二地支計時法來記錄這十二時辰(大時),每個時辰相當于兩個小時,這樣一晝夜便是現在所稱的二十四小時。

夜晚十一時到淩晨一時是子時,此時老鼠最為活躍。淩晨一時到三時,是醜時,牛正在反刍。據說也是牛開始耕田的時刻。三時到五時,是寅時,此時老虎到處遊蕩覓食,最為兇猛。五時到七時,為卯時,這時太陽尚未升起,月亮還挂在天上,此時玉兔搗藥正忙。人間的兔子也開始出來覓食。上午七時到九時,為辰時,這正是神龍行雨的好時光。

九時到十一時,為巳時,蛇開始活躍起來。上午十一時到下午一時,陽氣正盛,為午時,正是天馬行空的時候。下午一時到三時,是未時,羊在這時吃草,會長得更壯。下午三時到五時,為申時,這時猴子活躍起來。五時到七時,為酉時,夜幕降臨,雞開始歸窩。晚上七時到九時,為戌時,狗開始守夜。晚上九時到十一時,為亥時,此時萬籁俱寂,豬正在鼾睡。

關于十二生肖的排列,還有各種傳說,這類故事,或似開心解悶的笑談,或似貶惡揚善的寓言,文學成分較濃。但是,生肖座次的排定,決非一朝一夕,也不是一代人所能完成的。最初未必就是一次提名十二種,也許隻有四五個,也許曾有過超額的局面,後來優勝劣汰,定額定員并定位了,一直傳至今日。

相關規律

天幹地支紀年

幹支紀年萌芽于西漢,始行于王莽,通行于東漢後期。漢章帝元和二年(85年),朝廷下令在全國推行幹支紀年。有人認為中國在漢武帝以前已用幹支紀年。可是,其實是類似的太歲紀年,用太歲所在位置來紀年,幹支隻是用以表示十二辰(把黃道附一周天分為十二等分);木星(太歲)11.862年繞天一周,所以太歲約86年會多走過一辰,這叫做“超辰”。在颛顼曆上,西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是太歲在丙子,太初曆用超辰法改變為丁醜。漢成帝末年,由劉歆重新編訂的三統曆又把太初元年改變為丙子,把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從乙酉改變為丙戌。而東漢的曆學者沒用超辰法。所以太歲紀年和幹支紀年從太始二年表面一樣。

幹支紀年,一個周期的第一年為“甲子”(如黃巾起義口号為“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第二年為“乙醜”,依此類推,60年一個周期;一個周期完了重複使用,周而複始,循環下去。(60是10、12的最小公倍數,所以每60年為一周期)。如1644年為農曆甲申年,60年後的1704年同為農曆甲申年,300年後的1944年仍為農曆甲申年,所以一代文豪郭沫若寫有《甲申三百祭》;1864年為農曆甲子年,60年後的1924年同為農曆甲子年;1865年為農曆乙醜年,1925、1985年同為農曆乙醜年,依次類推。

必須特别注意的是幹支紀年是以立春作為一年即歲次的開始,是為歲首,不是以農曆正月初一作為一年的開始。例如,1984年大緻是歲次甲子年,但嚴格來講,當時的甲子年是自1984年立春起,至1985年立春止。

天幹地支紀月

幹支紀月時,每個地支對應二十四節氣自某節氣(非中氣)至下一個節氣,以交節時間決定起始的一個月期間,不是農曆某月初一至月底。許多曆書注明某農曆月對應某幹支,隻是近似而非全等對應。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大緻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大緻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大緻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月大緻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大緻為甲寅。依照正月之幹支,其餘月份按幹支推算。

60個月合5年一個周期;一個周期完了重複使用,周而複始,循環下去。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九年癸醜年(公元53年)冬至月(大雪至小寒的月份,近似農曆十一月)就是“甲子月”。有歌訣為證: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歲戊為頭;丙辛必定尋庚起,丁壬壬位順行流;更有戊癸何方覓,甲寅之上好追求。下表是地支紀月時對應的節氣時間段、中氣、近似農曆月份、近似陽曆月份、以及年天幹和月地支構成的月幹支:

月地支 節氣時間段 中氣 近似農曆月份 近似陽曆月份 甲或己年 乙或庚年 丙或辛年 丁或壬年 戊或癸年

寅月 立春—驚蟄 雨水正月 2月 丙寅月 戊寅月 庚寅月 壬寅月 甲寅月

卯月 驚蟄—清明 春分 二月 3月 丁卯月 己卯月 辛卯月 癸卯月 乙卯月

辰月 清明—立夏 谷雨三月 4月 戊辰月 庚辰月 壬辰月 甲辰月 丙辰月

巳月 立夏—芒種 小滿四月 5月 己巳月 辛巳月 癸巳月 乙巳月 丁巳月

午月 芒種—小暑 夏至 五月 6月 庚午月 壬午月 甲午月 丙午月 戊午月

未月 小暑—立秋 大暑六月 7月 辛未月 癸未月 乙未月 丁未月 己未月

申月 立秋—白露 處暑七月 8月 壬申月 甲申月 丙申月 戊申月 庚申月

酉月 白露—寒露 秋分 八月 9月 癸酉月 乙酉月 丁酉月 己酉月 辛酉月

戌月 寒露—立冬 霜降九月 10月 甲戌月 丙戌月 戊戌月 庚戌月 壬戌月

亥月 立冬—大雪 小雪 十月 11月 乙亥月 丁亥月 己亥月 辛亥月 癸亥月

子月 大雪—小寒 冬至 十一月 12月 丙子月 戊子月 庚子月 壬子月 甲子月

醜月 小寒—立春 大寒 十二月 1月 丁醜月 己醜月 辛醜月 癸醜月 乙醜月

幹支紀月法未普遍實行,主要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

推算實例:2004年大緻是農曆甲申年。那次甲申年自2004年2月4日19時56分立春起,至2005年2月4日1時43分立春止。這裡的時刻是東經120度标準時。

丙寅月,2004年2月4日19時56分立春~2004年3月5日13時56分驚蟄

丁卯月,2004年3月5日13時56分驚蟄~2004年4月4日18時43分清明

戊辰月,2004年4月4日18時43分清明~2004年5月5日12時2分立夏

己巳月,2004年5月5日12時2分立夏~2004年6月5日16時14分芒種

庚午月,2004年6月5日16時14分芒種~2004年7月7日2時31分小暑

辛未月,2004年7月7日2時31分小暑~2004年8月7日12時20分立秋

壬申月,2004年8月7日12時20分立秋~2004年9月7日15時13分白露

癸酉月,2004年9月7日15時13分白露~2004年10月8日6時49分寒露

甲戌月,2004年10月8日6時49分寒露~2004年11月7日9時59分立冬

乙亥月,2004年11月7日9時59分立冬~2004年12月7日2時49分大雪

丙子月,2004年12月7日2時49分大雪~2005年1月5日14時3分小寒

丁醜月,2005年1月5日14時3分小寒~2005年2月4日1時43分大寒

天幹地支紀日

幹支紀日,60日大緻合2個月一個周期;一個周期完了重複使用,周而複始,循環下去。确定的文獻指出幹支紀日始于魯隐公三年夏曆二月己巳日(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

因為儒略曆的平年有365日,而每4年一次,公元年能被4整除,閏年有366日,平均一年365.25日,所以4年1461日和一甲子的60日,最小公倍數是29220日,合80年。這就是說,每80年,幹支紀日對應的儒略曆月日日期會反複一次循環。(公元4年本來應為閏年,但因為公元前45年開始實施儒略曆後,“每隔3年”加一次閏日被誤為“每3年”加一次閏日,所以羅馬皇帝屋大維下令前5年、前1年、4年停閏以修正錯誤置閏。)

因為格裡曆的平年有365日,而每4年一次閏年,但是如果遇上整百年,公元年能被400整除才能認定為閏年(這是因為按照現在立法計算,四年一閏的規定使每年多出0.0078天,經過400年大約會多出3天,如果在能被400整除年份的前面3個百年不算閏年,則正好平衡),閏年有366日,平均一年365.2425日,所以400年146097日和一甲子的60日,最小公倍數是2921940日,合8000年。這就是說,每80年,幹支紀日對應的格裡曆月日日期若沒有遇到能被100但非400整除的公元年,會反複一次循環,但整體而言,假設未來從不改格裡曆,每8000年,幹支紀日對應的格裡曆月日日期才會反複一次完整的循環。1912年2月18日,合農曆壬子年正月初一,以及9912年2月18日,都是“甲子日”。

幹支記日比起記載某月某日,其優勢是非常容易計算曆史事件的日期間隔,以及是否有閏月存在。因為農曆每個月29或30日不定(而且有沒有閏月也不知道),故如果日期跨月,則計算将會非常困難。至于某月某日和幹支的對應,則可以查萬年曆。

例:《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始皇)三十七年十月癸醜,始皇出遊。……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秦朝曆法,每年的第一個月為十月,然後是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九月。也就是出遊後過了9個多月(不算閏月),駕崩了。計算此次出遊的總日期數。

解:從癸醜(第50天)到丙寅(第3天)總共是13天。所以總出遊日期數一定是60n+13。9個月大約是270天,但270天并不是60的倍數,所以可以判斷有一個閏月;從而,n=5,總共出行10個多月,日期數為313天。

用日期記日的失敗例子:從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廿九日到六月初一日,一共多少天?

答:洪武三十一年五月有29天,所以隻有1天。(錯誤)

原因:洪武三十一年有閏五月(共29天)。《明史》記載,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朱元璋駕崩。所以該問題答案應是1+29=30天。

天幹地支記時

幹支紀時,60時辰合5日一個周期;一個周期完了重複使用,周而複始,循環下去。必須注意的是子時分為0時到1時的早子時和23時到24時的晚子時,所以遇到甲或己之日,0時到1時是甲子時,但23時到24時是丙子時。晚子時又稱子夜或夜子。日上起時亦有歌訣:甲己還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從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發,壬子是真途。下表列出日天幹和時辰地支構成的時辰幹支,以北京時間(UTC+8)為準:

時辰地支 北京時間(UTC+8)甲或己日 乙或庚日 丙或辛日 丁或壬日 戊或癸日

子時 23時—1時 甲子時 丙子時 戊子時 庚子時 壬子時

醜時 1時—3時 乙醜時 丁醜時 己醜時 辛醜時 癸醜時

寅時 3時—5時 丙寅時 戊寅時 庚寅時 壬寅時 甲寅時

卯時 5時—7時 丁卯時 己卯時 辛卯時 癸卯時 乙卯時

辰時 7時—9時 戊辰時 庚辰時 壬辰時 甲辰時 丙辰時

巳時 9時—11時 己巳時 辛巳時 癸巳時 乙巳時 丁巳時

午時 11時—13時 庚午時 壬午時 甲午時 丙午時 戊午時

未時 13時—15時 辛未時 癸未時 乙未時 丁未時 己未時

申時 15時—17時 壬申時 甲申時 丙申時 戊申時 庚申時

酉時 17時—19時 癸酉時 乙酉時 丁酉時 己酉時 辛酉時

戌時 19時—21時 甲戌時 丙戌時 戊戌時 庚戌時 壬戌時

亥時 21時—23時 乙亥時 丁亥時 己亥時 辛亥時 癸亥時

天幹地支次序表

1. 甲子2.乙醜3.丙寅4.丁卯5.戊辰6.己巳7.庚午8.辛未9.壬申10.癸酉

11.甲戌12.乙亥13.丙子14.丁醜15.戊寅16.己卯17.庚辰18.辛巳19.壬午20.癸未

21.甲申22.乙酉23.丙戌24.丁亥25.戊子26.己醜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32.乙未33.丙申34.丁酉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醜 39.壬寅 40.癸卯

41.甲辰42.乙巳43.丙午44.丁未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醜

51.甲寅52.乙卯53.丙辰54.丁巳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天幹地支紀年與公曆

公曆紀年在時間維的标度是均勻的,而幹支紀年在時間維上是不均勻的。

天幹地支紀年與公曆的近似換算

已知公曆年份,求對應幹支

公元後的年份數減3,除以10的餘數是天幹,除以12的餘數是地支。

公元前的年份則先用大于所求年份的60的倍數減去所求年份(的絕對值),然後再減去2;除以10的餘數是天幹,除以12的餘數是地支。

把天幹數和地支數合并起來,即為所求的幹支年份。此方法的根據是公元4年為甲子年(沒有公元0年)。

計算例1:公元184年黃巾起義,計算其幹支。

解:(184-3)/10=18……1,故天幹為甲;

(184-3)/12=15……1,故地支為子。

因此,公元184年為甲子年,所以黃巾起義時在官府門前都貼有“甲子”字條,口号為“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計算例2: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計算其幹支。

解:60*10-551-2=47,47/10=4……7,47/12=3……11。

因此公元前551年是庚戌年。

已知幹支,求對應年份次序

由于天幹地支每60年一循環,所以不能直接根據幹支計算對應的年份數值。但是可以根據幹支計算出對應于60年中的第幾年,從而進一步推算。

設x為天幹對應的次序,甲-癸依次為1-10;y為地支對應的次序,子-亥依次為1-12.那麼對應次序z的計算公式為:

z = 6x - 5y,

如果為負,可再加60。

其計算根據是同餘方程:z≡x (mod 10),z≡y (mod 12),x≡y (mod 2),解得z≡36x+25y (mod 60),進一步化簡即得。

六十幹支、五行、屬相對照表

序 :幹 支五行屬相

1甲子金鼠 2乙醜金牛 3丙寅火虎 4丁卯火兔 5戊辰木龍 6已巳木蛇

7庚午土馬 8辛未土羊 9壬申金猴 10癸酉金雞 11甲戌火狗 12乙亥火豬

13丙子水鼠 14丁醜水牛 15戊寅土虎 16已卯土兔 17庚辰金龍 18辛巳金蛇

19壬午木馬20癸未木羊 21甲申水猴 22乙酉水雞 23丙戌土狗 24丁亥土豬

25戊子火鼠 26己醜火牛 27庚寅木虎 28辛卯木兔 29壬辰水龍 30癸巳水蛇

31甲午金馬 32乙未金羊 33丙申火猴 34丁酉火雞 35戊戌木狗 36已亥木豬

37庚子土鼠 38辛醜土牛 39壬寅金虎40癸卯金兔 41甲辰火龍 42乙巳火蛇

43丙午水馬 44丁未水羊 45戊申土猴 46已酉土雞 47庚戌金狗 48辛亥金豬

49壬子木鼠 50癸醜木牛 51甲寅水虎 52乙卯水兔 53丙辰土龍 54丁巳土蛇

55戊午火馬 56已未火羊 57庚申木猴 58辛酉木雞 59壬戌水狗 60癸亥水豬

具體時間換算

古時

今時

子時

23:00~01:00

醜時

01:00~03:00

寅時

03:00~05:00

卯時

05:00~07:00

辰時

07:00~09:00

巳時

09:00~11:00

午時

11:00~13:00

未時

13:00~15:00

申時

15:00~17:00

酉時

17:00~19:00

戌時

19:00~21:00

亥時

21:00~23:00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