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專辯論賽

國際大專辯論賽

華語辯論的最高賽事
國際大專辯論會是華語辯論的最高賽事之一,素有“華語世界杯”之稱。本項賽事于1993年首創,兩年一屆,輪流在北京和新加坡舉行,至今已成功舉辦了十屆。在2007年更名為國際大學群英辯論會,并于2011年永久落戶青島。本項賽事通過中央電視台和新加坡新傳媒的電視轉播,影響力日益增大。來自全球範圍内的各大院校的辯手在這一舞台上各顯神通,大力推廣和發揚了辯論藝術和中文文化。曆屆以來,大賽賽制也在不斷創新,令比賽更具有觀賞性和競争性。比賽中辯手精彩的辯詞、理論功底以及臨場應變和團隊配合往往成為人們念念不忘的經典。
    中文名:國際大專辯論賽 外文名: 别名: 英文名:International College debate 現稱:國際大學群英辯論會 類别:辯論會 創立時間:1993年 地點:新加坡、北京、青島

簡介

國際大專辯論賽每兩年一次,輪流在新加坡和北京舉行。

國際大專辯論賽:辯題——真理越辯越明/真理不會越辯越明。

正方:首都師範大學真理越辯越明。

反方:馬來西亞大學真理不會越辯越明。

主席:今天進入大決賽的兩支隊伍可以說是身經百戰的辯論精英,他們在過去的七天裡,經過一場又一場的激烈辯論,終于過關斬将取得了決賽權。相信今天下午,他們一定會使出渾身解數,讓大家享受一場語言的享受。

賽事設置

宗旨

華語在國際上的普及和應用,展現華語的魅力;促進參賽國家或地區之間、大學之間、青年之間的思想溝通和情感、文化交流,增進彼此間的友誼;創新電視節目形态,提高電視節目的文化品位。

曆史

1988年,複旦大學代表大陸參加第二屆亞洲大專中文辯論賽,在決賽中擊敗台灣大學辯論賽獲冠軍。決賽辯題:儒家思想可不可以抵禦西方歪風

1990年,南京大學代表大陸參加第三屆亞洲大專中文辯論賽,在決賽中負于台灣大學辯論隊,獲亞軍。

該賽事之後停辦經過7年的發展,大陸華語辯論在1993年達到了第一個高峰

1993年,在之前三屆亞洲大專辯論賽的基礎上,新加坡廣播局擴大了參賽範圍,舉辦了首屆國際大專中文辯論賽,代表大陸參賽的是複旦大學辯論隊(一辯豐、二辯嚴嘉、三辯季翔、四辯蔣昌建)。

複旦大學辯論隊舌戰獅城,力挫群雄,先後擊敗了劍橋大學辯論隊(溫飽不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悉尼大學辯論隊(艾滋病是社會問題,不是醫學問題)最終在決賽中遭遇宿敵台灣大學。

決賽辯題,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複旦大學為反方,沉着應戰,在立論中從事實與價值兩個層面分别闡述辯題,即在事實層面肯定人性本惡的同時,在價值層面積極強調教化對轉變人性的巨大作用。決賽中,複旦大學發揮出色,最終以五比零的絕對優勢戰勝了台灣大學,點評嘉賓杜維明給予了複旦大學辯論隊極高的評價。而複旦四辯蔣昌建在結辯陳詞最後的那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注定用它尋找光明,也成為了華語辯壇不朽的經典,在很多人看來它代表着一個個時代,一個人們相信辯論是為了真理的時代!

然而,物極必反似乎是這個世界不易的法則。首屆國辯賽之後不久,大陸華語辯論便開始走向衰落。94年長虹杯全國大專辯論賽,複旦大學舌卷京城,力挫北京大學奪得冠軍,事後北大辯論隊怒指央視黑手幕後翻雲覆雨操縱比賽結果,并以拒領亞軍獎杯。該事件當時在社會上造成了不小的影響,事後北大校方宣布解散辯論隊,自此北京大學在華語辯壇上銷聲匿迹。至今已16年。

于此同時,在辯論界,一種新的辯風正在悄然興起,這就是馬來西亞辯風。馬來西亞辯風以兇狠快捷著稱,不同于傳統大陸辯手功底深厚的學理式辯論風格,馬來西亞辯風更傾向于使用辯論技巧、語言技巧甚而是強大的氣勢來獲取勝利。馬來西亞辯風的興起沖擊着人們對真理之辯的信念,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産生這樣的疑惑,難道我們辯論真的是為了真理麼?如果不是為了真理,那我們辯論到底是為了什麼?

1995年第二屆國際大專中文辯論賽南京大學四朵金花獅城奪冠。然而四位女辯手在手捧獎杯之時竟坦然告訴記者我這輩子再也不會參加辯論賽,辯論是沒有意義的,人們對辯論的疑慮與日俱增。

終于1997年達到了高潮。這一年國辯賽決賽的辯題竟然是真理會不會越辯越明,顯然辯論已經到了不得不為自己的合理性進行辯護的地步了。這場比賽的正方是代表大陸的首都師範大學辯論隊,而反方是馬來亞大學辯論隊。

在這場比賽中,反方馬來亞大學辯論隊在邏輯上将讨論引向一種根本不存在辯的情境(比如蘋果是酸是甜是不可以辯出來的),而在事實層面上居然打出“如果真理越辯越明為何我們并不相信自己所捍衛的辯題卻依然可以取得勝利很遺憾,在邏輯層面,反方三辯王慰卿(本場最佳辯手)直到自由辯論才點出對方的邏輯圈套,而在事實層面上正方卻無法進行反駁,因為反方說的正是事實。最終反方馬來亞大學隊取得勝利。十三年前的那個夜晚,首都師範大學的四位辯手夢碎獅城,而夢碎的又何止是他們。在那一晚之後,許多曾經信仰真理之辯的人們永遠地離開了辯論,而留下來的人們則踏上了重拾價值的漫漫長路。

(另:97年國辯之後,傳統新加坡賽制開始受到人們的質疑,大陸辯論界開始了自行探索賽制的嘗試,先後産生了上海賽制和北京賽制等成果)

1998年,西安交通大學辯論隊在全辯賽場上脫穎而出。在國辯賽場上,西交調整了出賽陣容,原本三男一女的辯手配置變成了清一色的男辯手——這是另一支需要我們銘記的辯論隊,西交四劍一辯樊登,二辯郭宇寬,三辯路一鳴,自由人譚琦西交四劍的辯論風格被概括為:鐵立論,美意象,快節奏,他們為辯論提出了新的意義——或許辯論真的隻是一場遊戲,但即便如此辯論也應該是有意義的遊戲。

這個結論目前為絕大多數辯手所接受,隻是對于什麼才是有意義的遊戲大家始終無法達成共識,在西交看來有意義或許就意味着以生動的語言表達嚴密的邏輯論證結構。在99國辯的賽場,西交四劍橫掃群雄,先後戰勝了新南威爾士大學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最終在決賽中力克宿敵馬來亞大學辯論隊(美是客觀存在/主觀感受,路一鳴最佳辯手)。大陸華語辯論赢來了一個小高潮,一時之間,西交四辯成了大學生群體中家喻戶曉的名字,然而,根本的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

同時在這屆辯論賽中,馬來亞大學的一名年輕辯手已經展露頭角,他就是自由人胡漸彪,這個後來被稱為神一樣的四辯的辯手,将在兩年之後,在華語辯壇的曆史上留下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

2000年武漢大學在全辯中脫穎而出,獲得了參加2001年國際大專辯論賽的資格.這又是一支應當被我們記住的辯論隊:一辯蔣舸,二辯袁丁,三辯餘磊,四辯周玄毅。煌煌武大,雄辯天下,武漢大學辯論隊是大陸辯風的另一傑出代表(不同于重視說理的西安交通大學辯論隊,武大辯論隊的基本風格是花辯與強推戰場相結合)。

在01國辯的賽場,起先武漢大學辯論隊也走得一帆風順,先後戰勝了香港大學(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不可以并行)和新加坡國立大學(以成敗論英雄是可取的),在中再一次遭遇了馬來亞大學辯論隊。需要注意的是,武漢大學的四位辯手都是文科專業,而反方馬來亞大學辯手都是理工科學生。在決賽中武大抽中了金錢是萬惡之源這一立場。

比賽當中馬來亞大學死守萬惡之源是一切惡的源,和人性才是真正惡源這兩個論點(全面性與根源性),于是,縱然袁丁慷慨激昂,餘磊機敏聰慧,周玄毅義正詞嚴,武大依然無力回天,最終不敵馬來亞大學隊,大陸辯論隊又一次與冠軍獎杯失之交臂(最佳辯手餘磊)。而反方的四辯胡漸彪盡管未能獲得最佳辯手,但他自成一家的結鞭風格将武大的四辯壓得毫無還手之力,嘉賓評論其“潇灑,有大将之風”。

賽後評判團代表王健先生點評道:“武漢大學的語文能力是很強的,但考量勝負時。除了語文之外,邏輯和說理也是很重要的”

這場精彩絕倫的比而賽也被公認為國辯史上最精彩的比賽。無論比賽結果如何,這場比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不妨把它看作是對辯論舊時代的一個總結,因為一個嶄新的時代即将到來。

2003年國辯曆經10年,CCTV與新傳媒續約,将繼續舉辦國辯。然而賽制卻變化巨大,而最終中山大學1分險勝了台灣世新大學,來自台灣世新大學的黃執中獲得最佳辯手。

2005年國辯在新加坡舉行,最終電子科技大學擊敗了香港科技大學獲得了冠軍,而台灣世新大學的黃執中也連續兩屆蟬聯了最佳辯手,被譽為“寶島辯魂”。

2007年“國際大專辯論會”更名為“國際大學群英辯論會”,大陸第一次将網辯引入了國内選拔賽,中南财經政法大學代表大陸院校參賽,最終擊敗澳門大學獲得冠軍。

2009年因為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度影響,國辯推遲。

2010年國辯恢複,複旦大學、浙江大學等一批國内著名高校在青島經過激烈的國内選拔賽之後,武漢大學在決賽中擊敗中國政法大學,獲得了參加新加坡總決賽的資格。

在新加坡的總決賽中,武漢大學因為賽制要求臨陣換将,雖然在首場與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對決中失利,但是卻以出色表現赢得了評委們的青睐,得到複活機會進入到半決賽。最終武漢大學一路過關斬将,在決賽中擊敗馬來西亞大學獲得冠軍。

2011年國辯在青島舉行,并将作為品牌永久落戶青島。本屆國辯賽制變化巨大,由之前重視團隊合作轉向重視個人能力。而最終武漢大學的三辯陳銘,以優異的表現獲得了全場評委的贊賞與青睐,毫無懸念地獲得了當場優勝辯手,同時奪得了比賽壓軸獎項的全程最佳辯手,被餘秋雨稱贊為“世界上最會說話的年輕人”之一。

影響

國際大學群英辯論會的前身國際大專辯論賽自1993年首次舉辦以來,吸引了上百所國内外著名大學的參加,參賽範圍由亞洲擴展到世界各大國,由華裔選手擴大到非華裔選手,已經成為一個國際知名的漢語文化品牌,在全世界具有廣泛的社會吸引力。其獨特的“漢語辯論”形式更為推動漢語在全世界的廣泛普及、展示漢語魅力、傳播中華文化和文明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可謂名副其實的“漢語奧運會”。

英文名稱

國際大專辯論會(International Varsity Debate)

國際大學群英辯論會(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of heroes debate Competition)。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