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經濟

朝鮮經濟

經濟學名詞
朝鮮經濟改革後,新義州及開城兩個接近邊境的城市發展起來,工業等也有一定起色,但是成效并不明顯,朝鮮的經濟也僅僅是從前幾年的饑荒中複蘇而已。農業産出雖然較以前有所成長,總體實力依然很弱。由于嚴重的肥料短缺,連續的自然災害以及較少的可耕種面積導緻國家的糧食産出比國家所需要的糧食最低标準低了一百多萬噸。朝鮮農業實行承包制度,經濟改革後農民收入顯著增加。核試後美國的貿易制裁對朝鮮經濟更是雪上加霜。據2009年CIA報告,朝鮮嬰兒死亡率為千人中51.34人。朝鮮在1991年開始有少量私人商業,有少量私人商業出現在羅津先鋒特區,2002年在開城設立工業區,2013年宣布在各道設立經濟開發區。
    中文名:朝鮮經濟 外文名: 别名: 英文名:Korea Economy 國家:朝鮮 現狀:好轉

曆史表現

朝鮮在1945年以前經濟是相對十分落後的殖民地農業經濟,盡管朝鮮擁有衆多資源但未有效開發。二戰結束後,1946年3月頒布土地改革法,8月實行産業國有化,1947-1948年實行了兩次國民經濟一年計劃,1950-1953年因朝鮮戰争的關系,經濟遭到嚴重破壞。戰後,朝鮮政府開始一系列有計劃的經濟發展政策,1954-1956年是經濟恢複時期。1957年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并于1958年完成了對生産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各地掀起了建設社會主義的千裡馬運動;1961年開始改革管理體制,建立了大安工作體系、新的農業領導體系和計劃的一元化體系。第一個七年計劃始于1967年,中間過渡了一個六年計劃(1971-1976年),第二及第三個七年計劃分别始于1978年和1987年。

朝鮮食品嚴重短缺,工業資源管理不善,并缺乏投資。工業有機器制造、化學、采礦、冶金、紡織、食品加工等。礦産有煤、磷酸鹽、鐵、錳、鎢、銅、鉛、鋅。約有48%的勞動力從事農業生産,經營大型集體農場為主。農産品有稻、玉米、蔬菜、小麥、大麥、油菜、甜菜、粟、高粱、大豆、煙草、畜牧、伐木和漁業。

發展狀況

經濟服務

朝鮮的商業幾乎全部由國家控制。商店分為便民店,國營店和外彙商店。外彙商店出售的是各種進口商品,有食物,家具等。經濟改革後,外彙商店的美圓标價全部改為朝鮮圓。倘若要去那裡購物,可持外币;但如外國人持朝鮮圓購物,必需出示兌換許可證,而且朝鮮人普遍不接受外國人使用朝鮮圓購物、相反地隻接受遊客以美元、歐元或人民币付款。朝鮮的外彙商店平壤有第一百貨等三家。朝鮮國營商店全部是本國産品。朝鮮便民店的東西則多數從中國大陸地區進口。在朝鮮,在除便民店以外的商店裡購物的人很少。朝鮮截止2014年已經開放了部分外彙的彙兌,朝鮮元以與歐元的聯系彙率制為基礎

朝鮮已經開通移動通信服務,但是費用高達近800美圓的開通費以及使用地區的限制使擁有手機成為特權。朝鮮仍沒有對外網絡通信。

朝鮮是典型的社會主義國家。它實行“住房免費(改革後有些變動)”,“醫療免費”,“教育免費”,這是朝鮮人驕傲的“社會主義優越性”。

穩定的國際糧食援助對滿足人民的基本食品需求十分重要。藥物供應以及農業援助之類的其他人道救援被限制實施。人口中營養不良的比例為全球最高。由饑荒所導緻的死亡不計其數,慈江道和兩江道都是饑荒的重災區。

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朝鮮最大的援助國。每年向朝鮮提供大量的糧食和燃料等援助。

經濟成就

截至2014年初,朝鮮在取得40多年經濟建設成就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民族經濟的發展,進行了發電廠(站)建設、企業改建和擴建工程,推進了沙裡院鉀肥聯合企業等重要項目的建設;為在短期内解決住房問題,平壤市大力建設統一大街,在1990年一年内興建了3萬套現代化住房;興修了2000公裡水渠把大同江和禮成江、鴨綠江和大甯江連成一個大灌溉網,解決了西部産糧區農田的灌溉問題。1991年朝鮮經濟建設的主要任務是優先發展國民經濟的先行部門;在高水平上實行生産正常化,進一步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具體是:在投資上優先保證采掘工業、電力工業、冶金工業和鐵路運輸業的發展;加快“10月9日”鋼鐵廠、發電站、沙裡院鉀肥聯合企業等重點項目的建設,迅速發展農業和輕工業;建設更多的現代化住宅。

由于2009年11月底朝鮮貨币改革徹底失敗,朝鮮新币不斷加速貶值,朝鮮市場各類商品均是有價無市,朝鮮經濟已經走向崩潰。2009年朝鮮貨币改革失敗導緻經濟癱瘓後,原朝鮮勞動黨計劃财政部部長樸南基因主導貨币改革而被免職。

根據韓國中央銀行的報告顯示,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的朝鮮經濟增長率分别為負0.9%、負0.5%與0.8%。

設經濟區

2013年11月21日,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當天發布政令稱,朝鮮将在各道設立經濟開發區。各道成立的開發區内将行使朝鮮主權。

2013年5月底,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曾發布政令,宣布出台經濟開發區法,規定經濟開發區為“根據朝鮮特别指定的法規而給予特殊優惠的特别經濟區”。韓國媒體本月13日披露,朝鮮已決定在9個市、道建立14個類似經濟特區的開發區,并成立朝鮮經濟開發協會。

開發區法出台兩個月前召開的朝鮮勞動黨中央全體會議決定,實現對外貿易多元化和多樣化,在朝鮮衆多地區開設旅遊區搞活旅遊,各道根據實際情況成立經濟開發區。

韓國輿論認為,朝鮮興建開發區的目标是打造工業、農業、出口和高科技中心,推動國内經濟快速增長。韓國IBK經濟研究所分析師趙奉賢對媒體分析稱,金正恩似乎正在努力打消外界憂慮,對于必要的改革,他的态度也更為開放。

開發區法出台兩個月前召開的朝鮮勞動黨中央全體會議決定,實現對外貿易多元化和多樣化,在朝鮮衆多地區開設旅遊區搞活旅遊,各道根據實際情況成立經濟開發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