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頭片子

丫頭片子

北方語系
方言。對女孩子的戲稱。[1]北方語系,有罵人口氣。有時也表示小女孩可愛,一般是愛昵的稱呼。
    中文名: 外文名: 别名: 中文名稱:丫頭片子 拼 音:yā tóu piàn zi 語系:北方語系 釋義:有罵人口氣;你這個丫頭片子

釋義

親切,小的意思,這種稱謂隻對自己親近的女孩

出處

來由1為什麼說丫頭要個片子呢?民間傳說,懷孕初期,最早的三個月份内,女人形狀為片狀。

來由2解放前,民衆生活貧苦,窮人家的孩子往往到了10歲還在穿開裆褲,女孩兒要多遮掩一點,從六七歲開始就在褲子上多個布片用以遮擋下身,俗稱布片子、屁簾兒,後來又簡稱片子,因為是女孩專用,所以就漸漸演化成丫頭片子。

表示小女孩調皮搗蛋,有時也表示小女孩可愛, 一般是愛昵的稱呼。

原本是女孩兒的兩樣裝束:丫頭乃發型,片子是衣飾。在滹沱農家,男娃曾經除了紅兜肚,素常不穿褲褂,呼作光屁孩兒俏閨女稱作銀子包,總有一塊方正的布片,繡了瑞草祥獸,束在腰間,遮羞兼禦寒,這就是片子,土名屁簾兒。

丫頭片子的别名,是黃毛丫頭,表面指的是胎毛未蛻,意同乳臭未幹。黃毛丫頭出嫁,有一個褪毛儀式,親娘在聲聲叮囑裡,用絲線絞去女兒臉上的毫毛,是為開臉,意在以成人的面孔去侍奉公婆。

丫頭片子出閨閣,回娘家省親時被稱為姑奶奶。這不是增了輩分,而是長了權威,成為衰老爹娘的仗勢。昔日的丫頭白了頭,片子猶在,隻是換作了兩片鋒利的嘴皮兒,倘若兄嫂些許不孝,姑奶奶杏眼圓睜,嘴片子如刀,刀刀見血,誰敢不口服心服?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